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绿色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节日中认知生态文明
1
作者
李松
《绿色中国》
2019年第16期55-57,共3页
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文化与绿色发展的关系相当紧密,例如作为人类时间制度的节日,实际上是自然法则的共同遵守,也是秩序体系中的文化构建,其实还蕴含着生命周期和因果关系。在与自然生态和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条件下,在生活实践过程中不...
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文化与绿色发展的关系相当紧密,例如作为人类时间制度的节日,实际上是自然法则的共同遵守,也是秩序体系中的文化构建,其实还蕴含着生命周期和因果关系。在与自然生态和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条件下,在生活实践过程中不断调试,表现为不同规模的文化认同,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约定。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认识传统节目中的生态文明。认识自然、探寻规律中国古代文明对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整体性、关联性探寻,是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之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鼓舞
生态文明
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域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以河洛文化在洛阳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使用为例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紫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95,共7页
构建以城市关键地域文化形态为抓手的“文化导向型城市”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实践方略。河南省洛阳市近年来重视以河洛文化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建设,是地域文化形态与城市文化建设结合较好的典型范例。以洛阳为核心的河洛文化绵...
构建以城市关键地域文化形态为抓手的“文化导向型城市”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实践方略。河南省洛阳市近年来重视以河洛文化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建设,是地域文化形态与城市文化建设结合较好的典型范例。以洛阳为核心的河洛文化绵延发展至今形成了根源文化、哲学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工业文化等四类十七种多元文化表现形态。以各类文化形态为根基的河洛文化记忆在想象空间、现实空间、虚拟空间中向交往记忆结构性转换,这一过程赓续城市文脉、激发城市活力,实现城市文化意义的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建设
河洛文化
文化记忆
交往记忆
洛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术对话:新农村建设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
3
作者
李松
张士闪
《乡村论丛》
2021年第1期27-33,共7页
随着农业现代化、旅游业、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及相关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前不久,由天津大学马知遥教授主持,李松、张士闪二位先生举行了关于"新农村建设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研究"的学...
随着农业现代化、旅游业、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及相关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前不久,由天津大学马知遥教授主持,李松、张士闪二位先生举行了关于"新农村建设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研究"的学术对话。两位学者多年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威望。李松,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原主任,长期从事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抢救、编纂出版、技术应用、资政研究等工作,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张士闪,《民俗研究》杂志主编,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等。长年坚持乡村田野调查,提出"还俗于民""礼俗互动""有温度的田野""田野中国"等学术理念,在学界有较大影响;出版多部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获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一二三等奖、中国文联"山花奖"等,本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两位学者通过大量的田野案例说明:当今学者应尊重国家与地方之间悠久的"礼俗互动"传统,秉持以村民为本位的原则,建立与村民密切互动的文化交流态势,惟此才能做出合情合理、合乎民心民意的社会发展设计;城市文明和乡土文明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农耕文明哺育城市,城市文明也应反哺乡村;新农村建设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应在尊重风土民情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而这需要对公义、共议、公意、公益和共益等本土概念的甄别分析与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传统文化研究
中国民俗学会
中国文联
学术对话
礼俗互动
乡土文明
人才支持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色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节日中认知生态文明
1
作者
李松
机构
国家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出处
《绿色中国》
2019年第16期55-57,共3页
文摘
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文化与绿色发展的关系相当紧密,例如作为人类时间制度的节日,实际上是自然法则的共同遵守,也是秩序体系中的文化构建,其实还蕴含着生命周期和因果关系。在与自然生态和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条件下,在生活实践过程中不断调试,表现为不同规模的文化认同,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约定。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认识传统节目中的生态文明。认识自然、探寻规律中国古代文明对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整体性、关联性探寻,是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之上的。
关键词
皮鼓舞
生态文明
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K892.11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域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以河洛文化在洛阳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使用为例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紫薇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出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9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文化和旅游融合视野下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研究”(21ZD03)
首都师范大学创意产业与传媒文化研究中心课题“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场景建设研究”(SSWC21005)阶段成果。
文摘
构建以城市关键地域文化形态为抓手的“文化导向型城市”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实践方略。河南省洛阳市近年来重视以河洛文化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建设,是地域文化形态与城市文化建设结合较好的典型范例。以洛阳为核心的河洛文化绵延发展至今形成了根源文化、哲学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工业文化等四类十七种多元文化表现形态。以各类文化形态为根基的河洛文化记忆在想象空间、现实空间、虚拟空间中向交往记忆结构性转换,这一过程赓续城市文脉、激发城市活力,实现城市文化意义的再生产。
关键词
城市文化建设
河洛文化
文化记忆
交往记忆
洛阳
Keywords
urban cultural construction
Heluo culture
cultural memory
communicative memory
Luoyang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术对话:新农村建设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
3
作者
李松
张士闪
机构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出处
《乡村论丛》
2021年第1期27-33,共7页
文摘
随着农业现代化、旅游业、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及相关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前不久,由天津大学马知遥教授主持,李松、张士闪二位先生举行了关于"新农村建设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研究"的学术对话。两位学者多年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威望。李松,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原主任,长期从事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抢救、编纂出版、技术应用、资政研究等工作,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张士闪,《民俗研究》杂志主编,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等。长年坚持乡村田野调查,提出"还俗于民""礼俗互动""有温度的田野""田野中国"等学术理念,在学界有较大影响;出版多部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获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一二三等奖、中国文联"山花奖"等,本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两位学者通过大量的田野案例说明:当今学者应尊重国家与地方之间悠久的"礼俗互动"传统,秉持以村民为本位的原则,建立与村民密切互动的文化交流态势,惟此才能做出合情合理、合乎民心民意的社会发展设计;城市文明和乡土文明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农耕文明哺育城市,城市文明也应反哺乡村;新农村建设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应在尊重风土民情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而这需要对公义、共议、公意、公益和共益等本土概念的甄别分析与创造性转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传统文化研究
中国民俗学会
中国文联
学术对话
礼俗互动
乡土文明
人才支持计划
分类号
TU982.29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G249.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绿色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节日中认知生态文明
李松
《绿色中国》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域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以河洛文化在洛阳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使用为例
王紫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学术对话:新农村建设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
李松
张士闪
《乡村论丛》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