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CO_2流体染色设备的研发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邢彦军 黄钢 +2 位作者 沈丽 孙家匡 戴瑾瑾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9-79,82-84,86,共5页
超临界流体染色技术具有低能耗、排废少、操作简单与流程短的竞争优势,是一项可商业化生产的绿色环保的染整新技术。由于该技术使用的染色设备绝大部分为高压容器,整体成本较高,因此设计和制造适合超临界CO2流体染色的设备对于该技术的... 超临界流体染色技术具有低能耗、排废少、操作简单与流程短的竞争优势,是一项可商业化生产的绿色环保的染整新技术。由于该技术使用的染色设备绝大部分为高压容器,整体成本较高,因此设计和制造适合超临界CO2流体染色的设备对于该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至关重要。本文总结和述评了20年来国内外超临界CO2流体染色设备的研发进展,对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关键设备和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文章还对超临界CO2染色设备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 染色设备 超临界流体染色技术 研发 商业化生产 竞争优势 绿色环保 高压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酯季铵盐衍生物的絮凝脱色性能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倩兰 杜英英 +2 位作者 沈丽 邢彦军 戴瑾瑾 《印染》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3,共3页
采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的超支化聚酯作为超支化絮凝剂MHP,分别对酸性、分散、直接和活性四类11种染料进行了模拟染料废水絮凝脱色处理。研究了超支化絮凝剂MHP的加入量、pH值和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 采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的超支化聚酯作为超支化絮凝剂MHP,分别对酸性、分散、直接和活性四类11种染料进行了模拟染料废水絮凝脱色处理。研究了超支化絮凝剂MHP的加入量、pH值和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支化絮凝剂MHP对这四类染料都有脱色效果,其中分散染料的总体脱色效果最好。另外,通过研究不同染料的絮凝效果与染料分子结构的关系,推测超支化絮凝剂MHP对分子结构呈线性的染料有较好的絮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废水处理 超支化聚酯 絮凝 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介质染色的分散染料拼色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左津梁 黄钢 +1 位作者 邢彦军 戴瑾瑾 《印染》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4,共5页
研究了分散染料三原色(C.I.分散橙30,C.I.分散蓝79和C.I.分散红167)在超临界CO2流体介质中对涤纶染色的拼色性能。结果表明,三只染料在超临界CO2染色中的上染速率与水浴染色基本一致,提升力与水浴染色相似,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在超临界CO... 研究了分散染料三原色(C.I.分散橙30,C.I.分散蓝79和C.I.分散红167)在超临界CO2流体介质中对涤纶染色的拼色性能。结果表明,三只染料在超临界CO2染色中的上染速率与水浴染色基本一致,提升力与水浴染色相似,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在超临界CO2的拼色染色中,该三原色染料对纤维的上染量略小于各染料单独染色时的上染量,染料之间会相互影响,在Kubelka-Munk单常数理论方程中引入纠正因数,可以减小理论K/S值和实测K/S值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分散染料 超临界二氧化碳 三原色 拼色染色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膦-磷钨酸室温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玉婷 陈彦安 邢彦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1-436,共6页
以不同摩尔比的磷钨酸与烷基取代季膦盐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磷钨酸类离子液体,并使用DSC和IR对系列离子液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C14H29)(C6H13)3]-磷钨酸系列离子液体为室温离子液体,磷钨酸根保留了Keggin结构。进一步研究了在可见... 以不同摩尔比的磷钨酸与烷基取代季膦盐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磷钨酸类离子液体,并使用DSC和IR对系列离子液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C14H29)(C6H13)3]-磷钨酸系列离子液体为室温离子液体,磷钨酸根保留了Keggin结构。进一步研究了在可见光照射下,以所制备的磷钨酸季膦盐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催化降解罗丹明B染液。以脱色率和COD来表征染料的降解效果,分别探讨了离子液体中阳离子碳链长度、催化剂用量、光照时间和罗丹明B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光降解罗丹明B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中[P(C14H29)(C6H13)3]3-PW12O40离子液体的催化效果最好,在催化剂用量为0.3 g时,3 h内50 mL8.35×10-5mol/L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到95%以上,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脱色率仍可达到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离子液体 磷钨酸 季膦盐 罗丹明B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酯季铵盐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5
作者 杜英英 陈倩兰 +1 位作者 邢彦军 戴瑾瑾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18,共4页
