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吸入性过敏原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媛 赵延明 +1 位作者 贺飞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过敏性鼻炎儿童的主要吸入性过敏原。方法 采用21种标准化过敏原对北京地区458例3~18岁的过敏性鼻炎儿童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描述过敏原的整体分布特征,并依据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层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在过敏原阳性率分...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过敏性鼻炎儿童的主要吸入性过敏原。方法 采用21种标准化过敏原对北京地区458例3~18岁的过敏性鼻炎儿童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描述过敏原的整体分布特征,并依据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层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在过敏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 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阳性率前10位的过敏原分别为屋尘螨(83.6%)、粉尘螨(83.2%)、动物毛(15.7%)、大豚草(13.3%)、树1(13.3%)、藜(13.1%)、树2(12.0%)、交链孢霉属(9.6%)、刺槐(9.2%)和禾本科(9.2%)。尘螨在男性和女性儿童中均为最常见过敏原。在377例尘螨过敏患儿中,强阳性者占87.0%。分别以阳性率最高点14岁以及强阳性率最高点11岁为界进行分组,尘螨过敏的强阳性率在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尘螨是北京地区儿童过敏性鼻炎最重要的过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儿童 过敏原 皮肤点刺试验 北京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患者伴发食物过敏原致敏状态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伟 赵岩 +1 位作者 王成硕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研究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非过敏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患者伴发食物致敏的特点,探讨食物性过敏原检测在过敏性鼻炎诊断和预防中的意义。方法 对513例AR患者(包括51例14岁以下儿童)和70例NAR患者的食物... 目的研究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非过敏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患者伴发食物致敏的特点,探讨食物性过敏原检测在过敏性鼻炎诊断和预防中的意义。方法 对513例AR患者(包括51例14岁以下儿童)和70例NAR患者的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R患者常伴发致敏的食物过敏原依次为咖喱(43.3%)、小虾(30.0%)、桃(20.5%)、凤梨(11.9%)、花生(11.3%)和菠菜(10.5%)。儿童AR患者常伴发致敏的食物过敏原依次为咖喱(58.8%)、桃(23.5%)、小虾(21.6%)、水果(11.8%)、菠菜(11.8%)和小麦(11.8%)。AR患者中70.1%的植物性食物致敏者同时对花粉蒿草类吸入性过敏原过敏。NAR患者中常伴发致敏的食物过敏原依次为咖喱(30.0%)、桃(28.6%)、凤梨(14.3%)、小虾(12.9%)和鲤鱼(10.0%)。结论 AR患者伴发致敏食物过敏原以咖喱、植物性食物过敏原为主。植物性食物过敏原与花粉蒿草类吸入性过敏原可能存在交叉抗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原 吸入过敏原 过敏性鼻炎 非过敏性鼻炎 致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界值对血清特异性IgE诊断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媛 刘承耀 +2 位作者 段甦 赵延明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7-720,共4页
目的对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客观评估包括体内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和体外血清特异性IgE(serum specific IgE,sIgE)检测,了解SPT、sIgE试验在诊断AR中的关系对于提高AR的诊断效率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评估... 目的对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客观评估包括体内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和体外血清特异性IgE(serum specific IgE,sIgE)检测,了解SPT、sIgE试验在诊断AR中的关系对于提高AR的诊断效率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评估在多过敏原导致的过敏性鼻炎中,不同的SPT阳性界值对血清sIgE诊断价值的影响。方法以SPT结合的阳性结果临床症状和体征作为诊断AR的参考标准,在85例由7种常见过敏原所致的AR患者中,评估SPT阳性界值"+"和"++"对于UniCAP系统检测血清sIgE诊断价值的影响,诊断指标包括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效率。结果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SPT结果"+"作为阳性临界值诊断AR,血清sIgE检测结果良好,其灵敏性在0.50(大豚草)到0.91(屋尘螨、粉尘螨)之间,而特异性在0.93(粉尘螨)到1.00(动物毛、屋尘螨和艾蒿)之间。当SPT阳性临界值调至"++"时,sIgE的整体灵敏性提高,而其余的诊断指标,如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效率均明显下降。结论在AR的诊断中,将SPT阳性的临界值设为"+"比"++"更有益于提高血清sIgE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诊断 特异性IgE 皮肤点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鸣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丁雷 刘博 +1 位作者 王嘉玺 刘大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通过电针刺激与口服药物进行耳鸣临床治疗的观察,评估对耳鸣患者采取干预措施的价值,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治疗中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将病程大于3个月的主观性耳鸣患者80例,根据就诊顺序分为针灸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每组40... 