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海流花油田套管开窗侧钻大位移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9
1
作者 王俊良 杨继明 +1 位作者 张新平 陈斌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1,140,共5页
流花油田是南海东部海域地质储量最大的油田之一,用套管开窗侧钻大位移井在南区进行先导性试验钻探,钻成了中国海上Φ215.9mm水平段最长的一口大位移井,获得了重大地质勘探成果。文中介绍了流花11-1-D4PH大位移井的设计井身结构和剖面,... 流花油田是南海东部海域地质储量最大的油田之一,用套管开窗侧钻大位移井在南区进行先导性试验钻探,钻成了中国海上Φ215.9mm水平段最长的一口大位移井,获得了重大地质勘探成果。文中介绍了流花11-1-D4PH大位移井的设计井身结构和剖面,主要技术难点,关键技术及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其主要技术难点是在Φ215.9mm井眼增斜、稳斜、绕障防碰、横穿产层;穿越不同的地层压力梯度,产层井漏可能引起井下事故,长段泥岩强烈的造浆性使泥浆性能难以维护等;简略地介绍了旋转导向技术(Xceed675)的使用情况和效果,钻柱设计及摩阻扭矩分析技术,大位移井参数优化及安全钻进技术,钻井液技术等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措施,同时介绍了一些大位移井钻井理念。简略叙述了施工简况、时效构成和中靶情况。文中总结了多项技术成果,得出了一些认识,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花油田 大位移井 侧钻 钻井技术 钻探 开发 套管开窗 旋转导向系统 轨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礁灰岩油田储层电阻率成像特征及产能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永江 吴意明 +1 位作者 李会庚 刘博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6年第5期-,共7页
礁灰岩储层由于沉积时礁体纵向和横向上的叠加,储层以非均质性强、横向厚度变化快、邻井对比差为特征。通过岩心资料对礁灰岩储层进行描述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其受控于有限的井点,无法对储层在横向上的展布特征进行连续的刻画。... 礁灰岩储层由于沉积时礁体纵向和横向上的叠加,储层以非均质性强、横向厚度变化快、邻井对比差为特征。通过岩心资料对礁灰岩储层进行描述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其受控于有限的井点,无法对储层在横向上的展布特征进行连续的刻画。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结合岩心对南海珠江口盆地流花油田礁灰岩储层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描述,并对裂缝及次生溶蚀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表征。结果表明,储层裂缝发育规律性明显,礁核部位裂缝最为发育,裂缝数量最多;礁后平台裂缝发育一般,礁后斜坡裂缝发育良好。次生溶蚀分析表明,礁后平台最为发育,其次是礁核,最后为礁后斜坡。结合实际产能情况,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产能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强度和次生溶蚀是影响流花油田产能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礁灰岩 非均质性 电阻率成像测井 裂缝评价 次生溶蚀 产能主控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边界探测法在渤海河流相油田水平井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琰 林昕 +3 位作者 杨柳河 吴东昊 李鹏飞 李书忠 《录井工程》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渤海浅层河流相油田存在储层薄、砂体相变快的特征,在水平井着陆过程中,由于目的层构造深度及砂体平面展布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受常规边界探测工具和常用预测方法能力的限制,水平井着陆难度很大。为了提高薄层水平井着陆的成功率... 渤海浅层河流相油田存在储层薄、砂体相变快的特征,在水平井着陆过程中,由于目的层构造深度及砂体平面展布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受常规边界探测工具和常用预测方法能力的限制,水平井着陆难度很大。为了提高薄层水平井着陆的成功率引入超深边界探测法,以其远距离探测地层信息的能力在水平井着陆过程中辅助对目的层深度进行预判,从而实现主动导向调整。渤海K油田4-1区块内A井的成功应用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在油藏地质条件复杂的河流相储层中该方法可以准确预测目的层位置,提高了水平井着陆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导向 河流相储层 边界探测 水平井着陆 渤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含启动压力指数方程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甄思广 王厉强 +3 位作者 杨彬 文静 葛方嵘 张中劲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2期218-220,共3页
