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7年文登市小麦条锈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国虎 刘旬胜 +3 位作者 刘川江 孙静华 孙素霞 丁玲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3期62-64,共3页
小麦条锈病在文登部分乡镇发生,究其原因,外地菌源充足,本地有部分高感品种加之适宜的气候条件,才造成小麦条锈病在我市一定范围内的流行,由于病情监测及时准确,防治措施到位以及后期高温干旱影响,没有造成大流行。从我市的发生情况分析... 小麦条锈病在文登部分乡镇发生,究其原因,外地菌源充足,本地有部分高感品种加之适宜的气候条件,才造成小麦条锈病在我市一定范围内的流行,由于病情监测及时准确,防治措施到位以及后期高温干旱影响,没有造成大流行。从我市的发生情况分析:选择抗病品种是关键,"一拌两喷"是基础,及时查治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预测预报 品种抗病性 统防统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登市麦田农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及防治对策
2
作者 刘旬胜 周国虎 +4 位作者 孙素霞 刘川江 李淑梅 黄悦华 隋玉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7期148-149,共2页
总结了文登市麦田农业有害生物发生的种类及危害特点,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该市有害生物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有害生物 种类 危害特点 原因 对策 山东文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纪录种—巨食道腺奥托线虫的描述 被引量:1
3
作者 邹宗峰 赵洪海 +1 位作者 徐明飞 刘维志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3期67-67,70,共2页
2006年9月,在山东省菏泽地区的牡丹根际土壤中发现了巨食道腺奥托线虫。该种线虫的主要鉴别特征为:虫体中等长度;唇区光滑,连续;侧区具有2条侧线;口针纤细,口针基部球小,略延长;半月体在排泄孔前方1~2个体环处;授精囊明显,圆形到卵圆形... 2006年9月,在山东省菏泽地区的牡丹根际土壤中发现了巨食道腺奥托线虫。该种线虫的主要鉴别特征为:虫体中等长度;唇区光滑,连续;侧区具有2条侧线;口针纤细,口针基部球小,略延长;半月体在排泄孔前方1~2个体环处;授精囊明显,圆形到卵圆形;阴门横裂,延伸的阴道大约是虫体相应处体宽的2/5;尾细长,圆锥形到丝状,末端圆到尖。该种线虫为迄今为止我国未见报道的新纪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食道腺奥托线虫 中国新纪录种 形态描述 牡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在果树上的应用效果调查
4
作者 王忠和 单玉佐 +1 位作者 张文瑞 毕可政 《中国农村科技》 2004年第1期J003-J003,共1页
“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即复合氨基低聚糖农作物抗病增产剂,以从海洋生物提取的活性物质等为重要原料,应用保护膜和调控内源激素的原理。配以其它成份,采用螯合工艺研制而成,该产品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全国著名专家组... “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即复合氨基低聚糖农作物抗病增产剂,以从海洋生物提取的活性物质等为重要原料,应用保护膜和调控内源激素的原理。配以其它成份,采用螯合工艺研制而成,该产品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全国著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认定该产品具有显著的抗病、抗逆和增产性能。该研究成果获2001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863”计划重点推广产品。2002年以来,山东等地在果树上应用了该产品,为了了解该产品在果树上的应用效果,我们于2002~2003年重点在烟台、威海进行了调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 果树 复合氨基低聚糖农作物抗病增产剂 果实品质 果实产量 抗病性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色田鼠种群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增君 陈宏 +1 位作者 董立涛 周国虎 《山东农业科学》 1998年第6期36-37,共2页
本研究经5种聚集度指标测定和Taylor、Iwao法检验,棕色田鼠种群的空间格局属典型的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棕色田鼠个体群具有明显的领域性,个体群内的个体之间具有相当的内聚力;利用分布型参数α、β值,分... 本研究经5种聚集度指标测定和Taylor、Iwao法检验,棕色田鼠种群的空间格局属典型的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棕色田鼠个体群具有明显的领域性,个体群内的个体之间具有相当的内聚力;利用分布型参数α、β值,分析了个体聚集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空间分布 种群 田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控害增收技术问答
6
作者 毕可政 《中国农村科技》 2006年第6期19-24,共6页
关键词 技术问答 苹果腐烂病 增收 果树 干腐病 表现症状 悬浮剂 苹果干 防治 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条锈病在昆嵛山区越夏试验研究
7
作者 刘旬胜 王忠秋 +3 位作者 周国虎 栾涛 邵新刚 王丹丹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4期60-61,共2页
从外地采集小麦条锈病病叶,然后在大田接种,小麦接近收获时将大田接种的条锈病病叶再转接到昆嵛山上人工种植的小麦植株上,探索条锈病是否能在昆嵛山区越夏。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昆嵛山区 越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