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下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降解菌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寓姣 郝旭光 王红旗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2,共6页
为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结合微生物纯培养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石油污染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经不同温度(10℃和25℃)以石油为碳源驯化后的群落结构变化。从数量看,10℃条件下驯化土壤的细菌浓度(6.2×105CFU/mL)低... 为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结合微生物纯培养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石油污染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经不同温度(10℃和25℃)以石油为碳源驯化后的群落结构变化。从数量看,10℃条件下驯化土壤的细菌浓度(6.2×105CFU/mL)低于25℃条件下驯化土壤细菌浓度(4×108CFU/mL)3个数量级;从组成看,25℃驯化的土壤群落中分离得到8种细菌,优势菌为Rhizobium(根瘤菌)和Bacillus(芽孢杆菌);10℃驯化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1种细菌,优势菌为Arthrobacter(节细菌属)和Halomonas(嗜盐菌属),10℃条件下的群落组成更具有多样性。可见,不同驯化温度对油污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具有较强的影响,低温条件下,微生物数量减少,但多样性反而可能增加;2种温度条件群落组成的相似性低。本研究为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了菌种资源,并对菌剂投加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微生物群落 石油降解菌 温度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对地下水回补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马若绮 陈飞 +2 位作者 程冠乔 史文龙 张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2-472,共11页
基于2022—2023年京杭大运河(小运河、卫运河、南运河、北运河、通惠河)全线贯通补水期间沿线419眼浅井和173眼深井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分析实施生态补水后河道的入渗水量以及河道沿线和灌溉水源置换区的地下水位变化。结果表明:相较小运... 基于2022—2023年京杭大运河(小运河、卫运河、南运河、北运河、通惠河)全线贯通补水期间沿线419眼浅井和173眼深井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分析实施生态补水后河道的入渗水量以及河道沿线和灌溉水源置换区的地下水位变化。结果表明:相较小运河、北运河和通惠河等衬砌河道,卫运河和南运河渗透性较好,地下水回补效果更为显著;贯通补水后大运河河道周边0~10 km范围内浅层地下水位较去年同期回升0.48 m,3—5月春灌期取水过程中大运河沿线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减少了0.19 m,表明生态补水对地下水位恢复具有积极作用;河道周边地下水位对生态补水过程的响应有滞后,表现为距离河道越近,水位下降幅度越小;水源置换能够有效缓解因灌溉取水导致的水位下降,卫运河和南运河段农灌受水区深、浅层地下水位较去年同期分别回升3.17 m和0.27 m。重点对入渗性强、灌溉需水量高的河段持续实施生态补水,保证河道水量,能够更为有效地促进地下水水位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水 京杭大运河 入渗强度 地下水位 水源置换 灌溉取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紊动强度沿垂线分布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邓安军 陈立 +1 位作者 林鹏 叶小云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36,共4页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超声流速仪进行挟沙水流水槽实验 ,并结合分析激光流速仪、应变式紊动流速仪的观测结果 ,建立了纵向紊动强度与流速、流速梯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数值实验方法 ,分析了水流最大流速、摩阻流速及卡曼常数对紊...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超声流速仪进行挟沙水流水槽实验 ,并结合分析激光流速仪、应变式紊动流速仪的观测结果 ,建立了纵向紊动强度与流速、流速梯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数值实验方法 ,分析了水流最大流速、摩阻流速及卡曼常数对紊动强度最大值出现位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紊动强度 挟沙水流 流速梯度 超声流速仪 摩阻流速 卡曼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对水溶液中丁草胺光化学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谭文捷 王金生 +1 位作者 丁爱中 李发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5-139,共5页
采用紫外光照射的方法研究了腐植酸对丁草胺光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潮土腐植酸对丁草胺的光降解具有明显的抑制。潮土腐植酸浓度较低(<10mg·L-1)时,随腐植酸浓度的增加,对丁草胺光降解的抑制作用越强,丁草胺光降解速率越低... 采用紫外光照射的方法研究了腐植酸对丁草胺光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潮土腐植酸对丁草胺的光降解具有明显的抑制。潮土腐植酸浓度较低(<10mg·L-1)时,随腐植酸浓度的增加,对丁草胺光降解的抑制作用越强,丁草胺光降解速率越低;当潮土腐植酸的浓度≥10mg·L-1时,腐植酸浓度的变化对丁草胺光降解的抑制作用影响不大,20mg·L-1腐植酸与10mg·L-1腐植酸对丁草胺光降解的影响相近。不同腐植酸对丁草胺光降解的抑制作用不同,商品腐植酸对丁草胺光降解抑制作用较强,潮土腐植酸和黑土腐植酸对丁草胺光降解的抑制作用则相对较弱。这种现象可能是由腐植酸的纯度和腐植酸本身结构特性的差异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草胺 腐植酸 光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发酵法从黄姜中提取皂素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朱余玲 黄文 +1 位作者 刘葳 倪晋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42-446,共5页
