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原则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一鸣 黄丹迪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139,共14页
[目的/意义]可信数据空间为数据流通利用提供了关键支撑。本研究旨在探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原则与发展路径,为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提供发展动能。[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并列举实际案例,梳理数据空间研究现状... [目的/意义]可信数据空间为数据流通利用提供了关键支撑。本研究旨在探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原则与发展路径,为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提供发展动能。[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并列举实际案例,梳理数据空间研究现状与实践进展,从多维度分析利用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数据流通利用困境的方法手段,基于此,系统性体系化地探讨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原则和发展路径。[结果/结论]本文提出包含平衡、问责制、安全、互操作、可控在内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BASIC原则,从战略布局、技术底座、标准规范、创新生态、运营监管、国际交往等方面探索我国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空间 数据要素 数据流通利用 数据基础设施 建设原则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大气数据系统构型与解算演变机理
2
作者 熊亮 张睿 +1 位作者 许斌 黄巧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04-2013,共10页
大气数据传感系统为飞行器飞行控制及投放初始状态给定与轨迹控制提供必要的静压、总压、迎角、侧滑角等参量,飞行器跨代发展诱发了大气数据传感系统参数解算基本要素获取方式由直接型演变为解耦提取。对大气数据传感系统构型形态和发... 大气数据传感系统为飞行器飞行控制及投放初始状态给定与轨迹控制提供必要的静压、总压、迎角、侧滑角等参量,飞行器跨代发展诱发了大气数据传感系统参数解算基本要素获取方式由直接型演变为解耦提取。对大气数据传感系统构型形态和发展历程进行总结、提炼,系统分析了大气数据传感系统构型演变原因及过程、大气参数解算模型原理、故障大气参数诊断与检测流程、系统重构模型,总结了未来飞行器大气数据传感系统构型与参数解算设计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数据系统 大气数据系统构型 大气参数解算 容错大气数据系统 大气数据系统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空间工程建设模式及推广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明军 于施洋 +4 位作者 窦悦 郭巧敏 庾朝富 李子硕 黄依迪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通和价值高效释放的数据空间建设,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聚焦数据空间的工程建设模式及推广应用,在梳理分析国...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通和价值高效释放的数据空间建设,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聚焦数据空间的工程建设模式及推广应用,在梳理分析国内外数据空间相关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数据空间工程建设的驱动要素视角,提出了战略引领型、技术驱动型、需求拉动型、生态赋能型4类数据空间,总结了“政府主导+数据基础设施”“技术创新+数据开发利用”“场景牵引+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合作+数字城市建设”4种数据空间工程建设模式。研究建议,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强化关键技术创新、深化应用体系建设和启动试点示范工程,以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数据空间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空间 数据流通利用 数据基础设施 工程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多租数据库资源规划调度技术综述
4
作者 刘海龙 王硕 +2 位作者 侯舒峰 徐海洋 李战怀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6-468,共23页
云多租数据库具有按需付费、按需扩展、免部署、高可用、自带运维能力、资源共享等诸多优势,可以大大降低用户使用数据库服务的成本.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在数据库即服务(DaaS)平台托管他们的数据库服务.DaaS平台需要按照用户... 云多租数据库具有按需付费、按需扩展、免部署、高可用、自带运维能力、资源共享等诸多优势,可以大大降低用户使用数据库服务的成本.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在数据库即服务(DaaS)平台托管他们的数据库服务.DaaS平台需要按照用户服务水平协议(SLA)为诸多租户提供服务,同时也需要保障平台收益.但是,由于租户及其负载具有动态性、异构性和竞争性等特点,如何在遵循SLA的同时根据负载自适应规划调度资源同时兼顾平台收益对于DaaS平台来说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针对云多租数据库中比较常见的类型,如关系型数据库,详细分析了当前云多租数据库资源规划调度技术所面临的挑战,提炼了关键科学问题,给出了技术框架,然后从资源规划调度技术、资源预估技术、资源弹性伸缩技术以及数据库资源规划调度工具等4个方面对现有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且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租户 云数据库 资源规划调度 资源预估 资源弹性伸缩 关系数据库 云原生 多模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海洋科学数据安全治理框架研究
