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南景天对镉-苯并[a]芘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廷强 董增施 +2 位作者 姜宏 李冰 杨肖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5-472,共8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2种生态型东南景天对镉-苯并[a]芘(Cd-B[a]P)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在Cd-B[a]P复合处理条件下,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生长主要受高浓度B[a]P影响,而Cd是抑制非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生长的主要因素,在低Cd处理...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2种生态型东南景天对镉-苯并[a]芘(Cd-B[a]P)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在Cd-B[a]P复合处理条件下,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生长主要受高浓度B[a]P影响,而Cd是抑制非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生长的主要因素,在低Cd处理条件下,5 mg·kg-1B[a]P能促进2种生态型东南景天根系的生长;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地上部镉含量远远大于非积累生态型,且不受B[a]P水平的影响;2种生态型东南景天各部位B[a]P含量主要受土壤B[a]P水平的影响;在Cd-B[a]P复合处理条件下,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对镉的去除效果显著高于非积累生态型,但在高质量浓度B[a]P(25 mg·kg-1)处理条件下,镉的去处效果明显降低;未种植物的土壤B[a]P平均去除率达到43.7%,而种植东南景天的土壤B[a]P平均去除率达到58.2%.本结果说明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对中轻度Cd-B[a]P复合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CD 复合污染 东南景天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CO_2施肥在大棚生产上的应用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量:8
2
作者 都韶婷 单英杰 +1 位作者 张树生 章永松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0-514,共5页
利用作物秸秆与畜禽粪便发酵产生CO2的原理,设计了适合农业生产用的简易发酵装置。通过接种3种高效产气菌及堆料pH的调节,发酵大棚内CO2浓度可提高1倍以上,且一次堆料的发酵时间可维持3周左右。该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CO2施肥技术,可使大... 利用作物秸秆与畜禽粪便发酵产生CO2的原理,设计了适合农业生产用的简易发酵装置。通过接种3种高效产气菌及堆料pH的调节,发酵大棚内CO2浓度可提高1倍以上,且一次堆料的发酵时间可维持3周左右。该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CO2施肥技术,可使大棚内的芹菜、生菜、莴苣、油麦菜和青菜5种蔬菜可食部分的生物量分别提高260%、135%、115%、140%和322%。因此,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进行大棚CO2施肥,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望为农业固废合理处置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弃物 发酵 大棚 二氧化碳施肥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洲区沼液的农田生态循环利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日清 高松林 +2 位作者 方萍 项彩花 李丽萍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6期80-81,共2页
通过沼液田间小区施肥试验,研究了化肥、沼液不同用量组合对水稻营养生长、籽粒性状、产量等的影响效果,初步筛选了化肥、沼液用量优化组合,能较好促进水稻营养生长,保持良好籽粒性状和较高产量,节肥增效和沼液生态还田效果显著。
关键词 沼液 水稻 农田 生态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氨基酸生物有效性及其环境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庆旭 朱双双 +2 位作者 泮莞坤 吴良欢 胡兆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99-1908,共10页
土壤中种类繁多的小分子和大分子有机氮,是土壤氮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大多数植物可以直接吸收氨基酸乃至多肽和蛋白质,不是完全需要经过传统理论认知的微生物分解为无机氮的过程。植物根系具有吸收、转运和代谢外源吸收的有机氮的能力。... 土壤中种类繁多的小分子和大分子有机氮,是土壤氮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大多数植物可以直接吸收氨基酸乃至多肽和蛋白质,不是完全需要经过传统理论认知的微生物分解为无机氮的过程。植物根系具有吸收、转运和代谢外源吸收的有机氮的能力。土壤微生物是植物根系有机氮的主要竞争者,不同土壤中,参与竞争的微生物组成存在较大差异。环境对植物根系吸收和后续代谢有机氮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未来应着重于精准定量化分析土壤有机氮组成及含量,确定土壤有机氮对植物生长的长期效应,探索环境变化尤其是复杂环境变化对植物吸收利用有机氮的影响及其关键步骤,进一步确定土壤有机氮对植物氮营养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微生物 土壤 氨基酸 环境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可溶性有机硫的微生物分解与植物利用机制
5
作者 姚瑞琪 钭从越 +3 位作者 王英凡 刘秀 吴良欢 马庆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7-604,共18页
