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山州草果萎蔫性病害病原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泽桑梓 胡光辉 +5 位作者 阮玉灿 刘永国 常恩福 侬时增 陆明祥 李玉文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1年第1期57-61,共5页
为确定草果重大病害草果萎蔫病病原,解决其防治关键技术问题,在云南文山州的马关县仁和镇木腊村、古林箐乡瓢厂村草果种植区采集草果萎蔫性病害植株典型病征标本,进行切片、鉴定和按照柯赫氏法则分离、回接、鉴定。结果表明,镰孢属Fusar... 为确定草果重大病害草果萎蔫病病原,解决其防治关键技术问题,在云南文山州的马关县仁和镇木腊村、古林箐乡瓢厂村草果种植区采集草果萎蔫性病害植株典型病征标本,进行切片、鉴定和按照柯赫氏法则分离、回接、鉴定。结果表明,镰孢属Fusarium sp.菌株是草果萎蔫性病害发生的主要致病微生物;围小丛壳属Glomerella sp.(无性型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也能导致草果萎蔫性病征,同属于草果萎蔫性病害致病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草果萎蔫性病害 病原 镰孢菌 炭疽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山州草果种质资源及其生境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永国 陈宏 +1 位作者 赵塘颉 侬时增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106-112,126,共8页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文山州主要草果产区马关县、麻栗坡县、西畴县、富宁县和文山市20个组乡(镇)进行调查,以了解文山州的草果种质资源现状及其适生环境,结果表明,文山州草果主要集中分布于文山州东部、南部的马关、麻栗坡、西畴、富宁4县...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文山州主要草果产区马关县、麻栗坡县、西畴县、富宁县和文山市20个组乡(镇)进行调查,以了解文山州的草果种质资源现状及其适生环境,结果表明,文山州草果主要集中分布于文山州东部、南部的马关、麻栗坡、西畴、富宁4县,其面积占全州草果种植面积95%以上,全州草果栽种面积有17 333.33hm2。草果品种有黄花草果和白花草果。草果的适生环境是海拔900-2 000m,郁闭度以0.5-0.6为宜。最适宜的遮荫树种有旱冬瓜、白花树、紫柏、滇石栎、红椿、野芭蕉与无花果树。草果喜冬暖夏凉的林下气候条件,一般年均温度16-22℃,冬季林内温度5-12℃。草果喜湿怕旱,土壤含水量必须在4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为85%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 200-1 600mm。调查结果对促进文山州草果产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品种(类型) 资源现状 文山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山白花油茶老龄低产树大砧高头嫁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永国 黄萍 +3 位作者 陈宏 赵塘颉 王竣 陆明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2期101-103,共3页
[目的]采用高接换优技术开展油茶老龄低产树大砧高头嫁接技术研究。[方法]以采集45年生油茶林内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结果多的优良单株为母株,采集1年生和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接穗,采用高接换优技术,对文山白花老龄油茶进行高头嫁接技... [目的]采用高接换优技术开展油茶老龄低产树大砧高头嫁接技术研究。[方法]以采集45年生油茶林内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结果多的优良单株为母株,采集1年生和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接穗,采用高接换优技术,对文山白花老龄油茶进行高头嫁接技术研究,探索白花油茶高头嫁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结果]接穗采集的质量与保鲜度、嫁接时间、保湿遮阴、砧木嫁接口处的粗度以及树体调控管护、加强土壤管理等综合技术有关。选择新鲜接穗在夏季(6月)嫁接并加以保湿遮阴,可有效提高嫁接成活率,成活率可达87%以上。油茶嫁接成活后,当年即能抽梢,能明显加快嫁接植株的生长发育进程,2~3年即可开花结果。[结论]利用大砧嫁接技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油茶良种改良方法,能在短期内取得丰产效果,并能把繁殖和遗传性状有机结合起来,是老茶林更新嫁接提质增效的有效方法,对促进文山州油茶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油茶 大砧高头嫁接技术 文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果栽培方式与萎蔫病的发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泽桑梓 胡光辉 +6 位作者 刘永国 常恩福 侬时增 冯志伟 李玉文 陆明祥 闫争亮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0年第1期90-93,共4页
