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市夏黑葡萄设施促早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江山 余生明 +1 位作者 吴玉霞 常永义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6年第4期29-31,共3页
结合敦煌市气候特点,从日光温室园地选择、苗木定植、温湿度管理、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优质花果管理和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夏黑葡萄设施促早优质丰产无公害栽培技术,为农民和同类地区发展设施促早栽培葡萄产业提供技... 结合敦煌市气候特点,从日光温室园地选择、苗木定植、温湿度管理、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优质花果管理和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夏黑葡萄设施促早优质丰产无公害栽培技术,为农民和同类地区发展设施促早栽培葡萄产业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夏黑葡萄 设施促早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李光杏栽培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秦占毅 刘生虎 +1 位作者 马海丽 马希武 《山西果树》 2017年第2期21-23,共3页
敦煌李光杏是甘肃省敦煌市的特色果品,因其味甜多汁,香气独特,品质上乘而闻名。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异地比较,分析了环境因素对敦煌李光杏结果的影响,总结出了李光杏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对敦煌李光杏的科学栽培和区域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敦煌李光杏 丰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幼龄葡萄越冬冻害调查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5
3
作者 余生明 蔺创业 +1 位作者 张家银 王秀琴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8年第5期31-34,共4页
2007年冬,甘肃敦煌地区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冬季低温和早霜冻害天气,使大面积葡萄遭受严重冻害。通过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确定了葡萄受冻的主要因子为葡萄根系、枝蔓受冻程度与区域环境、土壤条件、管理技术、埋土厚度、品种特性及苗木质... 2007年冬,甘肃敦煌地区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冬季低温和早霜冻害天气,使大面积葡萄遭受严重冻害。通过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确定了葡萄受冻的主要因子为葡萄根系、枝蔓受冻程度与区域环境、土壤条件、管理技术、埋土厚度、品种特性及苗木质量等。根据敦煌自然气候特点,提出了防止幼龄葡萄冻害的措施及应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冻害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敦煌葡萄产业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余生明 陈翠莲 +1 位作者 李葆荣 余海正 《甘肃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59-63,共5页
按照酒泉市委发展"一特四化"的总要求,通过对敦煌葡萄产业发展渊源和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和总结了敦煌葡萄产业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特点,进一步明确了做大做强葡萄产业的思路、对策与方向,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 按照酒泉市委发展"一特四化"的总要求,通过对敦煌葡萄产业发展渊源和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和总结了敦煌葡萄产业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特点,进一步明确了做大做强葡萄产业的思路、对策与方向,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敦煌葡萄产业这篇大文章做得更好,为建设"西北最具特色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做出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葡萄产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李光杏低产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余生明 蔺创业 《甘肃林业科技》 2013年第3期48-51,61,共5页
总结了由于受气候及果园综合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李光杏败育花比例上升和授粉品种、授粉昆虫减少,异花授粉受精受阻,开花多、结果稀少;提出了治理措施。
关键词 李光杏 结果枝组老化 授粉昆虫 败育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地区黄斑星天牛化学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海丽 殷春 秦占毅 《防护林科技》 2021年第5期52-53,56,共3页
通过在黄斑星天牛化学防治区和对照区建立临时标准地,调查树下黄斑星天牛死亡成虫数、刻槽数、3龄以下活幼虫数、3龄以上活幼虫数、羽化孔数等,进行黄斑星天牛化学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树干注药+树冠喷药”有机结合的防治措施可... 通过在黄斑星天牛化学防治区和对照区建立临时标准地,调查树下黄斑星天牛死亡成虫数、刻槽数、3龄以下活幼虫数、3龄以上活幼虫数、羽化孔数等,进行黄斑星天牛化学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树干注药+树冠喷药”有机结合的防治措施可使树下黄斑星天牛死亡成虫率达到52.1%,刻槽减退率达到89.1%,3龄以下幼虫减退率达到94.3%,且防治效果不受限于天牛重度、中度、轻度发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星天牛 化学防治 死亡成虫率 减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南泉湿地生态保护现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石玉璋 边银霞 +1 位作者 罗有强 文静 《甘肃林业科技》 2013年第1期44-47,共4页