硫(S)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但是近年来植物的潜在缺硫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发生。可溶性有机硫(DOS)作为土壤硫的一种重要形态,可被微生物快速分解为硫酸盐而被植物吸收,因此,明确土壤DOS含量、组成、微生物分解机制和植物利用过... 硫(S)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但是近年来植物的潜在缺硫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发生。可溶性有机硫(DOS)作为土壤硫的一种重要形态,可被微生物快速分解为硫酸盐而被植物吸收,因此,明确土壤DOS含量、组成、微生物分解机制和植物利用过程有利于解决潜在缺硫问题。本文综述了土壤DOS[可溶性蛋白质、含硫氨基酸蛋氨酸(Met)和半胱氨酸(Cys)]的微生物分解过程及植物吸收利用机制。可溶性蛋白质可以在数天内分解成无机硫(SO42-),而含硫氨基酸可以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被分解。微生物吸收含硫氨基酸后的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可将含硫氨基酸中的碳、氮和硫分别以CO^(2)、NH^(4+)和SO_(4)^(2-)的形式释放到微生物体外,释放的无机硫会被微生物再次利用以满足其生长发育。微生物能迅速利用DOS(Met、Cys),当其被微生物同化时,其原始分子结构决定了其转化成的生物大分子,从而影响DOS与SO_(4)^(2-)之间的转化速率。Cys的硫醇基(H-S-C)易被氧化,因此微生物吸收利用Cys后SO_(4)^(2-)释放量高于Met。小麦和油菜对Met和Cys的摄取量随着其供应量的增加而增加,田间条件下小麦和油菜可吸收0.63%~2.2%的外源Cys和0.4%~2.1%的外源Met。Met和Cys在植物氮营养中的作用有限,但它们在植物硫营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约占植物硫吸收总量的10%。土壤DOS可被微生物快速分解,产生的SO_(4)^(2-)可被植物快速吸收利用。即使存在土壤微生物的激烈竞争,植物也能够吸收完整的分子态有机硫(Met和Cys),DOS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硫源,其吸收主要发生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硫 含硫氨基酸 硫分解 硫的生物利用率 植物硫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锌肥对不同镉水平下水稻产量及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4
6
作者 索炎炎 吴士文 +2 位作者 朱骏杰 潘风山 冯英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9-458,共10页
采用外源添加不同浓度镉的盆栽试验,研究在生育后期叶面喷施锌肥对水稻生长、产量以及不同部位锌(Zn)、镉(Cd)、铜(Cu)、铁(Fe)、锰(Mn)和钙(Ca)等元素含量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部位各元素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镉处理浓度越高,其... 采用外源添加不同浓度镉的盆栽试验,研究在生育后期叶面喷施锌肥对水稻生长、产量以及不同部位锌(Zn)、镉(Cd)、铜(Cu)、铁(Fe)、锰(Mn)和钙(Ca)等元素含量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部位各元素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镉处理浓度越高,其对植株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越显著;与对照相比,在镉添加水平为2.5和5mg·kg-1时,植株的鲜质量分别降低了14.0%和15.9%,干物质积累量降低了5.3%和7.6%,产量降低了27.9%和48.4%,而糙米中镉含量分别达到了0.35和0.65mg·kg-1,高于农业部食品安全标准(0.2mg·kg-1);生育后期叶面喷施锌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无明显影响,植株各部位锌含量显著增加,而Fe、Mn、Cu等元素含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2.5mg·kg-1镉处理下,叶面喷施锌肥后糙米镉含量提高41.9%,而在5mg.kg-1镉处理下,糙米镉含量却降低了15.4%;相关分析表明,糙米中镉与锌无明显相关性,而与Mn、Cu、Mg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面锌肥 产量 元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液配方对雾培生菜生物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8
7
作者 丁文雅 邬小撑 +2 位作者 刘敏娜 王军君 林咸永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采用雾培试验,比较Hoagland、日本园试、日本山崎、华南农大叶菜B、英国Hewitt等5个生菜常用的水培营养液配方对生菜生物量、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南农大叶菜B的营养液pH值升幅最小,英国Hewitt最大;华南农大叶菜B处理的生菜根系... 采用雾培试验,比较Hoagland、日本园试、日本山崎、华南农大叶菜B、英国Hewitt等5个生菜常用的水培营养液配方对生菜生物量、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南农大叶菜B的营养液pH值升幅最小,英国Hewitt最大;华南农大叶菜B处理的生菜根系和地上部鲜质量、干质量最高,英国Hewitt或Hoagland处理的最低;华南农大叶菜B处理的生菜叶片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FRAP(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抗氧化活性和DPPH(1,1-diphenyl-2-picrydrazyl)自由基清除率最高,日本园试次之,日本山崎最低;日本园试处理的生菜类胡萝卜素和谷胱甘肽含量最高,华南农大叶菜B次之,日本山崎最低;华南农大叶菜B处理的生菜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日本园试相当,显著高于其他配方;华南农大叶菜B处理的生菜叶片和茎的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英国Hewitt和Hoagland,略高于日本园试和日本山崎。说明采用华南农大叶菜B作为生菜气雾栽培的营养液配方,不仅营养液pH波动小,而且生菜具有较高的生物量、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以及较低的硝酸盐含量,是较为适宜的生菜气雾栽培配方,而英国Hewitt和日本山崎不适合生菜的气雾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培 生菜 营养液配方 生物量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形态对菠菜体内抗坏血酸含量及其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孙园园 林咸永 +2 位作者 金崇伟 章永松 方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2-298,共7页