目的通过电针刺激与口服药物进行耳鸣临床治疗的观察,评估对耳鸣患者采取干预措施的价值,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治疗中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将病程大于3个月的主观性耳鸣患者80例,根据就诊顺序分为针灸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每组40例),针灸组采用听宫穴为主穴并通脉冲刺激,每次15min,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口服组给予甲钴胺、银杏叶片连续20d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分析影响耳鸣临床疗效的可能因素。结果 ①2组有效率分别为52.5%和37.5%,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②由回归方程可知:疗效与耳鸣持续时间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对耳鸣患者采取干预治疗措施是有意义的,治疗方案应遵循综合性、个体化,早期进行治疗者预后更为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治疗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雾霾刺激对健康成年人鼻腔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羡慕 王奎吉 +2 位作者 王阳 王成硕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7-682,共6页
目的观察短期重度雾霾对健康成年受试者鼻部症状、功能和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23例居住于北京市中心的健康成年志愿者参与本项研究。分别于一次持续5 d的雾霾前后记录受试者的鼻部不适症状、检查其鼻功能、口鼻呼出一氧化氮(nitric... 目的观察短期重度雾霾对健康成年受试者鼻部症状、功能和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23例居住于北京市中心的健康成年志愿者参与本项研究。分别于一次持续5 d的雾霾前后记录受试者的鼻部不适症状、检查其鼻功能、口鼻呼出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并收集鼻分泌物用于细胞因子浓度测定。结果在雾霾发生后的第二次访视中,受试者反映有不同程度的鼻部不适感,包括鼻堵、鼻痒、鼻干和鼻后滴漏等。鼻功能检查示鼻阻力由雾霾前的(0.18±0.01)Pa/(cm3·s)升高至雾霾后的(0.24±0.02)Pa/(cm3·s)(P=0.001);鼻腔容积由雾霾前的(15.06±052)cm3下降至雾霾后的(7.79±0.74)cm3(P=0.000);鼻腔最小截面积由雾霾前的(1.20±0.05)cm^2下降至雾霾后的(1.06±0.0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与雾霾发生前相比较,经鼻或经口呼出NO浓度均在雾霾发生后明显升高。雾霾后,鼻分泌物中的Th2型细胞因子eotaxin和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7[chemokine(C-C motif)ligand 7,CCL7]、以及促炎性反应因子IL-8浓度显著升高,而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以及免疫调节因子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浓度显著下降。结论短期雾霾刺激可使健康成年人的鼻腔分泌物炎性反应介质倾向于Th2型分化,而参与免疫调节、抑制细胞增生、促进细胞外基质形成和损伤修复的细胞因子表达下降。鼻黏膜局部炎性反应状态的失衡一方面可直接使鼻腔有效通气面积减少,引发鼻部症状,另一方面可使个体易受过敏原、病原体或其他理化刺激的影响,这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空气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鼻腔炎性反应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过敏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的鼻通气功能评估 被引量:4
6
作者 杨酉 刘仲燕 +1 位作者 韩德民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本文检测非过敏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nonallergic rhinitis with eosinophilia syndrome,NARES)的鼻通气功能,分析其与主观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NARES患者22例,健康成人58例。测量鼻阻力获得压力-流速曲线,得到75Pa... 目的本文检测非过敏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nonallergic rhinitis with eosinophilia syndrome,NARES)的鼻通气功能,分析其与主观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NARES患者22例,健康成人58例。测量鼻阻力获得压力-流速曲线,得到75Pa和150Pa下鼻腔总阻力值。测量使用1%麻黄碱滴鼻液前后鼻腔的鼻声反射,获得相应的面积-距离曲线,得到鼻腔最小横截面积,计算鼻腔充血指数。分析非过敏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症状评分与鼻通气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对比NARES组与对照组鼻阻力和鼻声反射测量各项指标。结果 ①NARES患者鼻阻力、鼻声反射指标与各鼻部症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鼻声反射仪测量收缩前后的鼻腔最小横截面积以及鼻腔充血指数,NARE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NARE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收缩前75Pa和150Pa下鼻总阻力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后75Pa和150Pa下的鼻总阻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ARES患者主观症状与客观鼻生理功能检测结果间无相关性,在诊疗过程中需全面综合评价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过敏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主观症状评估 鼻阻力 鼻声反射 鼻分泌物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7
作者 赵延明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08-813,共6页
