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敦煌莫高窟洞窟围岩渗透特性研究
被引量:
22
1
作者
王旭东
郭青林
+2 位作者
李最雄
小泉圭吾
舛屋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139-3144,共6页
敦煌莫高窟壁画受自身材质和自然环境等的影响,已经保存了1000多年的壁画产生起甲、酥碱、空鼓、壁画大面积脱落等多种病害。多项研究已经证明,这些病害主要是由于水盐运移导致的,水汽在岩体内的运移促使盐分在壁画表面富集是造成石窟...
敦煌莫高窟壁画受自身材质和自然环境等的影响,已经保存了1000多年的壁画产生起甲、酥碱、空鼓、壁画大面积脱落等多种病害。多项研究已经证明,这些病害主要是由于水盐运移导致的,水汽在岩体内的运移促使盐分在壁画表面富集是造成石窟病害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石窟围岩的渗透性研究可以解释水汽运移的规律,研究壁画病害形成的机制。在研究中应用原位定水位渗透试验测得了莫高窟洞窟围岩不同地层岩组的渗透系数,并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监测原位渗透试验、X射线CT计算岩石孔隙比等多种方法和手段研究莫高窟围岩的渗透性,认为敦煌莫高窟围岩不同地层具有不同的渗透性,因此,即便处于同一地层岩组,渗透系数也有较大差别;在莫高窟围岩中存在渗透性好的地层,使水汽通过这些地层岩组向洞窟内运移成为可能;鉴于文物的特殊性等原因,在无法直接测得围岩渗透性的情况下,高密度电阻率法和X射线CT扫描是了解围岩渗透特性有效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围岩
渗透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硅酸钾材料加固土遗址耐风蚀颗粒元模拟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晓平
王思敬
+1 位作者
李黎
王彦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65-3471,共7页
西北干旱地区土遗址受风化、风蚀等破坏严重,大量土质文物亟待加固抢修。加固后土遗址的各耐环境因素及加固机制研究是土遗址加固的理论基础。首次引入颗粒元程序PFC,通过改变模型中颗粒间平行连接强度,对硅酸钾(简称PS)加固前后的土样...
西北干旱地区土遗址受风化、风蚀等破坏严重,大量土质文物亟待加固抢修。加固后土遗址的各耐环境因素及加固机制研究是土遗址加固的理论基础。首次引入颗粒元程序PFC,通过改变模型中颗粒间平行连接强度,对硅酸钾(简称PS)加固前后的土样进行数值模拟。在考虑实际土样颗粒粒径和密度的前提下,拟合了生土PS加固前后的抗压和抗拉强度,并将拟合后的颗粒元模型应用于风蚀模拟。通过随机生成挟沙风颗粒,以一定的速度撞向土体,模拟挟沙风的吹蚀作用。挟沙风颗粒数与循环步数成正比例,因此,可以用挟沙风颗粒数来代表吹蚀时间的长短。挟沙风颗粒的速度则代表挟沙风风速。模拟结果表明,在20 m/s的挟沙风吹蚀作用下,风蚀程度随吹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未加固土样的风蚀程度增幅度远大于加固土样;同样吹蚀时间条件下,加固土样的抗风蚀强度明显高于未加固土样。这些模拟结论与风洞试验结果的统计规律一致。本研究拟合的颗粒流模型可进一步应用于PS加固机制研究及耐风蚀、雨蚀、冻融等诸环境影响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遗址
风蚀
挟沙风
颗粒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陡濒倾土遗址边坡加固后的变形行为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景科
谌文武
+2 位作者
和法国
孙冠平
郭青林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1,共6页
土遗址边坡加固不同于一般边坡加固是在于其文物属性。对于高陡濒临倾倒的边坡一般采取"去头补脚"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对于土遗址边坡须遵从原状保护的原则。土遗址边坡加固后演化过程具有独有的特征。为此,边坡的变形监测资料...
土遗址边坡加固不同于一般边坡加固是在于其文物属性。对于高陡濒临倾倒的边坡一般采取"去头补脚"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对于土遗址边坡须遵从原状保护的原则。土遗址边坡加固后演化过程具有独有的特征。为此,边坡的变形监测资料对分析边坡变形演化规律及边坡稳定性至关重要。采用南瑞大坝全自动变形监测仪对交河故城51-3亚区濒倾边坡加固后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精度达0.01mm。通过对变形数据分析,阐明其变形行为特征,进而挖掘加固后边坡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加固后边坡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常态稳变和局部突变特性;变形可划分为明显的趋势性变形、周期震荡式变形和随机性变形。研究结论对于类似土遗址边坡加固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濒倾
土遗址边坡
变形行为
非线性
周期性
随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作用下高陡濒危古遗址载体变形响应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景科
谌文武
+2 位作者
和法国
孙冠平
郭青林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共7页
依托世界上最大的生土遗址——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通过高精度变形和温度监测,实时采集监测数据.通过对监测期内濒危崖体的大气温度特征、变形特征分析,发现交河故城濒危崖体的变形主要由大气温度所诱导,变形与大气温度均表现出较明显...