5
作者 王漪 何隆 +3 位作者 符昱 姜晓轶 蒋冰 王蕾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4,共7页
文章梳理了数据安全治理的基本理念,总结了当前我国海洋科学数据安全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指出海洋科学数据安全的基本特征,提炼出数据生命周期下的安全过程域及各过程域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以海洋科学数据全生命周期为核心,从治理目标、... 文章梳理了数据安全治理的基本理念,总结了当前我国海洋科学数据安全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指出海洋科学数据安全的基本特征,提炼出数据生命周期下的安全过程域及各过程域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以海洋科学数据全生命周期为核心,从治理目标、安全能力维度和治理体系3个层面构建了海洋科学数据安全治理框架,并提出具体安全策略,为提升我国海洋科学数据中心安全治理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数据 数据安全治理 数据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场技术体系及工程实践
6
作者 吴曼青 洪日昌 +7 位作者 王佐成 林传文 马韵洁 郭嘉丰 吴乐 范举 张兰 王翔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2,共12页
将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是我国在精准把握和研判全球科技发展规律下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是我国数据要素创新发展的总体纲领。本文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 将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是我国在精准把握和研判全球科技发展规律下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是我国数据要素创新发展的总体纲领。本文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聚焦推动数据要素流通和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提出探索数据要素价值时空分布的内在机理即数据场基础理论,探讨了在深入研究数据场基础理论的同时,构建涵盖数据要素流通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要素场技术体系,具体包括跨域数据管理技术、数据件封装技术、低熵化流通技术、穿透式安全技术和聚变式处理技术。同时,分析了数据要素场在卫生健康场景中的工程实践案例,提出了数据要素场的创新应用场景和工程实践范式,展望了数据场基础理论和数据要素场关键技术、工程实践、生态构建方面的前景,旨在为数据场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推动数字经济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场 跨域数据管理 数据件封装 低熵化流通 穿透式安全 聚变式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学数据本体网络系统研发
7
作者 陈晓静 赵晓燕 +8 位作者 贺子康 林佳 李佳乐 申家炜 樊景超 闫燊 王健 张建华 周国民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5年第2期201-212,共12页
农业科学数据本体网络的构建是农业科学数据分析挖掘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将分散在不同数据库、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集成,将不同领域的数据进行关联和整合,形成更全面的数据池,支持跨领域跨学科数据的自动分析挖掘,发现隐藏的知识、模式和... 农业科学数据本体网络的构建是农业科学数据分析挖掘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将分散在不同数据库、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集成,将不同领域的数据进行关联和整合,形成更全面的数据池,支持跨领域跨学科数据的自动分析挖掘,发现隐藏的知识、模式和趋势。本研究构建了包含农业、作物、基因、序列等相关28个农业科学数据本体的数据库,制定了农业科学数据本体存储标准,搭建了基于HugeGraph图数据库的农业科学数据本体网络,建立“数据集-数据记录-信息实体”映射关系机制,并且设计了农业科学数据本体网络系统技术框架。系统实现了自动化导入、自动管理和本体网络可视化等功能,突破当前农业本体数量多、数据量大、缺少专有系统进行管理等突出问题,研发了集大规模多格式农业科学数据本体导入、本体管理、本体内和跨本体映射关系编辑、本体网络可视化等四大类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科学数据本体网络系统,有力提升了农业科学数据本体管理能力,支撑海量数据资源高效语义关联发布以及跨领域跨学科的数据自动聚合,为农业科学数据在线分析挖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数据 农业科学数据本体库 农业科学数据本体网络 农业科学数据本体网络系统 本体网络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科研的公共数据利用规制:欧美实践与启示
8
作者 夏义堃 钱锦琳 冯海红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160,F0003,共13页
