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白七药窝儿七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养民 郑敬海 +1 位作者 刘建军 康永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9781-19782,共2页
[目的]研究太白山窝儿七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对从太白山窝儿七中提取的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窝儿七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 [目的]研究太白山窝儿七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对从太白山窝儿七中提取的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窝儿七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鬼臼毒素、鬼臼毒酮、山奈酚、山荷叶素、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结论]首次从窝儿七中分离出β-谷甾醇和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儿七(CHINESE UMBRELLALEAF RHIZOME AND ROOT) 木脂素 黄酮 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梅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被引量:9
2
作者 张鑫 马养民 +2 位作者 王冬梅 刘建军 康永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4-127,共4页
通过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等色谱方法,从水杨梅植物全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出5种化合物,其结构经波谱分析和化学分析,鉴定为山奈酚(1)、槲皮素(2)、山奈酚-3-O-葡萄糖苷(3)、槲皮素-3-O-葡萄糖苷(4)、胡萝卜苷(5)。其中... 通过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等色谱方法,从水杨梅植物全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出5种化合物,其结构经波谱分析和化学分析,鉴定为山奈酚(1)、槲皮素(2)、山奈酚-3-O-葡萄糖苷(3)、槲皮素-3-O-葡萄糖苷(4)、胡萝卜苷(5)。其中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梅 化学成分 黄酮 甾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马养民 王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50-1753,共4页
目的:本试验对文冠果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了扩展药用部位及寻求新药源。方法:利用硅胶和SephadexLH-20等柱色谱分离化合物,通过其理化性质和UV、IR、1H-NMR、13C-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别从文冠果叶的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 目的:本试验对文冠果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了扩展药用部位及寻求新药源。方法:利用硅胶和SephadexLH-20等柱色谱分离化合物,通过其理化性质和UV、IR、1H-NMR、13C-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别从文冠果叶的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种黄酮类化合物和2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并鉴定为:杨梅树皮苷(1)、槲皮素-3-O-鼠李糖苷(2)、芦丁(3)、7-羟基香豆素(4)、秦皮素(5)。结论:化合物(2)是首次从文冠果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3)、(4)、(5)是首次从文冠果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杨梅树皮苷 槲皮素-3—O-鼠李糖苷 芦丁 7-羟基香豆素 秦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化学法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强 黄剑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1-1095,1101,共6页
介绍了运用超声化学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对于其它传统的方法所具有的优势,综述了超声化学沉淀法、超声喷雾热分解法和超声电化学法等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及其进展。最后对超声化学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超声波 超声化学 声空化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化学法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纳米陶瓷粉体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胡宝云 黄剑锋 +2 位作者 曹丽云 吴建鹏 张海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7,共4页
介绍了超声化学法的基本原理,以及目前超声技术在制备纳米陶瓷材料方面的应用,包括超声化学沉淀法、超声雾化热分解法和超声电化学法。最后对声化学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声化学法 陶瓷粉体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籽种皮黑色素的提取纯化工艺 被引量:6
6
作者 杨秀芳 王改利 马养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9-153,共5页
为探索花椒籽种皮黑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和纯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对花椒籽种皮黑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纯化提取黑色素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NaOH浓度为1.3mol/L,料液比为1∶20(g/mL),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1h的... 为探索花椒籽种皮黑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和纯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对花椒籽种皮黑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纯化提取黑色素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NaOH浓度为1.3mol/L,料液比为1∶20(g/mL),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1h的条件下,花椒籽种皮黑色素的提取率最高,为8.63%。2)使用吸附率为72.14%、洗脱率为80.24%的DM130树脂在多酚浓度11.44μg/mL、pH 10、60%乙醇洗脱、体积1.5BV、上样流速3BV/h的条件下对提取粗品进行纯化,可得到纯化效果好的花椒籽种皮黑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籽种皮 黑色素 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丁在聚大黄素/纳米氧化锌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顾玲 闫璟 +1 位作者 柯苗 刘彦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76-1482,共7页