近年来过敏性鼻炎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各国医疗支出的重要负担。有关过敏性鼻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而过敏性鼻炎的遗传学研究是发现新的致病机制、指导临床预防及探索药物靶向治疗途径的... 近年来过敏性鼻炎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各国医疗支出的重要负担。有关过敏性鼻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而过敏性鼻炎的遗传学研究是发现新的致病机制、指导临床预防及探索药物靶向治疗途径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对过敏性鼻炎的遗传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基因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通气功能客观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张伟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40-744,共5页
鼻通气功能障碍(鼻塞)是鼻病理状态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评价鼻塞的程度既可以采用主观评估法也可采用客观测定法。目前主观评估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是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即以受试者的主观感受来评定鼻塞的程度... 鼻通气功能障碍(鼻塞)是鼻病理状态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评价鼻塞的程度既可以采用主观评估法也可采用客观测定法。目前主观评估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是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即以受试者的主观感受来评定鼻塞的程度。鼻阻力测定(rhinomanometry,RMM)和鼻声反射测定(acoustic rhinometry,AR)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客观评价鼻腔通气状况的方法,前者主要测定的是鼻内压力和气流,后者主要反映的是鼻腔内部解剖学改变。鼻通气功能客观评价在疾病辅助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将着重就鼻通气功能的客观评价特别是鼻阻力的测定技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 鼻阻力 鼻测量 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鼻腔及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构成和纤毛反应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鸿 矫健 +1 位作者 金善哲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比较小鼠鼻腔及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构成以及纤毛摆动频率对外源性刺激的反应性。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获取小鼠鼻腔及气管黏膜纤毛细胞,观察纤毛细胞的得率以及ATP和苯扎溴铵对纤毛摆动频率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鼻... 目的比较小鼠鼻腔及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构成以及纤毛摆动频率对外源性刺激的反应性。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获取小鼠鼻腔及气管黏膜纤毛细胞,观察纤毛细胞的得率以及ATP和苯扎溴铵对纤毛摆动频率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鼻腔及气管黏膜上皮的细胞构成。结果 ①培养细胞中小鼠鼻甲的纤毛细胞得率可达(45±5)%,气管组织仅有(15±5)%;②免疫组化染色鼻腔及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均有乙酰化α-tubulin阳性表达,鼻腔的纤毛细胞层更连续,细胞更密集;③100μmol/LATP均能引起鼻甲及气管的纤毛摆动频率增加,增加率分别为235.06%和118.49%;0.005%苯扎溴铵均能使2个部位的纤毛摆动频率下降,降至原有频率的50.31%和8.27%。2组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3和0.004;④扫描电镜观察,鼻腔黏膜上皮中纤毛细胞的比例(90%)明显高于气管上皮纤毛细胞比例(30%~40%)。结论 小鼠鼻腔和气管黏膜上皮中纤毛细胞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异;2个部位的纤毛摆动频率对外源性刺激的反应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从纤毛细胞的数量上看,鼻腔远远高于气管,其中鼻甲是个不容忽视的丰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气管上皮细胞 纤毛 纤毛摆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信号通路对小鼠鼻腔纤毛运动的调控 被引量:2
10
作者 矫健 王鸿 +1 位作者 金善哲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信号系统对小鼠鼻腔纤毛运动的调控。方法 酶消化法培养小鼠鼻腔上皮细胞,采用高速数字化显微成像技术对纤毛摆动进行定量分析,观察10mmol/LL-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上皮细胞纤毛摆动的影响;采...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信号系统对小鼠鼻腔纤毛运动的调控。方法 酶消化法培养小鼠鼻腔上皮细胞,采用高速数字化显微成像技术对纤毛摆动进行定量分析,观察10mmol/LL-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上皮细胞纤毛摆动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O信号系统分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鸟苷酸环化酶(guanylate cyclase,GC)、蛋白激酶G(protein kinase G,PKG)的表达。结果 ①Hanks平衡盐溶液(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HBSS)对照组小鼠鼻纤毛摆动在10min内无明显变化;②10mmol/L L-arg处理组纤毛摆动频率(ciliary beat frequency,CBF)加药后2min即出现明显增加,在检测的各个时间点,CBF与加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O信号通路中主要信号分子eNOS、GC、PKG在小鼠鼻腔纤毛中均有明显表达。结论 NO-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PKG信号通路参与了小鼠鼻纤毛运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信号通路 精氨酸 纤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OX15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表达及糖皮质激素对其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闫冰 王阳 +5 位作者 范尔钟 李颖 齐思涵 楚晓晗 王成硕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3-687,共5页
