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独症谱系障碍RUBI-PT方案的改编及适应性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娜 章玲丽 +3 位作者 任芳 杨涵舒 李斐 徐明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1-300,共10页
目的·探究“行为干预研究单位孤独症网络家长培训”[the Research Units in Behavioral Intervention(RUBI)Autism Network Parent Training,RUBI-PT]方案的中国本土化改编并对其适应性进行调查。方法·按照文化改编的4个步骤... 目的·探究“行为干预研究单位孤独症网络家长培训”[the Research Units in Behavioral Intervention(RUBI)Autism Network Parent Training,RUBI-PT]方案的中国本土化改编并对其适应性进行调查。方法·按照文化改编的4个步骤对RUBI-PT方案进行改编,包括信息收集、初步改编设计、初步改编测试、进一步调整。信息收集阶段邀请了6位儿科专家和2位心理治疗师进行6次焦点小组访谈,并根据专家意见从语言、治疗形式、治疗设置等方面对RUBI-PT方案进行初步改编;初步改编测试阶段招募了16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的家长,分2批参加线上RUBI-PT,结束后收集项目反馈问卷并行适应性调查分析,最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方案的进一步调整。结果·RUBI-PT的初步改编方案由个体培训调整为团体培训,包含8次核心技能课程,采用线上会议形式实施。初步测试结果显示,家长对于上课进度、上课过程、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作业点评情况的满意度分别为90%、80%、100%和100%;课程难度方面,第7次课(功能性沟通训练)和第8次课(教授技能)的难度最大。依据上述调查结果和专家小组意见完成进一步调整,最终形成本土化RUBI-PT的改编方案。结论·经过改编和适应性调查,形成了适用于中国ASD儿童家庭的家长行为训练策略即RUBI-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家长行为训练 行为干预研究单位孤独症网络家长培训 文化改编 适应性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想”普通话标准化评估在听障儿童语言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刘雪曼 de Villiers,Jill +5 位作者 宁春岩 Rolfhus,Eric Hutchings,Teresa Lee,Wendy 江帆 章依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7-622,共6页
目的本文讨论了用口语交流的听障儿童语言发展效果评估的最新实证。方法研究强调,语言评估须足够具体,才能捕捉到细微的词汇及语法缺陷。"普通话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标准化评估"(Diagnostic Receptive and Expressive Assessme... 目的本文讨论了用口语交流的听障儿童语言发展效果评估的最新实证。方法研究强调,语言评估须足够具体,才能捕捉到细微的词汇及语法缺陷。"普通话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标准化评估"(Diagnostic Receptive and Expressive Assessment of Mandarin,DREAM,译为"梦想")抓住儿童普通话习得的核心特征,是基于中国大陆地区的普通话儿童来建立常模的综合性的语言测试,可以测量中国大陆儿童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语言技能。声音和图片通过平板电脑呈现,答案以触屏的方式进行记录,减少了人为差异,使操作更加标准化。结果本文报告了DREAM的题目设计、信度和效度研究等内容。试验研究显示,该测试可提供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详细信息。测试可提供诊断儿童具体语言发育缺陷的报告,用来指导康复计划的制定,使更加个性化的康复干预成为可能。结论 DREAM是转化科学的成功范例——把科研结果从语言习得的循证研究转移到临床评估和干预康复的应用领域。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综合性普通话语言测试将推动中国听障儿童干预和康复的效果评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语言测试 语言发展 效果评估 普通话 梦想语言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心理发育障碍儿童静态眼睛照片深度学习的病例对照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友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7-240,共4页
背景目前对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障碍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尚缺乏客观的生物学指标,一些神经心理发育障碍儿童的眼睛特征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评价静态眼睛图像是否可以作为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障碍的一个潜在的筛查测试。设计病例对... 背景目前对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障碍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尚缺乏客观的生物学指标,一些神经心理发育障碍儿童的眼睛特征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评价静态眼睛图像是否可以作为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障碍的一个潜在的筛查测试。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双眼图像采集应用Google人脸图片搜索引擎进行图片搜索,以“autism and child/autistic child”和“normal child/healthy child”关键词搜索到的图片分别归为神经心理发育障碍组和对照组。人工删除完全重复的照片、卡通照片、有面部畸形的照片、没有儿童脸的照片和有多个儿童脸部的照片;应用图像工具识别和挖取每张儿童人脸照片中的双眼图像。生成的眼睛图像调整至128×28分辨率(8位灰度)。卷积神经网络(CNN)是基于一台安装了Kera、Scipy和Python成像库(PIL)的Windows 7计算机。采用二进制交叉熵损失函数和RMSprop算法优化器对模型进行训练。将图像数据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神经心理发育障碍组测试分数>0.5为分类正确,对照组≤0.5为分类正确,训练25次停止。以分组检索结果为“金标准”,以深度学习训练模型分组为待测标准。计算准确率和损失率。主要结局指标根据深度学习训练模型两组特征生成的眼睛图像。结果通过双眼图像采集到826张儿童眼睛图像,神经心理发育障碍组413张,对照组413张。训练集736张(89.1%),验证集44张(5.3%),测试集46张(5.6%)。训练集和验证集准确率随训练次数增加呈升高趋势,训练集和验证集损失率随训练次数增加而逐渐下降。神经心理发育障碍组和对照组测试分数分别为0.66±0.20和0.2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3,P<0.001),正确分类例数分别为18/23例(78.3%)和22/23例(95.6%)。准确率为87.0%,敏感度为78.3%(95%CI:58.1%~90.3%),特异度为95.6%(95%CI:79.0%~99.2%)。深度学习训练模型ROC曲线显示,AUC=0.962。由CNN卷积图层的可视化生成神经心理发育障碍组和对照组的眼间距宽,像素数分别为90和70。结论深度学习训练模型可以获得神经心理发育障碍儿童的眼睛特征,这将有利于通过评价眼睛图片提高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障碍的早期筛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眼睛图片 儿童 神经心理发育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家庭应答性行为与语言和认知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徐小娟 章依文 +2 位作者 茅红美 忻怡 肖蕾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435-439,共5页
目的研究汉语家庭婴幼儿应答性行为与语言和认知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语言环境分析系统(LENA)进行3次自然家庭环境下的录音,采集成人-儿童对话轮换数(成人发起和儿童发起)、成人言语字词数和儿童言语字词数等指标。语言和认知发育分... 目的研究汉语家庭婴幼儿应答性行为与语言和认知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语言环境分析系统(LENA)进行3次自然家庭环境下的录音,采集成人-儿童对话轮换数(成人发起和儿童发起)、成人言语字词数和儿童言语字词数等指标。语言和认知发育分别采用"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和"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Ⅰ"进行评估。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个家庭4~30月龄儿童进入分析。4~12月龄7名、~24月龄9名和~30月龄6名。3个年龄组成人言语字词数、成人-儿童对话轮换数和成人发起的对话轮换数差异总体上无统计学意义;儿童言语字词数、儿童发起的对话轮换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在控制年龄因素后,儿童语言发育与儿童言语字词数、儿童发起的对话轮换数显著相关,成人-儿童对话轮换数与成人言语字词数、儿童言语字词数显著相关;表达性语言和Bayley运动发育指数(PDI)与成人-儿童对话轮换数显著相关,同时PDI还与成人言语字词数、成人发起的对话轮换数显著相关。结论 LENA可客观评价儿童的家庭应答性行为,婴幼儿家庭应答性行为有一定的年龄特征性,且与儿童语言和认知发育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语言发育 认知发育 应答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