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研究院文献信息资料网络化管理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鸿恩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2-164,共3页
管理和服务是文献信息工作永恒的主题。本文根据敦煌研究院资料中心文献信息工作的特点提出了网络环境下自动化管理的总体规划、完成目标以及实施办法。
关键词 信息资源 网络自动化 敦煌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学资源信息数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敦煌研究院DDIS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鸿恩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5-127,共3页
对敦煌学资源信息分布状况及其特征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数字化的总体规则,认为敦煌学资源信息数据库建设应当充分考虑科研活动的特殊性,适应学科发展建设。
关键词 敦煌学 资源 信息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研究文献资料主题分析与标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鸿恩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6-98,共3页
本文根据敦煌研究文献分布规律及检索特点,提出了建设学科特色数据库在文献信息处理方面的一般要求及工作细则。
关键词 文献资料管理 信息处理 数据库建设 关键词筛选 标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中的妇女花钿妆——妆饰文化研究之五 被引量:11
4
作者 于倩 卢秀文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70,共8页
本文按时代分期,探讨了古代妇女与敦煌妇女花钿妆的称谓、特点、施行方法。花钿妆起自汉代,它的源流与佛像额中点丹并无关连,而与绘面的历史有一定的关系。敦煌妇女花钿妆形式多样,反映了当时妇女追求美的时尚。研究敦煌妇女花钿妆必须... 本文按时代分期,探讨了古代妇女与敦煌妇女花钿妆的称谓、特点、施行方法。花钿妆起自汉代,它的源流与佛像额中点丹并无关连,而与绘面的历史有一定的关系。敦煌妇女花钿妆形式多样,反映了当时妇女追求美的时尚。研究敦煌妇女花钿妆必须与敦煌艺术源流、技法、风格联系起来才能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钿 妇女 妆饰 敦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中的妇女红粉妆——妆饰文化研究之三 被引量:6
5
作者 卢秀文 于倩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54,共6页
本文按时代分期,探讨了古代妇女与敦煌妇女粉脂妆发展的特点。敦煌妇女红粉妆作为妆饰文化的主要内容,反映了整个古代妇女妆饰史的盛衰及审美观的递嬗,显示出了各个时代敦煌妇女的精神面貌,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妇女 红粉妆 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中的妇女首饰簪花——妆饰文化研究之六 被引量:8
6
作者 卢秀文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58,共11页
本文探讨了古代敦煌妇女首饰簪花的源流、称谓、特点、施行方法。敦煌妇女簪花分六种类型,有珠宝、金钿、凤冠、编织、罗、绢花之分。宗教女性头冠饰花,包括簪花在内的女性发髻上出现的忍冬、莲花状纹样,不应仅作一般几何纹意义上的简... 本文探讨了古代敦煌妇女首饰簪花的源流、称谓、特点、施行方法。敦煌妇女簪花分六种类型,有珠宝、金钿、凤冠、编织、罗、绢花之分。宗教女性头冠饰花,包括簪花在内的女性发髻上出现的忍冬、莲花状纹样,不应仅作一般几何纹意义上的简单命名或解释。它作为女性发髻妆饰纹样的出现,则是佛教思想视觉化表现的结果,敦煌宗教女性首饰簪花,无疑直接见证了佛教传播的过程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簪花 首饰 妇女 敦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妇女眉妆与敦煌妇女眉妆──妆饰文化研究之一 被引量:7
7
作者 卢秀文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0-96,共7页
眉妆的发展、演变受一定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道德礼教的影响和制约。出现在壁画上的敦煌妇女 的眉饰,不仅有现实依据,而且也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受中原和西域风格的影响较深。阶级社会长期形成的贵贱、 尊卑观念,也渗透到了敦煌... 眉妆的发展、演变受一定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道德礼教的影响和制约。出现在壁画上的敦煌妇女 的眉饰,不仅有现实依据,而且也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受中原和西域风格的影响较深。阶级社会长期形成的贵贱、 尊卑观念,也渗透到了敦煌妇女的眉妆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妇女 敦煌妇女 眉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中的古代妇女饰唇——妆饰文化研究之二 被引量:5
8
作者 卢秀文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41,共5页
本文按时代分期 ,对敦煌壁画妇女唇饰的特点进行了探讨 ,因受西域、中原和多民族妆饰文化风格之影响 ,各代饰唇有其特点。
关键词 敦煌 妇女 饰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早期三窟供养人服饰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卢秀文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8年第4期104-113,共10页
本文考察了莫高窟早期三窟供养人服饰类型及演变,说明了5世纪初敦煌北凉供养人服饰的内容与特色。研究表明,敦煌服饰文化继承了汉魏服饰文化传统,并吸收少数民族胡服文化,在十六国时期形成胡汉交融的服饰文化。
关键词 敦煌石窟 供养人 服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美术研究的重要成果——简评《敦煌壁画风景研究》
10
作者 张元林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敦煌壁画 美术研究 风景 敦煌研究院 简评 成果 日本东京 学位论文 比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专题文献数据库为敦煌学研究提供信息保障 被引量:2
11
作者 向君 卢秀文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9-101,共3页
本文探讨了敦煌学专题文献数据库建设的背景、步骤、方案、服务等,讨论了专题数据库的特点和具体分类。
关键词 敦煌学 专题文献 数据库 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敦煌出土写本看敦煌佛教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上山大峻 顾虹译 刘永增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2-98,共7页