通过掺杂-电聚合的方法制备出聚大黄素/纳米氧化锌复合膜修饰碳糊电极(PE/n-ZnO/CPE),用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法(EIS)和红外光谱法(IR)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芦丁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最佳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 通过掺杂-电聚合的方法制备出聚大黄素/纳米氧化锌复合膜修饰碳糊电极(PE/n-ZnO/CPE),用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法(EIS)和红外光谱法(IR)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芦丁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最佳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在pH 6.0的磷酸盐(PBS)缓冲溶液中,PE/n-ZnO/CPE电极对芦丁的氧化还原均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该电化学过程受吸附控制,在优化条件下,芦丁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8.00×10^(-6)~1.50×10^(-4)mol·L^(-1)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4.00×10^(-7)mol·L^(-1),该修饰电极制备方法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用于实际样品中芦丁的含量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纳米氧化锌 碳糊电极 电聚合 芦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中性红膜修饰碳糊电极的电化学研究及其对维生素K3的检测 被引量:5
8
作者 顾玲 石爱华 刘彦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4,共5页
在一定温度下,以K2S2O8作引发剂,分别采用化学引发-电聚合和电引发-电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中性红膜修饰碳糊电极(PNR/CPE)。运用循环伏安法(CV)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聚合膜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推断... 在一定温度下,以K2S2O8作引发剂,分别采用化学引发-电聚合和电引发-电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中性红膜修饰碳糊电极(PNR/CPE)。运用循环伏安法(CV)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聚合膜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推断了成膜的可能机理,探讨了最佳聚合条件。研究了维生素K3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化学引发后,中性红单体自由基增多,提高了成膜效率,此电极在NH3-NH4Cl溶液中对维生素K3有更好的电催化作用,其还原峰电流与浓度在2.0×10-6~1.2×10-4 mol/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7 mol/L,回收率为94.7%~1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钾 中性红 碳糊电极 电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坏血酸在钴酞菁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5
9
作者 顾玲 柯苗 +1 位作者 闫璟 石爱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3-177,共5页
采用掺杂的方法制备了钴酞菁修饰碳糊电极(CoPc/CPE)。利用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谱(EIS)对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表面形貌。运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计时电流法(CA)以及... 采用掺杂的方法制备了钴酞菁修饰碳糊电极(CoPc/CPE)。利用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谱(EIS)对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表面形貌。运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计时电流法(CA)以及计时电量法(CC)研究了抗坏血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计算了电极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CoPc/CPE对抗坏血酸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抗坏血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受扩散控制。计算了抗坏血酸的部分动力学参数:电荷转移系数(α=0.993),扩散系数(D=1.36×10^(-4)cm^2·s^(-1))以及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f=1.62×10^(-2)cm·s^(-1));采用LSV测得抗坏血酸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1.00×10^(-3)(1.00×10^(-6)mol·L^(-1)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0×10^(-7)mol·L^(-1)(S/N=3)。该修饰电极制备方法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用于实际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酞菁 抗坏血酸 碳糊电极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54
10
作者 王学川 胡艳鑫 +1 位作者 郑书杰 强涛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69-174,共6页
根据国内外各油田对废弃钻井液处理方法的应用现状,从废弃钻井液的组成及对环境的危害分析入手,综述了近年来16种处理废弃钻井液的技术方法,指出推行清洁生产、开发利用综合技术、加强源头与过程控制是目前治理废弃钻井液的当务之急,同... 根据国内外各油田对废弃钻井液处理方法的应用现状,从废弃钻井液的组成及对环境的危害分析入手,综述了近年来16种处理废弃钻井液的技术方法,指出推行清洁生产、开发利用综合技术、加强源头与过程控制是目前治理废弃钻井液的当务之急,同时对治理废弃钻井液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钻井液 固化 絮凝 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敏碳糊电极电化学测定维生素E胶丸中维生素E的含量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玲 王军 庄凰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85-888,共4页