在氢氧化钠催化条件下,利用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GTA)对端羟基超支化聚酯Boltorn H20进行季铵化改性,得到了超支化聚酯季铵盐GTA-H20,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H20)∶n(GTA)=1∶16,n(NaOH)/n(H20-OH)=0.5,50℃反应24h... 在氢氧化钠催化条件下,利用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GTA)对端羟基超支化聚酯Boltorn H20进行季铵化改性,得到了超支化聚酯季铵盐GTA-H20,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H20)∶n(GTA)=1∶16,n(NaOH)/n(H20-OH)=0.5,50℃反应24h,产率为61.11%.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此时GTA的取代度为22.32%,并用1H NMR、FT-IR和13C NMR谱图对GTA-H20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季铵盐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织物BTCA防皱整理及强力保护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许兆洁 邢彦军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46,共4页
采用聚乙二醇(PEG)和三乙胺(TEA)改进1,2,3,4-丁烷四羧酸(BTCA)无甲醛抗皱整理亚麻织物的机械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部分整理工艺条件对亚麻织物性能(干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添加不同质量浓度PEG(分子质量20... 采用聚乙二醇(PEG)和三乙胺(TEA)改进1,2,3,4-丁烷四羧酸(BTCA)无甲醛抗皱整理亚麻织物的机械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部分整理工艺条件对亚麻织物性能(干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添加不同质量浓度PEG(分子质量200~1500)和TEA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以期找到抗皱效果和机械性能的平衡.优化工艺条件为:BTCA40g/L,催化剂次亚磷酸钠(SHP)6%,PEG40020g/L,三乙胺20g/L;两浸两轧,80℃预烘2min,150℃焙烘3min.经优化工艺整理织物在取得较好防皱效果的同时,能够较大地提高断裂强力保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防皱整理 多元羧酸 强力保护 聚乙二醇 三乙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二亚胺交联细菌纤维素/胶原蛋白复合薄膜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雪婷 杨亮 陆大年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8,共5页
以胶原蛋白(COL)为基体,细菌纤维素(BC)为增强体,经碳化二亚胺(EDAC)湿法交联制备了BC/COL复合膜,讨论了BC含量以及交联反应条件对复合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BC)∶m(COL)=4∶3,交联剂EDAC用量60%(对共混物总质量),交联时间为15 h... 以胶原蛋白(COL)为基体,细菌纤维素(BC)为增强体,经碳化二亚胺(EDAC)湿法交联制备了BC/COL复合膜,讨论了BC含量以及交联反应条件对复合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BC)∶m(COL)=4∶3,交联剂EDAC用量60%(对共混物总质量),交联时间为15 h时,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最佳.通过对复合膜溶胀性能、热性能、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的测试,研究了化学交联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碳化二亚胺对复合膜进行交联处理后,在BC/COL复合膜内形成了化学键,分子间结合更加紧密,降低了复合膜的溶胀性能,增强了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细菌纤维素 化学交联 机械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纶织物的SiO_2/TiO_2复合水溶胶超亲水整理 被引量:8
8
作者 代欣欣 闵洁 邢彦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2-35,共4页
以钛酸四丁酯和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水为溶剂制备SiO2/TiO2复合水溶胶,并以浸渍法对锦纶织物进行超亲水抗静电整理。以接触角、感应电压和半衰期为评价依据,研究织物经SiO2/TiO2复合水溶胶整理后的亲水抗静电性能。试验表明,随着复合水... 以钛酸四丁酯和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水为溶剂制备SiO2/TiO2复合水溶胶,并以浸渍法对锦纶织物进行超亲水抗静电整理。以接触角、感应电压和半衰期为评价依据,研究织物经SiO2/TiO2复合水溶胶整理后的亲水抗静电性能。试验表明,随着复合水溶胶中Si/(Si+Ti)的比例增大,整理织物的亲水性和抗静电性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Si/(Si+Ti)比例为0.89和0.91时,经复合水溶胶整理的锦纶织物呈现超亲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静电整理 亲水整理 复合水溶胶 聚酰胺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酯的微波辅助法合成及表征
9
作者 苟明明 沈丽 邢彦军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15,18,共4页
以季戊四醇或三羟甲基丙烷为核单元,二羟甲基丙酸或二羟甲基丁酸为支化单元,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在微波作用下合成了超支化聚酯.利用NMR、凝胶渗透色谱(GPC)以及测定羟值等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单体结构... 以季戊四醇或三羟甲基丙烷为核单元,二羟甲基丙酸或二羟甲基丁酸为支化单元,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在微波作用下合成了超支化聚酯.利用NMR、凝胶渗透色谱(GPC)以及测定羟值等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单体结构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有着较明显的影响,在催化剂用量0.75%,180℃反应2.5 h可以得到预期结构的超支化聚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微波合成 季戊四醇 二羟甲基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