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农药Bt资源库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灵玲 张永嵘 +3 位作者 汤宝珍 吴昌标 张群林 刘雄恩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22,共5页
Bt是目前世界上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杀虫微生物.本文初步构建了生物农药Bt资源库,并研究了Bt菌株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相关菌株的基因情况.该数据库的构建是保护有益生物菌株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生物农药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生物资源 微生物 BT 资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氏啮小蜂雌蜂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李香 吴珍泉 +1 位作者 范锦胜 王贵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81,共6页
哈氏啮小蜂Tetrastic hushagenowii(Ratzeburg)是卫生害虫蜚蠊的重要天敌昆虫,能寄生多种蜚蠊种类的卵荚,被认为是控制蜚蠊危害最具潜力的天敌昆虫。本文对哈氏啮小蜂雌蜂的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哈氏啮小蜂行孤雌生... 哈氏啮小蜂Tetrastic hushagenowii(Ratzeburg)是卫生害虫蜚蠊的重要天敌昆虫,能寄生多种蜚蠊种类的卵荚,被认为是控制蜚蠊危害最具潜力的天敌昆虫。本文对哈氏啮小蜂雌蜂的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哈氏啮小蜂行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的繁殖方式,两性生殖其子代雌蜂所占比例为46.02%,而孤雌生殖其子代均为雄性。经解剖镜检证实:雌蜂发育至性成熟时的两侧卵巢结构呈现为,每侧卵巢有8~12根卵巢管,每根卵巢管怀卵量约1~6粒。结果发现雌蜂发育日期影响其怀卵数量,1日龄哈氏啮小蜂怀卵量低,平均为45.2粒/♀;2日龄哈氏啮小蜂怀卵量较高,平均为80.1粒/♀。哈氏啮小蜂羽化后即性成熟产卵,产卵期为4~11d,日产卵量为0.86~7.57粒/♀,单雌一生平均寄生1枚美洲大蠊卵荚。供试寄主卵荚密度是影响哈氏啮小蜂寄生率的重要因素,在蜂卵荚比例为1∶5,1∶3,1∶2,1∶1,2∶1和3∶1范围内,哈氏啮小蜂对卵荚的寄生率随着雌蜂数量与寄主卵荚比例的提高而增加,然单雌寄生卵荚数量却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氏啮小蜂 繁殖生物学 怀卵量 产卵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水中Bt菌株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灵玲 陈伟生 +2 位作者 沈建闽 黄天培 关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0期1898-1902,共5页
以武夷山和福州森林公园采集获得的30份新鲜水样为材料,分离获得5株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野生菌株。为了解这些新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杀虫晶体蛋白等研究,并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和... 以武夷山和福州森林公园采集获得的30份新鲜水样为材料,分离获得5株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野生菌株。为了解这些新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杀虫晶体蛋白等研究,并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两类靶标昆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显示LLW1对白纹伊蚊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其较正死亡率可达95.5%。经PCR扩增,发现该菌株含有cyt2基因。但这5个野生菌株对棉铃虫均无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毒力测定 鲜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长卷叶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灵玲 关雄 《中国茶叶》 2004年第5期4-5,共2页
关键词 茶长卷叶蛾 生物学特性 防治 长卷蛾 东方长卷蛾 鳞翅目 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BR生物药肥的研制及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灵玲 姚凤銮 +4 位作者 黄志鹏 吴光远 王庆森 徐金汉 关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9-225,共7页
茶树喷施生物药肥后,质量和产量均明显提高,鲜叶亩产量增幅为 6.76%~26.90%,酚氨比明显降低,水浸出物、水溶性糖及维生素 C 均有所增加。同时,生物药肥对茶毛虫、茶尺蠖和茶蚕等茶树主要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可达 90%以上,对天敌安全。
关键词 茶树 生物药肥 质量 产量 茶叶 生长调节剂 芸苔素内酯 苏云金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桃与荔枝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PLFAs)特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阮传清 陈建利 +2 位作者 刘波 陈燕萍 韩文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0期1903-1909,共7页