以硝酸作氧化剂,将非电活性的维生素E氧化为具有电活性的醌型化合物-生育酚红,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生育酚红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探讨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增敏效果、电极反应机理和表面活性剂的增敏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在乙醇-硝... 以硝酸作氧化剂,将非电活性的维生素E氧化为具有电活性的醌型化合物-生育酚红,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生育酚红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探讨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增敏效果、电极反应机理和表面活性剂的增敏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在乙醇-硝酸(69+31)电解质溶液中,在一定量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存在时,生育酚红在碳糊电极上,具有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差为30 mV,维生素E的浓度在1.6×10^(-8)~4.0×10^(-6)mol·L^(-1)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4.0×10^(-9)mol·L^(-1)。该阳极溶出伏安法应用于分析维生素E药品,回收率在92.9%~110.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溶出伏安法 生育酚红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碳糊电极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少铬鞣助剂结合回收铬液在牛皮二层鞋面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斌 贾潞 +1 位作者 马建中 吕秀娟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38,共6页
将3%纳米复合少铬鞣助剂KR-T114结合不同用量的回收铬液应用于牛皮二层鞋面革大生产复鞣工序,对鞣后废液Cr2O3含量、CODCr、BOD5,坯革的收缩温度、柔软度、力学性能和综合手感进行检测与评价,对中和染色加脂后坯革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结... 将3%纳米复合少铬鞣助剂KR-T114结合不同用量的回收铬液应用于牛皮二层鞋面革大生产复鞣工序,对鞣后废液Cr2O3含量、CODCr、BOD5,坯革的收缩温度、柔软度、力学性能和综合手感进行检测与评价,对中和染色加脂后坯革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3%KR-T114分别结合12%回收铬液、20%回收铬液对二层蓝湿皮进行复鞣后,坯革收缩温度均达到100℃以上,抗张强度提高且柔软度与常规铬鞣革相当;3%KR-T114结合12%回收铬液复鞣后废液中的Cr2O3含量可降至640.7 mg/L,且CODCr、BOD5值均有所降低;扫描电镜结果表明KR-T114有利于皮纤维的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少铬鞣助剂 牛皮二层鞋面革 回收铬液 鞣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鸵鸟油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秀芳 伍发云 +2 位作者 马养民 傅建熙 石芳萍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82-84,共3页
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观察了鸵鸟油对绿脓杆菌、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5种细菌及青霉、白色念珠菌、黑曲霉3种真菌的抗菌活性并测定了其最佳抗菌浓度,结果表明鸵鸟油对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青霉有抗菌活性,其... 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观察了鸵鸟油对绿脓杆菌、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5种细菌及青霉、白色念珠菌、黑曲霉3种真菌的抗菌活性并测定了其最佳抗菌浓度,结果表明鸵鸟油对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青霉有抗菌活性,其最佳抗菌浓度为2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鸵鸟油 抗菌活性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溶盐对玻璃化学蚀刻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存海 石晶 喻英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21-23,31,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及其附带X射线能谱仪研究了氟化铵、硫酸铵、草酸、水的混合溶盐对硅酸盐玻璃的侵蚀,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且与氢氟酸侵蚀的形貌作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溶盐法在28℃下侵蚀4 h,玻璃受侵蚀较明显,并且相同条件下要... 采用扫描电镜及其附带X射线能谱仪研究了氟化铵、硫酸铵、草酸、水的混合溶盐对硅酸盐玻璃的侵蚀,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且与氢氟酸侵蚀的形貌作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溶盐法在28℃下侵蚀4 h,玻璃受侵蚀较明显,并且相同条件下要比氢氟酸侵蚀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蚀刻 表面形貌 蚀刻液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BMIMPF_6修饰碳糊电极电化学测定维生素E 被引量:2
15
作者 顾玲 贺亚梅 张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1-915,共5页
用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BMIM]PF6)作粘合剂制备了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IL/CPE)。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维生素E(vitamin E,VE)的氧化产物生育酚红在IL/CPE和未修饰碳糊电极(CP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生育... 用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BMIM]PF6)作粘合剂制备了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IL/CPE)。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维生素E(vitamin E,VE)的氧化产物生育酚红在IL/CPE和未修饰碳糊电极(CP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生育酚红在IL/CPE上氧化过程更易于进行,峰电流响应ip也明显增加,表明IL/CPE对生育酚红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同时测定了电极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电荷转移系数α=0.8746,扩散系数D=1.65×10-3cm2/s,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f=6.64×10-2cm/s。采用方波伏安法(SWV)发现生育酚红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53×10-4mol/L~8.39×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8×10-8mol/L。该法可用于VE实际样品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生育酚红 离子液体 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溜水压裂液用聚合物减阻剂性能 被引量:25
16
作者 马国艳 沈一丁 +2 位作者 李楷 王小荣 郭兴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95-1300,共6页
