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成县古树名木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斌 吴谷汉 《浙江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70-73,共4页
采用全球卫星定位仪(GPS)实地定位,逐株、逐片每木调查的方法,对文成县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并就古树名木树种与数量、生长状况、分布情况和树龄与保护级别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资源数据库,结果表明,文成县现存古树名... 采用全球卫星定位仪(GPS)实地定位,逐株、逐片每木调查的方法,对文成县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并就古树名木树种与数量、生长状况、分布情况和树龄与保护级别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资源数据库,结果表明,文成县现存古树名木2 665株,隶属25科42属54种,其中一级古树名木122株,二级古树名木548株,三级古树名木1 955株,并后提出了保护管理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成县 资源调查 全球卫星定位仪 GPS 浙江 树木 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成县油茶林下套种山稻技术初探 被引量:5
2
作者 吴丹 傅俊杰 吴谷汉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第6期53-54,共2页
为突破油茶产业发展瓶颈,解决前期资金投入大、经济效益见效慢的问题,探索了研究油茶林下套种山稻的油粮套种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共赢。总结了从播种、除草、病虫兽害预防、采收等方面油茶幼林套种山稻关键技术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油茶 山稻 林下套种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文成县毛竹低产林调查及改造效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小玲 《世界竹藤通讯》 2013年第2期15-18,共4页
通过样地调查,阐述了文成县毛竹低产林的成因,提出了低产林改造技术,分析了低产林改造前后的效益。调查结果显示,低产竹林改造后,经济收益大幅度提高,同时也能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毛竹低产林 林分改造 效益分析 浙江文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成县肿节少穗竹资源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谷汉 王小玲 吴爱宏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5期247-248,共2页
通过对文成县肿节少穗竹分布、资源状况及经营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肿节少穗竹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经营利用对策。
关键词 肿节少穗竹 资源状况 存在问题 对策 浙江文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成县香樟树主要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海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4期158-158,161,共2页
介绍文成县香樟树主要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并总结其防治技术,以为园林绿化中的香樟树维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香樟树 虫害 生物学特性 防治技术 浙江文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成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欢腾 胡荣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0期181-181,190,共2页
在全面总结文成县集体林权改革工作主要做法和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集体林权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 集体林权改革 实践经验 问题 对策 浙江文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成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大信 吴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9期387-387,389,共2页
介绍了文成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指导思想,提出油茶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促进该县油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油茶产业 发展现状 指导思想 对策 浙江文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成县木材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
作者 刘海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7期206-206,209,共2页
分析了文成县木材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该县木材运输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木材运输管理 问题 对策 浙江文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在浙江省的适生区分析
9
作者 赵斌 焦洁洁 +5 位作者 范建忠 周林明 傅俊杰 江波 郑海东 姚良锦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43-51,共9页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植物的潜在分布区域将经历改变,因此有必要预测气候变化对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本研究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基于1574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分布数据和13个生境数据,采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进行了杉...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植物的潜在分布区域将经历改变,因此有必要预测气候变化对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本研究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基于1574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分布数据和13个生境数据,采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进行了杉木在当前气候情景下的潜在适生区预测,并研究了不同生境条件下杉木的最优适生区。研究构建了15个潜在分布模型,通过重复试验得到的平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ing operator curve,AUC)值为0.797,标准偏差为0.011,预测结果较好。根据模型预测,杉木在浙江的适生区(适生值>0.05)总面积为7.08×10^(4)km^(2),其中高适生区、中适生区、低适生区面积分别为1.79×10^(4)km^(2)、2.80×10^(4)km^(2)和2.50×10^(4)km^(2)。海拔和最湿月降水量是影响杉木分布的重要因素。杉木的最适生境通常位于海拔1200~1400 m,最湿月降水量为320 mm,气温年较差在30℃,最冷月最低温在−1℃的区域。本研究评估气候、土壤等因素对杉木分布和生长的限制,阐明了杉木在浙江省的最优培育区,为杉木的培育和经营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模型 适生区 环境因素 物种分布 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林业科技现状及提升对策
