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计学学科交叉视角下的“元”转向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蔡新元 王康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3,I0005,共6页
本文旨在探讨学科交叉视角下的设计学学科在元宇宙时代的具体转向及方法论问题。首先,明确了设计学的内涵和外延,并从学科演进的视角,阐述了设计学作为交叉学科的特征及其在时代背景下的新面向。其次,基于用户对元宇宙时代的功能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学科交叉视角下的设计学学科在元宇宙时代的具体转向及方法论问题。首先,明确了设计学的内涵和外延,并从学科演进的视角,阐述了设计学作为交叉学科的特征及其在时代背景下的新面向。其次,基于用户对元宇宙时代的功能需求、社交需求和体验需求,对该时代的设计提出了基于数据层、生成层、表现层和计算环境的计算设计体系,为设计学研究提供了路径指导。最后,聚焦于设计学的“元”转向问题,从设计主体、设计对象、设计方法和应用场景四个维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以期为设计学的未来发展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学 学科交叉 元宇宙 计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博物馆沉浸式体验空间营造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范浩宇 蔡新元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7-123,共7页
本文旨在探讨智慧博物馆中沉浸式体验空间的营造方法及策略。通过运用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梳理相关文献,分别阐释智慧博物馆的概念和核心建设内容,凝练出智慧博物馆沉浸式体验的内涵,归纳总结现有智慧博物馆沉浸式体验空间的营造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智慧博物馆中沉浸式体验空间的营造方法及策略。通过运用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梳理相关文献,分别阐释智慧博物馆的概念和核心建设内容,凝练出智慧博物馆沉浸式体验的内涵,归纳总结现有智慧博物馆沉浸式体验空间的营造方法,并提出其营造策略。得出以“多维沉浸技术”“人、物、数据三方交互共生”“需求导向,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的营造方法为架构,和“构建沉浸式主题故事”“营造沉浸式物理环境”“路径化沉浸式数字技术”的营造策略为导向的智慧博物馆沉浸式体验空间的综合营造路径,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当下国内外智慧博物馆沉浸式体验空间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进一步阐述其设计趋势和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博物馆 沉浸式体验空间 空间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呈现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虚拟教师拟真度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蔡新元 陶梦楚 +1 位作者 张健 许艳闰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8,共9页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传统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引入了虚拟教师这一全新的人工智能教育主体,并由此产生了更为新颖的人智交互教学形态。探索人智教学交互中教学信息呈现方式与虚拟教师拟真度的作用,将有助于提升学习者在...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传统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引入了虚拟教师这一全新的人工智能教育主体,并由此产生了更为新颖的人智交互教学形态。探索人智教学交互中教学信息呈现方式与虚拟教师拟真度的作用,将有助于提升学习者在全新沉浸式环境中的学习效果,为未来以虚拟教师为主体的理想课堂建设提供方向。[研究设计/方法]聚焦于人智教学交互情景,招募54名参与者进行了一项3(信息呈现方式:文字/图片/视频)×2(拟真度:超写实/卡通)的被试间受控实验,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6个组中并观看相应的教学视频,通过前后测问卷对参与者的学习体验效果进行测量。[结论/发现]在虚拟教师授课的人智交互中,信息呈现方式对学习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视频带来的学习效果要显著优于文字和图片;上述影响只有当虚拟教师的拟真度较高时才存在,对卡通版虚拟教师而言,不同信息呈现方式带来的学习效果并无显著差异。[创新/价值]聚焦于虚拟教师这一新颖的人工智能教学代理,通过受控实验精准度量用户学习体验,突破了经验设计的局限,为虚拟教师视觉特征及其教学信息呈现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丰富了以虚拟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课程的基本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智交互 虚拟教师 信息呈现方式 拟真度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