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英澳职前教师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
1
作者 王馨薇 宋萑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72,共14页
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在职前教师教育(ITE)质量评价方面分别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体系,普遍采用“输入-过程-结果”的评价框架,形成了系统化的制度架构与实践机制。尽管三国在评价体系的核心逻辑上高度一致,但在具体评价内容上各有侧重,反... 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在职前教师教育(ITE)质量评价方面分别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体系,普遍采用“输入-过程-结果”的评价框架,形成了系统化的制度架构与实践机制。尽管三国在评价体系的核心逻辑上高度一致,但在具体评价内容上各有侧重,反映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与政策环境下的独特实践模式。基于对三国评价侧重点的整合,可提炼出一个具有综合性的ITE质量评价内容框架,为中国构建本土化且具有前瞻性的教师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提供系统化的分析工具,有助于推动教师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英国 澳大利亚 职前教师教育 质量评价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教师教育教学法研究的特征、知识建构及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淼 宋萑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13,共16页
在教师教育领域建立一套有效的、系统的教师教育教学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我国还未形成教师教育教学法的系统知识来回应现实实践,国际研究可为此提供视野与基础。当前国际上关于教师教育教学法的研究呈现出强调教学专业复杂性... 在教师教育领域建立一套有效的、系统的教师教育教学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我国还未形成教师教育教学法的系统知识来回应现实实践,国际研究可为此提供视野与基础。当前国际上关于教师教育教学法的研究呈现出强调教学专业复杂性、形成教“教”与学“教”的基本框架、重视教学推理与思考明确化、发展多种立场或取向、关注理论与实践关系等特征。围绕这些关注点,可构建起包含教师教育教学法价值论、本体论、主体论、方法论与实践论的知识体系。这启示我国学界未来在教师教育实践的整体系统下,针对教师教育教学法重构内涵、建设多样态的学术共同体、推进多学科理论建构与实证探索并行的路径,并作用于中国自主的教师教育知识体系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教学法 教“教” 学“教” 知识体系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视角下美国联邦政府教师教育治理理念的演变分析
3
作者 郭芳 朱旭东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共11页
可实践性是任何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功能,认同一种意识形态正是人们在任何特定的社会中从事任何实践活动的前提。美国联邦政府教师教育治理理念的历史演变是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的结果,联邦政府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主要以自由主义与保... 可实践性是任何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功能,认同一种意识形态正是人们在任何特定的社会中从事任何实践活动的前提。美国联邦政府教师教育治理理念的历史演变是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的结果,联邦政府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主要以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博弈为核心经历三个阶段,教师教育治理理念也随之呈现相应的不同特征。一是20世纪20年代之前古典自由主义统摄下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保持平衡的阶段,教师教育治理坚持联邦政府的不干预主义。二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打破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的平衡,形成国家干预经济的现代自由主义,教师教育治理强调经济角度的政府间接干预。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由主义无法统一美国社会的思想与文化,导致左翼激进主义和右翼保守主义同时走上政治舞台,形成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共存,教师教育治理理念表现为新保守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合流的政府基于标准/结果的问责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教师教育治理理念 古典自由主义 现代自由主义 新保守主义 新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大学化的亚制度问题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钧 朱旭东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54,共6页
文章从教育学院多样化使命的形成、教育学院教授功能的分化、教育学院性质的变化以及教育学院当前发展中面临的困境等几个方面来分析美国大学化教师教育亚制度的变化。
关键词 美国 大学教育学院 教师教育大学化 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生录取考核制度研究——以美国大学教育学院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周钧 邹学红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8-112,共15页
根据"什么是好教师"的标准,结合所设师范专业的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美国大学教育学院建立了选拔合格师范生的标准和评估工具。采用认知考核方式,如过往学业表现、标准化考试等,测量申请者的核心学术能力;采用非认知考核方式,... 根据"什么是好教师"的标准,结合所设师范专业的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美国大学教育学院建立了选拔合格师范生的标准和评估工具。采用认知考核方式,如过往学业表现、标准化考试等,测量申请者的核心学术能力;采用非认知考核方式,如书面陈述、推荐信、面试、小组模拟活动等,评估申请人"作为人"的品性、作为教师的专业态度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师范生录取考核制度,尤其是非认知考核方式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信度和效度威胁、成本和公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录取考核制度 认知考核制度 非认知考核制度 美国 教育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育家精神的教师学科知识二元性建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价值意蕴
6
作者 朱旭东 刘乔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5,共12页
