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茅尾海的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在不同养殖区的性腺发育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於锋 罗帮 +2 位作者 陈雪芬 李琼珍 王嫣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4-142,共9页
为探究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的繁殖特性以及春季死亡原因,采用肉眼观察、活体镜检和组织切片方法研究了茅尾海沙井的香港巨牡蛎苗种吊养于大风江黄场的1龄牡蛎的性腺发育周年变化,并建立了快速判断香港巨牡蛎性腺发育... 为探究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的繁殖特性以及春季死亡原因,采用肉眼观察、活体镜检和组织切片方法研究了茅尾海沙井的香港巨牡蛎苗种吊养于大风江黄场的1龄牡蛎的性腺发育周年变化,并建立了快速判断香港巨牡蛎性腺发育程度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吊养在茅尾海沙井、大风江入海口内的黄场和入海口外的鑫丰场的2龄牡蛎性腺发育的启动和发展过程。结果显示,广西茅尾海的香港巨牡蛎每年只有1个繁殖周期,性腺发育过程可划分为未分化期(1–3月)、分化期(4月)、成熟排放期(5–10月)及休止期(11–12月)4个阶段;1龄和2龄牡蛎的性腺发育基本同步;大风江入海口外的牡蛎的性腺发育较入海口内的牡蛎提前约15 d,而比茅尾海内海的牡蛎提前约30 d,入海口外的牡蛎的性腺4月即发育到成熟排放期,冬季饵料的丰富程度和温度、盐度等因素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研究还发现,高温少雨天气下,海水盐度高,抑制了牡蛎性细胞的排放,导致入海口外侧吊养牡蛎的大规模死亡,濒临死亡的牡蛎性腺处于退化和崩解状态。鉴于此,认为4月初即需密切监测吊养于入海口外的牡蛎性腺的发育状况和天气状况,及时收获性腺饱满的牡蛎,或将吊养牡蛎的蚝排放置在河流入海口内区域过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巨牡蛎 组织切片 性腺发育 盐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