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文化与数字时代 专访著名教育学者张诗亚和廖冬梅
1
作者 蒙石荣 张诗亚 廖冬梅 《今日教育》 2022年第12期68-72,共5页
当今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巨大变化。物质方面,制造业、商业等传统产业在GDP中的占比逐年减少,而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却不断创造出新的财富;精神方面,人们每天都通过互联网接收着海量的信息,无论是通过读短文还是刷视频,... 当今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巨大变化。物质方面,制造业、商业等传统产业在GDP中的占比逐年减少,而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却不断创造出新的财富;精神方面,人们每天都通过互联网接收着海量的信息,无论是通过读短文还是刷视频,每个人每天获取的信息量都远远高于前人。但在这繁华的表象下,问题也相伴而生。本刊有幸邀请到张诗亚教授和廖冬梅教授接受专访,谈谈他们对传统文化和数字时代的研究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产业 互联网 云计算 冬梅 数字时代 传统产业 制造业 专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综合育人:跨学科教学的“树人”实践
2
作者 吴康宁 《江苏教育》 2024年第26期18-20,共3页
早在义务教育课程新课标尚未颁布的八年前,南师附中树人学校便已在部分教师多年自发实践基础上,开始其一步一个脚印地有组织跨学科教学的综合育人之旅。在跨学科教学综合育人问题上,他们洞悉育人精义,把握时代脉搏,具有前瞻的“树人目光... 早在义务教育课程新课标尚未颁布的八年前,南师附中树人学校便已在部分教师多年自发实践基础上,开始其一步一个脚印地有组织跨学科教学的综合育人之旅。在跨学科教学综合育人问题上,他们洞悉育人精义,把握时代脉搏,具有前瞻的“树人目光”;他们锚定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综合育人能力,组建便于推进跨学科教学的教研“大团队”,开发便于导引跨学科教学的融合“大课程”,创设便于实施跨学科教学的操作“大平台”,走出了一条“以综导跨,以跨促综”的“树人路径”;他们努力促使所有教师发挥跨学科教学综合育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努力促进所有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体现了“激活人人,助力人人”的“树人智慧”。他们指向综合育人的跨学科教学“树人”实践具有一定的示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人” 综合育人 跨学科教学 大学科组 大课程 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学与人才的培养
3
作者 顾明远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24期195-196,共2页
现在大家都在研究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怎样培养杰出人才钱学森除提出临终疑问外,还提出了智慧学的问题。也就是说,杰出人才必定是具有较高智慧的人。什么叫智慧?《辞海》里的解释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 现在大家都在研究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怎样培养杰出人才钱学森除提出临终疑问外,还提出了智慧学的问题。也就是说,杰出人才必定是具有较高智慧的人。什么叫智慧?《辞海》里的解释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犹言才智,智谋。这有两个含义:一是对事物当然也对人,能够认识本质、辨析是非曲直和变化、判断处理矛盾,等等;二是能发明创造,包括发现事物发展的新规律怎样培养智慧?这就和教育有关了。智慧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培养的。天才是有的,但天才也不是生下第一声的哭声就是创造,而是通过学习培养逐渐获得的。学习是有一定规律的,即使是天才,也不是学习几天就能有智慧的;而且也不是知识越多越有智慧。现在是信息社会但是信息不等于知识,知识不等于智慧。如果只是书读得多,但不认真思考,不与实际相联系,就变成死读书、读死书,变成书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析 钱学森之问 杰出人才 智慧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创新民族文化传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被引量:2
4
作者 郑保卫 《新闻论坛》 2023年第1期1-1,共1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新任务,为全国人民奋进新征程提供了行动指南。二十大报告第八部分提出要“推进文化自...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新任务,为全国人民奋进新征程提供了行动指南。二十大报告第八部分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阐述了党中央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殷切期待。民族地区思想文化和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自觉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创新民族文化传播,用更加丰硕的成果推进民族地区思想文化和新闻事业更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传播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新闻事业 民族文化自信 新闻舆论工作者 全面建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一个合格学术共同体的合格成员——童世骏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2
5
