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东南麻栗坡南温河—洒西一带钨矿控矿要素及深部找矿突破 被引量:26
1
作者 阙朝阳 张达 +8 位作者 狄永军 毕珉烽 黄孔文 徐建珍 刘艳宾 李晓宗 祖世元 范正哲 王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6-300,共15页
云南麻栗坡钨矿是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白钨矿矿床,成因独特。其主要矿段南温河洒西一带与钨矿相关的变质地层为猛硐岩群南秧田岩组(Pt1n),原岩主要为碳酸盐类,其中的泥灰岩夹层是形成中生代含矿夕卡岩的围岩;南捞片麻岩、老城坡及... 云南麻栗坡钨矿是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白钨矿矿床,成因独特。其主要矿段南温河洒西一带与钨矿相关的变质地层为猛硐岩群南秧田岩组(Pt1n),原岩主要为碳酸盐类,其中的泥灰岩夹层是形成中生代含矿夕卡岩的围岩;南捞片麻岩、老城坡及团田片麻状花岗岩为钨成矿重要基础。控矿构造解析表明,中生代以来强烈的自SE向NW方向的多层次推覆构造变形造成洒西岩组、老城坡及团田片麻状花岗岩、南秧田岩组和南捞黑云二长片麻岩自上而下的空间叠置关系,导致赋矿围岩产生的剪切裂隙成为中生代晚期岩浆热液运移并交代钙质泥灰岩形成顺层含矿夕卡岩的主要空间。含矿夕卡岩锆石U_Pb年代学及与成矿有关的黑云母Ar_Ar年代学研究成果结合华南中生代构造变形及大规模钨锡成矿时代讨论,表明麻栗坡南温河一洒西一带钨成矿作用与中侏罗世以来由于板块聚合而导致的华南岩石圈持续挤压(170~150Ma)及其后期伸展减薄(130~80Ma)密切相关,并相应形成早期挤压背景下受推覆构造控制的层控夕卡岩型及后期伸展背景下变粒岩型及长石石英脉型白钨矿床。提出南温河外围广泛分布的老城坡及团田片麻状花岗岩深部,以及洒西矿区深部可以寻找南秧田岩组变质岩及夹于其中的含钨夕卡岩层位的找矿思路,并得到了深部钻孔验证。因此,南温河一洒西一带应该具有寻找层控夕卡岩型钨矿床的巨大潜力。除此之外,研究区NW向南温河断裂(南温河水库所在位置)北部大片片麻状花岗岩深部也应该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温河钨矿床 洒西钨矿床 推覆构造 控矿特征 深部找矿 麻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磨机放大数学模型的钢球与钢锻磨矿效率对比研究——以某钨矿石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明珠 左蔚然 白俊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9-275,共7页
钢球与钢锻作为磨矿介质在磨矿效率上的差异长期存在争议,基于实验室试验和磨矿流程模拟,对钢球和钢锻在实验室球磨机和工业磨矿回路的表现进行了对比。对云南某钨矿石进行了增强型邦德球磨功指数试验,并采用理想混合模型对2种磨矿介质... 钢球与钢锻作为磨矿介质在磨矿效率上的差异长期存在争议,基于实验室试验和磨矿流程模拟,对钢球和钢锻在实验室球磨机和工业磨矿回路的表现进行了对比。对云南某钨矿石进行了增强型邦德球磨功指数试验,并采用理想混合模型对2种磨矿介质在实验室试验中的破碎率参数(r/d)进行了计算。根据实验室试验获得的破碎率参数,采用球磨机放大数学模型预测了工业规模球磨磨矿回路的循环倍率和产品粒度。结果表明,尽管2种介质可以在实验室试验中获得相近的邦德球磨功指数,但在粗粒端钢锻产生的破碎率参数比钢球更大,在细粒端则相反。在工业规模球磨磨矿回路中,当循环倍率接近时,2种介质产生的旋流器溢流产品粒度分布总体较接近,但相比于钢球介质,钢锻的产品粒度分布更均匀,粗颗粒含量和细颗粒含量均少于对应的钢球产品。由于最终产品粒度分布曲线形状上的差异,对钢球与钢锻磨矿效率进行比较时,可能会受到所选磨矿细度衡量指标(P80或-0.075 mm含量)的影响。因此,应当结合矿石的实际解离特征和浮选作业的具体需求,来决定采用哪种磨矿细度衡量指标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球 钢锻 球磨机 流程模拟 磨矿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南温河钨矿床成因和成矿时代:来自矿床地质特征和Sm-Nd同位素年龄的证据
3
作者 李顺庭 祝新友 +4 位作者 路增龙 张定才 韩胜康 蒲兴明 李孝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4-925,共12页
南温河钨矿是滇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白钨矿床。从加里东期开始,区内遭受了多期构造-变质作用,地质作用复杂,导致以往对矿床成因、成矿时代等关键问题一直存在不同认识。在详实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其为岩浆-热液... 南温河钨矿是滇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白钨矿床。从加里东期开始,区内遭受了多期构造-变质作用,地质作用复杂,导致以往对矿床成因、成矿时代等关键问题一直存在不同认识。在详实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其为岩浆-热液控制的矽卡岩型白钨矿床;成矿热液是岩浆-热液过渡态流体,具体表现形式为“穿层”和“顺层”石英脉-长石石英脉,其控制了矽卡岩化和白钨矿化;目前勘探工作揭露的层状、似层状矽卡岩矿体为“浆-液过渡成矿流体”顺层交代的产物。获得南温河钨矿Sm-Nd同位素年龄为126±6.7 Ma(n=7,MSWD=0.33),与区内构造研究成果和其他年代学成果获得良好的印证,成矿作用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有关。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Sm-Nd同位素年龄等证据,认为南温河钨矿是由燕山晚期岩浆-热液系统控制的矽卡岩型白钨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地区 南温河钨矿 矿床成因 成矿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泥金矿石高效选别流程研究与生产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白俊智 刘显华 +1 位作者 李欢 刘泽洪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4-239,共6页