通过菌种复配研究了从黄姜中提取皂素的一种环境友好的生物方法。首先从生长黄姜的土壤和常见霉菌中筛选并驯化出三株菌,一株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T.reesei,一株产β-糖苷酶活力较高的A.niger和一株产木聚糖酶活力较高的A.oryzae。其次... 通过菌种复配研究了从黄姜中提取皂素的一种环境友好的生物方法。首先从生长黄姜的土壤和常见霉菌中筛选并驯化出三株菌,一株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T.reesei,一株产β-糖苷酶活力较高的A.niger和一株产木聚糖酶活力较高的A.oryzae。其次研究了这三株菌四种复配模式发酵体系中酶活力和皂素得率的变化。与纯种发酵相比,A.niger与T.reesei复合发酵对提高体系中酶活和皂素得率有协同促进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这两株菌的发酵顺序。当T.reesei发酵第3d时投加A.niger继续发酵6d,皂素得率最高,可达到78.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姜 复合 皂素 A.niger A.oryzae T.rees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地貌多样性内涵、分类及其主要修复内容 被引量:18
6
作者 赵银军 丁爱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7-170,共4页
针对河流修复中对河流地貌重视不够及多样性认识不深等问题,解析了河流地貌多样性的内涵及与河流栖息地的统一性,将常见河流地貌类型分为3种河谷地貌、38种河床地貌、15种水流形态以及人工活动形成的地貌类型,并提出基于过程的修复策略... 针对河流修复中对河流地貌重视不够及多样性认识不深等问题,解析了河流地貌多样性的内涵及与河流栖息地的统一性,将常见河流地貌类型分为3种河谷地貌、38种河床地貌、15种水流形态以及人工活动形成的地貌类型,并提出基于过程的修复策略来修复河流地貌。在修复河流地貌时,首先应充分考虑形成河流地貌的水陆域过程,识别泥沙源时空分布,并重点修复深槽—浅滩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地貌多样性 河流地貌多样性指数 生境 过程 深槽-浅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处理絮凝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滕建标 丁爱中 Catherine Biggs 《净水技术》 CAS 2007年第3期4-7,共4页
文章综述了水处理中絮凝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分析絮凝机理基础上,分别回顾了异向絮凝动力学、差速沉降絮凝动力学和同向絮凝动力学的研究历程,从絮凝机理的认识过程到模拟模型的发展,详细介绍了模型的应用情况,并揭示了尚未解决的... 文章综述了水处理中絮凝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分析絮凝机理基础上,分别回顾了异向絮凝动力学、差速沉降絮凝动力学和同向絮凝动力学的研究历程,从絮凝机理的认识过程到模拟模型的发展,详细介绍了模型的应用情况,并揭示了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动力学 层流 紊流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地球的数字流域平台集成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银军 丁爱中 +2 位作者 卢远 潘成忠 许新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73,193,共4页
针对当前数字流域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数字流域信息、内涵和逻辑结构的基础上以虚拟地球为平台,将3S、3DMax等作为辅助数据处理和建模工具,采用KML组织存储数据耦合各类水环境模型,使用组件开发技术、三层逻辑框架结构,快速、简捷... 针对当前数字流域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数字流域信息、内涵和逻辑结构的基础上以虚拟地球为平台,将3S、3DMax等作为辅助数据处理和建模工具,采用KML组织存储数据耦合各类水环境模型,使用组件开发技术、三层逻辑框架结构,快速、简捷地构建了数字流域平台的集成方案,并以沣河为例,选用GoogleEarth为基础平台建立了数字沣河流域平台。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基于虚拟地球的数字流域平台正确、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数字流域 GOOGLE EARTH 虚拟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节水型社会 缓解地下水危机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昌明 《中国水利》 2007年第15期10-13,共4页
我国面临的全国性的水污染和北方大范围地下水位下降的严峻发展态势,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以往研究与调查的基础上,从技术层面上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节水理念,分析了农业、城镇生活、工业的节水潜力,并且根据当... 我国面临的全国性的水污染和北方大范围地下水位下降的严峻发展态势,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以往研究与调查的基础上,从技术层面上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节水理念,分析了农业、城镇生活、工业的节水潜力,并且根据当前节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型社会 地下水 水危机 节水压采 节水潜力 节水技术集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泥沙-径流的山洪灾害动态风险评估与预警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泓汐 郭超 +2 位作者 元媛 金中武 易雨君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8期20-26,共7页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域面积占陆地面积的40%,山洪灾害防治是山区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是防止因灾返贫、巩固中国全面脱贫成果的重要保障。山洪灾害风险的准确评估和及时预警是减少人员伤亡的有效手段。现有山洪灾害风险评...