对天然常绿阔叶林、旱冬瓜人工纯林的林下草果种植地,开展了不同林分郁闭度、种植株行距和施肥措施等栽培方式与草果萎蔫病发生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草果萎蔫病的发生与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旱冬瓜纯林两种林地类型的相关性不强。草果... 对天然常绿阔叶林、旱冬瓜人工纯林的林下草果种植地,开展了不同林分郁闭度、种植株行距和施肥措施等栽培方式与草果萎蔫病发生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草果萎蔫病的发生与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旱冬瓜纯林两种林地类型的相关性不强。草果人工栽培、半人工栽培采取施肥壮苗措施,可提高草果植株对该病的抗病能力,有效降低其病害发生。在天然常绿阔叶林下栽培草果,林木郁闭度以0.5左右为宜,草果萎蔫病可得到有效控制。而在郁闭度为0.8的旱冬瓜人工纯林下种植草果,植株萎蔫病的发生与其种植密度的相关性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栽培方式 萎蔫病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黄麻在马关锌铟矿山废弃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中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永刚 常恩福 +4 位作者 侬时增 刘永国 李娅 钱兴廷 安康发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5,共6页
在对马关都龙镇锌铟矿山废弃地所设置的10种植被恢复配置模式试验所形成的群落进行植被调查和土壤养分测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山黄麻在各群落类型中的生长差异、分布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该废弃地上,山黄麻迁入定居除受种子散... 在对马关都龙镇锌铟矿山废弃地所设置的10种植被恢复配置模式试验所形成的群落进行植被调查和土壤养分测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山黄麻在各群落类型中的生长差异、分布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该废弃地上,山黄麻迁入定居除受种子散布及植被恢复过程中草本层盖度影响外,能适应不同植物群落、不同土壤养分环境,其树高年均生长量为1.8 m,胸径的年均生长量达1.6 cm,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速度分级达速生水平,表现出对马关锌铟矿山废弃地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山黄麻可作为马关锌铟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初期的先锋树种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铟矿山 植被恢复 先锋植物 山黄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铟矿区植被结构优化造林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常恩福 侬时增 +4 位作者 刘永国 李娅 钱兴廷 安康发 周文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60,共7页
2010~2013年在马关都龙曼家寨锌铟矿山采用墨西哥柏、旱冬瓜、川滇桤木、小叶榕、滇朴、湿地松、黄杨、小叶女桢、木豆、类芦、苇状羊茅、黑麦草12个树(草)种进行10种配置模式试验,对其3年生各树(草)种生长量及不同模式土壤养分测定分... 2010~2013年在马关都龙曼家寨锌铟矿山采用墨西哥柏、旱冬瓜、川滇桤木、小叶榕、滇朴、湿地松、黄杨、小叶女桢、木豆、类芦、苇状羊茅、黑麦草12个树(草)种进行10种配置模式试验,对其3年生各树(草)种生长量及不同模式土壤养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充分考虑试区生态环境现状、特点及植被恢复的目标,筛选出了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高、生长旺盛的川滇桤木、木豆、旱冬瓜、类芦4个树(草)种作为矿区初期、终期植被恢复的造林物种,采用川滇桤木+类芦和木豆+类芦2种乔草、灌草配置的模式进行植被恢复,可加快植被正向演替的进程,并能形成良好的乔木、灌木、草本层次错落具异林复层的林分结构,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87%以上。3年生川滇桤木平均树高为4.79 m、平均胸径为4.5 cm;木豆平均株高为2.16 m、平均地径为2.8 cm;类芦平均株高达2.18 m以上。在植被恢复的初期,适宜的造林物种进行合理的配置,不仅能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形成良好的群落层次结构,且对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铟矿区 植被恢复 造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宁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及成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塘颉 刘永国 +1 位作者 熊忠平 段天良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5期60-63,共4页
2014—2016年,富宁县组织力量对全县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危害和寄主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普查。结果表明,富宁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有27种,其中外来林业有害生物4种(省外传入2,国外传入2),本土林业有害生物23种;按类型分:虫害10种,病害14... 2014—2016年,富宁县组织力量对全县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危害和寄主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普查。结果表明,富宁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有27种,其中外来林业有害生物4种(省外传入2,国外传入2),本土林业有害生物23种;按类型分:虫害10种,病害14种,有害植物3种;发生面积2 082.2 hm^2。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力量、强化检疫监管,林业产业发展注重树种选择和营造混交林等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 普查成果 发生面积 分布情况 危害程度 富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林业产业集群水平测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肖云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第1期92-94,共3页