某金矿选矿厂处理蚀变岩型低硫化物含碲金矿石,该矿石原生矿泥含量高达15%,且矿泥中金有富集现象,采用常规三段破碎+洗矿+两段闭路磨矿+充气式浮选机单一浮选的工艺流程进行选别,存在流程复杂、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组织不顺畅、浮选作业... 某金矿选矿厂处理蚀变岩型低硫化物含碲金矿石,该矿石原生矿泥含量高达15%,且矿泥中金有富集现象,采用常规三段破碎+洗矿+两段闭路磨矿+充气式浮选机单一浮选的工艺流程进行选别,存在流程复杂、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组织不顺畅、浮选作业波动较大、尾矿中细粒级金属流失较多、回收率偏低等问题。扩产技改时,采用粗碎+半自磨+球磨的SAB流程取代原碎磨流程,采用浮选柱粗精选、浮选机扫选的柱-机顺序浮选流程取代原单一浮选机浮选流程,后创造性的将柱-机顺序浮选流程改进为浮选柱粗精选、浮选机精扫选的柱-机双精选流程,并对调浆设备进行高效化改造,解决了原工艺流程存在的诸多弊端。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吨矿成本降低了20%,金回收率提高了2.44个百分点,年创效益1568.1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高效选别流程的成功实践,对同类型矿石的高效回收具备较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泥金矿石 碎磨 浮选 柱-机联合流程 高效调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地区焦冲金硫矿床闪长玢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阙朝阳 吴淦国 +4 位作者 张达 张志辉 狄永军 方红薇 袁琴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21-1235,共15页
铜陵矿集区内广泛分布的铁铜硫金矿床被认为与中生代发生的大规模成岩作用密切相关,其中形成于140~150Ma之间的晚侏罗世高钾钙碱性岩体是主要的成矿岩体。文章选取铜陵焦冲金硫矿区与成矿相关的闪长玢岩开展了锆石LA-ICP—MSU—Pb同... 铜陵矿集区内广泛分布的铁铜硫金矿床被认为与中生代发生的大规模成岩作用密切相关,其中形成于140~150Ma之间的晚侏罗世高钾钙碱性岩体是主要的成矿岩体。文章选取铜陵焦冲金硫矿区与成矿相关的闪长玢岩开展了锆石LA-ICP—MS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测得闪长玢岩LA-ICP—MS锆石U_Pb同位素年龄为(128.0±2。2)Ma,表明铜陵地区除晚侏罗世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相关的高钾钙碱性岩浆作用外,还存在一期早白垩世与金硫多金属成矿作用相关的岩浆活动。4个中一晚石炭世岩浆锆石一致年龄(309~328Ma)表明该区可能存在海西期的岩浆作用,但其规模、背景及与成矿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其他2组继承岩浆成因锆石核的一致性年龄(1870--1931Ma、600--808Ma)表明铜陵地区与扬子克拉通一样存在明显的古元古代及新元古代的岩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IAICP-MSU-Pb年龄 锆石 闪长玢岩 焦冲金硫矿床 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南秧田钨矿床白钨矿原位Sr同位素对成矿的指示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忠强 李超 +3 位作者 张定才 江小均 周利敏 严清高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5-299,共15页
南秧田钨矿床位于滇东南老君山W-Sn矿集区,地处扬子地块和印支地块的结合部位,地质背景复杂并遭受了多期岩浆活动和区域变质事件,其成矿时代和成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矽卡岩型和长石-石英脉型白钨矿开展了年代学、原位微量元素、Sr同... 南秧田钨矿床位于滇东南老君山W-Sn矿集区,地处扬子地块和印支地块的结合部位,地质背景复杂并遭受了多期岩浆活动和区域变质事件,其成矿时代和成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矽卡岩型和长石-石英脉型白钨矿开展了年代学、原位微量元素、Sr同位素研究,分析了两类白钨矿年龄、成因以及物质来源的差异。结果表明,长石-石英脉内与白钨矿共生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51.0±1.3Ma,明显晚于矽卡岩矿体年龄,属于后期成矿事件。矽卡岩型白钨矿的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强烈亏损,Eu呈明显负异常(δEu=0.46),∑REE平均含量为65.60μg/g,Mo平均含量为240.16μg/g,Sr平均含量为883.43μg/g;长石-石英脉型白钨矿稀土呈Eu正异常(δEu=2.8)的平坦型,∑REE平均含量为194.40μg/g,Mo平均含量为16.01μg/g,Sr平均含量为129.26μg/g。