探索公共数据在科研中的共享利用规则,有助于减少规则设计有序性与科研灵活性、创新性之间的摩擦,更好推动公共数据服务科研创新。文章基于扎根理论,归纳散落在数据战略规划、数据利用指南等欧美国家政策文件中面向科研的公共数据利用规... 探索公共数据在科研中的共享利用规则,有助于减少规则设计有序性与科研灵活性、创新性之间的摩擦,更好推动公共数据服务科研创新。文章基于扎根理论,归纳散落在数据战略规划、数据利用指南等欧美国家政策文件中面向科研的公共数据利用规制,提炼其规则要点与行为边界。欧美国家高度重视科研群体的公共数据获取与利用,基于科研全流程视角,从数据利用形式、申请流程、收费规则、伦理与安全、存储与再利用等方面对面向科研的公共数据治理规则进行优先部署和优化设计。结合我国现状,由点及面提出“规则体系-政策布局-生态共建”公共数据科研利用规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 科研数据 数据共享 数据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训练中合成数据的融贯性法律治理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涛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共13页
人工智能需要大规模、多样化和高质量的数据来训练机器学习模型,而收集这些真实世界的数据可能成本高昂,并可能威胁个人隐私、引发偏见或歧视以及侵犯版权。在实践中,合成数据作为一种替代性解决方案,受到广泛关注,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训... 人工智能需要大规模、多样化和高质量的数据来训练机器学习模型,而收集这些真实世界的数据可能成本高昂,并可能威胁个人隐私、引发偏见或歧视以及侵犯版权。在实践中,合成数据作为一种替代性解决方案,受到广泛关注,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训练机器学习模型。从数据法学的角度,借助数据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人工智能训练中合成数据的治理框架进行了探索。首先,从规范层面分析了在人工智能训练中合成数据之所以受到重视的逻辑前提,即个人信息保护法所追求的“小隐私”保护与人工智能训练的“大数据”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兼容性,使训练数据的开发面临挑战,而现有的法律和技术解决方案均存在治理效能不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工智能训练中合成数据的应用场景与风险类型。最后,提出以“法律3.0理论”和“数据治理理论”作为指引,从3个方面构建人工智能训练中合成数据的融贯性法律治理框架:制定合成数据的处理规则,强化合成数据的过程治理,开发合成数据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合成数据 法律3.0 融贯性治理 数据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探索:框架与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健 周国民 +2 位作者 张建华 许哲平 刘婷婷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年第3期307-324,共18页
近年来,随着数据安全监管的日益收紧,科学数据管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安全合规”挑战,数据分类分级保护逐渐成为学术界、数据管理实践者和监管机构共同关注的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和实践大多局限于对数据合规的解释与反应性应对,缺乏... 近年来,随着数据安全监管的日益收紧,科学数据管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安全合规”挑战,数据分类分级保护逐渐成为学术界、数据管理实践者和监管机构共同关注的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和实践大多局限于对数据合规的解释与反应性应对,缺乏对科学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讨论。这种认知不足限制了科学数据安全管理领域理论框架和实用模型的发展。为形成对科学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的系统性理解,本研究基于对现有实践的广泛调查,提炼出科学数据的六项关键安全特征:多重规制、伦理强规制、学科领域差异性、“规模-风险”帕累托分布、公益性和动态敏感性,以此六项特征为基础,构建了科学数据安全分类和分级框架,并提出了全面、平衡与精简三种保护模式。研究提出了“数据合规-合规成本-数据收益”三角平衡观点,合理解释了三者之间的权衡关系。文中还详细讨论了数据安全分类与安全分级的区别及其相互作用,澄清了科学数据安全分类的复杂性。该研究提出的针对科学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的理论框架为分析科学数据安全管理中的复杂问题提供了框架性工具,可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推动科学数据安全保护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 数据安全 数据保护 数据分类 数据分级 数据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技术在游客和消费统计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宪章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8,共2页
现有的旅游统计方式存在一些缺陷,如数据采集不全面、数据分析深度不足、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而大数据统计具有的如数据来源广、数据量大、数据覆盖面全、数据类型多、分析深度和精度高等特点正好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旅游统计的缺陷,提... 现有的旅游统计方式存在一些缺陷,如数据采集不全面、数据分析深度不足、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而大数据统计具有的如数据来源广、数据量大、数据覆盖面全、数据类型多、分析深度和精度高等特点正好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旅游统计的缺陷,提高旅游统计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数据类型 数据采集 数据分析 数据来源 数据覆盖 大数据统计 消费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深度学习的数据存储技术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巩山 赵传磊 +2 位作者 蒋金虎 张为华 陈左宁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3-1064,共52页
