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低腐蚀、高效相变吸收体系CO_(2)捕集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秦森
戴姗姗
+2 位作者
范伟
李梅
杨嘉龙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69,177,共8页
液-液相变吸收剂作为碳捕集领域最具节能潜力的新兴吸收剂仍存在CO_(2)容量有限、腐蚀性强等缺点。以富含氨基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为阳离子、具有含N杂环的2-甲基咪唑(2-MI)为阴离子合成离子液体(ILs),并与水和二乙二醇丁醚(DG...
液-液相变吸收剂作为碳捕集领域最具节能潜力的新兴吸收剂仍存在CO_(2)容量有限、腐蚀性强等缺点。以富含氨基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为阳离子、具有含N杂环的2-甲基咪唑(2-MI)为阴离子合成离子液体(ILs),并与水和二乙二醇丁醚(DGBE)构建液-液相变吸收剂。以多氨基协同吸收的方式大幅度提升CO_(2)吸收性能,其CO_(2)容量可达4.98 mol CO_(2)/mol ILs,富CO_(2)相体积分数仅为28.7%,且腐蚀性仅为单乙醇胺(MEA)溶液的13.87%。^(13)CNMR分析结果表明,吸收机理遵循两性离子机理及碱性水合机制。用Kamlet-Taft法量化极性发现,相分离现象的发生与极性、密度、黏度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功能化离子液体
相变吸收剂
吸收机理
相变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腐蚀、高效相变吸收体系CO_(2)捕集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秦森
戴姗姗
范伟
李梅
杨嘉龙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
化学
化工学院
教育部油田化学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
油田
勘探开发
研究
院
出处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69,177,共8页
基金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2023年度开放课题(2023-9942)。
文摘
液-液相变吸收剂作为碳捕集领域最具节能潜力的新兴吸收剂仍存在CO_(2)容量有限、腐蚀性强等缺点。以富含氨基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为阳离子、具有含N杂环的2-甲基咪唑(2-MI)为阴离子合成离子液体(ILs),并与水和二乙二醇丁醚(DGBE)构建液-液相变吸收剂。以多氨基协同吸收的方式大幅度提升CO_(2)吸收性能,其CO_(2)容量可达4.98 mol CO_(2)/mol ILs,富CO_(2)相体积分数仅为28.7%,且腐蚀性仅为单乙醇胺(MEA)溶液的13.87%。^(13)CNMR分析结果表明,吸收机理遵循两性离子机理及碱性水合机制。用Kamlet-Taft法量化极性发现,相分离现象的发生与极性、密度、黏度变化密切相关。
关键词
CO_(2)捕集
功能化离子液体
相变吸收剂
吸收机理
相变机理
Keywords
CO_(2)capture
functionalized ionic liquid
phase change absorbent
absorption mechanism
phase change mechanism
分类号
TQ028.17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低腐蚀、高效相变吸收体系CO_(2)捕集性能及机理研究
秦森
戴姗姗
范伟
李梅
杨嘉龙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