以上两者微量、稀土元素含量的差别显示它们具有性质明显不同的流体来源,Eu异常指示矽卡岩型白钨矿形成于氧逸度较高的环境,长石-石英脉型白钨矿形成于还原性环境。矽卡岩白钨矿87 Sr/86 Sr值相对较低,并且比较均一,介于0.71319~0.71491之间,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长石-石英脉型白钨矿87 Sr/86 Sr值较高且变化范围大,介于0.71537~0.72803之间,平均0.72079,呈现出变质流体特征。两种不同类型白钨矿Sr同位素都具有二元混合的特征,显示长石-石英脉型白钨矿对矽卡岩型白钨矿有叠加改造作用,成矿流体与围岩的强烈交代作用是白钨矿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 原位Sr同位素 成矿时代 成矿流体来源 南秧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洒西钨铍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和演化:来自流体包裹体和H-O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
7
作者 盛夏 张达 +4 位作者 阙朝阳 毕珉峰 狄永军 祖世元 马慧慧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8-169,273,共13页
洒西钨铍矿床位于滇东南老君山钨锡多金属成矿区。确定早期似层状矿体和晚期脉状矿体的流体性质、来源和演化过程,并对其流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进行约束,可以有效探讨洒西钨铍矿床成矿机制,为老君山矿集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思考。... 洒西钨铍矿床位于滇东南老君山钨锡多金属成矿区。确定早期似层状矿体和晚期脉状矿体的流体性质、来源和演化过程,并对其流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进行约束,可以有效探讨洒西钨铍矿床成矿机制,为老君山矿集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思考。洒西钨铍矿床脉状矿体的形成经历了硅酸盐阶段、氧化物-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萤石阶段,白钨矿和绿柱石主要形成于前两阶段。对洒西钨铍矿床脉状矿体不同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特征、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研究,并对早期似层状矿体和晚期脉状矿体矿石中石英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矿床内脉状矿体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以H_(2)O主,含少量还原性气体如C_(2)H_(2)等,液相成分也以H_(2)O为主。从硅酸盐阶段到碳酸盐-萤石阶段,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NaCl_(eq))峰值范围分别为240~360℃、2.35%~13.81%;220~310℃、4.03%~9.86%和190~270℃、2.41%~6.88%。从硅酸盐阶段到碳酸盐-萤石阶段,成矿流体的温度呈现降低趋势,盐度也呈降低趋势。成矿流体总体上属中-高温度、低盐度、贫CO_(2)、含部分还原性气体的NaCl-H_(2)O流体体系。早期似层状矿体石英样品δD_(V-SMOW)值变化范围小,为-102.8‰~-99.0‰,δ^(18)O_(V-SMOW)值为11.7‰~13.0‰,δ^(18)OH_(2)O值为3.16‰~6.46‰;晚期脉状矿体氧化物-硫化物阶段石英样品δD_(V-SMOW)值变化范围较大,为-99.6‰~-69.5‰,δ^(18)O_(V-SMOW)值为11.2‰~14.1‰,δ^(18)OH_(2)O值为3.08‰~6.73‰。综合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是岩浆水,混合有少量大气降水或有机水,流体可能发生了沸腾作用,加之温度的降低,导致晚期脉状矿体氧化物-硫化物阶段主要成矿物质的沉淀。洒西钨铍矿床属于中高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氢-氧同位素 洒西矿床 滇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药剂提升菱锌矿与白云石分选效果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白俊智 陈逸凡 +3 位作者 陈享享 印万忠 李欢 刘泽洪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91,共8页
易选硫化锌矿资源因大量开发而日趋枯竭,以菱锌矿为代表的氧化锌矿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愈发重要。菱锌矿与白云石同属碳酸盐类矿物,晶体结构相似,表面性质相近,浮选分离困难。通过浮选试验,系统研究了以油酸钠、十八胺、苯甲羟肟酸、水... 易选硫化锌矿资源因大量开发而日趋枯竭,以菱锌矿为代表的氧化锌矿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愈发重要。菱锌矿与白云石同属碳酸盐类矿物,晶体结构相似,表面性质相近,浮选分离困难。通过浮选试验,系统研究了以油酸钠、十八胺、苯甲羟肟酸、水杨羟肟酸及其组合为捕收剂,四聚磷酸钠和氯化钙作为组合抑制剂条件下,菱锌矿与白云石的浮选特性。结果表明,单一捕收剂体系中,菱锌矿与白云石难以有效分选;水杨羟肟酸和油酸钠的捕收剂组合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四聚磷酸钠与氯化钙的抑制剂组合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实现菱锌矿与白云石的高效分选。采用晶体化学模拟计算、动电位分析、捕收剂吸附量分析等手段,对浮选结果与作用机理进行了阐释与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锌矿 白云石 浮选 组合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老君山地区晚白垩世花岗岩的成因 被引量:38
