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三相混合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谢莹峰 陆敬安 +3 位作者 匡增桂 康冬菊 王通 蔡慧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192,共11页
天然气水合物降压试采过程中,水合物、游离气和水的三相混合层中的游离气首先被采出,从而提高降压效率,促进水合物分解;因此利用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开展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三相混合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对水合物矿体储量计算以及产业化... 天然气水合物降压试采过程中,水合物、游离气和水的三相混合层中的游离气首先被采出,从而提高降压效率,促进水合物分解;因此利用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开展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三相混合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对水合物矿体储量计算以及产业化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三相混合层与水合物层相比,其密度和中子孔隙度值均减小,纵波速度明显下降;与气层相比,其剪切模量仍大于背景值,岩心孔隙水氯离子浓度降低。据此可以识别出三相混合层。水合物的密度和含氢指数与水接近,当岩性和物性相近时,密度和中子孔隙度测井仅受游离气的影响;发现三相混合层岩心分析含气饱和度与密度减少值、中子孔隙度减少值均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因此建立密度-中子孔隙度双参数含气饱和度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在利用印度尼西亚方程计算地层含水饱和度以及利用双参数含气饱和度模型确定含气饱和度的基础上,即可得到三相混合层的水合物饱和度。计算结果表明,三相混合层的水合物饱和度与氯离子淡化水合物饱和度吻合度较高,说明本次研究的三相混合层测井评价方法是可行而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三相混合层 孔隙水氯离子浓度 密度 中子孔隙度 剪切模量 印度尼西亚方程 双参数含气饱和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识别与差异成藏特征
2
作者 谢莹峰 任金锋 +4 位作者 邓炜 陆敬安 匡增桂 康冬菊 曲长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中央凹陷带松南低凸起之上的研究区的管状渗漏通道内普遍发育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岩芯中可见块状、脉状以及结核状等产状水合物发育。为了探究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的综合识别方法以及不同渗漏型水合物矿体成藏是否存...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中央凹陷带松南低凸起之上的研究区的管状渗漏通道内普遍发育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岩芯中可见块状、脉状以及结核状等产状水合物发育。为了探究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的综合识别方法以及不同渗漏型水合物矿体成藏是否存在差异,结合地震、测井以及岩芯资料,开展了多类型含水合物储层识别以及流体渗漏分布研究。研究表明,渗漏型水合物综合识别方法中,地震反射同相轴上拉以及方差地震属性异常指示了流体渗漏通道的存在;侧向和感应电阻率曲线分离,电阻率成像图上见高亮和高角度变形层理,为渗漏型水合物测井响应。根据水合物钻探和地震解释结果,划分了3个与渗漏型水合物相关的水合物矿体,其中的1个水合物矿体钻遇了砂质高饱和度扩散型水合物。砂体发育导致水合物矿体的流体渗漏强度明显减弱,砂体既作为良好的储层,也是储能泄压载体。未发育砂体的水合物矿体中,渗漏通道内渗漏型水合物发育显著,远离渗漏通道,水合物钻探显示差。砂体和渗漏通道是琼东南盆地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差异成藏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 综合识别 差异成藏 砂体 渗漏通道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新认识 被引量:108
3