基于教育家精神建构的教师学科知识二元性这一创新概念,主张教师应同时具有科目学科知识与学术学科知识。教师学科知识二元性概念的生成,孕育于学科教育、学科教师教育实践的二元性,博采于社会实在论的知识观,赓续于党对教师具有扎实学... 基于教育家精神建构的教师学科知识二元性这一创新概念,主张教师应同时具有科目学科知识与学术学科知识。教师学科知识二元性概念的生成,孕育于学科教育、学科教师教育实践的二元性,博采于社会实在论的知识观,赓续于党对教师具有扎实学识的要求,继承于中华传统文化中教师作为“通儒”的学者形象。教师的科目学科知识与学术学科知识间存在辩证统一关系,体现在二者于知识子范畴、知识基础上的联系性,于知识难度、取向、层级上的差异性,以及教师学术学科知识得以促进其科目学科知识深化、结构化与系统化的交互性。教师具备二元学科知识之于教育家精神的践履具有重要价值,彰显于教师使命的践行、师德素养的修炼、教学效能的提升、专业发展动力的激发、教师情感的涵育以及教师信念的树立等六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师学科知识 学科知识 教师知识 科目学科知识 学术学科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社会学视角中的美国大学教育学院研究——评《教育学院之困境》 被引量:3
7
作者 周钧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6,共6页
文章对美国社会学者大卫·拉伯雷的《教育学院之困境》进行了评价。该书采用历史社会学的方法分析了教育学院特别是教师教育处于美国高等教育学术科层结构底层的原因,探讨了当今美国大学教育学院的结构性特征和教育学院教授的地位,... 文章对美国社会学者大卫·拉伯雷的《教育学院之困境》进行了评价。该书采用历史社会学的方法分析了教育学院特别是教师教育处于美国高等教育学术科层结构底层的原因,探讨了当今美国大学教育学院的结构性特征和教育学院教授的地位,认为教育学院既不会给美国教育带来危害,也没有给美国教育带来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社会学 美国 大学教育学院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内涵辨析、价值归依与路径选择
8
作者 徐沛缘 李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5,共11页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灯塔,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是中国特色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构建的制度基石,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坚韧支柱。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包含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灯塔,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是中国特色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构建的制度基石,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坚韧支柱。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包含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和文化传承等六个范畴向度,拥有明晰师资队伍战略定位、营造师资队伍师德师风、显化人才培养差异需求、唤醒人才培养专业承诺、催生科学研究自主知识、赋能科学研究学科交叉、推进社会服务基层实践、优化社会服务行政决策、拓展国际交流全球视野、构筑国际交流中国话语、形塑文化传承性格特征、镌刻文化传承独有叙事等十二个层面的具象价值。基于此,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应完善教师教育学科组织制度、锻造教师教育学科人才梯队、规范教师教育学科知识生产、承担教师教育学科本土项目、把握教师教育学科国际前沿以及实现教师教育学科文化自觉,进而完善与发展教师教育学科,以更好服务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健全中国特色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筑牢教育强国建设之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师教育学科 学科建设 教师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者教学专业性的追问——X师大教师教“教”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徐淼 宋萑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51,共12页
我国教师教育者的教学专业性亟待提升,探究教师教育者的教“教”过程为理解和解决此问题提供一种分析透镜。以关系性、抉择性的“张力”为理论视角,并以“教学法-内容-学生”为三维分析框架,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探究X师大教师如何理解与实... 我国教师教育者的教学专业性亟待提升,探究教师教育者的教“教”过程为理解和解决此问题提供一种分析透镜。以关系性、抉择性的“张力”为理论视角,并以“教学法-内容-学生”为三维分析框架,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探究X师大教师如何理解与实施教“教”。研究发现,大学教师教育者的教“教”之知是一种现实观照下的理想主义,教“教”之行则是路径依赖中的谨慎探索。在他们知行合一的“假相”里,潜藏着对教师教育者教学专业性是寻求确定性还是寻求“探险”的追问。未来教师教育者应发展一种寻求不确定性的学术,从内容转化走向教学法转化,并在教师教育教学法的更新迭代中实现发展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者 教学专业性 教“教” 职前培养 教师教育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取向的当代西方教师情感研究
10
作者 沈辉 张华军 +1 位作者 薛旭楠 周冰倩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6,共13页
人文取向的教师情感研究关注教师作为一个整全的人的发展,强调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和精神性特质。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述,发现人文取向的教师情感研究汲取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但这一取向主要关注教师职业所内含的主体状态... 人文取向的教师情感研究关注教师作为一个整全的人的发展,强调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和精神性特质。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述,发现人文取向的教师情感研究汲取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但这一取向主要关注教师职业所内含的主体状态和精神性,常常通过隐喻等方式展开对教师精神内涵的可能性想象。同时,这一取向认为教师的精神是在日常教学饱含情感的实践中生发的,教师全身心投入的教学实践体现了具身的审美性。在研究方法上,人文取向的教师情感研究常通过叙事、传记等形式展开,在研究路径上强调研究者的“亲证”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取向的教师研究 教师情感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Seek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笔谈)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生全 李霓 +6 位作者 宋萑 荣晴 李洪修 王萌萌 雷浩 马玉林 曾文婕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共14页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DeepSeek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在教育领域的多模态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教师能力提...