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林蛙残体多肽螯合硒的制备及其抗炎活性
1
作者
徐萍
王君淑
+2 位作者
鞠凤霞
李深
张凤清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4-962,共9页
以林蛙(Rana dybowskii)残体为原材料,在酶解条件下获得林蛙残体多肽(RDRP),再与硒离子(Se4)螯合制备林蛙残体多肽螯合硒(RDRPCS),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研究螯合反应的优化条件,并通过体外细胞模型对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以林蛙(Rana dybowskii)残体为原材料,在酶解条件下获得林蛙残体多肽(RDRP),再与硒离子(Se4)螯合制备林蛙残体多肽螯合硒(RDRPCS),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研究螯合反应的优化条件,并通过体外细胞模型对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e4与RDRP作用生成螯合物;RDRPCS有足够的金属结合位点,螯合位点分别为氨基、羟基和C=O;螯合工艺优化结果为温度60℃,pH=6,时间65 min,质量比2.5:1,该条件下螯合反应的效率为70.7%;不同浓度的螯合物对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的NO,TNF-α,IL-6和IL-1β的释放量均具有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蛙残体肽
螯合硒
抗炎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参电子束辐照杀菌安全剂量的确定及质量评价
2
作者
庄新慧
于敏
+2 位作者
王君淑
焦连庆
张凤清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6,共12页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杀菌对丹参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4、6、8、10、12、14、16、18 kGy辐照剂量处理丹参样品,比较不同剂量下丹参微生物水平、8种化合物含量、抗氧化活性,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确定最佳安全剂量;建立丹参...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杀菌对丹参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4、6、8、10、12、14、16、18 kGy辐照剂量处理丹参样品,比较不同剂量下丹参微生物水平、8种化合物含量、抗氧化活性,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确定最佳安全剂量;建立丹参辐照前后指纹图谱,判断电子束辐照杀菌前后丹参化学成分一致性是否良好;选取6批丹参验证最佳安全辐照剂量。结果表明,丹参电子束辐照杀菌剂量达10 kGy及以上时,微生物水平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规定标准;在10 kGy剂量内,辐照组与对照组的8种化合物总含量、4种抗氧化活性无显著差异,且10 kGy剂量组与对照组的抗氧化活性最接近。综上,确定10 kGy为丹参电子束辐照杀菌的最佳安全辐照剂量。辐照前后丹参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拉曼光谱(SERS)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提示化学成分一致性良好。6批丹参经10 kGy杀菌后的微生物水平符合药典规定;8种化合物含量、抗氧化活性、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存活率经t检验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电子束辐照杀菌技术在丹参生产中的应用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电子束辐照杀菌
抗氧化活性
指纹图谱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林蛙油对卵泡发育障碍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星瑶
王玉
+5 位作者
王君淑
王晓汇
邸琳
刘新宇
赵宏宇
张凤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35,共10页
目的:通过转录组学角度分析林蛙油对环磷酰胺所致卵泡发育障碍的影响,为林蛙油的雌激素样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筛选后的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模型组(M)、阳性药组(P)、林蛙油低(ORL)、高剂量...
目的:通过转录组学角度分析林蛙油对环磷酰胺所致卵泡发育障碍的影响,为林蛙油的雌激素样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筛选后的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模型组(M)、阳性药组(P)、林蛙油低(ORL)、高剂量组(ORH);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卵泡发育障碍大鼠模型;除模型组外,其余大鼠灌胃相应药物,连续灌胃14~16 d后测定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摘取卵巢和子宫称量记录,计算器官指数;一侧卵巢与子宫做HE染色计算各级卵泡数量及子宫内膜厚度,另一侧卵巢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筛选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大鼠卵泡发育障碍模型成功建立。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林蛙油低、高剂量组大鼠子宫湿重和子宫指数显著升高(P<0.05),孕酮和雌二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林蛙油低、高剂量组大鼠窦前卵泡与黄体数量显著升高(P<0.05),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林蛙油低剂量组大鼠窦状卵泡数量显著升高(P<0.05);转录组结果显示,林蛙油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基因分别有738、572个;GO富集分析分别富集到1790、1616个条目;KEGG富集分析主要集中在PI3K/Akt信号通路与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结论:林蛙油能有效改善环磷酰胺所致卵泡发育障碍大鼠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卵巢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萎缩等情况,其分子机制可能与PI3K/Akt、B细胞受体等通路及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蛙油
卵泡发育障碍
卵巢
环磷酰胺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蛙残体多肽螯合硒的制备及其抗炎活性
1
作者
徐萍
王君淑
鞠凤霞
李深
张凤清
机构
长春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敦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吉林工商学院粮食学院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4-962,共9页
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批准号:20220202073NC)。
文摘
以林蛙(Rana dybowskii)残体为原材料,在酶解条件下获得林蛙残体多肽(RDRP),再与硒离子(Se4)螯合制备林蛙残体多肽螯合硒(RDRPCS),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研究螯合反应的优化条件,并通过体外细胞模型对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e4与RDRP作用生成螯合物;RDRPCS有足够的金属结合位点,螯合位点分别为氨基、羟基和C=O;螯合工艺优化结果为温度60℃,pH=6,时间65 min,质量比2.5:1,该条件下螯合反应的效率为70.7%;不同浓度的螯合物对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的NO,TNF-α,IL-6和IL-1β的释放量均具有抑制效果.