结合2010~2018年统计所得的数据,通过区位商法以及产业集聚指数法,动静态方法相结合,对云南林业产业的集群水平予以测度。围绕其集群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制定相应的政策,希望可以促进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集群化水平,增强其产... 结合2010~2018年统计所得的数据,通过区位商法以及产业集聚指数法,动静态方法相结合,对云南林业产业的集群水平予以测度。围绕其集群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制定相应的政策,希望可以促进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集群化水平,增强其产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集群 区位商法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苗基质对长蕊甜菜树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娅 李恩良 +5 位作者 毛云玲 周江 刘永国 常恩福 李勇鹏 景跃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1,21,共5页
以咖啡壳沤制物、腐殖土及森林土为原料配制成5种基质,通过对基质的理化性状及长蕊甜菜树苗木的苗高、地径、主根长等7个生长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基质对长蕊甜菜树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苗基质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均存在显著差... 以咖啡壳沤制物、腐殖土及森林土为原料配制成5种基质,通过对基质的理化性状及长蕊甜菜树苗木的苗高、地径、主根长等7个生长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基质对长蕊甜菜树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苗基质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适宜的基质能有效促进苗木的生长及生物量的累积,苗木的生长差异是不同育苗基质理化性状综合作用的结果。基质1、基质2、基质3和基质4苗木的苗高分别比对照高38.2%、22.6%、1.3%、4.4%,、地径分别比对照高49.0%、23.3%、27.2%、15.0%;4种基质苗木的主根长、根幅、一级侧根数分别比对照高10.9%~17.3%、9.2%~27.1%和34.3%~68.1%。因此,基质1和基质2适宜用作长蕊甜菜树的育苗基质,苗龄6个月的苗木苗高分别为15.31 cm和13.58 cm,地径分别为3.07 mm和2.5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蕊甜菜树 咖啡壳沤制物 理化性状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和年限土壤养分的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常恩福 李娅 +3 位作者 李品荣 侬时增 刘永国 王竣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6-82,共7页
2002年、2005年、2009年、2016年8月,分别对西畴县法斗乡岩溶山地11块植被恢复模式固定样地的上、中、下部位的土样进行4次调查测定,分析不同树(草)种11种植被恢复模式和恢复年限下林地土壤养分变化及其恢复状况。结果表明:人工植被恢复... 2002年、2005年、2009年、2016年8月,分别对西畴县法斗乡岩溶山地11块植被恢复模式固定样地的上、中、下部位的土样进行4次调查测定,分析不同树(草)种11种植被恢复模式和恢复年限下林地土壤养分变化及其恢复状况。结果表明:人工植被恢复14 a后,恢复年限及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N含量、速效P含量、速效K含量、土壤pH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植被恢复后增幅及恢复效果明显;土壤速效N含量也可得到明显的恢复;土壤速效P含量呈"缓增-急增-缓降"的变化规律,土壤速效P含量未能得到明显恢复和改善;土壤速效K含量呈现出"缓降-急降-缓增"的变化规律,其恢复效果并不明显;土壤pH值在7 a后呈明显的下降趋势,14 a后林地土壤pH值得到有效降低并趋于稳定。限制性养分速效P及速效K含量的恢复明显滞后于有机质及速效N的恢复,说明限制性养分要得到明显的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基于植被恢复进程中土壤养分变化及恢复状况,建议选择模式7(香木莲+墨西哥柏木+清香木)等6种模式为云南岩溶山地人工植被恢复的优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山地 植被 恢复 模式 年限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红雾水葛插穗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强 李玉文 +4 位作者 侬时增 刘永国 李品荣 常恩福 毕波 《林业科技开发》 2006年第6期41-43,共3页