低渗透气藏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拟稳态或稳态三项式产能方程虽较二项式产能方程有较大改进,但待定参数的确定随意性较大,且建立的三项式产能方程的表达形式不唯一,计算的无阻流量也不唯一。为克服上述缺陷,从径向流两区渗流物理模型出发... 低渗透气藏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拟稳态或稳态三项式产能方程虽较二项式产能方程有较大改进,但待定参数的确定随意性较大,且建立的三项式产能方程的表达形式不唯一,计算的无阻流量也不唯一。为克服上述缺陷,从径向流两区渗流物理模型出发,建立了含启动压力的n次幂指数产能方程,并结合实例,验证对比了此方法与原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可靠,待定参数和方程形式唯一;此外,使用未达稳定状态流量值计算时,三项式产能方程计算无阻流量偏于乐观,矿场生产中建议采用此方法计算的无阻流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启动压力 产能方程 无阻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地质导向技术在PY断块气田MFS18.5-2均质储层中的应用
5
作者 钱爱东 张俊斌 +2 位作者 宋菊 张东平 谢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14-117,167,共4页
针对PY气田构造特征复杂,MFS18.5-2砂岩储层厚度大、均质和疏松等特点,在水平开发井地质导向过程中,运用斯伦贝谢公司随钻测井工具(ADN和GVR)和旋转导向工具(Powerdrive X5)提供的实时自然伽马、侧向电阻率及其成像、密度和中子孔隙度... 针对PY气田构造特征复杂,MFS18.5-2砂岩储层厚度大、均质和疏松等特点,在水平开发井地质导向过程中,运用斯伦贝谢公司随钻测井工具(ADN和GVR)和旋转导向工具(Powerdrive X5)提供的实时自然伽马、侧向电阻率及其成像、密度和中子孔隙度测量资料以及与之适配的地质导向技术,在钻井、地质、测井及录井等多部门通力协作基础上,高效地实现了水平井的钻井目标,保证了储层钻遇率以及预期的产能,同时也丰富了地质导向技术的应用经验。通过实例介绍了12.25in着陆段地质导向技术及8.5in水平段地质导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导向技术 复杂构造 均质疏松砂岩 实时成像 PY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含硫产层水平井旋转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实践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俊良 吴先忠 +1 位作者 杨金利 厉元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共5页
磨溪气田的嘉二^2产层属于高压含硫化氢产层,勘探前景广阔,但钻井中易粘卡、易膏侵、易出盐水,钻探难度大。磨005-H15水平井和磨005-H8水平井运用旋转导向技术、摩阻扭距分析技术和针对该地区的聚磺钻井液等技术,安全穿越两层膏盐... 磨溪气田的嘉二^2产层属于高压含硫化氢产层,勘探前景广阔,但钻井中易粘卡、易膏侵、易出盐水,钻探难度大。磨005-H15水平井和磨005-H8水平井运用旋转导向技术、摩阻扭距分析技术和针对该地区的聚磺钻井液等技术,安全穿越两层膏盐层,顺利完成了Ф152小井眼水平段长600~800m的地质导向作业,达到了钻探目的,机械钻速提高26%~92%,钻井周期节省29%-110%。文中介绍了斯伦贝谢旋转导向系统的原理、优点;列出了采用聚磺钻井液体系的技术指标;详细阐述了钻具组合设计的原则,对比分析了安装防磨接头和不安装防磨接头的力学特性,得出了有用的认识。提出了未来使用新型旋转导向系统Exeed和随钻地层压力测量仪(Stetho-Scope)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溪气田 产层 旋转导向 钻井技术 摩阻 扭距 钻井液 随钻测井仪 地层压力 卡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位移井钻具组合设计及摩阻扭矩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俊良 陈洪亮 刘永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6,68,共4页
大位移井技术是衡量钻井技术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大位移井钻具组合设计是大位移井钻探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国外大位移井的钻具组合设计主要考虑摩阻和扭矩及不均匀转动和震动这两大类问题。摩阻和扭矩分析主要校核钻柱的三轴应力、侧向... 大位移井技术是衡量钻井技术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大位移井钻具组合设计是大位移井钻探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国外大位移井的钻具组合设计主要考虑摩阻和扭矩及不均匀转动和震动这两大类问题。摩阻和扭矩分析主要校核钻柱的三轴应力、侧向力、屈曲变形。文中简要介绍了钻具组合设计中的三轴应力、侧向力、屈曲、不均匀转动和震动等五个基本概念。重点介绍了国外大位移井钻具组合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实例作了简略分析。