目的研究花生四烯酸酯15-脂氧合酶(arachidonate 15-lipoxygenase,ALOX15)在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 NP)及非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nonesinophilc chro... 目的研究花生四烯酸酯15-脂氧合酶(arachidonate 15-lipoxygenase,ALOX15)在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 NP)及非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nonesinophil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non ECRSw NP)中表达,并研究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所有标本均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标本库中获得,采用real-time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ALOX15表达与蛋白定位。比较激素治疗前ECRSw NP、non ECRSw NP及健康对照组中ALOX15 mRNA表达水平、蛋白定位及表达,并比较同一病人激素治疗前后mRNA及蛋白表达分布差异。结果 ECRSw NP组中ALOX15 mRNA及蛋白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及non ECRSw 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健康对照组、non ECRSw N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4,P=0.550)。ALOX15蛋白表达于上皮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ECRSw NP组激素治疗前后ALOX15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24)。结论 ALOX15在ECRSw NP中表达显著高于non ECRSw NP及健康对照组,口服糖皮质激素1周能抑制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慢性鼻窦炎 花生四烯酸酯15-脂氧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者失匹配负波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康慧 龚树生 +1 位作者 陈雪清 刘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初步研究人工耳蜗植入者在言语声刺激下引出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波形表现及相关意义。方法 采用经典Oddball模式,以/ba/和da/的言语声为标准刺激和偏差刺激,测量人工耳蜗植入组及正常对照组MMN,分析2组受试者MM... 目的初步研究人工耳蜗植入者在言语声刺激下引出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波形表现及相关意义。方法 采用经典Oddball模式,以/ba/和da/的言语声为标准刺激和偏差刺激,测量人工耳蜗植入组及正常对照组MMN,分析2组受试者MMN潜伏期及波幅、言语识别得分及平均听阈的相关性。结果 人工耳蜗植入组与正常对照组MMN潜伏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工耳蜗植入组中,言语识别得分与MMN潜伏期及波幅相关性有显著意义。结论 M MN潜伏期、波幅均与言语识别得分相关性显著,即可作为一项客观检查,为判断人工耳蜗植入后患者言语识别能力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失匹配负波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性眩晕患者的精神心理评估 被引量:29
13
作者 刘博 左丽静 +2 位作者 段金萍 刘钢 周芸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3-736,共4页
目的评价外周性眩晕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分析影响眩晕患者精神心理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53例眩晕患者,进行UCLA眩晕问卷、HAMA量表和HAMD量表调查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并对眩晕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逻辑回归。结果在接受测试的253例眩... 目的评价外周性眩晕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分析影响眩晕患者精神心理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53例眩晕患者,进行UCLA眩晕问卷、HAMA量表和HAMD量表调查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并对眩晕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逻辑回归。结果在接受测试的253例眩晕患者中有122人(48.22%)HAMA结果异常,85人(33.60%)HAMD结果异常。研究结果显示①随着病程逐渐延长,HAMA的平均分值逐渐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而HAMD得分之间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随着眩晕发作频率逐渐增高,焦虑、抑郁的比率有增高趋势,以焦虑为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前庭功能是否异常对HAMA、HAMD结果无显著影响。④逻辑回归提示,若眩晕患者为女性且发作频率较高则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状态。结论眩晕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焦虑和/或抑郁情绪,其中焦虑倾向更为明显。女性患者容易出现精神心理情绪问题,眩晕发作频率会影响患者的心理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前庭功能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疾病的自然进程及干预 被引量:30
14
作者 段甦 张媛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9,共5页
