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与数据融合的电力设施淹没风险动态评估及预警方法
1
作者
于浩
张健
+4 位作者
朱广杰
瞿舜克
肖克江
雷兴炜
陈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1-82,共12页
为应对暴雨引发的电力设施淹没导致电网系统故障和供电瘫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与数据融合的动态评估与预警机制。首先,结合芝加哥降雨模型与二维水动力模型,精确模拟关键电力设施位置的积水深度,提高预测准确性。其次...
为应对暴雨引发的电力设施淹没导致电网系统故障和供电瘫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与数据融合的动态评估与预警机制。首先,结合芝加哥降雨模型与二维水动力模型,精确模拟关键电力设施位置的积水深度,提高预测准确性。其次,考虑积水深度、设备类型和可能的故障模式等因素,开发了一个综合评价体系,以量化电力设施因淹没而发生故障的风险。此外,构建了融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VMD-LSTM,为暴雨期间的电网负荷变化提供精准预测,并作为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最后,设计了一套风险预警等级方案,能够准确标记需预警的电网节点,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支持。通过具体区域电网案例分析,展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防灾减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淹没
电力设施
风险评估
负荷预测
二维水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与数据融合的电力设施淹没风险动态评估及预警方法
1
作者
于浩
张健
朱广杰
瞿舜克
肖克江
雷兴炜
陈亮
机构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华中师范大学
人工智能
教育
学部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数字
教育
湖北省
重点
实验室
(
华中师范大学
)
出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1-8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62173158,62377023)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资助(2025AFD195)
+2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CCNU25ai013)
数字教育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资助(F2024G0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资助(52243723000D)。
文摘
为应对暴雨引发的电力设施淹没导致电网系统故障和供电瘫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与数据融合的动态评估与预警机制。首先,结合芝加哥降雨模型与二维水动力模型,精确模拟关键电力设施位置的积水深度,提高预测准确性。其次,考虑积水深度、设备类型和可能的故障模式等因素,开发了一个综合评价体系,以量化电力设施因淹没而发生故障的风险。此外,构建了融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VMD-LSTM,为暴雨期间的电网负荷变化提供精准预测,并作为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最后,设计了一套风险预警等级方案,能够准确标记需预警的电网节点,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支持。通过具体区域电网案例分析,展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防灾减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暴雨淹没
电力设施
风险评估
负荷预测
二维水动力模型
Keywords
storm flooding
electric power facility
risk assessment
load forecasting
2D hydrodynamic model
分类号
TM7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与数据融合的电力设施淹没风险动态评估及预警方法
于浩
张健
朱广杰
瞿舜克
肖克江
雷兴炜
陈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