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在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性及对策制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静 马仪亮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137,共10页
随着区域旅游经济的加速发展,京津冀区域内旅游经济差异性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旅游业作为当地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其协同发展的模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整个地区经济的平衡性和竞争力.为探究京津冀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并以此为基础... 随着区域旅游经济的加速发展,京津冀区域内旅游经济差异性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旅游业作为当地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其协同发展的模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整个地区经济的平衡性和竞争力.为探究京津冀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2012-2022年的各市旅游总收入数据进行分析,揭示空间相关性和差异性.全局莫兰值从2012年的-0.035 3增长至2022年的0.004 3,显示出从低水平的空间离散性转向空间集聚性的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指出:北京和廊坊地区表现出较大的空间离散性,而天津则显示出与邻近地区的强正相关性,意味着整个区域在旅游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正逐步缩小.通过LISA集聚图进一步识别了不同地区的空间集聚模式,指出北京和天津的辐射作用正在逐步增强.研究建议地方政府根据空间结构演变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且协同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策略,优化旅游增长极和整合资源,推动旅游业在整个京津冀区域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发展 经济差异性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一一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宋海岩 吴晨光 +7 位作者 唐晓云 金准 林叶强 沈晔 冯学钢 程馨 潘冰 李云鹏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1,共11页
科学和技术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力量。目前,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和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不仅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而且将对经济、社会和国家治理模式等产生深刻影响。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 科学和技术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力量。目前,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和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不仅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而且将对经济、社会和国家治理模式等产生深刻影响。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和旅游已经成为科技革命重要的应用场景和创新载体,并在其推动下呈现新的需求特征、商业模式、产业形态和发展趋势。如何预测、理解、分析和把握这些趋势,成为重要的学术命题和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科技革命 产业形态 虚拟现实 人工智能 需求特征 国家治理模式 云计算 产业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评价及影响因素——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24
3
作者 焦念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9-57,共9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文化资源,是旅游消费升级的重要体验内容。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升旅游体验和促进非遗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山东省为例,采用集中化指数、最近邻指数、核密度、耦合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文化资源,是旅游消费升级的重要体验内容。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升旅游体验和促进非遗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山东省为例,采用集中化指数、最近邻指数、核密度、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等工具,系统梳理非遗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剖析非遗资源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情况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山东省非遗资源丰富,但类型结构分散,传统医药类、传统技艺类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有待提升;山东省非遗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呈现“四个中心、中轴密集、南北分散”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山东省非遗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度不高、地市差异明显,多数地市非遗资源旅游活化潜力巨大;非遗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受到经济驱动力、产业带动力、服务转化力、科技创新力、市场购买力、公共服务力等多元动力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分布 耦合协调度 旅游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我国旅游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戴斌教授访谈 被引量:4
4
作者 戴斌 阳玉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共7页
如何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促进旅游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是访谈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戴斌教授从我国旅游发展的实践出发,依据其几十年的旅游治学经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旅游经济体系建构、文旅融合理论与实践、“网红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促进旅游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是访谈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戴斌教授从我国旅游发展的实践出发,依据其几十年的旅游治学经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旅游经济体系建构、文旅融合理论与实践、“网红城市”与可持续发展、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以及旅游新质生产力的培育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我国旅游业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实践特征,并对旅游理论和学术研究提出相应的要求。任何时候,旅游理论和实践创新都要回答实践之问,面向国家战略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及时调整关注点与着力点,进而构建旅游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对外讲好中国旅游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旅游经济 文旅融合 “网红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非均衡与区域旅游经济调控困境 被引量:4
