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58例食管良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7
1
作者 韩渭丽 汤萨 +10 位作者 姬玲粉 李文才 鲍启德 吴盘红 伍玥 赵学科 韩雪娜 杨俊娟 李秀敏 申培红 王立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24-428,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良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1 058例食管良性肿瘤均来自1973年1月至2015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和贲门癌生物样本和临床信息数据库。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 目的:探讨食管良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1 058例食管良性肿瘤均来自1973年1月至2015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和贲门癌生物样本和临床信息数据库。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50万例数据库中,临床病理信息完整的食管肿瘤患者共249 246例,食管良性肿瘤占0.42%(1058/249 246),其中男性544例,年龄(50±11)岁;女性514例,年龄(52±11)岁。在组织病理学诊断的10种良性肿瘤中食管平滑肌瘤最常见为84.50%(894/1 058),其次为乳头状瘤6.90%(73/1 058),腺瘤最少为0.38%(4/1 058)。平滑肌瘤、间质瘤、神经纤维瘤以男性为主;脂肪瘤、颗粒细胞瘤、神经鞘瘤和血管瘤以女性为主。此外,本组发现的5例错构瘤全部发生于女性。以发生率≥50%为易发标准,青年男性易发食管良性瘤依次为平滑肌瘤和间质瘤,而青年女性依次为颗粒细胞瘤和脂肪瘤;老年男性依次为乳头状瘤、间质瘤和平滑肌瘤;老年女性依次为神经鞘瘤、乳头状瘤、平滑肌瘤、间质瘤和错构瘤;此外,男性脂肪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和腺瘤,女性神经纤维瘤均发生在老年;不同年龄良性肿瘤总体发生率(P=0.034)和平滑肌瘤发生率(P=0.0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平滑肌瘤、乳头状瘤、间质瘤和神经鞘瘤好发部位以中段为主,脂肪瘤以下段为主。本组良性肿瘤治疗以单纯手术为主为57.54%(492/855),其次为内镜下切除38.01%(325/855)和其他为4.45%(38/855)。结论:食管良性肿瘤发生率低,组织类型较多,且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易发类型明显不同,肿瘤组织类型不同,好发部位不同,手术及内镜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良性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性别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骨架调节蛋白3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2
作者 贺国洋 邓美静 +8 位作者 陈庆庆 王贝玺 王永霞 朱会芳 李健 李娜 宋书豪 千新来 李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48-1657,共10页
细胞骨架调节蛋白3(diaphanous related formin3,DIAPH3)参与肌动蛋白重塑和调节细胞的运动和黏附,在多种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中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探究DIAPH3在食管鳞癌中的作用及其... 细胞骨架调节蛋白3(diaphanous related formin3,DIAPH3)参与肌动蛋白重塑和调节细胞的运动和黏附,在多种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中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探究DIAPH3在食管鳞癌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首先,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用于分析食管鳞癌组织中DIAPH3在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组织中DIAPH3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其与肿瘤分化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DIAPH3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与癌旁组织相比,食管鳞癌组织中蛋白质的表达量升高(P<0.05)。再利用CCK-8、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扰DIAPH3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P<0.05),而过表达DIAPH3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最后,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过表达/干扰DIAPH3细胞中的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扰DIAPH3组细胞中,E-钙黏着蛋白表达增加,且波形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减少(P<0.05),而过表达DIAPH3组细胞中,E-钙黏着蛋白表达减少,且波形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增加(P<0.05)。这些研究表明,DIAPH3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结果为食管鳞癌的诊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细胞骨架调节蛋白3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放疗对早期伴有1~3个阳性淋巴结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冬梅 刘冠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术后放疗对T1和T2期伴有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影响及其预后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经手术证实的伴有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T1或T2期220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 目的:探讨术后放疗对T1和T2期伴有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影响及其预后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经手术证实的伴有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T1或T2期220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用κaplan-Meier法计算OS、LC和DFS,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结果:全组患者的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5%、95.0%、89.4%和94.7%、92.2%、87.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月经状态、T分期期、阳性淋巴结个数、内分泌治疗及术后放疗是影响局控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阳性淋巴结数、年龄、术后放疗是影响局部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后放疗可以提高T1和T2期伴有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局控率、无病生存率。阳性淋巴结数、术后放疗是影响局部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改良根治术 淋巴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KIP低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付美 李冬霞 +2 位作者 朱芳恒 叶历 秦栓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11-913,共3页