10
作者 郑海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3期183-183,185,共2页
分析了温州市林业科技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对策,以期为温州市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科技 现状 对策 浙江温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垟林场省级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种群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20
11
作者 哀建国 吴谷汉 +1 位作者 陈锦宇 钱潮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6-584,共9页
本文采用Shnnow-wiener、Levins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石垟林场常绿阔叶林16种主要乔木和23种主要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利用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公式测定了16种主要乔木树种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 本文采用Shnnow-wiener、Levins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石垟林场常绿阔叶林16种主要乔木和23种主要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利用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公式测定了16种主要乔木树种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并对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以及生态位重叠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乔木层主要优势种木荷、青冈栎、马银花和麂角杜鹃的Shnnow-wiener和Levins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925、0.908、0.8400、.814和0.799、0.748、0.578、0.574,灌木层主要优势种矩形叶鼠刺、马银花、尖连蕊茶和窄基红褐柃的Shnnow-wiener和Levins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946、0.913、0.855、0.868和0.794、0.745、0.663、0.650.乔木层主要种群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小,群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高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它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 生态位重叠 石垟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莽草的扦插育苗试验 被引量:9
12
作者 钟泰林 石柏林 +3 位作者 将文伟 周淑红 吴谷汉 王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4年第2期55-57,共3页
采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生根剂和不同浸渍时间处理插穗,以及不同的扦插基质和不同扦插季节的扦插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日本莽草在浓度为100mg·L-1的ABT1号生根剂中浸渍1 5h后,于春季扦插在细河沙+蛭石+黄心土(1 1 1)的A1基质中... 采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生根剂和不同浸渍时间处理插穗,以及不同的扦插基质和不同扦插季节的扦插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日本莽草在浓度为100mg·L-1的ABT1号生根剂中浸渍1 5h后,于春季扦插在细河沙+蛭石+黄心土(1 1 1)的A1基质中,其成活率最高,达88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莽草 扦插育苗 试验 扦插基质 扦插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脉铁木家化栽培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若蕙 刘洪谔 +2 位作者 沈锡康 季昌丰 王安国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67-173,共7页
对天然生长的多脉铁木进行了数年的研究和家化栽培,发现它能适应山地环境,在杂木林内占据林冠上层,长成1级大乔木,树干圆满通直,生长快,材质与核桃木相仿。带苞种子(实为果实)千粒重8.23g,室内发芽率23%,种子经湿沙层积贮藏过冬,次年... 对天然生长的多脉铁木进行了数年的研究和家化栽培,发现它能适应山地环境,在杂木林内占据林冠上层,长成1级大乔木,树干圆满通直,生长快,材质与核桃木相仿。带苞种子(实为果实)千粒重8.23g,室内发芽率23%,种子经湿沙层积贮藏过冬,次年春用赤霉素(GA_3)100~150ppm溶液浸36h,播在沙混腐殖土(1:1)苗床上,盖芒萁,搭荫棚,覆以塑料薄膜,场圃出苗率达21%。1年生苗平均高75cm,2年生苗高达214cm,用1年生苗主子作插穗,以100ppm的ABT-1号生根粉液浸2h后扦播,成活率可达96%。以多脉铁木苗作根砧,嫁接天日铁木容易成活,当年苗高达82cm。用树高55cm以上的1龄苗在临安低山丘陵红黄壤地上用2m×2m的株行距造林,全部成活,但当年夏季特旱,约使30%幼树枯死,大部分生长受阻,年终树高平均70cm。结论认为,在年平均气温15℃以上,年降水量1600mm以上,土层深厚湿润,排水良好的红黄壤山地可选用多脉铁木营造纯林或混交林,以生产能代替珍贵核桃木的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脉铁木 铁木 家化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垟林场省级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哀建国 吴世忠 陈锦宇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3,共5页
对文成县石垟林场常绿阔叶林的不同样地、不同层次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群落垂直结构中,乔木层第2亚层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显著大于第1亚层。乔木层与灌木层之间多样... 对文成县石垟林场常绿阔叶林的不同样地、不同层次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群落垂直结构中,乔木层第2亚层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显著大于第1亚层。乔木层与灌木层之间多样性各项指标总体无显著差别。乔木层、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大于草本层,且差异极显著,群落均匀度差异显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多样性各项指标在群落各样地间均有一定的差异,相对而言,灌木层、乔木层的差异较小,草本层的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常绿阔叶林 石垟林场 森林公园 物种丰富度 群落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植被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5
作者 哀建国 丁炳扬 吴谷汉 《浙江林业科技》 2004年第6期46-53,共8页
综述了浙江植被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了在植物群落生态学、植物种群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植被生态学 植被研究 植物种群 植物群落 生态系统 研究成果 浙江 展望 问题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天目铁木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罗远 吴世斌 +2 位作者 库伟鹏 杨淑贞 吴家森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2061-2064,共4页