诸多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遵循一定规律,通常称作过敏性疾病疾病的自然进程,即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先后出现特征性的变态反应临床表现,并且持续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临床表现可能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的则可能减轻... 诸多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遵循一定规律,通常称作过敏性疾病疾病的自然进程,即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先后出现特征性的变态反应临床表现,并且持续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临床表现可能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的则可能减轻或完全消失。一般而言,特异性皮炎首先出现,随之发展为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全球过敏性疾病疾病发病率的日益增高已经成为一个威胁社会公共卫生健康的严重问题,因此,对该类疾病的深入研究显得愈发重要,了解其自然规律、发病机制对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阻断其自然发展进程、判断疾病预后和对高危患儿提供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自然进程 过敏性疾病 特异性皮炎 过敏性鼻炎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带损伤后自身修复特点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徐文 韩德民 +1 位作者 胡蓉 范尔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9-732,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兔声带固有层损伤后不同时期组织病理及主要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的变化情况,探讨声带损伤后的自身修复特点。方法对实验用兔声带行锐性损伤深达声韧带,于术后3 d~12个月观察声带形态学变化,HE染色、Mas... 目的通过研究兔声带固有层损伤后不同时期组织病理及主要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的变化情况,探讨声带损伤后的自身修复特点。方法对实验用兔声带行锐性损伤深达声韧带,于术后3 d~12个月观察声带形态学变化,HE染色、Masson染色、Alcian Blu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声带组织学结构变化及固有层内胶原、透明质酸及纤维连接蛋白等主要ECM的分布及含量变化。结果兔声带损伤后3 d~3个月成纤维细胞明显增加,40 d~12个月纤维组织持续增生,12个月声带局部无分层结构。ECM中胶原在损伤后3 d~12个月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固有层内不规则紊乱分布;透明质酸在损伤后40 d内含量有增加趋势,其后降低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纤维连接蛋白在损伤后40 d~12个月时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散在分布于固有层各层。结论兔声带损伤后,在损伤早、中期各种ECM分泌增加,主要表现为以胶原为主的纤维组织明显增多且呈无序排列,透明质酸略有增加,纤维连接蛋白明显增加;在损伤后期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含量持续高于正常,声带局部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损伤 细胞外基质 组织学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的位听功能状况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芸 冯文静 +4 位作者 刘博 段金萍 刘刚 赵小燕 左丽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45-749,共5页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位听功能状况,探讨糖尿病与位听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眩晕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其位听功能的变化。结果在被调查的137例...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位听功能状况,探讨糖尿病与位听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眩晕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其位听功能的变化。结果在被调查的137例受试者中:①85例(62.04%)患者存在听力损失,其中糖尿病病程≤10年者115人,65例(56.52%)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糖尿病病程>10年者22人,听力损失者20例(90.90%)。糖尿病患者的听力损失与病程有关,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失发生率高(P=0.001);②114例(84.44%)患者存在前庭功能受损,94例(68.61%)存在耳鸣,49例(35.77%)主诉耳闷堵感;③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失与性别有关(OR=2.076),男性较女性患者听力损失发生率高(P=0.073)。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听力损失发生率高,且与患者性别和糖尿病病程有关。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失发生率高,男性患者尤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病程 听力下降 前庭功能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失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7
17
作者 龚敬 段金萍 +5 位作者 刘博 杨毅 周芸 庄晓明 刘刚 金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与健康者听觉能力差异,探讨糖尿病患者听力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并符合入组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和无耳科疾病史,年龄与性别相匹配...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与健康者听觉能力差异,探讨糖尿病患者听力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并符合入组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和无耳科疾病史,年龄与性别相匹配、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健康志愿者40例。通过问卷及纯音测听检查调查受试者听力状况。根据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以及血糖控制水平分组。结果在被调查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中:131例主诉存在听力损失的患者纯音测听证实均有听力损失;而主诉听力正常的79例患者,有43例(54.4%)出现了不同程度听力损失。2糖尿病组各频率听阈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平均听力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男性听力损失发病率(46/60,76.7%)高于女性(28/5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年龄40岁以上各年龄层的听力损失发病率(60%,60.5%,88.1%)明显高于年龄40岁以下各年龄层的发病率(16.