目的探讨RKIP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RKIP的表达;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RKIP的甲基化情... 目的探讨RKIP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RKIP的表达;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RKIP的甲基化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RKIP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中RKIP的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RKIP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中RKI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RKIP低表达与RKI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相关(P<0.05);RKIP蛋白阳性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RKIP蛋白阴性组(P<0.01);RKIP表达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RKI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导致RKIP低表达的原因之一,RKIP低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关,有望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分子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RKIP 预后 浸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原发性巨大神经内分泌癌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历 张付美 +1 位作者 方慧娟 程慧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0-630,632,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癌 肝肿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谷氨酸转肽酶的测定在食管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白经修 银德仁 +2 位作者 杨建民 乔晓平 徐慧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89年第2期160-161,172,共2页
本文对36例食管拉网涂片作r-谷氨酰转肽酶(r GT)染色,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照:其中病理检得癌细胞者14例,其r-GT皆为阳性反应;14例未检出癌细胞者,其r-GT亦为阴性反应:但有8例病理未检出癌细胞,而其r-GT反应则为阳性。对病理未检出癌细... 本文对36例食管拉网涂片作r-谷氨酰转肽酶(r GT)染色,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照:其中病理检得癌细胞者14例,其r-GT皆为阳性反应;14例未检出癌细胞者,其r-GT亦为阴性反应:但有8例病理未检出癌细胞,而其r-GT反应则为阳性。对病理未检出癌细胞而r-GT呈阳性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则有利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谷氨酰转肽酶 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疾患中Ag-NOR值的研究
7
作者 白经修 银德仁 +3 位作者 刘兴莉 张娓 乐小平 高敬美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2年第1期54-57,共4页
以显示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的银染技术用于消化道142例标本研究,标本有食管、胃和结肠的正常上皮,食管和胃的增生上皮,胃印戒细胞癌,结肠腺瘤样息肉和食管、胃和结肠癌肿。结果显示在正常上皮和癌细胞核中Ag-NOR均数有显著性差... 以显示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的银染技术用于消化道142例标本研究,标本有食管、胃和结肠的正常上皮,食管和胃的增生上皮,胃印戒细胞癌,结肠腺瘤样息肉和食管、胃和结肠癌肿。结果显示在正常上皮和癌细胞核中Ag-NOR均数有显著性差异。且癌的Ag-NOR计数高于增生上皮(P<0.01),从而认为Ag-NOR的定量研究在某些消化道疾患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核仁组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巴克拉联合5-氟尿嘧啶对低氧性胰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侯新芳 宋海岩 +3 位作者 周志新 邓晓慧 张毅敏 程慧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1117-1122,共6页
目的:研究在低氧条件下,奥巴克拉(obatoclax)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胰腺癌细胞株Bx PC-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细胞分组为低氧组、5-FU组、obatoclax+5-FU组,利用MTT... 目的:研究在低氧条件下,奥巴克拉(obatoclax)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胰腺癌细胞株Bx PC-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细胞分组为低氧组、5-FU组、obatoclax+5-FU组,利用MTT法检测各组Bx PC-3细胞增殖活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Bx PC-3细胞中EMT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低氧条件下,obatoclax联合5-FU可抑制Bx PC-3细胞的增殖活性,且具有时间依赖性;obatoclax联合5-FU可进一步促进EMT的管家基因,转录因子Snail与Slug的表达升高;obatoclax联合5-FU促进上皮标记E-Cadherin的表达升高,及间质标记N-Cadherin、Fibronectin、Collagen Ⅰ、Vimentin的表达下降。结论:在低氧状态下obatoclax联合5-FU可抑制胰腺癌Bx PC-3细胞的增殖活性,可通过抑制转录因子Snail与Slug的表达,上调上皮标记E-Cadherin的表达,下调间质标记N-Cadherin、Fibronectin、Collagen Ⅰ及Vimentin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上皮向间质的转化,进而降低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质转化 低氧 奥巴克拉 5-氟尿嘧啶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巴克拉联合5-氟尿嘧啶对低氧性胰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宋海岩 张毅敏 +2 位作者 周志新 程慧欣 付升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8期887-891,共5页
目的:研究在低氧条件下,奥巴克拉(obatoclax,OBX)联合5-fluorouracil(5-FU)对胰腺癌HPAC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低氧条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正常氧及低氧条件下HPAC细胞中HIF-1α抗体的表达;Hoechst 33258染色... 目的:研究在低氧条件下,奥巴克拉(obatoclax,OBX)联合5-fluorouracil(5-FU)对胰腺癌HPAC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低氧条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正常氧及低氧条件下HPAC细胞中HIF-1α抗体的表达;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OBX在正常氧及低氧条件下对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细胞分组为低氧组、5-FU组、OBX+5-FU组,MTT检测各组中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HIF-1α、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低氧条件下HIF-1α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正常氧条件下的表达,说明低氧条件成功;在低氧条件下,OBX诱导胰腺癌HPAC细胞凋亡的能力增强,凋亡率增加,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低氧条件下5-FU可抑制胰腺癌细胞活力,降低细胞中HIF-1α、Bcl-2的表达,促进Bax的表达;OBX联合5-FU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HIF-1α、Bcl-2的表达进一步下降,Bax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在低氧条件下,OBX联合5-FU可通过抑制HIF-1α和Bcl-2的表达,促进Bax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胰腺癌HPAC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低氧 奥巴克拉 5-氟尿嘧啶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