以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目铁木Ostrya rehderiana群落为对象,采用标准样地法研究了该群落植物种类、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的垂直和径阶结构。结果表明:该群落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43科67属73种。天目铁木群落垂直结... 以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目铁木Ostrya rehderiana群落为对象,采用标准样地法研究了该群落植物种类、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的垂直和径阶结构。结果表明:该群落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43科67属73种。天目铁木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其中乔木层优势树种为天目铁木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灌木层优势种为隔药柃Eurya muricata、苎麻Boehmeria nivea,草本层优势种为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群落中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数量最多,占32.9%。群落中灌木层植物最为丰富,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优势度指数Simpson和均匀度指数Pielou均大于草本层和乔木层。天目铁木单一树种的垂直和径阶结构均为偏峰型,表现为衰退型群落特征。幼苗个体缺乏和人为干扰是导致其濒危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议在目前封山育林保护基础上,加强天目铁木高效繁育技术研究,并适当进行人工抚育,以保证其种群的正常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植物 天目铁木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文成珍稀植物多脉铁木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世斌 库伟鹏 +2 位作者 周小荣 纪美芬 吴家森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7,共7页
以浙江省文成县石垟林场的多脉铁木Ostrya multinervis群落为对象,采用标准样地法研究了该群落植物种类、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的垂直和径阶结构。结果表明:该群落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60种(含变种),隶属于40科52属,其中蕨类植... 以浙江省文成县石垟林场的多脉铁木Ostrya multinervis群落为对象,采用标准样地法研究了该群落植物种类、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的垂直和径阶结构。结果表明:该群落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60种(含变种),隶属于40科52属,其中蕨类植物6科7属8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33科44属51种。多脉铁木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其中乔木层优势树种为多脉铁木,灌木层优势种为披针叶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草本层优势种为里白Diplopterygium glaucum。群落中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数量最多,占41.7%。群落中灌木层植物最为丰富,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大于草本层和乔木层。整个林分乔木层树种的树高分布相对均匀,径阶分布为逆J字型,多脉铁木单一树种的垂直和径阶结构均为近正态分布,多脉铁木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幼苗个体缺乏是导致其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议在目前封山育林保护基础上,加强多脉铁木高效繁育技术研究,并适当进行人工抚育,以保证其种群的正常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珍稀植物 多脉铁木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极小种群植物多脉铁木种子萌发特性及苗木生长规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健健 叶子豪 +3 位作者 吴伟峰 吴世斌 周小荣 吴家森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7-79,共3页
为了解浙江省极小种群植物多脉铁木的致濒因素,研究种子萌发特性及一年生苗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多脉铁木果实长、宽平均为17.65 mm,7.25 mm,果实千粒重平均为8.15 g;种子长、宽平均为5.45 mm,2.16 mm,千粒重平均为5.92 g;种子吸水12 ... 为了解浙江省极小种群植物多脉铁木的致濒因素,研究种子萌发特性及一年生苗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多脉铁木果实长、宽平均为17.65 mm,7.25 mm,果实千粒重平均为8.15 g;种子长、宽平均为5.45 mm,2.16 mm,千粒重平均为5.92 g;种子吸水12 h后达到饱和状态。在常规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仅为10.5%,而经400 mg·L^-1赤霉素浸种12 h后(15℃/25℃)的发芽率达45.6%。一年生苗高和地径平均为28.6 mm,0.33 cm,叶片数量12片,苗木生长良好。综上,多脉铁木种子发芽率较低、而田间苗木生长良好,种子不是造成该种群濒危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脉铁木 种子萌发 苗木生长 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优良种源引种试验报告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小玲 吴古汉 +2 位作者 吴世斌 姚国富 何福基 《中国林副特产》 2011年第1期37-38,共2页
文成县现在广泛使用的种植材料(对照)和浙江天台白术优良种源两个样本,采用对比法田间设计,重复66次进行对比试验;利用配对样本比较公式计算根茎鲜重等3项指标的差异,检测内酯和多糖含量的差别。结果,根茎鲜重及其优形率和植株保存率指... 文成县现在广泛使用的种植材料(对照)和浙江天台白术优良种源两个样本,采用对比法田间设计,重复66次进行对比试验;利用配对样本比较公式计算根茎鲜重等3项指标的差异,检测内酯和多糖含量的差别。结果,根茎鲜重及其优形率和植株保存率指标,种源优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内酯和多糖含量种源比对照高11.1%和15.0%。试验结果表明,浙江天台白术优良种源是文成县目前最好的种植材料,可以试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根茎药材鲜重 优形率 植株保存率 内酯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等级白术秧苗(术栽)栽培对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小玲 陈荣 +2 位作者 姚国富 楼康康 何福基 《中国林副特产》 2011年第6期22-24,共3页
筛选经济效益最高、最适宜大田栽培的术栽等级。按每斤术栽的株数分为6个(计算时调整为5个)等级进行对比试验,最后根据每亩各级术栽的费用及其所产生的产值计算它们的经济效益,评定最佳术栽。结果表明:第2级术栽经济效益最佳,产值居次,... 筛选经济效益最高、最适宜大田栽培的术栽等级。按每斤术栽的株数分为6个(计算时调整为5个)等级进行对比试验,最后根据每亩各级术栽的费用及其所产生的产值计算它们的经济效益,评定最佳术栽。结果表明:第2级术栽经济效益最佳,产值居次,第一级术栽与它相反。结论:大田栽培最好选用第2级术栽,因它的经济效益最佳,术栽费用增加不多,药农能承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不同等级秧苗 栽培试验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