9
作者 刘艳宾 莫宣学 +5 位作者 张达 阙朝阳 狄永军 蒲兴明 程国顺 马慧慧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271-3286,共16页
老君山花岗岩体位于滇东南地区的文山州麻栗坡县境内,是个旧-薄竹山-老君山岩浆-成矿系统中最东部的一个岩体。该岩体侵入到老君山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是一个多期次岩浆侵入形成的复式岩体,其岩性主要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粗粒-中... 老君山花岗岩体位于滇东南地区的文山州麻栗坡县境内,是个旧-薄竹山-老君山岩浆-成矿系统中最东部的一个岩体。该岩体侵入到老君山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是一个多期次岩浆侵入形成的复式岩体,其岩性主要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粗粒-中粗粒黑云母/二云母花岗岩,中粗粒黑云母/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本文提供了老君山花岗岩6个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88.9±1.1Ma^93.9±2.0Ma之间,表明老君山花岗岩是白垩世晚期岩浆作用产物。全岩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老君山花岗岩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锆石的εHf(t)值变化于-9.94^-5.01之间,平均值为-7.29,锆石Hf的两阶段模式年龄为t DM C=1.8~1.4Ga,上述特点表明,老君山花岗岩浆的源岩是滇东南地区早元古代结晶基底中的变泥砂质岩类。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论证了老君山花岗岩的成因及其与区域成矿作用的关系,提出老君山花岗岩及其附近的钨锡多金属矿床同属于岩石圈板块强烈伸展作用下的产物,其中钨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早期岩石圈板块的伸展及基底变质岩中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有关,而老君山花岗岩是在燕山晚期岩石圈强烈伸展与地幔物质上涌的背景下,由基底变泥砂质岩石的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燕山晚期岩石圈的强烈伸展、地幔上涌及花岗岩浆作用,不仅为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提供了热动力条件,而且还可能提供了成矿物质。正是因为燕山晚期岩石圈的强烈伸展、地幔上涌及花岗岩浆作用对早期矿床的叠加与改造,可能是该区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主要机制,也可能是形成该区大型与超大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老君山花岗岩 滇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矿集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阙朝阳 吴淦国 +4 位作者 张达 狄永军 张志辉 方红薇 袁琴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39-340,共2页
<正>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铁铜多金属成矿带的一个重要矿集区,以发育与成矿密切相关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为显著特征,形成了铜官山、狮子山、新桥及凤凰山等典型铁铜硫金矿田。研究表明铜陵矿集区成矿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大多集... <正>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铁铜多金属成矿带的一个重要矿集区,以发育与成矿密切相关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为显著特征,形成了铜官山、狮子山、新桥及凤凰山等典型铁铜硫金矿田。研究表明铜陵矿集区成矿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大多集中于140~150 Ma之间,Cu(Mo)-Fe-S-Au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为134~143 Ma(毛景文等,2004)。因此得出铜陵地区成岩成矿作用时代都为晚侏罗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锆石 SHRIMP 白垩纪 风信子石 岛状硅酸盐矿物 花岗闪长斑岩 成矿岩体 铜陵矿集区 铜陵地区 岩浆活动 侏罗纪 晚侏罗世 麻姆世 宁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