试验表明,对红雾水葛扦插生根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插穗部位,其次是激素种类及浓度水平。红雾水葛以嫩枝扦插效果最好,在激素中以ABT生根粉和吲哚丁酸的效果较佳,而萘乙酸的效果最差。生根效果最好的是A1B1C3和A1B3C12个处理,扦插后5 d,... 试验表明,对红雾水葛扦插生根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插穗部位,其次是激素种类及浓度水平。红雾水葛以嫩枝扦插效果最好,在激素中以ABT生根粉和吲哚丁酸的效果较佳,而萘乙酸的效果最差。生根效果最好的是A1B1C3和A1B3C12个处理,扦插后5 d,分别有96.67%和86.67%的插穗形成愈伤组织,6 d生根率分别达80%和93.33%,12 d全部生根,每株分别有新根90.6根和97.2根;而对照扦插后5 d,有66.67%的插穗形成愈伤组织,6 d生根率达83.33%,12 d全部生根,每株仅有新根27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雾水葛 扦插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的理化特性及其对长蕊甜菜成苗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恩良 毛云玲 +5 位作者 周江 刘永国 常恩福 李娅 李勇鹏 景跃波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7-132,共6页
以咖啡壳沤制物、腐殖土及森林土为原料配制成不同基质,通过对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碱解N、速效P、速效K、有机质、pH值及EC值8个理化性状测定及成苗率观测,分析其理化性状及其对长蕊甜菜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咖啡壳沤制物、... 以咖啡壳沤制物、腐殖土及森林土为原料配制成不同基质,通过对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碱解N、速效P、速效K、有机质、pH值及EC值8个理化性状测定及成苗率观测,分析其理化性状及其对长蕊甜菜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咖啡壳沤制物、腐殖土和森林土配制的苗木培育基质中,以不同物料或占比不同的相同物料所配制的育苗基质间,其物理性状及出苗率大多数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的差异(P<0.01),化学性状则存在一定差异性。不同基质的大多数理化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成苗率的高低是基质理化性状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性状的影响所致。以咖啡壳沤制物(70%咖啡壳+15%牛粪+15%锯末)︰腐殖土为70%︰30%配制的1~#基质及以咖啡壳沤制物(65%咖啡壳+20%牛粪+15%锯末)︰腐殖土为70%︰30%配制的2~#基质适宜用作长蕊甜菜的苗木培育基质,其出苗率达9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壳沤制物 腐殖土 森林土 理化性状 长蕊甜菜 成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柏大痣小蜂在西藏昌都地区的危害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磊 赵建燕 +3 位作者 赵塘颉 吴培福 潘涌智 熊忠平 《中国森林病虫》 2020年第4期27-29,共3页
圆柏大痣小蜂Megastigmus sabinae的寄主是西藏及邻近地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的重要树种,其危害将严重影响相关树种的天然更新和优质种质资源的提供。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首次研究圆柏大痣小蜂在西藏昌都地区的发生危害和生物学特性... 圆柏大痣小蜂Megastigmus sabinae的寄主是西藏及邻近地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的重要树种,其危害将严重影响相关树种的天然更新和优质种质资源的提供。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首次研究圆柏大痣小蜂在西藏昌都地区的发生危害和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所有调查区域的大果圆柏Juniperus tibetica种实均受到圆柏大痣小蜂的危害,该蜂为西藏昌都市大果圆柏的主要种实害虫,其种实危害率达17%~20%;其在昌都市1 a发生1代,以幼虫在种实内越冬,幼虫期长达9~10个月;5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其雄虫寿命3~6 d,雌虫寿命3~7 d,补充清水或糖水可延长成虫存活时间。研究结果将为该虫的长期监测和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柏大痣小蜂 昌都市 大果圆柏 生活史 种实受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激素不同处理穗条对油茶扦插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李玉文 李朝志 +1 位作者 刘永国 侬时增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1年第3期59-62,共4页
通过选用ABT1、NAA和IAA 3种生长激素及不同处理浓度及时间对油茶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BT1和NAA适合油茶的扦插繁殖,ABT1 200 mg/L浓度浸泡2 h处理效果最好,NAA 100 mg/L浓度浸泡1 h处理效果也较好,IAA对于促进油茶扦插的... 通过选用ABT1、NAA和IAA 3种生长激素及不同处理浓度及时间对油茶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BT1和NAA适合油茶的扦插繁殖,ABT1 200 mg/L浓度浸泡2 h处理效果最好,NAA 100 mg/L浓度浸泡1 h处理效果也较好,IAA对于促进油茶扦插的生根效果并不理想,在油茶的扦插繁殖中不宜选用I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扦插 激素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交方式对杉木幼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永国 王竣 +4 位作者 陆明祥 肖云 黄萍 黄丽 赵塘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8期108-11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混交方式对杉木幼树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旱冬瓜、泡桐作为与杉木混交的树种,开展块状、带状、不规则和纯林4种混交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采用适宜的混交方式,能有效地促进杉木生长,且各树种间均表现出较好的共生性。