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延保 龙莉 陈春声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中山大学在探索重点综合性大学如何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努力将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围绕提升大学管理者的文化理念、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建设好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等三个重要问题,创造性地... 本文介绍了中山大学在探索重点综合性大学如何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努力将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围绕提升大学管理者的文化理念、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建设好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等三个重要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通过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创新推进教育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山大学的探索实践和经验总结,对于国内同类兄弟院校深化文化素质教育,进行大学文化建设,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 大学文化建设 研究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觉面向新挑战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被引量:2
2
作者 欧阳康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3,共3页
20多年来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的历程,就是中国社会迅速进步的历程,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迅速改革的历程,更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不断明确化、细致化的历程,文化素质教育身逢其时,做出了奉献,取得了成绩,获得了肯定。当前党中央对于文... 20多年来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的历程,就是中国社会迅速进步的历程,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迅速改革的历程,更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不断明确化、细致化的历程,文化素质教育身逢其时,做出了奉献,取得了成绩,获得了肯定。当前党中央对于文化、文化育人、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有可能借助于天时、地利与人和,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分析当前问题,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 高校 自觉 核心价值观 中国社会 文化育人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结·协作·智能--AI时代生命科学通识教育课程的三维重构
3
作者 兰利琼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2,共7页
在“网络原住民”使用线上教学平台常态化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的双重背景下,高等教育界的有效应对既是时代课题,更是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文献研究与计量分析,结合访谈调研,阐释通识教育的价值重要性和时代急迫性... 在“网络原住民”使用线上教学平台常态化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的双重背景下,高等教育界的有效应对既是时代课题,更是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文献研究与计量分析,结合访谈调研,阐释通识教育的价值重要性和时代急迫性,探索生命科学通识类国家一流课程的持续建设。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联结自然与社会;在教与学主体上强化跨学科交叉融合协作;在教与学方法上注重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以智能体实现个性化辅导。以突出联结、协作、智能三维重构,力求进一步达成强化学生能力、素养、价值观与行动力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一流课程 人工智能 生命科学 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与语文教育
4
作者 杨叔子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共1页
自然创造了人类,人类创造了文化。人类以自然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以文化作为生存与发展的方式。生物界靠基因的遗传而存在,靠基因的变异而演化。人类社会靠文化传承而延续,靠文化创新而发展。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的“基因”。
关键词 民族文化 语文教育 人类生存 人类社会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基因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解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叔子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4,21,共2页
习近平同志在“五四”讲话中特别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 习近平同志在“五四”讲话中特别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他还讲:“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核心价值观 人类社会发展 “五四” 精神追求 价值标准 习近平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全面提高学校育人质量 被引量:22
6
作者 郭广生 王秀彦 高春娣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30,26,共5页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现代大学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围绕"立德树人"任务,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内涵建设。在新时代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北京工业大学统一思想,践行全员育人,形成合力,把大学"...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现代大学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围绕"立德树人"任务,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内涵建设。在新时代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北京工业大学统一思想,践行全员育人,形成合力,把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素质教育 学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
7
作者 王义遒 《高教探索》 2025年第1期17-20,共4页
主持人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进行了总体布局... 主持人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进行了总体布局和目标任务阐述,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部分,明确提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部署和要求。后来教育部党组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时又进一步指出,“需要在教学和评价上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能力素质培养”,对能力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综合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能力素质培养 总体布局 主持人 教育部党组 全面深化改革 教育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办学特色”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怡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2期25-26,共2页
当前,办学特色问题已成为大家十分关注的话题。一方面,是因为在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指标体系中将其作为获得优秀和良好的必须条件,因此,所有被评学校毫无例外地都在认真地甚至挖空心思地寻找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这已经成了迎评工作... 当前,办学特色问题已成为大家十分关注的话题。一方面,是因为在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指标体系中将其作为获得优秀和良好的必须条件,因此,所有被评学校毫无例外地都在认真地甚至挖空心思地寻找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这已经成了迎评工作中的一大难点。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后,学校间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社会越来越注重人才培养的特色,因而学校的科学定位问题更加突出。我认为,从总体看,这是一件好事,它促使大家思考、研究这一办学的首要问题。但同时,它从另一侧面反映出我国大学普遍缺乏办学特色的现状。要解决这一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原因,既有办学者自身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包括政府、社会在内的客观方面的原因;既有物质方面的原因,也有指导思想方面的原因;既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本文不打算全面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而只从哲学的视角谈谈自己的思考,以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学特色 学思 评估指标体系 本科教学工作 中国高等教育 大众化阶段 迎评工作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要读一些中华经典——序《〈老子〉〈论语〉今读》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叔子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4年第2期25-26,共2页
国庆刚去,重阳又来。秋风今是,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征路上,佳音频传,喜事迭出。《<老子>、<论语>今读》(以下简称《今读》)也即将出版。我热烈祝贺《今读》出版,我的祝贺是发... 国庆刚去,重阳又来。秋风今是,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征路上,佳音频传,喜事迭出。《<老子>、<论语>今读》(以下简称《今读》)也即将出版。我热烈祝贺《今读》出版,我的祝贺是发自我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谐振的真情,心心相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老子)(论语)今读》 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简评
10
作者 胡显章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6年第2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纳米比亚 读物 动人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管向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73,共8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总揽“两个大局”,坚持“两个结合”,贯通文艺、文化、文明,贯通历史、现实、未来,从建设中...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总揽“两个大局”,坚持“两个结合”,贯通文艺、文化、文明,贯通历史、现实、未来,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怎样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彼此贯通、有机统一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质特征、精髓要义、科学方法,集中展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风貌、理论特质、理论品格,书写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的篇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基本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