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笼型倍半硅氧烷疏水性木材性能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菊琳
高婷艳
吴玉清
杨孟昕
-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文物保护领域科技评价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
出处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20,共5页
-
基金
文物建筑维修基本材料(WW2019-005-T)。
-
文摘
为增强木材抗自然因素影响的能力,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研究以硅溶胶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原料,采用一步法聚合反应制备笼型倍半硅氧烷(MS)低聚体用于木材改性。采用SEM、接触角和色度值检测等方法对试样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MS在木材表面由表及里的渗透过程使其分布均匀,增大了木材表面粗糙度。MS处理后的木材具有良好的疏水性,接触角达到141.5°,具有良好的防污性和自清洁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抗菌性和抗紫外线性能。
-
关键词
木材
超疏水
一步法
硅溶胶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
Keywords
Wood
Superhydrophobic
One-step method
Silica sol
Methyltriethoxysilane
-
分类号
TS65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木材保护用笼型倍半硅氧烷的合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菊琳
张国政
杨孟昕
-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9-8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1020)。
-
文摘
木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本身含有丰富的纤维组织、微孔和导管,由毛细作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由于受自然环境(如光照、湿度和温度等)的影响,木材易发生湿胀干缩而导致开裂、形变,从而影响其观赏和使用价值,缩短其使用寿命。笔者以使木材表面具有疏水功能为出发点,以硅溶胶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原料,采用一步法聚合反应得到笼型倍半硅氧烷低聚体(M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各合成条件下所得MS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到的MS颗粒为表面带有羟基基团的微米级、光滑的立方晶体,其最佳合成条件是把1.2 g MTES和0.2 g硅溶胶置于30 mL无水乙醇中,加入20 mL碱催化剂(0.1 mol/L NaOH),室温下超声反应2.5 h。经聚合得到的MS溶液处理后的木材表面构建起微米级粗糙结构,且MS颗粒填充在木材起吸收水分的细胞腔、导管、纹孔等结构中。通过接触角测试得到用MS溶液处理后的木材具有良好的疏水性,接触角达到141.5°。反应所得溶液可直接使用,合成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聚倍半硅氧烷
合成条件
结构分析
一步法
木材保护
疏水
-
Keywords
polysilsesquioxane
synthesis condition
structural analysis
one⁃step synthesis
wood protection
hydro⁃phobic
-
分类号
TS652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古建筑修缮中粉化石灰的占比对灰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张典
王辉
陈绍华
王菊琳
-
机构
故宫博物院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文物保护领域科技评价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9-134,共6页
-
基金
故宫博物院2019年度科研课题经费(KT2019-11)。
-
文摘
古建筑修缮现场,块状生石灰原材料粉化变质不可避免,实际施工中也难免掺入粉化石灰。为了探究粉化变质石灰的占比对灰浆性能的影响,首先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热重分析(TG)对块状生石灰及粉化石灰的纯度及变质程度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然后以相同水灰比、不同粉化石灰占比制样,进行性能对比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原材料纯度高,块状生石灰未变质,为纯CaO,粉化石灰部分变质,其中CaCO_(3)含量为17.93%。粉化石灰占比增加降低了试样的表面硬度,对养护28 d的试样力学强度影响小,对养护60 d的灰浆试样力学强度有增大趋势,粉化石灰占比达到50%时降低了灰浆的耐水性、抗冻性。干燥表观密度、显气孔率、吸水率、碳化深度及扫描电镜(SEM)结果分析得出性能差异主要是由于粉化石灰胶结性降低,以及制样时粉灰所需水少,相同水灰比条件下剩余游离水多,使得粉灰试样致密度低、孔隙率及吸水率大,从而加快了碳化。工程实际使用中可将粉化石灰占比控制在40%以内。
-
关键词
古建筑修缮
传统灰浆
块状生石灰
粉化石灰
气硬性石灰
碳酸化
-
Keywords
ancient buildings restoration
traditional paste
lumpy quicklime
chalked lime
air set lime
carbonation
-
分类号
TU526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古建筑琉璃瓦抗冻融性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静
李雪婷
王菊琳
郑贵元
-
机构
故宫博物院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文物保护领域科技评价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
出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7-703,共7页
-
文摘
自然环境中的冻融作用不仅会造成琉璃样品表面釉层脱落,还会导致胎体断裂等严重破坏.以清代琉璃瓦及现代烧制琉璃瓦为研究对象,分析胎体和釉层的化学组成、形貌、致密度、显气孔率、吸水率、抗冻融性等.结果发现,冻融产生的破坏主要为胎体开裂和釉层脱落两种类型,部分样品在釉面脱落的同时带下了相邻的胎体.现代烧制琉璃瓦整体上呈现较好的抗冻融性能,较低的胎体吸水率可提高琉璃瓦的抗冻融性能,胎釉中间层尤其是化妆土层可缓解冻融过程中胎体体积的变化对釉层的破坏;在烧制条件相同时,Al 2O 3含量的降低与K 2O含量的升高有利于提高胎体的烧结程度,进而提高琉璃瓦的抗冻融性能,研究成果可为古建筑修缮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关键词
琉璃瓦
冻融
胎釉破坏
吸水率
-
Keywords
glazed tile
freeze-thaw
damage of glaze and body
water absorption
-
分类号
TU523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