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域面积占陆地面积的40%,山洪灾害防治是山区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是防止因灾返贫、巩固中国全面脱贫成果的重要保障。山洪灾害风险的准确评估和及时预警是减少人员伤亡的有效手段。现有山洪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主要考虑流域产流,基于降雨-流量-水位关系评估山洪风险、预警山洪灾害。然而,山洪往往伴随着大量产沙,洪水和泥沙共同决定着暴雨山洪的受灾程度、受灾范围、预警指标和预警时机。忽略泥沙影响,会导致对山洪水沙灾害风险的严重低估,造成灾害预警的漏报、错报,降低山洪灾害防治的有效性与可靠性。针对泥沙含量、产沙方式等关键要素,分析了泥沙对水沙灾害风险的影响规律,结合现有流域产沙模型与监测技术,提出在径流风险的基础上,引入泥沙风险,针对径流、泥沙风险选用不同预警指标和阈值,实现快速、准确、综合评价和预警泥沙影响下的山洪水沙风险,为我国山洪灾害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风险 山洪水沙灾害 泥沙补给 动态风险评估 动态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气候事件与旱涝灾害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6
11
作者 徐宗学 刘琳 杨晓静 《中国防汛抗旱》 2017年第1期66-74,共9页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尤其是干旱、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对人们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极端气候事件的定义、相关指数和时空变化趋势等研究较多;极端气候事件所引起的旱...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尤其是干旱、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对人们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极端气候事件的定义、相关指数和时空变化趋势等研究较多;极端气候事件所引起的旱涝灾害的研究内容,基于旱涝指数的研究相对成熟,其他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本文主要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以及气候变化背景下,由极端气候事件引起的旱涝灾害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同时对极端气候事件,尤其是旱涝灾害的发生机理、监测、模拟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预测预报方面的研究进行展望,讨论了未来需要加强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事件 旱涝灾害 研究进展 旱涝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桥扩建对防洪航运影响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全喜 张小峰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3年第1期49-53,共5页
本文采用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西江大桥河段水流运动以及扩建工程对防洪航运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 ,扩建后桥址上游河段最大壅水高度为 0 .0 8m左右 ,桥址河段水流流态及水流流速分布无明显变化 。
关键词 影响 计算 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防洪 航运 桥梁扩建 数值模拟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陕西段)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13
作者 宋进喜 刘昌明 徐宗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4-64,共1页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在黄河治理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作为西北经济发达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近十几年来持续出现的严重水污染、水资源短缺以及洪涝灾害,严重制约着渭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渭河流域 生态环境需水量 陕西段 河道 经济发达地区 区域经济发展 西部大开发 水资源短缺 可持续发展 治理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大型水库洪水调度系统软件研制与开发
14
作者 王金星 郭生练 +2 位作者 张洪刚 彭定志 刘攀 《湖南水利水电》 2001年第5期50-52,共3页
针对湖南省大型水库防洪和兴利调度的特点 ,研制开发了水库洪水预报调度系统软件。简要介绍洪水预报和水库调度系统软件的功能、运行环境、规范化和标准化设计 ,以及系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关键词 洪水预报 水库调度 系统设计 软件开发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七一水库洪水预报方案编制与检验
15
作者 张洪刚 郭生练 +1 位作者 王金星 郑晓军 《江西水利科技》 2002年第1期36-39,43,共5页
介绍七一水库洪水预报方案的编制 ,利用七一水库 1995~ 2 0 0 0年汛期遥测资料 ,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成果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方案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
关键词 洪水预报 水文模型 参数率定 七一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姜加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程鹏 赵华章 +1 位作者 付东康 倪晋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6期36-41,共6页
