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药有效组分配伍防治肝病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
2
1
作者
孟胜喜
胡义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95-298,共4页
中药有效成分复方秉承中药复方配伍理念和优势,其物质基础相对明确,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简述了中药组分/成分复方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回顾了中药组分复方防治肝病研究现状,并从基于临床中药复方的组分复方探索和针...
中药有效成分复方秉承中药复方配伍理念和优势,其物质基础相对明确,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简述了中药组分/成分复方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回顾了中药组分复方防治肝病研究现状,并从基于临床中药复方的组分复方探索和针对已知的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进行组合研究等两方面详细阐释了中药组分/复方防治肝病的研究策略,指出中药有效组分配伍为创新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技术体系,是一种继承并发扬中医药理论的创新研究模式,是中医药现代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中草药
复方合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组分复方“BZL”的筛选及其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作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孟胜喜
胡义扬
+7 位作者
冯琴
彭景华
赵瑜
陈亮
徐琳
刘林
海亚美
梁春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运用均匀设计方法,从"祛湿化瘀方"中的5个中药组分或成分中筛选出中药组分复方"BZL",并验证其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作用疗效。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模型,将"祛湿化瘀方"中5种有效组分...
目的:运用均匀设计方法,从"祛湿化瘀方"中的5个中药组分或成分中筛选出中药组分复方"BZL",并验证其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作用疗效。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模型,将"祛湿化瘀方"中5种有效组分或单体(绿原酸、栀子苷、姜黄素、虎杖苷、白术多糖)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均匀设计方法进行分组设计,并且灌胃给药4周,筛选指标为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通过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而筛选出中药组分复方"BZL"方。再以同样的脂肪肝动物模型,用母方"祛湿化瘀方"和罗格列酮作为对照,测定实验大鼠的肝组织TG含量和血清ALT活性变化,观察其肝组织病理变化(HE染色和油红O染色),并进行Ridit分析,以此来验证其作用疗效。结果:经过筛选,从而得到回归方程:Y=15.083X1+5.321X2-5.186X3-16.157X4+9.35X5+17.667X3X4-8.422X1X2-6.617X3X5+16.571(X1绿原酸、X2虎杖苷、X3白术多糖、X4栀子苷、X5姜黄素),根据此方程,当绿原酸、白术多糖、栀子苷取最大剂量时出现降TG最佳效应,表明对肝组织TG含量抑制作用最佳组分组合为白术多糖(X3)、栀子苷(X4)、绿原酸(X1)组合(即"BZL方");在相同的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大鼠模型中,筛选出的中药组分BZL均能可显著降低其肝组织TG含量和血清ALT活性(P<0.01),明显改善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结论:通过均匀设计方法筛选出来的中药组分复方"BZL"方有显著防治高脂肪饮食诱导大鼠肝脂肪沉积和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组分复方
脂肪肝
均匀设计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有效组分配伍防治肝病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
2
1
作者
孟胜喜
胡义扬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肝
病
研究
所
教育部肝肾疾病病证重点研究室
上海市中医临床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95-298,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103-201-0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40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胆病重点学科
文摘
中药有效成分复方秉承中药复方配伍理念和优势,其物质基础相对明确,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简述了中药组分/成分复方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回顾了中药组分复方防治肝病研究现状,并从基于临床中药复方的组分复方探索和针对已知的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进行组合研究等两方面详细阐释了中药组分/复方防治肝病的研究策略,指出中药有效组分配伍为创新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技术体系,是一种继承并发扬中医药理论的创新研究模式,是中医药现代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肝疾病
中草药
复方合剂
综述
Keywords
liver diseases
drugs, Chinese herhal
drug combinations
review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组分复方“BZL”的筛选及其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作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孟胜喜
胡义扬
冯琴
彭景华
赵瑜
陈亮
徐琳
刘林
海亚美
梁春耕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肝
病
研究
所 上海
上海市高校中医内科学
研究
院
教育部肝肾疾病病证重点研究室
上海市中医临床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81173404):基于肝脂肪代谢环节的中药组分BZL复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机理研究,负责人:胡义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81384031):基于GLP-1受体相关信号通路的京尼平苷与绿原酸组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应机制研究,负责人:冯琴
上海市科委上海自然基金项目(13ZR1442600):基于GLP-1受体相关信号通路的中药组分复方GC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理研究,负责人:冯琴
文摘
目的:运用均匀设计方法,从"祛湿化瘀方"中的5个中药组分或成分中筛选出中药组分复方"BZL",并验证其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作用疗效。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模型,将"祛湿化瘀方"中5种有效组分或单体(绿原酸、栀子苷、姜黄素、虎杖苷、白术多糖)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均匀设计方法进行分组设计,并且灌胃给药4周,筛选指标为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通过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而筛选出中药组分复方"BZL"方。再以同样的脂肪肝动物模型,用母方"祛湿化瘀方"和罗格列酮作为对照,测定实验大鼠的肝组织TG含量和血清ALT活性变化,观察其肝组织病理变化(HE染色和油红O染色),并进行Ridit分析,以此来验证其作用疗效。结果:经过筛选,从而得到回归方程:Y=15.083X1+5.321X2-5.186X3-16.157X4+9.35X5+17.667X3X4-8.422X1X2-6.617X3X5+16.571(X1绿原酸、X2虎杖苷、X3白术多糖、X4栀子苷、X5姜黄素),根据此方程,当绿原酸、白术多糖、栀子苷取最大剂量时出现降TG最佳效应,表明对肝组织TG含量抑制作用最佳组分组合为白术多糖(X3)、栀子苷(X4)、绿原酸(X1)组合(即"BZL方");在相同的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大鼠模型中,筛选出的中药组分BZL均能可显著降低其肝组织TG含量和血清ALT活性(P<0.01),明显改善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结论:通过均匀设计方法筛选出来的中药组分复方"BZL"方有显著防治高脂肪饮食诱导大鼠肝脂肪沉积和损伤的作用。
关键词
中药组分复方
脂肪肝
均匀设计
筛选
Keywords
Ingredients assembling of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fatty liver
uniform design
screening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药有效组分配伍防治肝病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孟胜喜
胡义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药组分复方“BZL”的筛选及其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作用
孟胜喜
胡义扬
冯琴
彭景华
赵瑜
陈亮
徐琳
刘林
海亚美
梁春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