依托世界上最大的生土遗址——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通过高精度变形和温度监测,实时采集监测数据.通过对监测期内濒危崖体的大气温度特征、变形特征分析,发现交河故城濒危崖体的变形主要由大气温度所诱导,变形与大气温度均表现出较明显的周期时效性.温度升高,变形减小;温度降低,变形增大.结果表明:在天然状态与无突发事件下,濒危崖体变形处于周期性的弹性变形;如遇极端事件诱发,将导致濒危崖体的坍塌.研究结论对于交河故城崖体的科学加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遗址载体
温度作用
变形响应
周期性
时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河故城濒危崖体36区水平位移变化特征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景科
谌文武
+3 位作者
和法国
崔凯
任非凡
唐军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4-119,132,共7页
交河故城四周发育有大量濒危的崖体,掌握崖体的动态定量信息对于了解崖体的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而为崖体科学合理的加固设计提供基础信息。本文通过对崖体36区在天然条件下水平位移和上部土体温度的监测,分析了该区内不同破坏类型、...
交河故城四周发育有大量濒危的崖体,掌握崖体的动态定量信息对于了解崖体的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而为崖体科学合理的加固设计提供基础信息。本文通过对崖体36区在天然条件下水平位移和上部土体温度的监测,分析了该区内不同破坏类型、规模和机制的濒危崖体的水平位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濒临崖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水平位移变化的差异性,但是所有的水平位移变化与自然条件下土体温度的变化具有极强的相关性。研究结论为交河故城崖体后续加固工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体36区
工程地质条件
水平位移变化特征
土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敦煌莫高窟洞窟围岩渗透特性研究
被引量:
22
1
作者
王旭东
郭青林
李最雄
小泉圭吾
舛屋直
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
重点
试验室
敦煌研究院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国家
古代
壁画
保护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日本大阪大学工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139-3144,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潮湿环境下考古现场史前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No2010BAK67B16)
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o200705)
文摘
敦煌莫高窟壁画受自身材质和自然环境等的影响,已经保存了1000多年的壁画产生起甲、酥碱、空鼓、壁画大面积脱落等多种病害。多项研究已经证明,这些病害主要是由于水盐运移导致的,水汽在岩体内的运移促使盐分在壁画表面富集是造成石窟病害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石窟围岩的渗透性研究可以解释水汽运移的规律,研究壁画病害形成的机制。在研究中应用原位定水位渗透试验测得了莫高窟洞窟围岩不同地层岩组的渗透系数,并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监测原位渗透试验、X射线CT计算岩石孔隙比等多种方法和手段研究莫高窟围岩的渗透性,认为敦煌莫高窟围岩不同地层具有不同的渗透性,因此,即便处于同一地层岩组,渗透系数也有较大差别;在莫高窟围岩中存在渗透性好的地层,使水汽通过这些地层岩组向洞窟内运移成为可能;鉴于文物的特殊性等原因,在无法直接测得围岩渗透性的情况下,高密度电阻率法和X射线CT扫描是了解围岩渗透特性有效的办法。
关键词
莫高窟
围岩
渗透性
研究
Keywords
Mogao grottoes; surrounding rock; permeability; research;
分类号
TU458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硅酸钾材料加固土遗址耐风蚀颗粒元模拟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晓平
王思敬
李黎
王彦兵
机构
敦煌研究院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
研究
所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
重点
实验室
中国文化遗产
研究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65-3471,共7页
基金
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开放课题资助(No.200907)
文摘
西北干旱地区土遗址受风化、风蚀等破坏严重,大量土质文物亟待加固抢修。加固后土遗址的各耐环境因素及加固机制研究是土遗址加固的理论基础。首次引入颗粒元程序PFC,通过改变模型中颗粒间平行连接强度,对硅酸钾(简称PS)加固前后的土样进行数值模拟。在考虑实际土样颗粒粒径和密度的前提下,拟合了生土PS加固前后的抗压和抗拉强度,并将拟合后的颗粒元模型应用于风蚀模拟。通过随机生成挟沙风颗粒,以一定的速度撞向土体,模拟挟沙风的吹蚀作用。挟沙风颗粒数与循环步数成正比例,因此,可以用挟沙风颗粒数来代表吹蚀时间的长短。挟沙风颗粒的速度则代表挟沙风风速。模拟结果表明,在20 m/s的挟沙风吹蚀作用下,风蚀程度随吹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未加固土样的风蚀程度增幅度远大于加固土样;同样吹蚀时间条件下,加固土样的抗风蚀强度明显高于未加固土样。这些模拟结论与风洞试验结果的统计规律一致。本研究拟合的颗粒流模型可进一步应用于PS加固机制研究及耐风蚀、雨蚀、冻融等诸环境影响分析研究。
关键词
土遗址
风蚀
挟沙风
颗粒流模拟
Keywords
ancient earthen sites
wind erosion
sand-driving wind flow