黄姜加工产生的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间接排入丹江口水库,严重威胁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水质安全。分析了黄姜加工废水的水质特点,概述了近年来黄姜加工废水的各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优缺点,提出在保证有机物去除的情况下完成高效脱氮... 黄姜加工产生的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间接排入丹江口水库,严重威胁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水质安全。分析了黄姜加工废水的水质特点,概述了近年来黄姜加工废水的各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优缺点,提出在保证有机物去除的情况下完成高效脱氮是成功处理黄姜加工废水的关键,认为以"兼有脱硫功能的两相厌氧-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为主的集成工艺可有效处理黄姜加工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姜加工废水 废水处理 技术进展 水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南海子湖水华期间浮游植物对环境周期性变化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尹涛 丁爱中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0-653,共4页
在水华发生期间,采集南海子湖藻液,置于光反应器FMT150在不同条件下培养,结果表明:在12h周期性条件培养下,藻液的溶解氧、二氧化碳、叶绿素荧光呈12h周期性响应,同时,OD680出现24h的日周期;12h后,将周期性条件转变成恒定条件,叶绿素荧... 在水华发生期间,采集南海子湖藻液,置于光反应器FMT150在不同条件下培养,结果表明:在12h周期性条件培养下,藻液的溶解氧、二氧化碳、叶绿素荧光呈12h周期性响应,同时,OD680出现24h的日周期;12h后,将周期性条件转变成恒定条件,叶绿素荧光开始时表现为12h周期性,随后周期逐渐变长。由此认为,浮游植物群落存在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 浮游植物 周期性 富营养化 南海子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晋陕峡谷段水质监测关键指标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晓波 朱锐 +2 位作者 党正柱 罗忠新 籍国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05-106,共2页
以黄河中游晋陕峡谷26个断面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黄河晋陕峡谷段水质现状进行评价表明:晋陕峡谷水质主要超标因子为总氮,个别断面的氨氮和粪大肠菌群超标。基于黄河中游晋陕峡谷段水质现状及典型特征确定其水质监测... 以黄河中游晋陕峡谷26个断面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黄河晋陕峡谷段水质现状进行评价表明:晋陕峡谷水质主要超标因子为总氮,个别断面的氨氮和粪大肠菌群超标。基于黄河中游晋陕峡谷段水质现状及典型特征确定其水质监测关键指标为pH值、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氨氮(NH_(3)-N)、粪大肠菌群(FC)和悬浮物(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指标 单因子评价法 水质监测 黄河晋陕峡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河流域暴雨径流变化特征研究
19
作者 张晓钰 辛怡 +9 位作者 翟钰钰 吕世轩 刘强 张永强 宋进喜 程磊 张国涛 李子君 朱纹君 张军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4-202,共9页
[目的]探究气候因素驱动下沂河流域暴雨径流的变化规律,阐释流域暴雨径流的影响因素,为深入理解流域水文响应过程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改进后的Lyne-Hollick数字滤波法估算了沂河流域的暴雨径流量,通过水文信号方法与... [目的]探究气候因素驱动下沂河流域暴雨径流的变化规律,阐释流域暴雨径流的影响因素,为深入理解流域水文响应过程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改进后的Lyne-Hollick数字滤波法估算了沂河流域的暴雨径流量,通过水文信号方法与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定量分析沂河流域暴雨径流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1975—2000年,流域年均暴雨径流指数SFI呈缓慢下降趋势(R^(2)=0.37,p<0.01),年际SFI下降率0.048/10 a,暴雨径流占河川径流比重下降;(2)年均暴雨径流量呈波动增加趋势(R^(2)=0.04,p=0.35),于1998年达到研究时段峰值;(3)暴雨径流量年内季节分配差异显著,年内暴雨径流量峰值出现在7—9月,夏季暴雨径流Q_(s(sf))与冬季暴雨径流Q_(w(sf))差异较大,高暴雨径流变化指数Q HV、暴雨径流变差系数C_(V(sf))总体呈上升趋势,低暴雨径流量变化指数Q_(LV)呈下降趋势;(4)1981—2000年,温度与水文信号大致呈负相关关系,与SFI的相关性最为显著(R=-0.60,p<0.01),此外日照时数与太阳辐射量也是影响SFI的主要因素(R分别为0.63,0.57,p<0.01),降雨量分别与年平均暴雨径流量Q m(sf)、95%(95th)径流量分位数Q_(sf95)及99%(99th)径流量分位数Q sf99呈极强的正相关性(R分别为0.87,0.84,0.86,p<0.01)。[结论]沂河流域暴雨径流量呈增加趋势,且具有较大的季节变率,降雨是影响该流域暴雨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未来可利用新方法对流域暴雨径流变化进行多尺度深入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径流 水文信号 Lyne-Hollick数字滤波法 气候变化 沂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水厂残余铝的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梅 谢若溦 +3 位作者 李勐卓 张晨阳 晏明全 顾军农 《城镇供水》 2022年第6期38-43,108,共7页
为降低净水厂出水残余铝超标风险,以南水北调水源为研究对象,从控制天然有机物络合位的角度提出了降低残余铝的技术措施。研究发现,采用单一的聚合氯化铝药剂作为混凝剂,为控制沉淀出水残余铝浓度其投加量在春季不宜为40mg/L;较预氯化... 为降低净水厂出水残余铝超标风险,以南水北调水源为研究对象,从控制天然有机物络合位的角度提出了降低残余铝的技术措施。研究发现,采用单一的聚合氯化铝药剂作为混凝剂,为控制沉淀出水残余铝浓度其投加量在春季不宜为40mg/L;较预氯化和预臭氧,采用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双药投加技术效果最好,可降低有机物络合铝的反应位,并能同时降低沉后水浊度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采用聚合氯化铝和氯化铁双药投加,氯化铁投加量宜为8~12mg/L。研究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水厂铝超标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铝 氯化铁 聚合氯化铝 南水北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