作者 杨胜雄 梁金强 +2 位作者 陆敬安 曲长伟 刘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4,共14页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烃源岩生烃潜力巨大且烃类运移条件良好,可为水合物成藏提供充足的气源和通畅的疏导通道,而且神狐海域海底沉积层的温度、压力条件满足水合物形成的要求,具备了水合物聚集成藏的地质条件,成为我国水合物勘探开发的...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烃源岩生烃潜力巨大且烃类运移条件良好,可为水合物成藏提供充足的气源和通畅的疏导通道,而且神狐海域海底沉积层的温度、压力条件满足水合物形成的要求,具备了水合物聚集成藏的地质条件,成为我国水合物勘探开发的重点靶区。为了明确神狐地区水合物的成藏特征和主控因素,首次将随钻成像测井引入对水合物赋存状态、成藏序列、成藏模式和主控因素的研究中,从而为今后水合物的开采和钻井方案的设计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通过随钻成像测井、电阻率频谱及相对饱和度分析发现神狐海域共发育厚层状、分散状、斑块状、断层附近和薄层状5种赋存状态的水合物,其中厚层状和分散状水合物相对饱和度高且厚度大,开采价值较大,是研究区的主力水合物层,厚层状水合物常分布于水合物层顶部而分散状水合物常分布于水合物层底部;斑块状、断层附近和薄层状水合物相对饱和度较低且分布不规律,开采价值较小。厚层状、分散状、斑块状和断层附近水合物主要为深部热解气通过断层运移至水合物稳定区聚集成藏,为构造渗漏型水合物;薄层状水合物主要为浅部生物气横向运移聚集至水合物稳定域,为地层扩散型水合物。神狐海域发育开启型、填充型和界面型3种类型的断层,断层作为气体和流体的运移通道,沟通了气源和水合物稳定带,控制了水合物在纵向上和横向上的展布范围,为神狐地区水合物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随钻成像测井 相对饱和度(Sand Counting) 赋存状态 成藏序列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神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俘获能谱测井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康冬菊 梁金强 +5 位作者 匡增桂 陆敬安 郭依群 梁劲 蔡慧敏 曲长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4-60,共7页
在中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GMGS-3航次的W18井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钻探过程中,随钻测井显示上部水合物及其以上层段自然伽马值明显偏低,岩心测试结果却表明在低伽马层段中石英含量并无明显增加,常规测井方法由于难以准确求取地层... 在中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GMGS-3航次的W18井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钻探过程中,随钻测井显示上部水合物及其以上层段自然伽马值明显偏低,岩心测试结果却表明在低伽马层段中石英含量并无明显增加,常规测井方法由于难以准确求取地层岩石的碳酸盐矿物含量并确定岩性,因而无法对此作出解释。为此,在分析元素俘获能谱测井原理的基础上,利用W18井元素俘获能谱测井资料处理得到的矿物组成结果作为ElanPlus测井处理的输入,结合其他常规测井资料,精确获取了有关地层的矿物组成,进而确定了该井的岩性剖面;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密度测井和基于元素俘获能谱测井处理得到的矿物组成等2种方法计算了W18井水合物层的孔隙度、水合物饱和度以及地层基质渗透率。研究结果表明:(1) W18井低伽马值层段是由于方解石含量增多造成的,而不是砂质成分造成的;(2)上述两种方法求取的水合物层孔隙度整体上趋势一致,但后者计算结果与岩心分析结果吻合得更好。结论认为,元素俘获能谱测井为全面评价水合物储层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和方法,提高了水合物储层测井解释的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低自然伽马值 元素俘获能谱测井 矿物组成 储集层评价 南海北部 神狐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脊形PDC切削齿钻头提速技术 被引量:8
5
作者 林四元 李龙 +3 位作者 张波涛 代锐 张杰 高济稷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1,共4页