随着数据总量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以深度学习和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成功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然而,随着GPU等加速器运算速度的提高,数据存储已经成为了深度学习训练和推理的主要瓶颈之一... 随着数据总量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以深度学习和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成功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然而,随着GPU等加速器运算速度的提高,数据存储已经成为了深度学习训练和推理的主要瓶颈之一,主要表现为:(1)数据集的规模快速增长,无法完全缓存在内存中;(2)若无额外处理,数据集主要由小文件组成。在每轮训练中,训练任务会随机读取训练集中的文件;(3)与GPU等加速器相比,存储设备的带宽增长缓慢,二者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变大;(4)模型参数和中间数据等模型状态非常大,经常超过GPU等加速器的存储容量,出现了内存墙的问题;(5)为了实现容错,训练任务通常会执行检查点操作,保存最新的模型状态,但这引入了较高的性能开销。因此,面向人工智能(尤其是深度学习)的数据存储技术成为了热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深度学习的相关背景,包括流程、模型以及分布式训练。其次,本文总结了深度学习的数据特点,包括数据集和模型的规模与类型,以及数据准备(包括数据加载和数据预处理)和模型计算(包括模型训练和模型推理)的数据访问模式。接着,本文分析了深度学习在数据加载、数据预处理以及模型计算阶段的数据存储需求,提出了面向深度学习的数据存储技术研究框架。然后,本文梳理了现有的相关工作,并根据针对的阶段不同将其分为3类:(1)面向数据加载的存储优化技术关注于如何加速数据加载阶段,包括数据集存储格式、数据集存储系统、数据集缓存系统以及数据加载器;(2)面向数据预处理的存储优化技术关注于如何加速数据预处理阶段,包括数据预处理流水线、分离式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缓存以及近存储数据预处理;(3)面向模型计算的存储优化技术关注于如何加速模型计算阶段,包括模型状态存储技术、模型训练容错技术、模型存储系统以及性能测试与分析工具。最后,本文讨论了现有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数据存储技术 数据加载优化 数据预处理优化 模型计算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中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冲突及其应对 被引量:2
13
作者 欧阳日辉 王宇奇 傅腾宇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1,共12页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引入市场力量,探索用于产业发展、行业发展的公共数据有条件有偿使用,有助于释放市场创新活力,优化公共数据资源配置。如何建立激励机制平衡好公益性和盈利性,是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公共数据公益性在于满...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引入市场力量,探索用于产业发展、行业发展的公共数据有条件有偿使用,有助于释放市场创新活力,优化公共数据资源配置。如何建立激励机制平衡好公益性和盈利性,是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公共数据公益性在于满足公众对公共资源公开、共享和使用的合法需求,以及享有公共数据价值释放后的分配权利。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为公共数据市场化配置提供了可行路径,但市场主体的介入给这种做法贴上盈利性标签,引发公共数据公益性受损的担忧。借鉴数据价值链理论,构建公共数据公益价值链和盈利价值链的“双链”理论模型,发现“双链”间呈现出并存互补与此消彼长的复杂平衡关系。公益价值链通过保障公共数据的公益性,推动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盈利价值链则通过发挥市场主体的优势,提高公共数据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部分主体出于盈利的本能性考量致使公益价值链不活跃,长期以往将导致盈利价值链垄断,破坏双链(公益价值链和盈利价值链)平衡。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来看,双链平衡的理想状态是各类主体对参与双链不同生产活动拥有同等的意愿,并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平衡好双链在于清晰划定公益价值链与盈利价值链的边界,并做好公益价值链反馈和补偿机制。实践中,我国公共数据公益性存在缺乏源头制度保障、公益性应用端运管机制有待完善与公共数据开放的反馈与补偿机制缺位的三大现实困境。当前,授权运营亟待以理论指导实践,从文化激励、制度激励和经济激励三个维度构建公共数据公益性开发利用激励机制。应从构建多元化公众参与模式、适度超前建设普惠性高质量开放数据集及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数据供给管理机制、加强公益性场景研发激励等方面,增强公共数据公益性保障,促进公共数据的合理利用和价值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 授权运营 有偿使用 数据开放 数据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不确定性建模的时空交通数据插补方法
14
作者 刘乐 郭晟楠 +4 位作者 靳希源 赵苗苗 陈冉 林友芳 万怀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6-363,共18页