敦煌南泉地处库姆塔格大沙漠东缘,区内泉眼、湖泊星罗棋布,喜湿植被繁茂,原始地貌独特。南泉湿地对保护敦煌绿洲、涵养水源、调节区域小气候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现状分析表明,南泉湿地保护与开发面临着湿地面积萎缩、人为不合理利用、... 敦煌南泉地处库姆塔格大沙漠东缘,区内泉眼、湖泊星罗棋布,喜湿植被繁茂,原始地貌独特。南泉湿地对保护敦煌绿洲、涵养水源、调节区域小气候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现状分析表明,南泉湿地保护与开发面临着湿地面积萎缩、人为不合理利用、生态保护资金匮乏、研究基础薄弱等的主要问题。争取获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做好湿地发展规划、提高社会认知度、有限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等是促进南泉湿地生态保护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南泉湿地 生态 保护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鲜食葡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余生明 蔺创业 +1 位作者 吴刚 秦森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2年第1期66-68,共3页
甘肃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鲜食葡萄栽培规模大,效益高,发展速度快。但戈壁沙漠环围,严寒、干旱、高温、强光照及土壤贫瘠和盐碱等因素,均对葡萄栽培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冻害,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葡萄发展的关键因素,亟需深入研究抗... 甘肃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鲜食葡萄栽培规模大,效益高,发展速度快。但戈壁沙漠环围,严寒、干旱、高温、强光照及土壤贫瘠和盐碱等因素,均对葡萄栽培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冻害,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葡萄发展的关键因素,亟需深入研究抗逆栽培技术并采取综合性措施。如使用抗性砧木,种植适宜的品种,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实施水肥一体化等,提高栽培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改善葡萄的生长发育条件,进一步提高葡萄质量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抗逆栽培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地区红地球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翠萍 《甘肃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63-65,共3页
通过3年的栽培试验,实现了1年定植,2年挂果,3年丰产的目标,总结了红地球葡萄在敦煌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为干旱地区葡萄基地建设提供经验。
关键词 干旱地区 栽培技术 红地球葡萄 优质丰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营养袋育苗和栽植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翠萍 《甘肃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52-53,共2页
通过3年的试验,探索总结出了在早春多风、低温、干旱地区日光温室葡萄营养袋育苗和栽植配套技术,促进了葡萄基地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 葡萄 营养袋育苗 栽植技术 日光温室 基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地区引进花绒寄甲防治黄斑星天牛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殷春 马海丽 +5 位作者 秦占义 雷宏全 常娟 沈晓沛 马文杰 张翌楠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6期54-55,59,共3页
在黄斑星天牛危害的林间投放花绒寄甲卵卡和成虫进行黄斑星天牛防治试验,通过开展花绒寄甲寄生率调查研究防治效果,通过花绒寄甲越冬情况调查,判断花绒寄甲能否在敦煌越冬。结果表明:投放花绒寄甲可有效防治黄斑星天牛危害,花绒寄甲的... 在黄斑星天牛危害的林间投放花绒寄甲卵卡和成虫进行黄斑星天牛防治试验,通过开展花绒寄甲寄生率调查研究防治效果,通过花绒寄甲越冬情况调查,判断花绒寄甲能否在敦煌越冬。结果表明:投放花绒寄甲可有效防治黄斑星天牛危害,花绒寄甲的寄生率为7.88%,黄斑星天牛的虫口减退率为79.35%;越冬调查时发现花绒寄甲成虫和蛹共计3头,表明花绒寄甲可以在敦煌地区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星天牛 花绒寄甲 寄生 越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李光杏花芽分化与发育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继强 罗文莉 +3 位作者 陈翠莲 赵通 郭荣 王俊杰 《甘肃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12-17,共6页
花芽分化是果树生殖生长最为关键的发育阶段,李光杏雌蕊败育影响果实产量。以敦煌市10 a生李光杏为对象,通过摘叶试验、常规石蜡切片显微观察研究花芽形态分化与发育。结果表明,在敦煌市,李光杏花芽形态分化6月中旬开始,7月下旬基本结... 花芽分化是果树生殖生长最为关键的发育阶段,李光杏雌蕊败育影响果实产量。以敦煌市10 a生李光杏为对象,通过摘叶试验、常规石蜡切片显微观察研究花芽形态分化与发育。结果表明,在敦煌市,李光杏花芽形态分化6月中旬开始,7月下旬基本结束,8月上旬日仍有少数花芽形态分化;7月上旬开始花器官分化,次序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雄蕊、雌蕊分化同时开始于8月20日,雄蕊分化迅速而集中,盛期出现在8月下旬,至9月10日结束,历时21 d;雌蕊分化缓慢而离散,盛期出现在9月10日,持续至9月底;10月初开始雌、雄蕊发育。研究证明,敦煌市李光杏雌蕊败育不是雌蕊未能分化而是分化后的发育异常现象;摘叶阻断叶芽发育,抑制花芽形态分化但不阻断花芽发育。分析指出,花芽形态分化的关键是芽体构建与母枝的维管联系,"扎根"母枝之中,而雌蕊败育与"扎根"粗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光杏 摘叶试验 花芽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泉市草履蚧不同防控方法效果比较