北部湾盆地古近系涠洲组、流沙港地层岩性差异大,常规PDC钻头难以适应,导致整体机械钻速偏低。针对上述问题,用脊形PDC切削齿替换常规PDC切削齿,并对脊形PDC切削齿进行了物理性能分析,证明脊形PDC切削齿钻头攻击性良好、切削效率高;用... 北部湾盆地古近系涠洲组、流沙港地层岩性差异大,常规PDC钻头难以适应,导致整体机械钻速偏低。针对上述问题,用脊形PDC切削齿替换常规PDC切削齿,并对脊形PDC切削齿进行了物理性能分析,证明脊形PDC切削齿钻头攻击性良好、切削效率高;用钻头软件模拟评价钻头载荷和功率、机械钻速及扭矩。模拟评价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脊形PDC切削齿钻头结合了尖圆齿应力集中的特性,破岩过程中切削齿和岩石的受力均发生变化,切削时接触面积小,更容易吃入地层,切削能耗低;脊形PDC切削齿钻头比相同设计的常规PDC钻头提速24. 8%~52. 0%,且出井钻头磨损少。研究结果可为北部湾盆差异性地层钻头优选及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 岩性差异 脊形PDC切削齿 机械钻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SE区上中新统重力流与内波内潮汐沉积新认识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红君 郭书生 +2 位作者 刘博 卢庆治 佟彦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6-633,共8页
综合利用岩心、微电阻率成像和常规测井资料,对莺歌海盆地东方构造带SY区和SE区上中新统黄流组一段地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流组一段地层发育一套海底扇背景下细粒沉积体,在重力流沉积过程中受到深水牵引流中的... 综合利用岩心、微电阻率成像和常规测井资料,对莺歌海盆地东方构造带SY区和SE区上中新统黄流组一段地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流组一段地层发育一套海底扇背景下细粒沉积体,在重力流沉积过程中受到深水牵引流中的内波内潮汐的改造,形成了5种典型的岩相类型:(1)双向砂纹层理细砂岩相;(2)波状、脉状和透镜状层理砂泥互层相;(3)双泥岩纹层、泥质条带细砂岩相;(4)块状层理、递变层理细砂岩相;(5)漂浮泥屑、泥砾细砂岩相。研究表明,SE区黄流组一段整体上以重力流沉积为主,少部分内波内潮汐沉积,同时可见重力流和内波内潮汐沉积互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波内潮汐 深水牵引流 重力流 微电阻率成像 黄流组 莺歌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文昌区块深部地层旋转切削齿PDC钻头提速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林四元 李中 +3 位作者 黄熠 陈浩东 杨玉豪 高济稷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69,共5页
针对南海西部海域文昌区块深部地层常规固定齿PDC钻头磨损严重、机械钻速较低的问题,研究了旋转切削齿PDC钻头提速技术。分析了文昌区块深部地层的钻井难点,基于地层和钻头磨损特征分析结果,用旋转切削齿代替常规PDC钻头肩部高磨蚀区的... 针对南海西部海域文昌区块深部地层常规固定齿PDC钻头磨损严重、机械钻速较低的问题,研究了旋转切削齿PDC钻头提速技术。分析了文昌区块深部地层的钻井难点,基于地层和钻头磨损特征分析结果,用旋转切削齿代替常规PDC钻头肩部高磨蚀区的固定切削齿,并优化布齿,形成了适用于文昌区块深部地层的旋转切削齿PDC钻头,并在文昌区块3口探井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钻头提速效果明显、单只钻头进尺长且出井钻头磨损评价良好。研究认为,旋转切削齿PDC钻头兼具攻击性和耐磨性,可有效提高南海西部海域文昌区块深部地层的机械钻速,建议在该区块和类似强研磨性地层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钻头 旋转切削齿 机械钻速 文昌区块 南海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内波内潮汐与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郭书生 高永德 +2 位作者 刘博 梁豪 蔡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2,共11页
为进一步研究莺歌海盆地深水沉积中内波内潮汐与重力流沉积特征,将成像测井引入对内波内潮汐和重力流沉积序列的研究中,结合岩心、地震和核磁测井资料建立了内波内潮汐沉积解释模型,在海底扇(水道和朵叶体)沉积背景下,对内波内潮汐和重... 为进一步研究莺歌海盆地深水沉积中内波内潮汐与重力流沉积特征,将成像测井引入对内波内潮汐和重力流沉积序列的研究中,结合岩心、地震和核磁测井资料建立了内波内潮汐沉积解释模型,在海底扇(水道和朵叶体)沉积背景下,对内波内潮汐和重力流沉积进行了系统分类,并对不同沉积相背景的储层物性特征做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莺歌海盆地中央坳陷带西北部上中新统黄流组一段沉积微相可精细划分出5种水道类型和3种朵叶类型;内波内潮汐沉积受控于基准面变化,基准面相对较高时或古构造埋深较深时更容易形成该类沉积,从下到上可以形成4个沉积序列:内波内潮汐(改造)沉积(S1),重力流沉积(S2),内波内潮汐(改造)沉积(S3)和远洋泥沉积(S4)。同重力流沉积相比,内波内潮汐形成的储层物性更好,勘探评价时应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黄流组一段 内波内潮汐 重力流 沉积特征 油气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