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大学哲学专业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江怡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21,共5页
我国高等学校的哲学专业是一门特殊的学科。首先,它属于一门人文学科,而不是技术学科。哲学专业培养的目的并非为了职业的需要,也不是为了满足社会上的某些特殊岗位的需要,而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全思维能力和深厚文化素养的理论人才。其次... 我国高等学校的哲学专业是一门特殊的学科。首先,它属于一门人文学科,而不是技术学科。哲学专业培养的目的并非为了职业的需要,也不是为了满足社会上的某些特殊岗位的需要,而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全思维能力和深厚文化素养的理论人才。其次,与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不同,哲学专业更多承继逻辑的思想训练和理论概念分析工作,突出对已有哲学思想和理论的剖析考察,强调对逻辑论证的细微入理,提倡对哲学观的思想阐述。哲学专业教育在对这种能力的训练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对写作能力的培养。哲学专业学习是一种思维能力训练,也是一种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专业学习 人文学科 思维能力训练 理论素质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专业课程如何满足课程思政的要求——以“哲学概论”课程教学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江怡 王航赞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1-48,共8页
办好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在当代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功能与贡献,是当今世界各国实现发展的重要战略和必由之路。为此,我国确立了“立德树人”的理念与要求,强调新时代的教育发展重在培育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主流意识... 办好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在当代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功能与贡献,是当今世界各国实现发展的重要战略和必由之路。为此,我国确立了“立德树人”的理念与要求,强调新时代的教育发展重在培育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主流意识,守正创新,担当使命。这就促使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怎样发挥各门具体学科的思想育人功能。在这方面,“哲学概论”课程教学团队注重发掘哲学学科的思政育人元素,深入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确立了一些有效的育人模式与方法,形成了哲学专业课程满足思政育人要求的丰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概论 哲学专业课程 课程思政 哲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摆正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对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反思 被引量:30
3
作者 江怡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6,共6页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础,这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如何建设一门高水平的“金课”,不仅关系到课程内容的学术质量和授课教师的整体水平,而且关系到课程体系建设和本科专业发展。在如何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础,这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如何建设一门高水平的“金课”,不仅关系到课程内容的学术质量和授课教师的整体水平,而且关系到课程体系建设和本科专业发展。在如何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上,我们需要摆正这样四个关系,即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授业与解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好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做好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教师与学生 教学与科研 授业与解惑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乡村振兴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25
4
作者 谢治菊 张学立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21,共7页
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人才振兴五个维度,所有维度的振兴都需要人才来引领,这里的人才既包括管理人才,也包括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基层组织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尤为短缺,这对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尤... 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人才振兴五个维度,所有维度的振兴都需要人才来引领,这里的人才既包括管理人才,也包括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基层组织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尤为短缺,这对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尤其是可持续发展脱贫攻坚阶段培育的产业、经营脱贫攻坚阶段形成的资产极其不利。加之,现有的本科人才培养依然存在学科专业壁垒、交叉融合不足、创新能力薄弱、社会实践不够、协同育人不全、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因此,为更好服务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在理清改革动因、改革困境的基础上,建议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三阶合一、四元互动、五位一体、六维融合”的思路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本科人才模式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