采用基质培养试验,研究营养液不同铵硝配比(0:100,25:75,50:50,75:25,100:0)对菠菜叶片抗坏血酸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菜植株鲜重和干重以铵硝比为25:75处理最高,铵硝比超过50:50时则显著下降.菠菜叶片抗坏血酸(AsA... 采用基质培养试验,研究营养液不同铵硝配比(0:100,25:75,50:50,75:25,100:0)对菠菜叶片抗坏血酸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菜植株鲜重和干重以铵硝比为25:75处理最高,铵硝比超过50:50时则显著下降.菠菜叶片抗坏血酸(AsA)、总抗坏血酸(AsA+DHA)含量随着铵硝比的提高逐渐增加.菠菜叶片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alLDH)活性在铵硝比小于50%时没有显著变化,进一步提高铵硝比则显著降低;铵硝比不影响抗坏血酸氧化酶(AAO)的活性.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的活性均随着供铵比例提高而逐渐提高,且与As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表明提高营养液中铵硝比增加菠菜叶片AsA含量,与其提高MDHAR、DHAR活性和加快AsA的再生循环有关,而与其对GalLDH和AAO酶活性的影响没有明显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形态 抗坏血酸 菠菜 L-半乳糖酸-1 4-内酯脱氢酶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钾营养对柑桔果实产量、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 被引量:51
9
作者 林咸永 章永松 +3 位作者 蔡妙珍 张英鹏 李刚 杨肖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8,共7页
采用田间试验以柑为材料研究了连续4年施用磷、钾肥后对柑桔果实的产量、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钾肥,尤其磷、钾肥配施可显著提高柑桔果实的单果重和产量,以及采收时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 采用田间试验以柑为材料研究了连续4年施用磷、钾肥后对柑桔果实的产量、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钾肥,尤其磷、钾肥配施可显著提高柑桔果实的单果重和产量,以及采收时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酸比和维生素C(Vc)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柑桔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和烂果率,减缓糖分、酸度和Vc含量的下降。磷钾营养对于提高柑桔果实的耐贮性和维持贮藏过程中果实的风味和营养品质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柑 品质 贮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提高黄泥田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 被引量:39
10
作者 宓文海 吴良欢 +2 位作者 马庆旭 张宣 刘彦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03-108,共6页
农业有机物料具有资源化再利用的特点,与化肥配施既可以保证作物产量,也可以提升地力。为了建立最适宜的南方低产黄泥田培肥模式,该文在浙江金衢盆地开展3年田间试验研究化肥与不同有机物料(菇渣、紫云英、牛粪和秸秆)配施对水稻产量和... 农业有机物料具有资源化再利用的特点,与化肥配施既可以保证作物产量,也可以提升地力。为了建立最适宜的南方低产黄泥田培肥模式,该文在浙江金衢盆地开展3年田间试验研究化肥与不同有机物料(菇渣、紫云英、牛粪和秸秆)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化肥+菇渣、化肥+紫云英、化肥+牛粪和化肥+秸秆处理下,水稻三年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单施化肥提高了9.7%、9.5%、12.3%和9.5%;2)有机物料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CEC)及土壤容重较单施化肥处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化肥+牛粪效果最明显,有机质质量分数提高了12.5%,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提高了37.7%,CEC提高了16.1%;3)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菇渣、化肥+牛粪处理下>5 mm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分别提高了10.4%和6.7%,各配施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团聚体破坏率。总得来讲,连续三年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较单施化肥处理提高了水稻产量、改善了土壤肥力状况、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其中又以牛粪与化肥配合施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物料 化肥 黄泥田 水稻 团聚体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2