提出了国内水平井钻柱设计需要关注的技术要点,阐述了随钻测量仪对不均匀转动和震动测量等参数的现场需求及重要性。文章认为,不断地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国内未来的水平井技术、大位移井技术将会不断进步和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钻井技术 钻具组合 摩阻 扭矩 设计原则 三轴应力 侧向力 屈曲 震动 转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低孔低渗储层电缆取样方法创新与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国栋 施荣富 +1 位作者 王聃 王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43,共5页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低孔低渗储层含气性评价一直是困扰该区勘探突破的难点。针对传统电缆取样对于低孔低渗储层存在波及到的地层范围小,泵抽效果差,容易造成失封,难以形成巨大压差使地层流体突破毛细管压力束缚从而无法泵抽到真正的地层...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低孔低渗储层含气性评价一直是困扰该区勘探突破的难点。针对传统电缆取样对于低孔低渗储层存在波及到的地层范围小,泵抽效果差,容易造成失封,难以形成巨大压差使地层流体突破毛细管压力束缚从而无法泵抽到真正的地层流体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低孔低渗储层的电缆取样方法。该方法采用了泵抽+气垫法联合作业模式,先是用泵抽尽可能地清理钻井液滤液,然后用气垫法开瓶取样,充分利用气垫法造成的高压差实现地层流体的有效流动,从而获取到地层流体样品。该项技术在西湖凹陷低孔低渗储层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现了对低孔低渗气层取样的突破,对稠油储层和低渗油层取样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孔低渗储层 电缆取样 泵抽+气垫法 西湖凹陷 东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rteX技术在研磨性硬地层水平井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俊良 胡永东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124,共4页
由高性能马达和旋转导向系统组成的VorteX系统,在对付水平井长段研磨性硬地层钻进或大位移井钻机能力不足的钻探中优势明显。具有大幅度提高机械钻速,改善井下钻头、钻柱和仪器的工作状况,延长钻头、仪器的使用寿命;解决钻机转动能力不... 由高性能马达和旋转导向系统组成的VorteX系统,在对付水平井长段研磨性硬地层钻进或大位移井钻机能力不足的钻探中优势明显。具有大幅度提高机械钻速,改善井下钻头、钻柱和仪器的工作状况,延长钻头、仪器的使用寿命;解决钻机转动能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缓解了套管磨损及裸眼井段中磨损钻杆和仪器问题。在广安和磨溪两口井的使用中,机械钻速提高40%~300%,钻杆和仪器完好无损。文中介绍了斯伦贝谢VorteX系统的组成,技术原理和优势。详细介绍了VorteX技术在广安002-X3-H2和磨溪017-H8井的应用情况,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两口井使用的井段、井斜范围、层位、岩性、钻具组合、钻井参数、钻井液性能、钻井简况,对比分析了应用效果,提出了使用中需要改进的技术问题,得出了一些积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rteX系统 研磨性地层 旋转导向 水平井 钻井技术 机械钻速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层边界探测的主动型地质导向技术在南海西部复杂油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0
作者 高永德 陈鸣 +2 位作者 蔡建荣 常波涛 李红东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69,共7页
随钻地层边界探测仪PeriScope可以探测距离较远(15 ft)的地层边界及其产状,有效降低复杂油层中水平井地质导向的风险,在主动型地质导向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中国南海西部浅海油田2个复杂区块为例,具体分析水平井在薄层内钻进以及钻遇... 随钻地层边界探测仪PeriScope可以探测距离较远(15 ft)的地层边界及其产状,有效降低复杂油层中水平井地质导向的风险,在主动型地质导向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中国南海西部浅海油田2个复杂区块为例,具体分析水平井在薄层内钻进以及钻遇微断层和不规则夹层时的轨迹控制过程,阐述边界探测技术在提高复杂油层水平井储层钻遇率和刻画地层特征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实例分析表明,随钻地层边界探测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降低复杂油层中的地质导向风险,尤其是在水平井钻遇地层突变导致轨迹出层的情况下,远距离边界探测服务可以为前方导向施工提供有建设性的指导,帮助轨迹尽快返回储层,从而提高储层钻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边界探测 主动型地质导向 复杂油层 储层钻遇率 水平井 南海西部浅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rteX型动力导向钻井系统在渤海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付建民 韩雪银 +2 位作者 马英文 王佳 冉宏应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8-122,共5页