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用于滑溜水压裂液的水溶性减阻剂(WDRA-M),分子链中由于引入自制长链疏水单体(丙烯酸长链酯,WLHM)提高了WDRA-M分子链的柔顺性。通过激光散射仪、滑溜水摩阻测试仪和动态流变仪分别对WDRA-M的粒径大小及分布... 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用于滑溜水压裂液的水溶性减阻剂(WDRA-M),分子链中由于引入自制长链疏水单体(丙烯酸长链酯,WLHM)提高了WDRA-M分子链的柔顺性。通过激光散射仪、滑溜水摩阻测试仪和动态流变仪分别对WDRA-M的粒径大小及分布、减阻性能和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WDRA-M粒径为76.95 nm,PDI为0.108,粒径呈单峰分布,且分布均匀。WDRA-M的最佳质量浓度为0.7 g/L,减阻率达62%。流变实验结果表明:WDRA-M为非牛顿流体,储能模量G'(0.783 Pa)大于损耗模量G″(0.354 Pa),具有较强的弹性,能够减小滑溜水压裂液与管道之间的摩阻;在25℃、剪切速率为170 s-1的条件下,剪切30 min,表观黏度由43.46 m Pa·s降为38.66 m Pa·s,表观黏度保留率达89.0%,表明WDRA-M具有较好的耐剪切性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3.5 m3/min压裂液排量下,WDRA-M减阻率比胍胶高42.5%,比国外同类产品高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剂 滑溜水压裂 减阻率 流变性能 现场实验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羧酸水煤浆分散剂对制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魏辉 张光华 +2 位作者 李云飞 王腾飞 王帆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2-124,128,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聚乙二醇、丙烯磺酸钠为原料,合成聚羧酸水煤浆分散剂,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聚羧酸分散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测出聚羧酸分散剂是主要含有羧基、亚甲基和磺酸基团的聚合物,并对聚羧酸分散剂改善水煤浆性能的... 以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聚乙二醇、丙烯磺酸钠为原料,合成聚羧酸水煤浆分散剂,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聚羧酸分散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测出聚羧酸分散剂是主要含有羧基、亚甲基和磺酸基团的聚合物,并对聚羧酸分散剂改善水煤浆性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考察了该分散剂对神府煤制浆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制浆浓度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当聚羧酸分散剂添加量为0.6%(质量分数)时,神府煤浆体质量分数可达71%,表观黏度为1 214.3 m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剂 聚羧酸 水煤浆 表观黏度 马来酸酐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2
18
作者 刘敬松 沈一丁 赖小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9-703,共5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聚酯二元醇(XH-111)、三羟甲基丙烷(TMP)、1,4-丁二醇(BDO)和丙烯酸羟乙酯(HEA)等为主要原料,制得HEA封端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再加入丙烯酸酯单体进行自由基引发聚合制备出丙烯酸酯改性...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聚酯二元醇(XH-111)、三羟甲基丙烷(TMP)、1,4-丁二醇(BDO)和丙烯酸羟乙酯(HEA)等为主要原料,制得HEA封端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再加入丙烯酸酯单体进行自由基引发聚合制备出丙烯酸酯改性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乳液。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TGA)对改性前后水性聚氨酯结构和胶膜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COOH含量、聚丙烯酸酯(PA)含量和丙烯酸甲酯(MA)与丙烯酸丁酯(BA)质量比对胶黏剂耐水性、力学性能和粘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COOH)为1.48%~1.50%、w(PA)为30%、m(MA):m(BA)为4:2时,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耐水性、耐热性和柔韧性优异,粘接强度可达5.9N/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丙烯酸酯 胶黏剂 皮革 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S/MAA/MPEGMAA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光华 屈倩倩 +3 位作者 朱军峰 王鹏 付小龙 卫颖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290-3297,共8页
以甲基丙烯酸(MAA)和4种不同侧链长度的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50,500,750,1000)先聚合得到酯化大单体(MPEGMAA),再以甲基丙烯酸,烯丙基磺酸钠(SAS)为单体,在引发剂过硫酸钾,阻聚剂对苯二酚作用下聚合得到4种具有不同... 以甲基丙烯酸(MAA)和4种不同侧链长度的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50,500,750,1000)先聚合得到酯化大单体(MPEGMAA),再以甲基丙烯酸,烯丙基磺酸钠(SAS)为单体,在引发剂过硫酸钾,阻聚剂对苯二酚作用下聚合得到4种具有不同侧链长度的聚羧酸盐分散剂。通过红外(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的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将其作用于彬长煤制浆,考察了浆体的表观黏度、流变性、zeta电位、吸附性以及最大成浆浓度和稳定性,测定其与煤的接触角,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得出煤粒表面吸附分散剂后的吸附层厚度为6.12 nm。结果表明,侧链长度为SAS/MAA/MPEGMAA750的聚羧酸盐分散剂具有良好的润湿和吸附效果,对彬长煤具有更好的降黏、分散和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盐 分散剂 甲氧基聚乙二醇 侧链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及其乳胶膜的性能 被引量:21
20
作者 刘敏 沈一丁 赖小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16-1121,共6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二醇、二羟甲基丙酸和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原料合成了内交联的水性聚氨酯预聚体,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进行封端改性,乳化后进一步水解缩合交联,得到了高交联度的水性聚氨酯。采用傅里叶...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二醇、二羟甲基丙酸和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原料合成了内交联的水性聚氨酯预聚体,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进行封端改性,乳化后进一步水解缩合交联,得到了高交联度的水性聚氨酯。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水性聚氨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乳胶膜的力学性能和耐介质性。实验结果表明,合成预聚体的较佳条件:n(—NCO):n(—OH)=1.4、—COOH质量分数1.8%(基于水性聚氨酯)、TMP质量分数1.0%(基于水性聚氨酯);当KH550质量分数(基于水性聚氨酯)由0增至10.0%,乳胶膜的拉伸强度由18 MPa增至28 MPa,吸水率由17%降至8%,吸乙醇率由46%降至30%以下。表征结果显示,KH550上的—NH_2与水性聚氨酯的端—NCO发生反应,实现了化学改性;KH550使乳胶膜的耐热性明显提高;随KH550含量的增加,乳胶膜的结晶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乳胶膜 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