11
作者 袁玲 张宣 +3 位作者 杨静 杨春蕾 曹小闯 吴良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0-359,共10页
为阐明水稻产量和营养品质在不同栽培方式和秸秆还田条件下的表现特性,以两优培九(籼稻)为材料,常规水作(CFC)为对照,通过长期定位试验(2001—2010年)研究了覆膜旱作(PFMC)、裸地旱作(NMC)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精米中蛋白质和氨基酸... 为阐明水稻产量和营养品质在不同栽培方式和秸秆还田条件下的表现特性,以两优培九(籼稻)为材料,常规水作(CFC)为对照,通过长期定位试验(2001—2010年)研究了覆膜旱作(PFMC)、裸地旱作(NMC)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精米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糙米中铁和锌含量的影响。2008—2010三年试验结果(平均值)表明,与CFC相比,PFMC能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增产幅度达8.0%,精米中总氨基酸含量下降3.5%,精米中蛋白质,糙米中铁锌含量与CFC处理差异不显著;NMC处理产量显著下降5.1%,蛋白质、总氨基酸和铁含量分别下降4.4%、9.3%和11.9%。秸秆还田较不还田处理,CFC条件下,产量增加了113.6kghm2;NMC条件下,产量增加142.6kghm2;PFMC条件下,产量增加522.1kghm2;3种栽培方式产量平均增加3.3%,糙米中的铁和锌含量平均增加3.1%和6.4%,精米中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本试验结果表明,PFMC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中铁、锌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旱作 秸秆还田 营养品质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郊规模化养殖场猪粪的重金属含量及其形态 被引量:80
12
作者 董占荣 陈一定 +2 位作者 林成永 章永松 倪丹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35-39,共5页
对采集于杭州市郊规模化养殖场的猪饲料和猪粪的重金属含量及猪粪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猪饲料中Zn,Cu,Mn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4.0,294.1,156.2和5.9 mg/kg;猪粪中Zn,Cu,Mn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高达1064.00,1018.00,6... 对采集于杭州市郊规模化养殖场的猪饲料和猪粪的重金属含量及猪粪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猪饲料中Zn,Cu,Mn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4.0,294.1,156.2和5.9 mg/kg;猪粪中Zn,Cu,Mn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高达1064.00,1018.00,659.90和59.96 mg/kg。参照污泥农用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供试猪粪样品中Zn,Cu含量均超标,As含量超标率为35%。猪粪中Cu以有机结合态为主,Zn和Mn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而As则主要以生物有效性高的交换态存在,高达31.2%。按照农田常规施氮量估算的粪便用量施用,土壤耕层中重金属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长期施用这些高量重金属的畜禽粪便存在污染农产品和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饲料 猪粪 重金属 连续提取 形态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铁氧化物的磷吸附解吸特性以及与磷吸附饱和度的关系 被引量:38
13
作者 邵兴华 章永松 +2 位作者 林咸永 都韶婷 于承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8-212,共5页
采用三种人工合成铁氧化物(针铁矿、赤铁矿和水铁矿)比较了结晶态和无定形铁氧化物对磷的吸附—解吸特性以及与磷吸附饱和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种铁氧化物的磷吸附特性均可用Langumir方程来描述,相关系数均大于0.9,达到极显著水平。从... 采用三种人工合成铁氧化物(针铁矿、赤铁矿和水铁矿)比较了结晶态和无定形铁氧化物对磷的吸附—解吸特性以及与磷吸附饱和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种铁氧化物的磷吸附特性均可用Langumir方程来描述,相关系数均大于0.9,达到极显著水平。从磷最大吸附量(Qm)、吸附反应常数(K)和最大缓冲容量(MBC)三项吸附参数综合考虑,水铁矿(无定形)对磷的吸附无论在容量还是强度方面均比结晶态铁氧化物针铁矿和赤铁矿大得多。水铁矿吸附的磷比针铁矿和赤铁矿所吸附的磷更难解吸;水铁矿的大量活性表面并没有表现出增加磷释放的作用。磷吸附饱和度有望作为评价土壤或铁氧化物磷吸附—解吸的强度和容量因子的一个综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化物 吸附-解吸 吸附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管理调控水稻氮素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曹小闯 李晓艳 +4 位作者 朱练峰 张均华 禹盛苗 吴良欢 金千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882-3890,共9页