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方法,分析同一果园台湾软枝杨桃(20年树龄)和荔枝乌叶品种(15年树龄)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从杨桃根区不同样品检测到25~32种微生物PLFAs,特有PLFAs为:i13:0,11:0 3OH,14:0 2OH;荔枝根区检测到23~4... 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方法,分析同一果园台湾软枝杨桃(20年树龄)和荔枝乌叶品种(15年树龄)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从杨桃根区不同样品检测到25~32种微生物PLFAs,特有PLFAs为:i13:0,11:0 3OH,14:0 2OH;荔枝根区检测到23~40种微生物PLFAs,特有PLFAs为:16:0 3OH,i18:0,i12:0,12:1 AT11-12,a14:0。杨桃根区由PLFAs指示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impson)和特征脂肪酸16:0(细菌)、18:1ω9c(真菌)、10Me16:0(硫酸盐还原细菌)含量大小:距植株1.0 m土壤≈1.5 m土壤>0.5 m土壤;而荔枝根区Simpson指数和以上各种菌特征脂肪酸含量大小为:距植株1.0 m土壤>0.5 m土壤≈1.5 m土壤。脂肪酸10Me17:0(放线菌)和16:1ω5c(甲烷氧化菌)含量在杨桃根区无水平分布上的显著差异,而在荔枝根区则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软枝杨桃 荔枝 根区土壤微生物 磷脂脂肪酸(PL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小卷叶蛾及其生物防治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灵玲 关雄 《福建茶叶》 2004年第3期8-9,共2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茶小卷叶蛾的基本特性及其防治措施,尤其重点介绍了生物防治的方法。生物防治能有效防治小茶卷叶蛾的同时又能克服农残、抗药性、环境污染等问题,是无公害茶叶的生产有效措施。
关键词 茶小卷叶蛾 茶叶害虫 生物学特性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农业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系统的建立
8
作者 郑斯平 陈彬 +2 位作者 宋亚娜 关雄 郑伟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63-368,共6页
以Web形式在LAMP(Linux+Apache+MySQL+PHP)环境下,建立以特色细菌菌株为主体的农业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和计算机工作平台,充分利用业已公布的生物基因组序列信息和技术平台,揭示特色农业微生物基因的结构功能,提供有自主知识产权意义的DN... 以Web形式在LAMP(Linux+Apache+MySQL+PHP)环境下,建立以特色细菌菌株为主体的农业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和计算机工作平台,充分利用业已公布的生物基因组序列信息和技术平台,揭示特色农业微生物基因的结构功能,提供有自主知识产权意义的DNA序列等生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微生物 基因组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80
9
作者 林娇芬 林河通 +3 位作者 谢联辉 林奇英 陈绍军 赵云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0-96,共7页
柿叶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而且价格低廉,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柿叶资源,文中对国内外柿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开发利用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柿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开发利用 生理活性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和冷驯化对果蝇锤角细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10
作者 张沁园 刘旭祥 +6 位作者 陈俊 吴雨虹 许炜杰 凡庆文 杨永棒 陈湜 季清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9,共9页
果蝇锤角细蜂是一种重要的斑翅果蝇蛹期寄生蜂,寄生斑翅果蝇后在寄主蛹内完成发育,进而实现对斑翅果蝇的防治。低温作为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天敌贮藏处理方法,在延长天敌货架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羽化率和性比为衡量指标,本文对变温贮藏... 果蝇锤角细蜂是一种重要的斑翅果蝇蛹期寄生蜂,寄生斑翅果蝇后在寄主蛹内完成发育,进而实现对斑翅果蝇的防治。低温作为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天敌贮藏处理方法,在延长天敌货架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羽化率和性比为衡量指标,本文对变温贮藏和低温贮藏前的快速冷驯化对果蝇锤角细蜂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变温试验结果表明,4龄幼虫期经变温T5处理贮藏10 d(72.62%)和15 d(65.99%)后果蝇锤角细蜂的羽化率与对照(76.64%)无显著差异。相同温度下,4龄幼虫期果蝇锤角细蜂经各处理后的羽化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相同贮藏时间下,4龄幼虫期果蝇锤角细蜂经变温处理的羽化率显著高于同温度的持续恒温处理。同一变温处理经不同时间贮藏后羽化成蜂的性比间均不存在差异。冷驯化试验结果表明,4龄幼虫期和1龄蛹期果蝇锤角细蜂经冷驯化后的羽化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贮藏10 d和15 d时,4龄幼虫期果蝇锤角细蜂经冷驯化后羽化成蜂的性比显著高于直接进行低温贮藏的结果与对照。相同贮藏温度下,4龄幼虫期和1龄蛹期果蝇锤角细蜂经冷驯化后羽化成蜂的性比不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变化。研究结果可为果蝇锤角细蜂的低温变温贮藏和低温贮藏前的快速冷驯化提供参考,为天敌昆虫货架期的延长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翅果蝇 果蝇锤角细蜂 低温贮藏 变温 冷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被寄生的寄主蛹对印度实蝇姬小蜂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平凡 张潇钰 +3 位作者 黄鑫越 林嘉 王波 季清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9,共8页