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糖尿病病程≥10年者听力损失发病率(45/56,80.4%)高于病程<5年者(16/29,55.2%)和5年≤病程<10年者(13/25,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5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听力损失发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较高的听功能损伤风险。患者的主观感觉不能准确反映其听觉程度,无听力下降主诉的糖尿病患者中约1/2的人群存在听力下降。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与糖尿病病程有关,与血糖控制水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听力损失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话儿童词汇相邻性测试词表总体信度评估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素菊 孔颖 +4 位作者 冯洁芬 刘海红 李淑静 杨宜林 刘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1-728,共8页
目的对等价性的普通话儿童词汇相邻性测试词表(mandarin lexical neighborhood test,M-LNT)进行可行性、可靠性以及效能的评估,通过词表的得分-强度(performance-intensity,P-I)函数曲线、言语识别阈以及临界差值等指标,以期获得M-LNT... 目的对等价性的普通话儿童词汇相邻性测试词表(mandarin lexical neighborhood test,M-LNT)进行可行性、可靠性以及效能的评估,通过词表的得分-强度(performance-intensity,P-I)函数曲线、言语识别阈以及临界差值等指标,以期获得M-LNT词表的总体信度,为临床听力障碍患者的使用建立基准曲线。方法选取听力正常者52名,对双音节难、易词表和单音节难、易词表的4类12张词表进行测试。实验先期获得材料的P-I函数曲线的6个测试强度,依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受试者随机分到奇数位或偶数位强度组,测试顺序为先易后难,3张表顺序轮换。获得每一强度下的识别率得分,用Matlab 7.1软件进行P-I曲线拟合、计算曲线的斜率、言语识别阈和临界差值。结果 4类词表的每类词表间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间等价。对拟合P-I曲线分析得出单音节易词表、单音节难词表、双音节易词表和双音节难词表平均阈值分别为25 dB SPL、31 dBSPL、20 dB SPL、24 dB SPL,50%斜率分别为2.8%/dB SPL、3.0%/dB SPL、5.8%/dB SPL、4.1%/dB SPL,95%置信区间下的总体临界差值分别为±22.2%、±26.1%、±32.7%、±29.9%。结论本实验以普通话儿童词汇相邻性测试词表为测试材料,4类词表的总体临界差值分别为±22.2%、±26.1%、±32.7%、±29.9%,总体信度可靠,并且获得P-I曲线,建立了M-LNT词表言语识别率的基准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测听 总体信度 P-I曲线 临界差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诊断与处理-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平栋 于振坤 +4 位作者 房居高 郁正亚 陈晓红 陈学军 黄志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57-761,共5页
目的通过单中心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7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10例,年龄平均39岁(25~65),均为单侧病变。结果 Shamblin分型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7例。术前影像学... 目的通过单中心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7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10例,年龄平均39岁(25~65),均为单侧病变。结果 Shamblin分型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7例。术前影像学评估包括B超、CT、核磁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其中16例经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伴或不伴颈外动脉切除的完整剥离;瘤体连同颈内-颈总动脉切除血管重建;瘤体连同颈总颈内动脉切除断端结扎;颅底颅内受累行颅内外联合入路手术。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良性。随访43个月(9~108),手术并发症包括单侧喉返神经麻痹6例,其中永久性声带麻痹2例,单侧面瘫1例,单侧舌下神经麻痹2例,出血1例,脑血管意外及死亡发生率为0%。结论 DSA检查是颈动脉体瘤的重要确诊及评估手段之一。术中双极电凝的仔细分离、血管外科器械短暂的供血动脉阻断、血管外科的转流及重建技术对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术后并发症非常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颅底缺损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平栋 房居高 +6 位作者 于振坤 廉猛 马泓智 陈晓红 黄志刚 邱锷 傅基第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0-753,共4页
目的观察延长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颅底缺损的效果。方法 11例颅底肿瘤切除后的缺损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恶性肿瘤9例,良性肿瘤2例,修复均与手术同期完成。结果 7例患者Ⅰ期愈合,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切口裂开。恶性肿瘤患者的1... 目的观察延长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颅底缺损的效果。方法 11例颅底肿瘤切除后的缺损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恶性肿瘤9例,良性肿瘤2例,修复均与手术同期完成。结果 7例患者Ⅰ期愈合,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切口裂开。恶性肿瘤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100%,2年生存率为67%。以上术式功能修复效果好,修复局部有不同程度的塌陷畸形,外形效果一般。结论延长下斜方肌肌皮瓣术式可用于颅底肿瘤切除后缺损的Ⅰ期修复,功能效果好,外形效果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外科 重建 下斜方肌肌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