本文以敦煌藏经洞出土的佛教文献为依据,指出敦煌藏经洞佛教文献对中古佛教研究的意义;介绍了敦煌佛教文献研究的现状,以及敦煌佛教文献对佛教研究的启示,特别论述了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敦煌佛教的独立发展及其意义。同时还指出了目... 本文以敦煌藏经洞出土的佛教文献为依据,指出敦煌藏经洞佛教文献对中古佛教研究的意义;介绍了敦煌佛教文献研究的现状,以及敦煌佛教文献对佛教研究的启示,特别论述了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敦煌佛教的独立发展及其意义。同时还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出土写本 佛教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石窟保护文献资料整理与分类的探讨
13
作者 刘瑛 曾俊琴 +1 位作者 陈港泉 王小伟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7-111,共5页
本文从60年来有关敦煌石窟保护的文献资料入手,在评价现有敦煌石窟保护文献资料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敦煌石窟保护文献资料新的分类原则。本文还就敦煌石窟保护文献资料库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关键词 敦煌石窟 保护文献资料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学文献资料分类类目表
14
《敦煌研究》 1987年第3期85-88,共4页
前言敦煌学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本世纪初,中外学者对敦煌学研究所发表的专著和论文达数千之巨,且门类也很多,还有数目庞大的遗书卷子和石窟资料等.要使这些材料更好地为敦煌学的研究所利用,首要的是对所有敦煌学文献... 前言敦煌学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本世纪初,中外学者对敦煌学研究所发表的专著和论文达数千之巨,且门类也很多,还有数目庞大的遗书卷子和石窟资料等.要使这些材料更好地为敦煌学的研究所利用,首要的是对所有敦煌学文献资料实行科学的管理.所谓科学管理,实际上是把所有的敦煌学文献资料,按其内容分门别类地整理,以利使用.敦煌学文献资料的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学研究 文献资料 资料分类 类目表 内容范围 科学管理 敦煌遗书 地区表 中国时代表 中外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成都地区的佛教造像——以520~540年间造像为中心 被引量:11
15
作者 八木春生 顾虹 赵声良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38,共9页
本文以成都地区遗存的南朝佛教造像为例 ,系统地论述了这一时期四川佛教美术所具有的独特性 ,并通过与同时期的南京和北方一些地方的佛教艺术品的比较 ,进一步揭示以成都地区为代表的四川佛教造像在研究南朝佛教美术的重要性。
关键词 石刻造像 佛教美术 成都-南京-北方地区 南北朝时期 比较研究 中国 佛教造像 520-54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吐蕃时期毗沙门天王像考察 被引量:14
16
作者 佐藤有希子 牛源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41,129-130,共9页
敦煌地区吐蕃时期毗沙门天王像表现形式独特,经常与观音、地藏等组合出现。这一时期的毗沙门天开始与带有救度众生等现世利益的职能联系在了一起。然而,毗沙门天信仰从起初的护国祈愿到去除众生苦难的各种现世利益,具有超越性的世俗信... 敦煌地区吐蕃时期毗沙门天王像表现形式独特,经常与观音、地藏等组合出现。这一时期的毗沙门天开始与带有救度众生等现世利益的职能联系在了一起。然而,毗沙门天信仰从起初的护国祈愿到去除众生苦难的各种现世利益,具有超越性的世俗信仰根基很深。吐蕃时期敦煌的图像不能说只是一个地方的作品,而应该将中原的毗沙门天信仰情况作为其有力的比较对象进行再认识。这一时期的图像,对于时代和地域较为广泛的毗沙门天王像研究,具有不可回避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毗沙门天王像 敦煌石窟 吐蕃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北朝时期法华信仰中的无量寿佛信仰——以莫高窟第285窟无量寿佛说法图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元林 张志海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9,121,122,共8页
本文认为莫高窟第285窟北壁及东壁所绘的有明确榜题的无量寿佛说法图,一方面与当时法华信仰与无量寿佛信仰的交融有关,另一方面更与法华信仰中的“佛寿无量”的佛身观有关,是本窟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敦煌第285窟 法华信仰 无量寿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北朝时期《法华经》艺术及信仰考察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元林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23,共8页
本文以敦煌北朝石窟中四个表现“二佛并坐”题材的洞窟为主,系统考察了这一时期敦煌《法华语》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所反映的信仰思想及背景。
关键词 敦煌 法华经 艺术 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敦煌法华经变穷子喻图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海亮 张元林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26,128-129,共9页
本文比较、分析了敦煌法华经变穷子喻图像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变化,并初步探讨了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同时,也就一些争议之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敦煌法华经变穷子喻表现形式在总体上讲形成了几种相对固定的模式,但在统一之中也有变化。
关键词 敦煌 法华经变 穷子喻 图像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黑天造像初探──兼论大理、西藏、敦煌等地大黑天造像之关系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悦梅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5-83,共9页
本文论述了佛教大黑天造像在中国境内的流布情况与特点,对不同地区大黑天造像之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与对比,探讨了大黑天造像在中国的源流以及大理、西藏、敦煌等地大黑天造像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佛教造像 大黑天神 大理 西藏 敦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