印度实蝇姬小蜂是实蝇类害虫的高效寄生蜂,为筛选最佳的冷藏条件便于应用,研究了不同冷藏处理对印度实蝇姬小蜂的影响。结果表明:被寄生的寄主蛹蛹龄、冷藏温度与时长单独和交互作用均会显著影响印度实蝇姬小蜂的羽化率,但对每蛹羽化出... 印度实蝇姬小蜂是实蝇类害虫的高效寄生蜂,为筛选最佳的冷藏条件便于应用,研究了不同冷藏处理对印度实蝇姬小蜂的影响。结果表明:被寄生的寄主蛹蛹龄、冷藏温度与时长单独和交互作用均会显著影响印度实蝇姬小蜂的羽化率,但对每蛹羽化出的雌蜂比例以及F1单雌寄生数无显著影响。4个日龄的被印度实蝇姬小蜂寄生的寄主蛹均适于在13℃环境下冷藏7 d,且各指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3 d、6 d龄被寄生的寄主蛹具备作为中长期冷藏用蛹的潜力。研究可为印度实蝇姬小蜂的低温室内保种与大量释放前的蜂种积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蝇 印度实蝇姬小蜂 大量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乙酰氧基苯基)-2-丁酮在实蝇防控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12
作者 刘旭祥 季清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0-871,共22页
实蝇分布范围广泛,寄主种类多样,危害十分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对其防治的时间紧迫性与经济重要性与日俱增。检验检疫及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都是常见的实蝇害虫防治方法。能够刺激实蝇行为反应的引诱剂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害虫防治... 实蝇分布范围广泛,寄主种类多样,危害十分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对其防治的时间紧迫性与经济重要性与日俱增。检验检疫及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都是常见的实蝇害虫防治方法。能够刺激实蝇行为反应的引诱剂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害虫防治策略在实蝇防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实蝇引诱剂既可以分为性诱剂、食诱剂和植物源诱剂;又可以分为雄性实蝇引诱剂和雌(双)性实蝇引诱剂。其中,雄性实蝇引诱剂特异性强、效果显著。1960年首次报道雄性实蝇引诱剂4-(4-乙酰氧基苯基)-2-丁酮(诱蝇酮)对实蝇的显著吸引效果以来,它一直被用于监测和诱捕靶标实蝇。应用于调查监测时,诱蝇酮可以与多种类型的诱芯与诱捕器一起使用,实现效能最大化。诱蝇酮不仅可以单独使用引诱实蝇,而且可以与其他诱剂与菌液等混配使用。而且,诱蝇酮在发挥其基础引诱功能的同时,还会影响靶标实蝇的行为和生理以及非靶标昆虫的生存。因此,本文重点从调查监测、引诱灭杀、吸引取食、对非靶标昆虫影响等方面对诱蝇酮在实蝇害虫防治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实蝇害虫诱饵站引诱防治与害虫自动测报的发展,诱捕的影响因素与引诱剂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作用等做出合理展望,以期为实蝇害虫引诱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蝇 防治 雄性引诱剂 4-(4-乙酰氧基苯基)-2-丁酮 诱蝇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果实对南亚实蝇雌虫的引诱效果及主要引诱成分分析
13
作者 贾平凡 张潇钰 季清娥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228,共7页
【目的】南亚实蝇被多个国家列为检疫性害虫,其雌虫在野外被发现取食构树果实。本研究拟初步明确构树果实对南亚实蝇雌虫的引诱效果及其主要引诱成分。【方法】通过室内诱捕试验,测试构树果实对南亚实蝇雌虫的引诱效果;采用气质联用仪(G... 【目的】南亚实蝇被多个国家列为检疫性害虫,其雌虫在野外被发现取食构树果实。本研究拟初步明确构树果实对南亚实蝇雌虫的引诱效果及其主要引诱成分。【方法】通过室内诱捕试验,测试构树果实对南亚实蝇雌虫的引诱效果;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与Y型嗅觉仪,测定构树果实中引起南亚实蝇雌虫行为反应的成分。【结果】构树果实对南亚实蝇雌虫的诱捕率高达81.11%;从构树果实气味中测定出2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0.500 mg·mL^(-1)的2-正戊基呋喃、0.005 mg·mL^(-1)的反-2-己烯醛和0.050 mg·mL^(-1)的正庚醛能显著引起南亚实蝇雌虫的趋向行为。【结论】构树果实具有作为南亚实蝇雌虫食诱剂的潜力,构树果实中的2-正戊基呋喃、反-2-己烯醛和正庚醛可能是引诱南亚实蝇雌虫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实蝇 构树 诱捕率 食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分离Bt及对茶树主要害虫高毒力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灵玲 林晶 +6 位作者 骆兰 方昉 黄天培 徐金汉 吴光远 王庆森 关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60,共5页