5
作者 韩元军 刘英基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4,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当前区域旅游经济调控机制却普遍存在体制机制设计尚需创新、协调管控体系尚需打通、公共服务体系尚需完善等现实困境。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应用,数字经济不仅成为“促转型、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当前区域旅游经济调控机制却普遍存在体制机制设计尚需创新、协调管控体系尚需打通、公共服务体系尚需完善等现实困境。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应用,数字经济不仅成为“促转型、稳增长”的新动能,而且为旅游业创新与变革注入活力,在优化旅游业组织运营机制的同时,为游客带来了全新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经济 区域协调发展 稳增长 新动能 创新与变革 经济非均衡 新一代信息技术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红色旅游的政策演进与内容评估:2004-2022
6
作者 韩元军 周雪瑞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2,共6页
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4—2022年我国国家层面发布的182个红色旅游政策文件进行结构统计分析,通过构建政策目标价值-政策工具-政策功能三维分析模型,全面评估我国红色旅游政策的演进历程与内容体系。研究发现:红色旅游政策演进过程中... 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4—2022年我国国家层面发布的182个红色旅游政策文件进行结构统计分析,通过构建政策目标价值-政策工具-政策功能三维分析模型,全面评估我国红色旅游政策的演进历程与内容体系。研究发现:红色旅游政策演进过程中具有一核心三阶段的政策价值目标,长期目标为“传承红色基因、进行红色教育”,三个阶段的目标从体系构建向融合发展演进,进而在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推动了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红色旅游政策总体上呈现前期稳步攀升,后期迅猛发展的趋势,政策发文部门多元化,政策制定注重部门之间的协同性;红色旅游政策工具呈现以环境型工具为主、供给型工具相对丰富、需求型工具不足的特点,红色旅游政策的目标价值、政策工具、政策功能长期特征具有统一性,阶段特征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 政策工具 政策文本 内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产业数智赋能:战略、治理与伦理 被引量:13
7
作者 乔向杰 唐晓云 方忠权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共3页
当前,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 当前,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正通过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旅游产业数字化,应用新一代数字科技,以价值释放为核心、数智赋能为主线,对旅游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对构筑竞争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此战略下,产业要素之间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变革 赋能 人工智能 新业态 大数据 产业要素 深度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滑雪旅游业发展要素的比较、启示与路径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 被引量:7
8
作者 贾志强 刘花香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8,共7页
结合供给侧改革理论,围绕滑雪旅游业的“发展五要素”,即组织管理、资源要素、商业模式、产业体系、文化基因对中西滑雪旅游业展开比较。得出启示:联动多方主体协同共治以提升管理效能;因地制宜布局滑雪场馆以增强整体竞争力;积极探索... 结合供给侧改革理论,围绕滑雪旅游业的“发展五要素”,即组织管理、资源要素、商业模式、产业体系、文化基因对中西滑雪旅游业展开比较。得出启示:联动多方主体协同共治以提升管理效能;因地制宜布局滑雪场馆以增强整体竞争力;积极探索雪场合作模式以实现集约化发展;强化业态融合以助力滑雪旅游业转型升级;传播滑雪文化以夯实滑雪旅游业发展基础。供给侧改革视域下中国滑雪旅游业发展路径:明晰政府职责和市场的边界;满足滑雪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全面提高全要素的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雪旅游 供给侧改革 发展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治理情境下信息干预对游客出游行为的影响
9
作者 唐晓云 金萌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345,共12页
数智化治理情境下,干预信息对游客出游行为产生了多样的影响.该研究基于节假日城市旅游客流监测及调控的专项调查,分析信息干预对游客出游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信息干预可作为游客行为调节的重要变量;获取信息的游客态度更积极,态度积... 数智化治理情境下,干预信息对游客出游行为产生了多样的影响.该研究基于节假日城市旅游客流监测及调控的专项调查,分析信息干预对游客出游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信息干预可作为游客行为调节的重要变量;获取信息的游客态度更积极,态度积极的游客也更愿意调整行为;年龄、学历与收入影响游客态度和行为.对此,未来旅游实践和管理应提升信息干预的精准度,培养游客积极的态度,针对不同学历、年龄、收入游客采取差异化的宣传和引导策略,提升客流调控的接受度和执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治理 信息干预 游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品质旅游 被引量:23
10
作者 戴斌 张进福 +9 位作者 马仪亮 妥艳媜 马海鹰 李明龙 舒伯阳 肖建勇 谷慧敏 宋潇潇 徐凯伦 高天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6,共3页
品质旅游的“初心”是为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为实现这个“初心”,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都在各司其职,共同致力于打造优质的产品服务、美好的旅游体验、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公共服务等。而如何认识和发挥旅游者在品质旅游发展过... 品质旅游的“初心”是为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为实现这个“初心”,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都在各司其职,共同致力于打造优质的产品服务、美好的旅游体验、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公共服务等。而如何认识和发挥旅游者在品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洞察并满足旅游者真实需求,整合利用好旅游者资源,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 品质 价值 生活质量 人民群众 市场主体 产品服务 旅游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人才高质量培养的新时代课题 被引量:30
11