关键词
林蛙残体肽
螯合硒
抗炎
细胞模型
Keywords
Rana dybowskii residues peptides
chelating selenium
anti-inflammatory
cell model
分类号
Q71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参电子束辐照杀菌安全剂量的确定及质量评价
2
作者
庄新慧
于敏
王君淑
焦连庆
张凤清
机构
长春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敦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6,共12页
基金
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2C041-6)。
文摘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杀菌对丹参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4、6、8、10、12、14、16、18 kGy辐照剂量处理丹参样品,比较不同剂量下丹参微生物水平、8种化合物含量、抗氧化活性,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确定最佳安全剂量;建立丹参辐照前后指纹图谱,判断电子束辐照杀菌前后丹参化学成分一致性是否良好;选取6批丹参验证最佳安全辐照剂量。结果表明,丹参电子束辐照杀菌剂量达10 kGy及以上时,微生物水平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规定标准;在10 kGy剂量内,辐照组与对照组的8种化合物总含量、4种抗氧化活性无显著差异,且10 kGy剂量组与对照组的抗氧化活性最接近。综上,确定10 kGy为丹参电子束辐照杀菌的最佳安全辐照剂量。辐照前后丹参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拉曼光谱(SERS)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提示化学成分一致性良好。6批丹参经10 kGy杀菌后的微生物水平符合药典规定;8种化合物含量、抗氧化活性、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存活率经t检验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电子束辐照杀菌技术在丹参生产中的应用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丹参
电子束辐照杀菌
抗氧化活性
指纹图谱
质量评价
Keywords
Salvia miltiorrhiza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sterilization
antioxidant activity
fingerprints
quality evaluation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S567.53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林蛙油对卵泡发育障碍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星瑶
王玉
王君淑
王晓汇
邸琳
刘新宇
赵宏宇
张凤清
机构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药效毒理评价中心
敦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35,共10页
基金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YDZJ202201ZYTS264)
长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1ZY62)。
文摘
目的:通过转录组学角度分析林蛙油对环磷酰胺所致卵泡发育障碍的影响,为林蛙油的雌激素样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筛选后的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模型组(M)、阳性药组(P)、林蛙油低(ORL)、高剂量组(ORH);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卵泡发育障碍大鼠模型;除模型组外,其余大鼠灌胃相应药物,连续灌胃14~16 d后测定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摘取卵巢和子宫称量记录,计算器官指数;一侧卵巢与子宫做HE染色计算各级卵泡数量及子宫内膜厚度,另一侧卵巢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筛选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大鼠卵泡发育障碍模型成功建立。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林蛙油低、高剂量组大鼠子宫湿重和子宫指数显著升高(P<0.05),孕酮和雌二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林蛙油低、高剂量组大鼠窦前卵泡与黄体数量显著升高(P<0.05),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林蛙油低剂量组大鼠窦状卵泡数量显著升高(P<0.05);转录组结果显示,林蛙油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基因分别有738、572个;GO富集分析分别富集到1790、1616个条目;KEGG富集分析主要集中在PI3K/Akt信号通路与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结论:林蛙油能有效改善环磷酰胺所致卵泡发育障碍大鼠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卵巢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萎缩等情况,其分子机制可能与PI3K/Akt、B细胞受体等通路及基因有关。
关键词
林蛙油
卵泡发育障碍
卵巢
环磷酰胺
转录组
Keywords
Oviductus Ranae(OR)
follicular developmental dysfunction
ovary
cyclophosphamide
transcriptome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林蛙残体多肽螯合硒的制备及其抗炎活性
徐萍
王君淑
鞠凤霞
李深
张凤清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丹参电子束辐照杀菌安全剂量的确定及质量评价
庄新慧
于敏
王君淑
焦连庆
张凤清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林蛙油对卵泡发育障碍大鼠的影响
何星瑶
王玉
王君淑
王晓汇
邸琳
刘新宇
赵宏宇
张凤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