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高光谱信息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地统计模型 被引量:25
1
作者 刘艳芳 宋玉玲 +3 位作者 郭龙 陈奕云 卢延年 刘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3-191,共9页
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在借助光谱信息进行土壤属性预测时,通常忽略了土壤自身所具有的空间异质性和依赖性,并且未考虑模型残差的空间结构。针对以上不足,该文以江汉平原232个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以土壤反射光谱为辅助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回... 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在借助光谱信息进行土壤属性预测时,通常忽略了土壤自身所具有的空间异质性和依赖性,并且未考虑模型残差的空间结构。针对以上不足,该文以江汉平原232个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以土壤反射光谱为辅助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普通克里格、协同克里格以及回归克里格分别构建土壤有机碳密度预测模型,选取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标准差与预测均方根误差比(ratio of performance to deviation,RPD)对模型预测精度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显示,结合高光谱信息,且同时考虑残差空间结构的回归克里格模型表现优于其他模型,预测决定系数R^2为0.617,RPD为1.614。鉴于土壤光谱信息同时还具有测定简单、省时、无损等优点,因此土壤光谱是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插值的理想辅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模型 光谱分析 土壤有机碳密度 偏最小二乘回归 协同克里格 回归克里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POI的局部空间同位模式挖掘及范围界定 被引量:17
2
作者 禹文豪 艾廷华 周启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1,共6页
不同类型城市基础设施之间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旨在发现该类知识的空间同位模式挖掘(Spatial Co-location Pattern Mining)可为商业布局、城市规划和区域管理等应用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然而,传统的同位模式分析方法往往基于全局统计... 不同类型城市基础设施之间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旨在发现该类知识的空间同位模式挖掘(Spatial Co-location Pattern Mining)可为商业布局、城市规划和区域管理等应用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然而,传统的同位模式分析方法往往基于全局统计指标,容易忽略空间关系在局部地理范围内的强显著性。该文针对该缺陷,给出了局部普遍性度量指标,并基于地理学第一定律的区位影响构建邻近关系影响域,进而界定同位特征显著的局部范围。通过深圳市POI点同位模式挖掘实验,分析了POI基础设施在城市空间分布上的关联模式与依赖关系,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其他挖掘方法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挖掘 同位模式 范围界定 城市设施 PO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来黄河入海水沙的多时间尺度特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卢晓宁 洪佳 王玲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5-122,共8页
基于黄河入海水沙对黄河三角洲及其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研究从实时性、全面性地掌握黄河入海水沙序列演变规律的角度出发,以黄河入海口的控制测站—利津站1964年以来的实测径流量、输沙量和水沙系数为研究对象,以Matlab为软件平台,以... 基于黄河入海水沙对黄河三角洲及其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研究从实时性、全面性地掌握黄河入海水沙序列演变规律的角度出发,以黄河入海口的控制测站—利津站1964年以来的实测径流量、输沙量和水沙系数为研究对象,以Matlab为软件平台,以复值Morlet连续小波变换为研究方法,开展近50a以来的黄河入海水沙序列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并应用小波方差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964—2012年黄河入海水沙序列都存在明显的多时间尺度特性,且以年均水沙系数的多时间尺度特性最强,其次为年径流,最后是年输沙。黄河入海年均水沙系数以年代际周期振荡为主,且具有全域性,以33a为尺度中心的是主周期振荡,以18a为尺度中心的是次周期;黄河入海年径流和年输沙亦以具有全域性的年代际周期振荡最强,前者以大于45a的年代际周期振荡最强,后者以大于36a的年代际周期振荡最强;以4a为尺度中心的年际周期振荡都表现出局域范围内振荡能量最强的特征,但都仅限于1970s前期。在大的丰水期和高含沙量期的主控下,黄河河道以低于次饱和状态的冲刷作用为主,且未来这种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径流 输沙量 水沙系数 多时间尺度 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湿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卢晓宁 洪佳 王玲玲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5-150,共6页
从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出发,以洪泽湖湿地区5县(区)为研究区域,在研究洪泽湖湿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特征基础上,建立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对湿地区5县(区)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划定安全等级,并分析影响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 从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出发,以洪泽湖湿地区5县(区)为研究区域,在研究洪泽湖湿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特征基础上,建立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对湿地区5县(区)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划定安全等级,并分析影响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胁迫因子,为该区土地生态安全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洪泽湖湿地区 胁迫因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和IFLICM算法的非监督遥感影像变化检测 被引量:7
5
作者 严宇 刘耀林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31,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小波融合和改进的非监督模糊聚类的多光谱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该算法解决了目前很多算法造成虚警率较高,而且未能充分利用像元之间空间关系的问题。首先利用二维离散小波(DWT)多尺度分解的方式来构造差异图,通...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小波融合和改进的非监督模糊聚类的多光谱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该算法解决了目前很多算法造成虚警率较高,而且未能充分利用像元之间空间关系的问题。首先利用二维离散小波(DWT)多尺度分解的方式来构造差异图,通过对两种小波分解系数融合的方式来抑制噪声点和突出变化区域。考虑到像元之间的空间位置信息,在融合后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模糊局部信息聚类(IFLICM)的方法得到变化检测结果。对两个时相的多光谱遥感卫星影像进行变化检测试验,试验表明基于融合的变化检测结果精度更高,并且改进后的聚类算法效果比其他聚类算法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多尺度融合 模糊聚类 变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