作者 马晓芬 戴斌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2,共3页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人才发展报告(1949—2021)》表明,我国旅游人才培养是紧贴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但自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以来,人才紧缺、供需错位等始终是行业的攻关课题。现今,旅游业处于高质量发展的...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人才发展报告(1949—2021)》表明,我国旅游人才培养是紧贴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但自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以来,人才紧缺、供需错位等始终是行业的攻关课题。现今,旅游业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人才的有效补给尤显重要,如何实现更是政府、企业、组织机构和院校关注的重点和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人才培养 供需错位 战略机遇期 旅游业 人才紧缺 攻关课题 大众旅游时代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是旅游业振兴的主基调 被引量:45
12
作者 戴斌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66-69,共4页
在疫情之前,旅游行业已经呈现出“宏观报喜,微观报忧”的现象。后疫情时代,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及其相适应的旅游发展理论,以及资源规划、发展动能和组织方式,很可能会一去不复返。只有坚持发展旅游与提升本地居民休闲生活相结合,坚持培... 在疫情之前,旅游行业已经呈现出“宏观报喜,微观报忧”的现象。后疫情时代,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及其相适应的旅游发展理论,以及资源规划、发展动能和组织方式,很可能会一去不复返。只有坚持发展旅游与提升本地居民休闲生活相结合,坚持培育新型旅游市场主体,坚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坚持旅游领域新一轮的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持续提升旅游治理能力,才能以高质量发展重振旅游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振兴 高质量发展 主客共享文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与应对方略 被引量:24
13
作者 戴斌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52,共7页
旅游业是外部因素敏感性行业,经常暴露于多种风险之下,但也是极具复原力和生命力的行业。我国旅游业正处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结构化转型阶段,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既暴露了行业原有的问题和短板,也提供了突破创新的难得机遇。旅游... 旅游业是外部因素敏感性行业,经常暴露于多种风险之下,但也是极具复原力和生命力的行业。我国旅游业正处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结构化转型阶段,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既暴露了行业原有的问题和短板,也提供了突破创新的难得机遇。旅游业危机应对的决策机制与政策协调,需要根据疫情发展随时调整,需要行政主体、市场主体和消费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更需要加快完善旅游治理体系、提升旅游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旅游业 危机应对 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旅游产业基金发展的政策瓶颈与优化对策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抚生 《农村金融研究》 2022年第8期61-68,共8页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基金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文对我国旅游产业基金的相关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国家法律、国务院文件、各部门政策等在内的旅游产业基...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基金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文对我国旅游产业基金的相关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国家法律、国务院文件、各部门政策等在内的旅游产业基金政策体系,既有促进政策,也有规范约束政策。旅游产业基金的政策瓶颈主要有缺乏统一的政策协调机制、缺乏从旅游视角出发的金融支持政策、促进政策工具不足、政策创新空间受限等。在此基础上,论文从整体制度设计、拓展监管政策创新空间、优化促进路径、做好政府引导型旅游产业基金政策创新以及健全综合服务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旅游产业基金政策优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基金 促进发展 规范约束 政策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客满意是丈量品质旅游的关键标尺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仪亮 戴斌(主持人)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共2页
随着大众旅游从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演化,少数人追求的旅游品质快速演化为愈加普遍性的品质旅游。然而,品质旅游不仅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个体性观感,还应是满足科学的抽样范式的可观察、可衡量和可参考的社会活动。正如人不可... 随着大众旅游从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演化,少数人追求的旅游品质快速演化为愈加普遍性的品质旅游。然而,品质旅游不仅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个体性观感,还应是满足科学的抽样范式的可观察、可衡量和可参考的社会活动。正如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任何人某一次品质旅游感知,如气泡般消失在时空之中,无法重现,也不能观测,因而也就不能进行归纳和演绎,指导品质旅游向着更加品质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旅游 品质 游客满意 社会活动 旅游感知 普遍性 少数人 个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支持农垦旅游发展的模式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抚生 《农村金融研究》 2021年第8期26-33,共8页
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农垦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而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论文在梳理农垦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金融支持农垦旅游发展的模式... 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农垦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而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论文在梳理农垦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金融支持农垦旅游发展的模式及需要关注的问题,并提出金融支持农垦旅游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农垦旅游 发展模式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低碳试点城市的碳排放特征与碳减排路径研究 被引量:100
17
作者 禹湘 陈楠 李曼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共9页