作者 童世骏 吴芸茜 《中文自学指导》 2006年第3期3-8,共6页
童老师,您认为您走上哲学道路有一定的必然性吗? 很难说。我最初接触哲学,还要追溯到在崇明农场工作的时候。尽管我1978年春天上大学的时候20岁还不到,但因为我童年在浙江萧山外婆家度过,提前上学,因此中学毕业后、上大学以前,... 童老师,您认为您走上哲学道路有一定的必然性吗? 很难说。我最初接触哲学,还要追溯到在崇明农场工作的时候。尽管我1978年春天上大学的时候20岁还不到,但因为我童年在浙江萧山外婆家度过,提前上学,因此中学毕业后、上大学以前,还有时间在农场当了三年“农业工人”。1975年下半年,我被选拔参加市里的一个“工人理论学习小组”,集中学习哲学。这个学习小组的地点说来也很巧,就在我今天工作的上海社会科学院这栋大楼里,当时我们在里面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共同体 访谈录 上海社会科学院 农场工作 农业工人 学习小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学赋
6
作者 张诗亚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应龙在天兮,翼垂万里云腾;白虎。傍地兮,威震千山风生。
关键词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文化与产业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郑保卫 《新闻论坛》 2021年第1期54-55,共2页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朱杰老师嘱我为他和卢毅刚老师的新著《情境与范式——民族地区文化间性中的媒介与产业研究》作序,使我不由地想起了同西北民族大学的交往情缘。我与西北民族大学结缘是在2004年。那年我参加了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朱杰老师嘱我为他和卢毅刚老师的新著《情境与范式——民族地区文化间性中的媒介与产业研究》作序,使我不由地想起了同西北民族大学的交往情缘。我与西北民族大学结缘是在2004年。那年我参加了西北民族大学语言文化传播学院(现新闻传播学院前身)组织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当我前往学校,远远看到那高高耸立的古色古香、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学校大门,留下了很深印象。那时候他们新闻专业还在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里,只有几个专业老师,还处在创业初始阶段,但是看得出一帮年轻人劲头很足,一心想把新闻专业办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民族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文化间性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学校大门 文化传播学 大众传播 新闻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做好民族地区新闻宣传工作 被引量:1
8
作者 郑保卫 《新闻论坛》 2021年第6期1-1,共1页
2021年8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 2021年8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动员和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全面贯彻 解决民族问题 加快现代化 全面建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德育课发展趋势的思考
9
作者 韩震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第2期22-22,共1页
韩震教授所做的“关于德育课发展趋势的思考”讲座,从学科名称的变化入手,提纲挈领地梳理了德育课程发展的脉络,结合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地指出德育课发展的三个趋势——构建现代公共秩序、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时代变化... 韩震教授所做的“关于德育课发展趋势的思考”讲座,从学科名称的变化入手,提纲挈领地梳理了德育课程发展的脉络,结合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地指出德育课发展的三个趋势——构建现代公共秩序、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时代变化的真切反映。1.学科名称的变化2.德育课发展的趋势反映时代变化3.构建现代公共秩序是德育课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趋势 德育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科名称 公共秩序 课程发展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剑雄:以知识分子的担当关照现实
10
作者 李香玉 葛剑雄 《教育家》 2021年第7期21-24,共4页
作为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等方面的专家,除了学术研究上的成就以外,葛剑雄还是关注社会、关注公共领域的人文学者。他敢言、直言,提的建议总是冒着热气,不空、不泛。葛剑雄始终以知识分子的担当关照现实,他对学生经常说的一句话便... 作为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等方面的专家,除了学术研究上的成就以外,葛剑雄还是关注社会、关注公共领域的人文学者。他敢言、直言,提的建议总是冒着热气,不空、不泛。葛剑雄始终以知识分子的担当关照现实,他对学生经常说的一句话便是——不做书呆子,不做伪君子。"什么叫知识分子?在我看来,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命运,且有一定学历的人,才能称得上知识分子。如果仅仅是做好自己的研究或本职工作,只能称为‘专业人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 葛剑雄 人类命运 人文学者 学术研究 伪君子 专业人士 公共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