通过分离培养基和分离方法的筛选,得到了从叶面分离Bt的有效方法。用此法从25种植物叶面分离出54株Bt,利用茶尺蠖、茶小绿叶蝉和茶橙瘿螨作为靶标昆虫,筛选对茶树主要害虫有毒力菌株,得到了对鳞翅目有效的菌株10株,对同翅目有效的菌株4... 通过分离培养基和分离方法的筛选,得到了从叶面分离Bt的有效方法。用此法从25种植物叶面分离出54株Bt,利用茶尺蠖、茶小绿叶蝉和茶橙瘿螨作为靶标昆虫,筛选对茶树主要害虫有毒力菌株,得到了对鳞翅目有效的菌株10株,对同翅目有效的菌株4株,但所有测试菌株均对茶橙瘿螨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苏云金芽孢杆菌 茶树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胁迫条件下化感与非化感水稻PAL多基因家族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12
15
作者 方长旬 王清水 +5 位作者 余彦 罗美蓉 黄力坤 熊君 沈荔花 林文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760-4767,共8页
水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调控酚酸类化感物质的合成代谢。编码PAL的基因是一个基因家族,包含至少11个基因成员,并受不同环境条件的调控。为了明确PAL基因家族中调控水稻化感作用的特定基因成员,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低氮及稗... 水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调控酚酸类化感物质的合成代谢。编码PAL的基因是一个基因家族,包含至少11个基因成员,并受不同环境条件的调控。为了明确PAL基因家族中调控水稻化感作用的特定基因成员,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低氮及稗草胁迫条件下强化感水稻PI312777与非化感水稻Lemont中根系的11个PAL成员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低氮和稗草胁迫条件下,PI312777和Lemont中的PAL4和PAL10均不表达,其余9个PAL基因成员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表达变化。其中,PAL11均上调表达,其分别在低氮处理和稗草胁迫的PI312777中上调3.29倍和1.07倍,而在相同处理下的Lemont中上调3.92倍和1.08倍;PAL3和PAL9则仅在低氮和稗草胁迫条件下的PI312777中上调表达,低氮胁迫分别为1.83倍和2.66倍,稗草胁迫为1.46倍和2.65倍;而这两个基因在相同处理下的Lemont中表达下调,低氮胁迫下调1.05和1.24倍,稗草胁迫下调1.14和1.16倍,推测PAL3和PAL9可能与胁迫初期调控水稻化感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胁迫 化感作用 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大蠊对低免疫力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6
作者 周琼 吴珍泉 +2 位作者 李忠荣 刘景 王长康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9-522,共4页
用环磷酰胺造低免疫力小鼠模型,再分别用低、中、高剂量的美洲大蠊粉给小鼠灌胃,研究虫粉对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血清溶血素含量、外周血CD4/CD8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虫粉组的血清溶血素含量和外周血CD4/CD8与模型... 用环磷酰胺造低免疫力小鼠模型,再分别用低、中、高剂量的美洲大蠊粉给小鼠灌胃,研究虫粉对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血清溶血素含量、外周血CD4/CD8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虫粉组的血清溶血素含量和外周血CD4/CD8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中、高剂量虫粉组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比模型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说明美洲大蠊虫粉能提高低免疫力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免疫功能 吞噬指数 血清溶血素 外周血CD4/CD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室内简易栽培和田间大规模种植的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爱荣 刘丽 +2 位作者 周洁 鲁国东 王宗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2-254,共3页
采用菜园土、草木灰、锯木屑体积比为4∶2∶1的培养基质,用1g·L-1琼脂水悬浮种子直播培养拟南芥,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在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水分、光照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管理,培养出生长健壮、充分满足实验要求的拟南芥植... 采用菜园土、草木灰、锯木屑体积比为4∶2∶1的培养基质,用1g·L-1琼脂水悬浮种子直播培养拟南芥,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在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水分、光照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管理,培养出生长健壮、充分满足实验要求的拟南芥植株.用同样基质,适当遮荫,可以在田间大规模种植拟南芥.在月均温为11-14℃,日最低气温为2.1-4.7℃的自然条件下,夜间覆盖塑料薄膜,拟南芥仍能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种植 拟南芥 简易栽培 田间 室内 空气相对湿度 生物学特性 病虫害防治 日最低气温 培养基质 种子直播 实验要求 自然条件 塑料薄膜 菜园土 草木灰 体积比 锯木屑 水悬浮 生长 水分 土壤 植株 遮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大蠊的营养价值与饲用安全性的分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周琼 吴珍泉 +3 位作者 李忠荣 林虬 刘景 王长康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76-278,共3页