[结... [目的]研究不同混交方式对杉木幼树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旱冬瓜、泡桐作为与杉木混交的树种,开展块状、带状、不规则和纯林4种混交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采用适宜的混交方式,能有效地促进杉木生长,且各树种间均表现出较好的共生性。[结论]基于不同混交方式各参试树种的生长状况,旱冬瓜、泡桐可作为杉木的混交树种,块状和不规则混交是文山州杉木人工林培育适宜的混交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旱冬瓜 泡桐 混交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油茶良种引种栽培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凤雅 赵塘颉 +2 位作者 刘永国 王竣 陈宏 《广西林业科学》 2019年第2期273-276,共4页
以从湖南省引进的13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良种为研究材料,开展引种栽培试验,通过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树高及地径4个性状指标的观测,分析引进油茶良种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油茶良种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幼林的树高、地径均存在... 以从湖南省引进的13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良种为研究材料,开展引种栽培试验,通过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树高及地径4个性状指标的观测,分析引进油茶良种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油茶良种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幼林的树高、地径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基于造林的保存率及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优先选择造林保存率高且生长快的湘林32、湘林78、湘林97和湘林210等4个良种作为富宁县油茶产业发展引进推广的良种,其2年生幼林的树高、地径的生长量分别可提高14.3%~22.9%、9.3%~20.4%,分别达80.00~86.00cm、78.67~86.67mm;其次是湘林1、湘林3、湘林4和湘林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良种 引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苗木生长中无纺布窗口规格和基质影响分析
17
作者 肖云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1期108-110,共3页
指出了选择容器袋的时候,可视造林地的地理条件、苗木的植株大小、运输距离长短而定。无纺布容器苗造林方法具有透气性好、牢固可靠、苗木容易与土壤接触并生根发育、成本投入低、质量小、好运输等诸多优点,相比于塑料容器育苗方法而言... 指出了选择容器袋的时候,可视造林地的地理条件、苗木的植株大小、运输距离长短而定。无纺布容器苗造林方法具有透气性好、牢固可靠、苗木容易与土壤接触并生根发育、成本投入低、质量小、好运输等诸多优点,相比于塑料容器育苗方法而言,对土壤几乎没有污染,适合大力推广。选择文山地区苗龄在160 d左右的云南松苗木作为试验材料,通过L 9(34)正交设计方式,按照无纺布容器规格、培育基质以及追肥进行3因素3水平苗木培育试验,分别于苗龄190 d和250 d时对地径和苗高进行测定,围绕试验因素的水平跟不同组合对苗木生长状态的影响展开了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苗龄190 d和250 d时,苗木的地径和苗高平均值分别为1.19~1.72 mm、1.89~2.23 mm和1.36~3.40 cm、3.11~4.09 cm,2个苗龄的地径和苗高由于容器规格大小、基质配比和根博士浓度组合的不同而呈现出的差异是极其显著的(P<0.01)。云南松对空间和养分需求具有动态的变化;森林土6份+碳渣3份+珍珠岩1份的组合基质对其苗木生长更加有利。苗高与地径呈y=1.2322x+0.8013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无纺布容器 基质 施肥 苗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森林资源抗雨雪冰冻灾害能力的比较分析
18
作者 肖云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3期223-226,236,共5页
对云南不同森林区域,按照地类、龄组、树种、损失类型,云南森林资源抗灾能力以及受灾情况展开了分析。结果显示:昭通市跟文山州在灾害中所受损失最大,造林地中未成林的灾害损失最严重,树种中外来的灾害损失最严重,受灾比例高的是中龄林... 对云南不同森林区域,按照地类、龄组、树种、损失类型,云南森林资源抗灾能力以及受灾情况展开了分析。结果显示:昭通市跟文山州在灾害中所受损失最大,造林地中未成林的灾害损失最严重,树种中外来的灾害损失最严重,受灾比例高的是中龄林,主要受灾类型则是主树干折断。因此,提出了云南的森林资源管理在日后工作中,应注重对极端灾害气候的预测、预报,造林选用的树种最好是乡土树种,强化对天然林资源的防护,对天然林的改造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雪冰冻灾害 抗灾能力 受灾率 损失率 云南森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