水、氮是调控水稻生长发育的两个重要环境因子。通过"以水调氧"增加根际溶氧量(如干湿交替、好氧栽培等)能够提升土壤硝化势和氧化还原电位,刺激土壤氮的矿化作用,使水稻处于NH+4与NO-3混合营养中,并能通过诱导水稻的生理特... 水、氮是调控水稻生长发育的两个重要环境因子。通过"以水调氧"增加根际溶氧量(如干湿交替、好氧栽培等)能够提升土壤硝化势和氧化还原电位,刺激土壤氮的矿化作用,使水稻处于NH+4与NO-3混合营养中,并能通过诱导水稻的生理特性及改善根系的吸收功能增强其抗旱性能,提高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光合作用是形成干物质的主要途径,土壤氮水平、氮形态与水稻光合速率紧密相关,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将有助于提高水稻的氮素利用率和产量。从稻田水分管理对土壤氮素形态特征、水稻氮吸收利用、光合速率及氮环境效应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并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管理 根际溶氧量 氮代谢 光合氮素利用率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浓度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于承艳 都韶婷 +2 位作者 邢承华 林咸永 章永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7-312,共6页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CO2浓度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升高,番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根/冠比增大,说明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比促进地上部生长更为明显;发达的根系大幅增加了氮、磷、钾的总吸收量,但对体内氮...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CO2浓度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升高,番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根/冠比增大,说明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比促进地上部生长更为明显;发达的根系大幅增加了氮、磷、钾的总吸收量,但对体内氮、磷、钾含量的影响表现不一,对氮含量影响不大,钾含量反而有所降低,高浓度CO2处理明显增加磷含量.增施CO2极显著地降低番茄体内尤其是叶片中的硝酸盐含量.因此,增施CO2不但可大幅增加作物产量,还可显著改善农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CO2 硝酸盐 根系生长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要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对策 被引量:24
16
作者 章永松 柴如山 +2 位作者 付丽丽 刘立娟 董慧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7,共11页
近年来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以及由此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CO2、CH4和N2O是几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生产活动是温室气体CH4和N2O最重要的... 近年来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以及由此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CO2、CH4和N2O是几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生产活动是温室气体CH4和N2O最重要的排放源之一,本文从减少水稻田和反刍动物CH4气体排放、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进行CO2气体施肥以减少秸秆燃烧和畜禽粪便随意堆置过程中CH4和N2O排放以及调整农田氮肥施用方法减少土壤N2O排放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在中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些措施,以期在这些方面为中国温室气体减排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作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 温室气体 CH4 N2O 减排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部分替代硝态氮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及根际分泌物的影响 被引量:30
17
作者 曹小闯 吴良欢 +1 位作者 陈贤友 韩科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9-705,共7页
采用局部无菌水培方法,研究了氨基酸部分替代硝态氮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及根际分泌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硝态氮处理相比,20%氨基酸部分替代硝态氮处理小白菜产量下降,硝酸盐及可溶性淀粉含量也显著降低,其中以20%谷氨酸(Glu)处理最... 采用局部无菌水培方法,研究了氨基酸部分替代硝态氮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及根际分泌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硝态氮处理相比,20%氨基酸部分替代硝态氮处理小白菜产量下降,硝酸盐及可溶性淀粉含量也显著降低,其中以20%谷氨酸(Glu)处理最低,分别为1490.8 mg/kg、1.77 mg/g;提高了小白菜全氮、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改变其根系形态结构及根系活力;同时,20%甘氨酸(Gly)、20%混合氨基酸(AAS)处理显著提高根系分泌物中铵态氮、游离氨基酸、总有机碳及总氮、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根系分泌物中有机氮占总氮的百分比在Gly、Glu、AAS处理中分别提高了5.6%、11.2%、12.8%。表明氨基酸部分替代硝态氮可改善小白菜的品质,其生物量与各根系分泌物呈明显的负相关(0.7<r<0.83,P<0.05),且氨基酸种类显著影响其生物量、根系形态以及根系分泌物各组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氨基酸 硝态氮 产量 品质 根际分泌物 局部无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菠菜基因型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评价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敏娜 刘晓霞 +2 位作者 丁文雅 陈秋会 林咸永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9-607,共9页