对美洲大蠊的常规营养成分、矿物元素、氨基酸、脂肪酸及卫生指标进行测定,并与秘鲁鱼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美洲大蠊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63.1%和17.20%;含有18种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质,且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例为37.95%... 对美洲大蠊的常规营养成分、矿物元素、氨基酸、脂肪酸及卫生指标进行测定,并与秘鲁鱼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美洲大蠊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63.1%和17.20%;含有18种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质,且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例为37.95%;美洲大蠊虫体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为主,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为主;主要卫生指标含量均低于饲料卫生标准中的安全限量,表明美洲大蠊可作为一种优质的功能性蛋白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营养价值 饲用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大蠊粉对腹泻小鼠肠道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周琼 吴珍泉 +2 位作者 李忠荣 刘景 王长康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25-131,共7页
将120只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1.35g·kg-1虫粉处理组、2.70g·kg-1虫粉处理组和5.40g·kg-1虫粉处理组。以盐酸林可霉素造腹泻小鼠模型,测定美洲大蠊粉对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肠道大肠杆菌的数... 将120只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1.35g·kg-1虫粉处理组、2.70g·kg-1虫粉处理组和5.40g·kg-1虫粉处理组。以盐酸林可霉素造腹泻小鼠模型,测定美洲大蠊粉对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观察肠黏膜及绒毛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5.40g·kg-1虫粉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的SOD值差异不显著(P>0.05),而二者与模型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5.40g·kg-1虫粉处理组的T-AOC比自然恢复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高15.47%和13.94%,差异显著(P<0.05);3个虫粉处理组的MDA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光镜与电镜下,3个虫粉处理组受损的肠绒毛和微绒毛均有恢复,以5.40g·kg-1虫粉处理组恢复最好。3个虫粉处理组的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美洲大蠊粉能降低腹泻小鼠血清的MDA含量,提高SOD、GSH-PX和T-AOC的活力,从而有效拮抗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美洲大蠊粉不仅能降低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而且能使发生病理变化的肠黏膜及绒毛修复完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粉 免疫功能 肠道功能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籽粒灌浆速率的发育遗传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贾小丽 叶江华 +2 位作者 苗利国 林红梅 林文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2-626,共5页
以小穗小粒型水稻Milyang46和大穗大粒型FJCD建立的包含130个家系的E。重组自交系为研究材料,分析福建省武夷山和莆田环境下灌浆期5个阶段灌浆速率的性状表现,并结合已构建的遗传图谱进行QTL动态定位及环境互作研究。QTL分析共检测到1... 以小穗小粒型水稻Milyang46和大穗大粒型FJCD建立的包含130个家系的E。重组自交系为研究材料,分析福建省武夷山和莆田环境下灌浆期5个阶段灌浆速率的性状表现,并结合已构建的遗传图谱进行QTL动态定位及环境互作研究。QTL分析共检测到10个加性QTL,位于1、2、4、5、8、10号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贡献率为4.52%.17.39%。其中,qGR-5—5、qGR-4—2、qGR-10-1分别在灌浆第2、4、5阶段存在显著的环境互作效应,体现了一因多效。qGR-2—1加性效应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5.79%。qGR-4—2加性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7.39%.环境互作效应可解释表型变异贡献率的10.29%。本研究揭示了灌浆速率相关QTL的动态表达.有助于了解籽粒灌浆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L定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灌浆速率 环境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