13
作者 魏秀红 齐丽君 +2 位作者 刘艳楠 何长福 雷宏全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4期55-57,共3页
为控制草履蚧的危害,分别开展了人工清除卵囊、不同阻隔方法和不同药剂对草履蚧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瓜州县3月下旬、敦煌市2月中下旬草履蚧上树之前,应先人工清除含有卵囊的枯枝落叶,缠好塑料棚膜或双面黏虫胶带阻隔草履蚧若虫上树... 为控制草履蚧的危害,分别开展了人工清除卵囊、不同阻隔方法和不同药剂对草履蚧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瓜州县3月下旬、敦煌市2月中下旬草履蚧上树之前,应先人工清除含有卵囊的枯枝落叶,缠好塑料棚膜或双面黏虫胶带阻隔草履蚧若虫上树,然后喷施39%螺虫·噻嗪酮乳油300倍液或4.3%高氯·甲维盐乳油300倍液,该防治方法见效快、效果显著,适宜在酒泉市草履蚧防治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履蚧 阻隔法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边银霞 王辉 +1 位作者 石玉璋 韩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571-17573,共3页
[目的]讨论温度和光照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发芽试验法,测定不同条件下油松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果]恒温处理下,油松种子萌发的适合温度为25℃和30℃;变温处理下,油松种子在20℃/25℃发芽率较高,萌发速度较快;光... [目的]讨论温度和光照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发芽试验法,测定不同条件下油松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果]恒温处理下,油松种子萌发的适合温度为25℃和30℃;变温处理下,油松种子在20℃/25℃发芽率较高,萌发速度较快;光照可以促进油松种子的萌发。[结论]该研究得出油松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为油松种群的人工繁育和植被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种子萌发 温度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葡萄土肥水标准化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15
作者 余生明 余海正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6年第5期166-168,共3页
敦煌独特的自然资源,对发展葡萄产业十分有利。本文结合敦煌实际,主要论述了敦煌沙地葡萄土肥水标准化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治理对策,为敦煌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沙地 土肥水管理 治理对策和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光杏’花芽分化时期内源激素及碳氮比值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赵通 陈翠莲 +6 位作者 程丽 张继强 刘生虎 郭荣 朱祖雷 朱燕芳 王延秀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7-104,共8页
为了明确‘李光杏’花芽分化的时期及分化特点,研究其花芽分化的调控机制,于2018年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花芽分化的时期进行观察,并测定内源激素及碳氮比值的变化。‘李光杏’自6月20日开始至10月初分化完成,其过程分为未分化期、分... 为了明确‘李光杏’花芽分化的时期及分化特点,研究其花芽分化的调控机制,于2018年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花芽分化的时期进行观察,并测定内源激素及碳氮比值的变化。‘李光杏’自6月20日开始至10月初分化完成,其过程分为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花粉细胞期等7个时期,分化盛期集中在8—9月份,且各时期均有重叠现象。6月下旬,随着形态分化开始,ABA、CTK含量下降并维持低水平;IAA含量呈上升趋势,且9月份出现峰值(239 ng·g^-1);ZR、GA含量的变化呈先升后降趋势,9月出现峰值,分别为ZR(64.8 ng·g^-1)、GA(317 ng·g^-1);6月份(未分化期)ABA/IAA、ABA/GA、ZR/IAA比值显著高于其他时期,ZR/GA的变化呈先升后降趋势,7月份出现最高值,为0.25,9月份(雌蕊分化期)最小,为0.21。GA/IAA在6月份最高(1.79),进入形态分化期后逐渐下降。ZR/ABA的变化呈先升后降趋势,9月份最高(0.24)。全氮、全碳含量不断降低,直至10月初分化完成后显著升高,且C/N呈先升后降趋势。本研究结果认为,ABA、CTK这两大促花激素的含量显著升高以及较高的ABA/IAA、ZR/IAA及ABA/GA的比值(分别为3.75,0.41,194时)有利于花芽分化进行,当碳氮比(C/N)升高(37.31~54.79)时,有利于‘李光杏’花器官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光杏 花芽分化 内源激素 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末李广杏园山楂红蜘蛛危害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存世 陈翠莲 +4 位作者 魏佳英 武蕾 刘生虎 邱军 郭荣 《甘肃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47-50,F0003,共5页
对山楂红蜘蛛秋末危害20 a树龄的李广杏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山楂红蜘蛛秋末具有从枝叶处向下在距树干2 m以上朝东南方向或朝南方向的树干大纵裂纹、翘皮及侧枝粗皮缝隙、枝桠处等部位虫体聚集迁移行为;秋末虫害株率为84.1%,感虫... 对山楂红蜘蛛秋末危害20 a树龄的李广杏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山楂红蜘蛛秋末具有从枝叶处向下在距树干2 m以上朝东南方向或朝南方向的树干大纵裂纹、翘皮及侧枝粗皮缝隙、枝桠处等部位虫体聚集迁移行为;秋末虫害株率为84.1%,感虫指数为53.97,达到重度标准;虫害株率与虫害等级之间呈高低无序排列现象,但虫害等级为Ⅴ级时,其虫害株率最高;当李广杏基干直径≥23.0 cm时,基干直径越大,该虫利用树干翘皮等场所位置越多,害虫危害等级就越高,植株受害就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广杏 山楂红蜘蛛 虫害等级 感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