以30个菠菜基因型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评价其在低氮(2mmol/L)和高氮(10mmol/L)水平下对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菠菜基因型在2个氮水平下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相关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在高氮水平下,菠菜地上部干质量... 以30个菠菜基因型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评价其在低氮(2mmol/L)和高氮(10mmol/L)水平下对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菠菜基因型在2个氮水平下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相关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在高氮水平下,菠菜地上部干质量、含氮量、氮累积量和氮素吸收效率显著高于低氮水平;而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指数明显低于低氮水平。其中地上部干质量在低氮和高氮条件下均具有较大的变异系数,可以作为同一供氮水平下氮效率(NUE)的重要评价指标,而地上部氮累积量、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指数的变异系数也较高,且与地上部干质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故可作为菠菜氮效率的辅助评价指标。根据不同菠菜基因型在低氮和高氮条件下低于或高于供试基因型地上部干质量的平均值作为氮低效基因型和氮高效基因型,所筛选出的氮高效基因型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均具有较高的地上部干质量、地上部氮累积量、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指数。通径分析表明,氮素吸收效率在2个氮水平下对菠菜氮效率的贡献明显高于氮素利用效率,但氮素利用效率对氮效率也有一定的贡献。由此可见,在菠菜氮高效品种的选育工作中应协同提高低氮和高氮条件下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 氮素吸收效率 氮素利用效率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CO_2施肥对大棚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樊琳 都韶婷 +2 位作者 黄利东 陈一定 章永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6-632,共7页
以鲜猪粪和稻草为发酵原料,研究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进行大棚CO2施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CO2施肥可显著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提高番茄单株结果数和单果质量,总产提高43.8%,上市时间提早15d,前期产... 以鲜猪粪和稻草为发酵原料,研究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进行大棚CO2施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CO2施肥可显著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提高番茄单株结果数和单果质量,总产提高43.8%,上市时间提早15d,前期产量比对照增加220%,总收益增加68.8%,净收益增加66.1%.处理棚番茄果实不但外观色泽亮丽、充实度高、口感好,而且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以及糖/酸比指标等均有显著改善,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因此,该项技术有望开辟一条既可解决大棚CO2亏缺和大量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又能通过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使农民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全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有机废弃物 发酵 CO2施肥 番茄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50
20
作者 陈贤友 吴良欢 +2 位作者 韩科峰 李金先 应金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8-923,共6页
以晚粳稻"秀水110"为供试水稻品种,在2007、2008连续2年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硫磺加树脂双层包膜尿素(SPCU)和普通尿素(PU)不同掺混比例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农民习惯施用普通尿素PU100%(N 210 kg/... 以晚粳稻"秀水110"为供试水稻品种,在2007、2008连续2年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硫磺加树脂双层包膜尿素(SPCU)和普通尿素(PU)不同掺混比例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农民习惯施用普通尿素PU100%(N 210 kg/hm2)处理相比,等氮量下一次性基施包膜尿素SPCU100%、SPCU70%+PU30%和SPCU50%+PU50%处理产量为7644.0、7172.5和7008.2 kg/hm2,增产17.75%、10.49%和7.96%;氮肥利用率为27.64%、23.24%和18.06%,提高18.73、14.33和9.15个百分点;氮肥农学效率也有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尿素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