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大补肝汤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张禄璐 芦文娟 +1 位作者 张李香 梁永林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6-2032,共7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大补肝汤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大补肝汤有效药物成分及靶点;GeneCard、OMIM、DrugBank、PharmGKB数据库获取疾病靶标基因;利用Venny2.1.0工具绘制药物-疾病靶点韦恩图,获取交...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大补肝汤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大补肝汤有效药物成分及靶点;GeneCard、OMIM、DrugBank、PharmGKB数据库获取疾病靶标基因;利用Venny2.1.0工具绘制药物-疾病靶点韦恩图,获取交集靶点,并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互作网络,筛选核心靶点,Cytoscape软件建立“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使用R语言软件进行GO生物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以及PyMol软件对药物核心成分及疾病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补肝汤低、中、高剂量组(0.17、0.34、0.68 g/mL),红景天组(0.09 g/kg),通过小鼠负重游泳训练建立运动性疲劳模型,电镜下观察小鼠肝细胞损伤,生化法检测血清LD、BUN水平,肝组织SOD活性和MDA、肝糖原、肌糖原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p-Akt、Nrf2、HO-1蛋白表达。结果 共筛选得到大补肝汤活性成分70种,药物-疾病交集靶点165个,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β-谷甾醇、异鼠李素等为主要核心成分,HSP90AA1、TP53、MAPK1、Akt1、RELA等为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得出生物过程涉及2 286个条目、细胞组成涉及82个条目、分子功能涉及205个条目,与运动性疲劳较为密切的通路为PI3K-Akt、TNF、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大补肝汤核心有效成分与疾病关键靶点基因具有较稳定的结合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延长(P<0.01),血清LD、BUN水平降低(P<0.05,P<0.01),肝糖原、肌糖原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SOD活性升高(P<0.01),MDA水平降低(P<0.01),肝细胞形态结构正常,线粒体肿胀减轻,肝组织p-Akt、Nrf2、HO-1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 大补肝汤可能通过调控Akt/Nrf2信号通路,减轻肝脏氧化应激损伤,促进代谢废物LD、BUN排除,提高机体肝糖原、肌糖原水平,改善机体能量代谢平衡,发挥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补肝汤 运动性疲劳 Akt/Nrf2信号通路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