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无花果总黄酮的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秦晶晶 李牧珅 +2 位作者 魏洪权 侯静雯 魏婧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82,共7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双水相法提取无花果总黄酮的工艺,并对其稳定性和体外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无花果总黄酮的最佳双水相体系为质量分数25.2%聚乙二醇1000-质量分数为28.3%硫酸铵;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45℃、超声功...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双水相法提取无花果总黄酮的工艺,并对其稳定性和体外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无花果总黄酮的最佳双水相体系为质量分数25.2%聚乙二醇1000-质量分数为28.3%硫酸铵;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45℃、超声功率70 W、料液比1∶32(g/mL)、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无花果总黄酮得率为0.83%±0.01%。无花果总黄酮在温度<70℃、pH 6~8、还原剂质量分数<0.024%作用下稳定性好,其在储存和生产中应避免接触金属离子Fe^(3+)、Ba^(2+)、Ca^(2+),食品添加剂(葡萄糖和蔗糖)对其稳定性基本无影响。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无花果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最高清除率分别达到97.81%、96.74%、73.54%、5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果实 总黄酮 双水相提取 稳定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海桐果皮多糖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郑康威 陈泽华 +5 位作者 王健 殷亚如 谢凯杰 韩梦威 陈福佳 钱慧琴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97-105,共9页
为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海桐果皮多糖理化性质与活性的影响,通过复合酶法和热水浸提法提取海桐果皮多糖,并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海桐果皮多糖的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止血等生物活性。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酸水解等方法测定海桐果皮多糖的... 为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海桐果皮多糖理化性质与活性的影响,通过复合酶法和热水浸提法提取海桐果皮多糖,并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海桐果皮多糖的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止血等生物活性。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酸水解等方法测定海桐果皮多糖的理化性质,并检测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4个指标,综合评价海桐果皮多糖的抗氧化能力;采用凝血4项检测评价海桐果皮多糖体外凝血活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的海桐果皮多糖均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组成的含有半乳糖醛酸的杂多糖,但单糖的相对摩尔比例有明显差异。两种方法提取的海桐果皮多糖对DPPH·、ABTS^(+)·和·OH均具有较好清除能力,还显示出一定还原能力,热水浸提法提取的海桐果皮多糖抗氧化活性较高;两种方法提取的海桐果皮多糖均显著缩短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P<0.001),显著增加了纤维蛋白原含量(P<0.05),表明其止血活性是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和提高纤维蛋白原含量实现的。不同方法提取的海桐果皮多糖的红外光谱、单糖组成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有差异,复合酶法提取的海桐果皮多糖具有较高的提取率和纯度,热水浸提法提取的海桐果皮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果皮 多糖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止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在多组分定量分析中方法学验证的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薛金涛 李春燕 +1 位作者 吴纯洁 叶利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3,共4页
拉曼光谱在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次被收录于"附录XIX L拉曼光谱法指导原则"中,但该原则对拉曼多组分定量分析的方法学验证未作论述,对多组分复杂体系中采用拉曼数学模型定量分析时的方法学验证进行独创性的探索和研究,分别从仪... 拉曼光谱在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次被收录于"附录XIX L拉曼光谱法指导原则"中,但该原则对拉曼多组分定量分析的方法学验证未作论述,对多组分复杂体系中采用拉曼数学模型定量分析时的方法学验证进行独创性的探索和研究,分别从仪器性能测试、线性、定量限、准确度等方面进行方法学验证研究;另外由于拉曼光谱定量数学模型样品为复杂成分样品,无须像传统方法提供空白样品和进行破坏实验等专属性实验验证。通过研究探讨,提出了拉曼多组分定量分析的方法学验证内容,为方法学验证的完善和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学验证 拉曼光谱法 多组分定量 数学模型验证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重组药物蛋白生产的人源化细胞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琴 王天云 +2 位作者 王小引 郭潇 林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74-1277,1281,共5页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由于存在翻译后加工修饰(PTMs)机制,能够产生分子量大、结构复杂的蛋白,是重组药物蛋白生产的优选系统。虽然非人源化的哺乳动物细胞系的PTMs与人源化细胞类似,但仍能进行人源化细胞不存在的其他PTMs,表达药物蛋白...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由于存在翻译后加工修饰(PTMs)机制,能够产生分子量大、结构复杂的蛋白,是重组药物蛋白生产的优选系统。虽然非人源化的哺乳动物细胞系的PTMs与人源化细胞类似,但仍能进行人源化细胞不存在的其他PTMs,表达药物蛋白存在免疫原性、改变药物代谢动力学等缺点。近年来,人源化的细胞系已经用于治疗重组药物蛋白的生产,此类细胞系的优点在于具备和人源细胞完全一致的PTMs,表达的蛋白活性高、疗效好。目前用于重组药物蛋白生产及临床前研究的人源细胞系主要有HEK293、HT-1080、PER.C6等。本文综述了人源化细胞用于重组药物蛋白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系统 重组药物蛋白 人源化细胞 翻译后加工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青皮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殷田田 石伟峰 闫福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04-2109,共6页
采用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从核桃青皮Walnut green husk进行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7-O-β-D-葡萄糖苷(1)、myricananin F(2)、β-谷甾醇(3)、齐墩果酸(4)、核桃... 采用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从核桃青皮Walnut green husk进行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7-O-β-D-葡萄糖苷(1)、myricananin F(2)、β-谷甾醇(3)、齐墩果酸(4)、核桃酮(5)、积雪草酸(6)、常春藤皂苷元(7)、β-胡萝卜苷(8)、(4R)-4,8-二羟基-α-四氢萘酮-4-O-β-D-吡喃葡萄糖苷(9)、3β,23-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10)、熊果酸(11)、丁香酸(12)、Juglanoside B(13)。其中,化合物1、2、6、7、9、10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经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4对人肝癌细胞(Hep G-2)的增殖显示了较强的生长抑制活性,化合物9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 胡桃科 化学成分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和1-甲基环丙烯对蛹虫草虫草素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孙强 马矜烁 +1 位作者 廉添添 管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97-201,共5页
以蛹虫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乙烯利和乙烯受体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对蛹虫草子实体后期成熟产生虫草素的影响。根据不同处理方法将栽培蛹虫草分为乙烯组,1-MCP组和对照组。通过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 以蛹虫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乙烯利和乙烯受体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对蛹虫草子实体后期成熟产生虫草素的影响。根据不同处理方法将栽培蛹虫草分为乙烯组,1-MCP组和对照组。通过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测定各组蛹虫草子实体中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Adss)、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腺苷酸激酶(AK)、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等虫草素合成基因的表达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子实体中虫草素含量。结果表明,当乙烯利质量浓度为100 mg/L可以显著提高PNP、Adss、AK、Adsl基因的表达量,乙烯组虫草素的质量浓度为(25.37±0.22)μg/mL而对照组为(10.04±0.17)μg/mL;1.0 mg/L的1-MCP则对子实体的虫草素含量以及PNP、Adss、AK、Adsl基因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MCP组虫草素的质量浓度为(0.52±0.12)μg/mL。由此可知,添加一定浓度的外源乙烯能够促进虫草素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上调,后期成熟子实体中虫草素的含量也显著提高。而乙烯受体抑制剂可以显著降低子实体中虫草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及其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虫草素 虫草素合成基因 实时定量PCR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