交通数据缺失是智能交通系统无法避免的问题之一,对缺失值进行补全和不确定性量化能提高智能交通系统中交通数据挖掘相关任务的精度和可靠性.然而,目前大多数交通数据插补模型都只能针对缺失值给出点估计,无法量化不确定性,难以满足交... 交通数据缺失是智能交通系统无法避免的问题之一,对缺失值进行补全和不确定性量化能提高智能交通系统中交通数据挖掘相关任务的精度和可靠性.然而,目前大多数交通数据插补模型都只能针对缺失值给出点估计,无法量化不确定性,难以满足交通领域对数据可靠性的要求.而且,现有方法将重点放在了建模交通数据的时空相关性上,却未能在捕获时空相关性的过程中考虑缺失值的影响.此外,交通数据的不确定性同时受到时间、空间位置以及数据自身状态的影响,但是现有方法无法全面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时空不确定性指导的交通数据插补模型(spatial-temporal uncertainty guided traffic data imputation network,STUIN),以自监督训练的方式实现了时空交通数据的插补和对插补结果的不确定性量化.具体来说,创新地将神经网络的隐状态建模成服从高斯分布的随机变量,借助方差建模隐状态的不确定性,利用基于方差的注意力机制描述不确定性对时空相关性建模的影响;此外,设计了一个新颖的时空不确定性初始化模块,在初始化均值和方差时同时考虑了时间、空间和数据缺失状况多种因素的影响.在2个交通流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STUIN在数据插补和不确定性量化上都达到了最先进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数据插补 不确定性量化 基于方差的注意力机制 时空数据挖掘 时空图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和知识图谱协同的跨域异质数据查询框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文隆 尹海莲 +7 位作者 王宁 徐梦飞 赵鑫喆 殷崭祚 刘元睿 王昊奋 丁岩 李博涵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5-619,共15页
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技术热潮对数据质量的要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现实场景中,数据通常来源不同且高度相关.但由于数据隐私安全问题,跨域异质数据往往不允许集中共享,难以被LLM高效利用.鉴于此,提出了一种LLM和... 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技术热潮对数据质量的要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现实场景中,数据通常来源不同且高度相关.但由于数据隐私安全问题,跨域异质数据往往不允许集中共享,难以被LLM高效利用.鉴于此,提出了一种LLM和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KG)协同的跨域异质数据查询框架,在LLM+KG的范式下给出跨域异质数据查询的一个治理方案.为确保LLM能够适应多场景中的跨域异质数据,首先采用适配器对跨域异质数据进行融合,并构建相应的知识图谱.为提高查询效率,引入线性知识图,并提出同源知识图抽取算法HKGE来实现知识图谱的重构,可显著提高查询性能,确保跨域异质数据治理的高效性.进而,为保证多域数据查询的高可信度,提出可信候选子图匹配算法Trust HKGM,用于检验跨域同源数据的置信度计算和可信候选子图匹配,剔除低质量节点.最后,提出基于线性知识图提示的多域数据查询算法MKLGP,实现LLM+KG范式下的高效可信跨域查询.该方法在多个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广泛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跨域异质数据 知识图谱 多域数据查询 数据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基础设施抗测绘理论与技术发展研究
16
作者 薛向阳 邹宏 +3 位作者 赵进 周喆 尚玉婷 邬江兴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7,共16页
当前,我国正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推动“数据要素×”行动计划,这对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类新型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和传统信息基础设施一样,应具备抗测绘能力,防止被单向透明探测。数据基础设施的抗测绘能力成为... 当前,我国正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推动“数据要素×”行动计划,这对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类新型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和传统信息基础设施一样,应具备抗测绘能力,防止被单向透明探测。数据基础设施的抗测绘能力成为数据空间安全的基本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本文概述了数据基础设施测绘及抗测绘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主流抗测绘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特点以及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内生安全抗测绘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以解决现有网络架构下数据资产固有可测性这一关键问题。研究建议:尽快开展数据空间抗测绘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将抗测绘能力纳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要求和基础能力之中,加快数据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发和攻关力度,高度关注新兴技术带来的“被测绘”风险,加强数据基础设施抗测绘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和产教融合,尽快形成我国在数据空间的抗测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空间 数据基础设施 抗测绘 内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类医疗大数据隐私加密技术方案及政策立法的协同策略研究
17
作者 陈开元 陈龙 +5 位作者 张怡 柴润祺 王娜 曾华堂 柴森春 梁万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338-2344,共7页