particle flow code simulation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O242 [理学—计算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陡濒倾土遗址边坡加固后的变形行为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景科
谌文武
和法国
孙冠平
郭青林
机构
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敦煌研究院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敦煌研究院
保护
所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1,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2006BAK302)
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课题资助
文摘
土遗址边坡加固不同于一般边坡加固是在于其文物属性。对于高陡濒临倾倒的边坡一般采取"去头补脚"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对于土遗址边坡须遵从原状保护的原则。土遗址边坡加固后演化过程具有独有的特征。为此,边坡的变形监测资料对分析边坡变形演化规律及边坡稳定性至关重要。采用南瑞大坝全自动变形监测仪对交河故城51-3亚区濒倾边坡加固后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精度达0.01mm。通过对变形数据分析,阐明其变形行为特征,进而挖掘加固后边坡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加固后边坡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常态稳变和局部突变特性;变形可划分为明显的趋势性变形、周期震荡式变形和随机性变形。研究结论对于类似土遗址边坡加固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陡濒倾
土遗址边坡
变形行为
非线性
周期性
随机性
Keywords
Toppling of high and steep slopes
Earthen slope site
Deformation behavior
Non-linear
Periodical
Random
分类号
TU47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作用下高陡濒危古遗址载体变形响应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景科
谌文武
和法国
孙冠平
郭青林
机构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敦煌研究院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敦煌研究院
保护
所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共7页
基金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K302)
文摘
依托世界上最大的生土遗址——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通过高精度变形和温度监测,实时采集监测数据.通过对监测期内濒危崖体的大气温度特征、变形特征分析,发现交河故城濒危崖体的变形主要由大气温度所诱导,变形与大气温度均表现出较明显的周期时效性.温度升高,变形减小;温度降低,变形增大.结果表明:在天然状态与无突发事件下,濒危崖体变形处于周期性的弹性变形;如遇极端事件诱发,将导致濒危崖体的坍塌.研究结论对于交河故城崖体的科学加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古遗址载体
温度作用
变形响应
周期性
时效性
Keywords
ancient site vector
temperature effect
deformation response
periodicity
timely-effect
分类号
K928.7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河故城濒危崖体36区水平位移变化特征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景科
谌文武
和法国
崔凯
任非凡
唐军
机构
敦煌研究院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4-119,132,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2006BAK30B02)
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敦煌研究)课题:交河故城崖体加固过程中崖体变形规律与稳定性分析
文摘
交河故城四周发育有大量濒危的崖体,掌握崖体的动态定量信息对于了解崖体的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而为崖体科学合理的加固设计提供基础信息。本文通过对崖体36区在天然条件下水平位移和上部土体温度的监测,分析了该区内不同破坏类型、规模和机制的濒危崖体的水平位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濒临崖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水平位移变化的差异性,但是所有的水平位移变化与自然条件下土体温度的变化具有极强的相关性。研究结论为交河故城崖体后续加固工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关键词
崖体36区
工程地质条件
水平位移变化特征
土体温度
分类号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敦煌莫高窟洞窟围岩渗透特性研究
王旭东
郭青林
李最雄
小泉圭吾
舛屋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硅酸钾材料加固土遗址耐风蚀颗粒元模拟分析
张晓平
王思敬
李黎
王彦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陡濒倾土遗址边坡加固后的变形行为
张景科
谌文武
和法国
孙冠平
郭青林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温度作用下高陡濒危古遗址载体变形响应
张景科
谌文武
和法国
孙冠平
郭青林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交河故城濒危崖体36区水平位移变化特征
张景科
谌文武
和法国
崔凯
任非凡
唐军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