城市既是温室气体排放最主要的领域,也是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领域,实现城市的碳减排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日益重要的举措。中国正在经历全球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的低碳发展对于中国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推进生态文... 城市既是温室气体排放最主要的领域,也是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领域,实现城市的碳减排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日益重要的举措。中国正在经历全球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的低碳发展对于中国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共赢意义重大。2010年7月以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先后开展了三批87个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根据低碳城市试点的进展,本文采用Tapio脱钩模型考察低碳试点城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总量变动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脱钩弹性系数的大小将低碳试点城市分为低碳成熟型、低碳成长型、低碳后发型三种。在对城市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STIRPAT模型,考察经济规模、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等因素和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识别不同驱动因素对试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依据碳排放驱动因素识别不同类型城市的减排路径。研究结论表明,对于低碳成熟型城市,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大研发投入是有效的减排途径;对于低碳成长型城市,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镇化质量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对于低碳后发型城市,实现低碳发展需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速产业升级转型。同时,位于东、中、西不同区域的低碳试点城市呈现出不同的碳排放特征,未来在探索差异化、多元化的城市减排路径时,区域性的绿色低碳协同发展有利于实现城市碳减排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碳排放 低碳 脱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区性滑雪场的市场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以京冀地区与黑吉地区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贾志强 刘花香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5-313,共9页
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德尔菲法构建了中国滑雪场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京冀地区和黑吉地区的滑雪场进行市场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旨在锚定中国国内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滑雪场,为做... 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德尔菲法构建了中国滑雪场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京冀地区和黑吉地区的滑雪场进行市场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旨在锚定中国国内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滑雪场,为做强中国以滑雪场为市场主体的滑雪产业提供理论依据。分析认为:1)京冀地区和黑吉地区的滑雪场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滑雪消费者的类型均与这两个地区的滑雪场的市场竞争力有关,其中,场地基础设施的影响最大,配套服务条件的影响次之,滑雪消费者的类型的影响较小。2)以市场为导向的京冀地区滑雪场的市场竞争力强于以资源为导向的黑吉地区滑雪场的市场竞争力。从京冀地区和黑吉地区的样本滑雪场总体来看,市场竞争力越强的滑雪场的消费客群越集中于高级水平的滑雪爱好者及滑雪度假人群,这部分人群主要关注滑雪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对滑雪场的可租赁滑雪用具的租赁需求和魔毯使用需求较少;而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的滑雪场的消费客群则呈现出当地化和滑雪初体验的特征。3)在中国滑雪市场中,WL滑雪场、WDCBS滑雪场、WKSHH滑雪场和BDH滑雪场的市场竞争力极强。这4个滑雪场将是做强中国滑雪产业的标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冀地区 黑吉地区 滑雪场 市场竞争力 冰雪运动 冰雪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岱崮地貌特征、成因及演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胤璐 武法东 +4 位作者 韩晋芳 黄震 周莹 刘宝印 谌杨杨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65-1074,共10页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是岱崮地貌的命名地。作为一种新地貌类型,其成因、形成年代及演化等方面尚存在争议。基于此,本次研究通过野外崮体特征调查,总结了岱崮地貌的特征,对地层及河谷横剖面实测和光释光(OSL)测年,估算岱崮地貌开始形成的...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是岱崮地貌的命名地。作为一种新地貌类型,其成因、形成年代及演化等方面尚存在争议。基于此,本次研究通过野外崮体特征调查,总结了岱崮地貌的特征,对地层及河谷横剖面实测和光释光(OSL)测年,估算岱崮地貌开始形成的年代。研究结果表明,岱崮地貌特征与地层岩性相关。顶部寒武系张夏组厚层石灰岩,因抗风化和侵蚀能力较强,且发育垂直节理而形成“顶平”“身陡”的崮顶;下部岩性以泥岩、粉砂岩夹薄层灰岩为主,因抗风化能力较弱而形成坡缓的山麓,二者共同构成“方山”特征。利用不同时期河流阶地的年龄,计算河流侵蚀下切速率,并以此估算岱崮地貌开始形成的时间约为1.77 Ma。岱崮地貌的演化过程可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1)寒武纪时期的物质基础形成阶段;(2)受构造运动抬升,地层逐渐出露地表,岱崮地貌进入地貌塑形阶段;(3)受流水、风力和重力崩塌作用影响,岱崮地貌进入发育成熟阶段;(4)最后岱崮地貌顶部灰岩坍塌而进入消亡阶段。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岱崮地貌的全面认识及其科学价值的挖掘,也有助于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科学知识的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岱崮地貌 地貌特征 河流阶地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文旅融合新格局的塑造与建构 被引量:124
20
作者 戴斌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2-155,共4页
从工业文明到数字社会,文化和旅游业的数字化进程从未停止,数字化正与资本、知识、创新等要素一起,激活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叠加催化产业新动能。从顶层设计到底层建构,数字化不仅改变了需求端的认知与行为,变革了供给侧的生产与交付方... 从工业文明到数字社会,文化和旅游业的数字化进程从未停止,数字化正与资本、知识、创新等要素一起,激活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叠加催化产业新动能。从顶层设计到底层建构,数字化不仅改变了需求端的认知与行为,变革了供给侧的生产与交付方式,也完善了行政监管手段,提升了公共服务效能。数字文旅概念的提出与运用,能够有效促进文化产业进步,但也需谨防概念泛化、炒作和虚化的倾向,要主动接受市场的检验,让游客和民众有切实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数字化 顶层设计 底层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