背景针对图像类医疗大数据隐私加密需求,构建一种创新的、基于编码的隐私保护分割技术框架,并从技术与政策立法协同的角度探索促进该技术落地应用的实施路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构建适用于图像类医疗大数据的隐私保护技术框架,提出促进... 背景针对图像类医疗大数据隐私加密需求,构建一种创新的、基于编码的隐私保护分割技术框架,并从技术与政策立法协同的角度探索促进该技术落地应用的实施路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构建适用于图像类医疗大数据的隐私保护技术框架,提出促进技术应用的政策立法协同策略,以期通过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共同推动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理论分析、技术框架构建、实验验证、政策分析等方法构建创新型图像类医疗大数据隐私保护分割技术框架,提出政策立法协同策略。结果成功构建创新型图像类医疗大数据隐私保护分割技术框架并通过有效性验证;针对现行法律法规在云数据处理、责任归属、技术标准及特殊数据保护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政策立法建议。结论基于编码的创新型图像类医疗大数据隐私保护分割技术框架能够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图像类医疗数据的有效共享与利用,提高数据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水平;相应政策立法协同策略的提出为图像类医疗大数据的安全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成像 大数据 数据管理 健康信息互操作性 隐私权 数据加密 政策制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老年数据审计系统中可监管的匿名身份认证方案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璐 范鹏飞 +1 位作者 杜静漪 陈晓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4,共8页
针对当前数据审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数据泄露、数据损坏以及第三方审计人员身份泄露等隐私保护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老年数据审计系统,并基于此提出一个可监管的匿名身份认证方案。系统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和群签名算法确保数... 针对当前数据审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数据泄露、数据损坏以及第三方审计人员身份泄露等隐私保护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老年数据审计系统,并基于此提出一个可监管的匿名身份认证方案。系统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和群签名算法确保数据通信和存储的安全性,且能够实现身份证书的匿名性,具有一定的隐私保护能力。此外,如果第三方审计人员出现非法行为,可以从身份证书中获取第三方审计人员的真实身份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审计系统 匿名身份认证 区块链 老年数据 隐私保护 数据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传染病监测预警的时空数据仓库与分析工具
19
作者 李成仁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167,共6页
传染病传播过程中蕴含着大量的时空信息,为进一步挖掘时空信息价值,提升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本文综合基础时空数据和传染病传播时空数据等信息,构建了面向传染病监测预警的时空数据仓库与分析工具,重点研究了基于空间立体网格的统一空... 传染病传播过程中蕴含着大量的时空信息,为进一步挖掘时空信息价值,提升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本文综合基础时空数据和传染病传播时空数据等信息,构建了面向传染病监测预警的时空数据仓库与分析工具,重点研究了基于空间立体网格的统一空间码编码、基于机器学习的地址识别纠错,以及WebGIS环境下的时空聚集性分析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传染病数据分布和推演结果的分析与可视化,为传染病监测预警提供精细化的风险区域预警与决策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监测预警 数据仓库 时空数据 时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深度时空谱特征的高光谱数据融合方法
20
作者 潘琛 汪晓楚 王志威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8-122,共5页
为提升星载高光谱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克服单一数据源在时空和光谱信息表达上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时空谱特征的高光谱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融合了高光谱影像的丰富光谱信息与多光谱影像的高空间细节,实现了星载高光谱数... 为提升星载高光谱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克服单一数据源在时空和光谱信息表达上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时空谱特征的高光谱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融合了高光谱影像的丰富光谱信息与多光谱影像的高空间细节,实现了星载高光谱数据空间分辨率的提升。根据生成对抗网络思想设计了高光谱数据融合网络,优化了特征融合策略,有效增强了模型对不同分辨率影像的处理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方法,本文所提的数据融合方法在保持空间结构与光谱一致性方面均具有更优的表现,多项定量评价指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稳健性。本文方法为高光谱遥感影像的增强与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影像 多光谱影像 数据级融合 生成对抗网络 高光谱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