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栀子苷治疗阿尔采末病及神经保护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磊 辛文锋 张文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4-607,共4页
阿尔采末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Aβ毒性级联损伤是其核心病理之一。栀子苷是栀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其苷元为京尼平。实验研究表明,栀子苷和京尼平具有抗Aβ毒性损伤、抗氧化应激,抗内质网... 阿尔采末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Aβ毒性级联损伤是其核心病理之一。栀子苷是栀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其苷元为京尼平。实验研究表明,栀子苷和京尼平具有抗Aβ毒性损伤、抗氧化应激,抗内质网应激、抗炎症反应及促进神经生长作用。从分子作用机制角度综述近年来栀子苷及京尼平治疗AD和神经保护作用的有关文献,以期为栀子治疗AD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采末病 Β-淀粉样蛋白 栀子苷 京尼平 神经保护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条件下水分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谷婧 黄玮 张文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9期3857-3860,3863,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水分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变温处理,设5个梯度,以24 h为周期昼夜温差变化,水分设10个水平,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水分对黄芩种子累计萌发率、种子萌发速率、萌发恢复率和总萌发率以及发芽指数情...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水分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变温处理,设5个梯度,以24 h为周期昼夜温差变化,水分设10个水平,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水分对黄芩种子累计萌发率、种子萌发速率、萌发恢复率和总萌发率以及发芽指数情况的影响。[结果]黄芩种子在10~30℃的变温条件下均能良好萌发。适温条件下充分水分条件有利于种子萌发;低温或高温条件下,水分对黄芩种子的浸泡造成黄芩种子活力的丧失;而干旱条件可使黄芩种子在此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萌发潜力。[结论]15~25℃是黄芩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水分是影响黄芩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并起着基础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温度 水分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研发国内外发展趋势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平 张文生 王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4期623-625,共3页
目的:从东西方两种不同视角,对国内外中药研发状况予以分析,以期提出合理性建议,对我国中药研发方向的把握有所裨益。方法:运用文献历史回顾性研究、专家咨询和现场调查等方法,通过立足于中药资源、产业现状、产品结构、市场经济、医疗... 目的:从东西方两种不同视角,对国内外中药研发状况予以分析,以期提出合理性建议,对我国中药研发方向的把握有所裨益。方法:运用文献历史回顾性研究、专家咨询和现场调查等方法,通过立足于中药资源、产业现状、产品结构、市场经济、医疗需求等背景,以日本、德国、美国及欧盟为主要着眼点。结果:①中药内涵与外延发生演变;②我国中药研发具有三向走势,包括中医理论指导下注重传统的中药研发方向、天然植物药理念引发的中药研发方向和中药与天然药物有机结合的中药研发方向;③国外植物药与国内中药研发趋势的逆向性趋同,主要体现在周边诸国从中药获利、欧洲将优秀传统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以及美国从西方朝向东方。结论:中药研发属于高科技领域,我们要在"品、质、性、效、用"的关键问题和环节上勇于继承和完善,在政府主导下,全面整合资源,突出中医特色,在继承中借鉴,在创新中发展,迈出我国中药现代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研发 发展趋势 国内与国外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采默氏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顾彬 张文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3-156,共4页
阿尔采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脑部退行性疾病。建立适合的AD动物模型对研究阿尔采默氏病的发病机理和相关药物筛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目前常用的AD动物模型分为两类,即以模拟AD症状为主的动物模型和以... 阿尔采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脑部退行性疾病。建立适合的AD动物模型对研究阿尔采默氏病的发病机理和相关药物筛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目前常用的AD动物模型分为两类,即以模拟AD症状为主的动物模型和以模拟AD病理改变为主的动物模型,并对相关文献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采默氏病 病理改变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普洱茶中15种无机元素及应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辛文锋 刘静 +2 位作者 曹红斌 张慧 张文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6,共5页
应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考察了来源于云南的普洱茶种植土壤、鲜叶、发酵前后茶叶产品等54个样品中的Pb、Cu、As、Cr、Hg、Cd、Zn、Fe、Se、Mn、K、Ca、Na、Al与Mg共15种元素的质量分数(w),并进行了... 应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考察了来源于云南的普洱茶种植土壤、鲜叶、发酵前后茶叶产品等54个样品中的Pb、Cu、As、Cr、Hg、Cd、Zn、Fe、Se、Mn、K、Ca、Na、Al与Mg共15种元素的质量分数(w),并进行了元素聚类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洱茶树对土壤中不同元素的富集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有益元素群与重金属元素群组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实验表明准确测定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探讨元素内在相互关系对于评价茶叶品质安全及指导种植加工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无机元素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甘肃蚤缀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雷宁 马萍 +3 位作者 许本善 吕亚丽 杜树山 张以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研究藏药甘肃蚤缀的脂溶性成分,进一步揭示该药材的化学成分,为这一传统藏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甘肃蚤缀全草,滤液浓缩后用石油醚萃取,得到脂溶性部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结合计算... 研究藏药甘肃蚤缀的脂溶性成分,进一步揭示该药材的化学成分,为这一传统藏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甘肃蚤缀全草,滤液浓缩后用石油醚萃取,得到脂溶性部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及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化合物谱库检索进行鉴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从甘肃蚤缀石油醚部位共分离鉴定出25个化合物,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91.31%,包括脂肪类、甾体、三萜及芳香化合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蚤缀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Arenaria kansuensis MAXIM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防衰益寿丸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 被引量:1