为解决渤海油田深井和大位移井钻井中机械钻速慢、井下故障频发等问题,优选并试验应用了vorteX型动力导向钻井系统。该钻井系统由M WD/LWD、大扭矩井下动力总成、Filter+ Flex总成、旋转导向系统等部件组成,由顶驱系统与动力总成复... 为解决渤海油田深井和大位移井钻井中机械钻速慢、井下故障频发等问题,优选并试验应用了vorteX型动力导向钻井系统。该钻井系统由M WD/LWD、大扭矩井下动力总成、Filter+ Flex总成、旋转导向系统等部件组成,由顶驱系统与动力总成复合驱动下的钻头高速旋转来实现破岩,由C-Link以电磁短程通讯方式完成旋转导向系统与M WD之间的信号双向传输,再经M WD完成电信号与钻井液脉冲信号间的转换后,实现与地面收发装置间的信号双向传输。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的总动力达到133~257 kW ,机械钻速可提高30.34%~205.06%;最大工作负荷由45kN·m降至36kN·m ,理论磨损值降至原来的1/4;日平均进尺由74m提高至160m ,节省工期153 d ,折算费用1亿5300万元。由此可知,vorteX动力导向钻井系统是旋转导向工具与大扭矩井下动力总成的有效结合,适用于深井与大位移井钻井,能显著提高机械钻速,减少井下故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向钻井 钻井工具 机械钻速 渤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成熟油田可持续开发的地质导向革新策略 被引量:5
12
作者 陶彬 李林 +2 位作者 常波涛 王超 贺敬博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2-70,共9页
基于南海东部番禺油田水平井地质导向工作的整体目标,针对地下构造、地层和流体特征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革新性边界探测技术和井眼成像技术的地质导向策略,可高效控制轨迹平稳着陆,并在储层内精确调整水平轨迹尽量贴顶钻进(距顶0~1 m... 基于南海东部番禺油田水平井地质导向工作的整体目标,针对地下构造、地层和流体特征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革新性边界探测技术和井眼成像技术的地质导向策略,可高效控制轨迹平稳着陆,并在储层内精确调整水平轨迹尽量贴顶钻进(距顶0~1 m)。不同类型油藏中的成功应用实例表明,该地质导向革新策略可提高钻井效率、节省预算,而且对于产能优化的贡献明显,油井日产量2 000~6 000桶,含水极低,油田累计产量超过预期17%。通过规避"阁楼"油和延缓油井见水时间,有效优化了油田采收率。此外,钻后地质油藏模型的更新可为后续井位部署和开发策略的优化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油田 地质导向策略 可持续开发 边界探测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高温低压定向井旋转尾管固井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管申 鹿传世 +2 位作者 方满宗 张学佳 林越青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5,共5页
南海莺歌海盆地某气田A15井是一口典型的高温低压定向深井,井底温度高、地层压力低、尾管固井环空间隙小,若采用常规尾管固井技术固井顶替效率低,易发生气窜和漏失,高温低压气层井段的封固质量难以保证。为提高该井尾管固井的质量,该井... 南海莺歌海盆地某气田A15井是一口典型的高温低压定向深井,井底温度高、地层压力低、尾管固井环空间隙小,若采用常规尾管固井技术固井顶替效率低,易发生气窜和漏失,高温低压气层井段的封固质量难以保证。为提高该井尾管固井的质量,该井采用了旋转尾管固井技术和高温胶乳防气窜水泥浆体系,与优选出的油基钻井液冲洗液和隔离液配合,通过预测旋转扭矩和尾管的居中度,完成了该井高温低压储层段177.8mm尾管固井作业。高清扇区水泥胶结测井结果证实,该井尾管固井井段气水隔层和射孔井段封固质量达到良好,高压水层封固质量合格,与采用常规固井技术的邻井A9井相比,尾管固井质量大幅提高。A15井旋转尾管固井的成功,为南海莺歌海盆地高温低压定向井尾管固井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管固井 高温 低压 旋转尾管 水泥浆 水泥胶结测井 莺歌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位移井轨迹控制技术在番禺油气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伟国 韦红术 +2 位作者 丁赛军 王新刚 耿淦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03X期229-231,共3页
从大位移井轨迹控制技术在番禺油气田中的应用,使用定向井工程软件计算跟踪井眼轨迹,采用旋转导向精确控制井眼轨迹,优选井底钻具组合和钻头,优化水力参数和钻井参数以及使用随钻测井工具准确地分辨地层,并在实钻结果上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 定向井工程软件 旋转导向 钻具组合 优选 水力优化 随钻测井工具 地质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