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BT型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DNA的酶切电泳带型 被引量:9
1
作者 杨金水 葛扣麟 Virginia Walbot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8,共8页
采用加长组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有效地分辨水稻BT型不育系(寒丰A)和保持系(寒丰B)线粒体DNA HindⅢ,BamH Ⅰ和Sal Ⅰ酶切片段的数目和分子量。寒丰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DNA最小长度约300kb,无显著差异。用9个玉米和水稻线粒体... 采用加长组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有效地分辨水稻BT型不育系(寒丰A)和保持系(寒丰B)线粒体DNA HindⅢ,BamH Ⅰ和Sal Ⅰ酶切片段的数目和分子量。寒丰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DNA最小长度约300kb,无显著差异。用9个玉米和水稻线粒体基因探针与酶切条带杂交发现,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DNA的相同大小酶切片段含有相似的顺序。两种mtDNA均存在rrn18S的重复顺序。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DNA HindⅢ,BamH Ⅰ和Sal Ⅰ酶切产生的相同片段分别为70%,64%和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线粒体基因组 酶切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野败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DNA限制酶酶切图谱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金水 VirginiaWalbot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1-186,共6页
采用限制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方法比较了水稻野败不育系及其籼型保持系线粒体DNA酶切图谱。野败不育系与籼型保持系线粒体DNA在组成上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根据具有相同迁移位置与大小的片段比例判断,这2种不同细胞质线粒... 采用限制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方法比较了水稻野败不育系及其籼型保持系线粒体DNA酶切图谱。野败不育系与籼型保持系线粒体DNA在组成上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根据具有相同迁移位置与大小的片段比例判断,这2种不同细胞质线粒体DNA顺序同源性约为30%。分子杂交结果显示,编码功能蛋白的基因及其邻近顺序存在相当程度的保守性。本文并对线粒体DNA的组成变异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线粒体DNA 限制酶酶切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