7
作者 孟蕾 曹杰 +2 位作者 张海鸣 沈圣民 杜树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8-1099,共2页
目的:建立防衰益寿丸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4.6mm×150mm,5μm);以乙腈-水(18∶82)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20nm。结果:线性... 目的:建立防衰益寿丸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4.6mm×150mm,5μm);以乙腈-水(18∶82)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20nm。结果:线性范围为0.055~0.165μg,精密度试验RSD为0.11%,回收率为96.40%,RSD为0.94%。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较好,结果可靠,可为防衰益寿丸的质量评价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衰益寿丸 2 3 5 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甘肃蚤缀的化学成分研究Ⅲ
8
作者 雷宁 杜树山 +2 位作者 欧阳捷 邓志威 王永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0-512,共3页
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藏药甘肃蚤缀(Arenaria kansuensis Maxim.)全草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将该植物的乙醇(φ=70%)提取物经AB-8型大孔吸附... 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藏药甘肃蚤缀(Arenaria kansuensis Maxim.)全草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将该植物的乙醇(φ=70%)提取物经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取φ=50%乙醇洗脱部分经反复柱色谱处理,分离并鉴定了其中的5个黄酮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丰富了该传统藏药化学成分研究的内容,为其资源利用补充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甘肃蚤缀 化学成分 黄酮碳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甘肃蚤缀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9
作者 雷宁 杜树山 +3 位作者 欧阳捷 邓志威 张文生 王永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265,共3页
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藏药甘肃蚤缀(Arenaria kansuensis Maxim.)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最后从φ=70%的乙醇提取物与大孔吸附树脂φ=50%的乙醇洗脱物中分离并鉴定了... 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藏药甘肃蚤缀(Arenaria kansuensis Maxim.)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最后从φ=70%的乙醇提取物与大孔吸附树脂φ=50%的乙醇洗脱物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为该药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甘肃蚤缀 化学成分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化学成分指纹识别中样品制备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蕊 欧阳捷 +3 位作者 杜树山 耿珠峰 许美凤 邓志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5,共8页
根据指纹识别实验对样品的要求,以1H NMR和主成分分析(PCA)为测试与评估手段,对茶叶中化学成分提取条件的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生物指纹识别实验中样本体系复杂及化学组分含量多等特点,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检测样品质控的多因素进行综... 根据指纹识别实验对样品的要求,以1H NMR和主成分分析(PCA)为测试与评估手段,对茶叶中化学成分提取条件的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生物指纹识别实验中样本体系复杂及化学组分含量多等特点,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检测样品质控的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立了茶叶中化学成分提取制备的实验条件.利用所建立的样品制备程序对4种茶叶进行预处理和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可以满足茶叶代谢物1H NMR指纹识别研究的要求.本文所提出的优化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复杂样本体系标准样品预处理方法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化学指纹识别 主成分分析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重金属的含量测定和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8
11
作者 卢恒 徐宁 孟繁蕴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03-1008,共6页
收集了45个不同市售来源的冬虫夏草样品,通过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其As、Pb、Cd、Cu等重金属含量,通过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AFS)测定其Hg含量.用靶标危害系数(THQ)和总危害指数(HI)对Hg、Pb、Cd、Cu等4... 收集了45个不同市售来源的冬虫夏草样品,通过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其As、Pb、Cd、Cu等重金属含量,通过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AFS)测定其Hg含量.用靶标危害系数(THQ)和总危害指数(HI)对Hg、Pb、Cd、Cu等4种重金属进行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价,用终生致癌风险(R)对As进行致癌健康风险评价.实验表明,45个样品中,As含量超标率达到100%,Hg含量超标率也达到70%,其他3种重金属均未检出超标现象.4种重金属的THQ以及HI值均远远小于1.0,即表明4种重金属通过冬虫夏草的摄入不会对人体造成非致癌风险.以总砷计算R=6.39×10-5超出WHO规定的限值1.0×10^(-5);而以无机砷计算R=3.09×10^(-7)远远低于其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重金属 致癌健康风险评价 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茎乌碱Ⅰ相对空间构型的NMR解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东平 李林 +4 位作者 欧阳捷 张巍 邓志威 雷宁 杜树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综合利用1HNMR、13C NMR、DEPT、COSY、HMQC和HMBC等NMR技术,对从黄草乌中分离提取的粗茎乌碱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解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含有乌头生物碱化合物母核,以及1个甲氧基苯基片段和1个乙酸基片段,并最终确证该化合物为粗茎... 综合利用1HNMR、13C NMR、DEPT、COSY、HMQC和HMBC等NMR技术,对从黄草乌中分离提取的粗茎乌碱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解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含有乌头生物碱化合物母核,以及1个甲氧基苯基片段和1个乙酸基片段,并最终确证该化合物为粗茎乌碱Ⅰ。根据该化合物特有的刚性特征,利用ROESY实验并辅以1D-GOESY等实验手段完成了该化合物的相对空间结构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茎乌碱I NOE效应 空间构型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