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DeepSeek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在教育领域的多模态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教师能力提升应着重将培养模式向“思维发展导向”转型、实践场域向“技术嵌入型”重构、制度环境创新向弹性化动态化转变等;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数据智能推动个性化教学的规模化、人机协同重构师生互动的深度、人文关怀守护教育本质的温度;三是应对课程知识形态变化需重塑知识选择标准、重构知识组织方式、规范知识表达过程、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四是DeepSeek驱动的教师教材使用需基于“思维过程可视化——文化认知与伦理嵌入——生成性交互积累”的三维智能要素,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特色化地运用教材、协同化地反思教材使用等;五是DeepSeek赋能深度学习评价需关注评价指标生成的众智叠加、评价方法的教学融入和评价数据处理中的算力支持,以此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不断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数字化赋能 教育强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师能力 课程知识形态 教师教材使用 深度学习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师教育自主知识构建:意涵、进展与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萑 徐淼 吴雨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53,共24页
强教必先强师,构筑基于自主知识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是中国当前的关键任务。在强调教师教育的科学性和学科性的基础之上,知识的涵义及其内在分析、外在整合的两条判定条件被界定,自主知识的意蕴从原创性、调适性和批判性三个方面得... 强教必先强师,构筑基于自主知识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是中国当前的关键任务。在强调教师教育的科学性和学科性的基础之上,知识的涵义及其内在分析、外在整合的两条判定条件被界定,自主知识的意蕴从原创性、调适性和批判性三个方面得到阐明。自主知识的生产指向单个/份研究,涉及学术研究论文内部获得结论、生产知识的过程;自主知识的增长指代知识生成的纵切面,涉及不同学术研究之间如何互动、交流、迭代或递归。为了更清晰、具体、深入地呈现中国教师教育的研究进展、自主知识及其生产与增长情况,研究将教师教育划分为六个研究议题:目的与价值;招考、选拔与入口;师范生、教师教育者的素养;学习与发展;环境及其作用;系统。全文通过系统文献综述、内容分析与案例分析展开,所分析的文献主要是2011年《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颁布以来的科学研究,尤其是核心期刊论文与实证研究论文。在中国教师教育自主知识的生产与增长部分,政策、实践与理论三个驱动源对于该过程的影响被单独剖析,并以经典案例综合展现中国教师教育自主知识生成的驱动源、内在过程与动态机制。从当前中国教师教育自主知识构建的现状来看,已然有许多成果,整体上存在内在分析性强、外在整合性弱、演绎为主、归纳为辅、批判与否证不足的特征,未来还需在进一步解决教师教育领域长期面对的诸多核心问题的背景下持续走出独属于中国的教师教育科学建设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自主知识 职前培养 知识生产 知识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育家精神的新时代教师专业素养内涵与结构 被引量:10
13
作者 宋萑 袁培丽 荣晴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4,共6页
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的内在品质与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基于弘扬和落实教育家精神这一根本遵循,在分析新课标相关政策文本及国际教师素养模型的基础上,凝练了以育人素养为核心、体现时代性和发展性的新... 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的内在品质与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基于弘扬和落实教育家精神这一根本遵循,在分析新课标相关政策文本及国际教师素养模型的基础上,凝练了以育人素养为核心、体现时代性和发展性的新时代中国教师七大专业素养要素及核心使命,并结合教师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构建了教师专业素养的罗盘模型,提供了一个多维度评价和发展教师职业能力的框架。未来将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以完善教师专业素养指标要素,并研制分学段、分学科的专业素养指标体系,进而为教师专业标准的修订与完善以及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素养模型 罗盘模型 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学科教师教育的二元性建构:价值、内涵与进路 被引量:11
14
作者 朱旭东 罗仁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8,共13页
中小学科目学科的学科教师教育与大学学术学科的学科教师教育是学科教师教育的双重学科内涵,二者间的相关关系构成了中国学科教师教育的二元性本质特征。学科教师教育的二元性有助于更好发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价值,补齐旧有学科课程与... 中小学科目学科的学科教师教育与大学学术学科的学科教师教育是学科教师教育的双重学科内涵,二者间的相关关系构成了中国学科教师教育的二元性本质特征。学科教师教育的二元性有助于更好发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价值,补齐旧有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短板,完善中小学教师的教研、科研与培训体系。学科教师教育的二元性是学科以及学科教育二元性的概念进阶与逻辑递进,中小学科目学科与大学学术学科的教师教育既彼此区别,又相互联系。未来应基于学术学科教师教育促进大学教师教育的诸要素耦合,以科目学科教师教育为内核为我国区县教师教育体系底座建基,促进学术学科与科目学科教师教育体系的融合与一体化,对不同学科教师教育二元性分别开展持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教师教育 科目学科 学术学科 二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日常专业学习的路径与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琼 张美琪 杜娇阳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23,共4页
教师日常专业学习实践作为教育家精神的发源根基、表达渠道与目标归宿,为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日常专业学习提供了可行性依据。以个人修养与品格、专业素养与内核、家国情怀与担当为导向的教育家精神,依托自我反思、专业阅读的日读自省,... 教师日常专业学习实践作为教育家精神的发源根基、表达渠道与目标归宿,为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日常专业学习提供了可行性依据。以个人修养与品格、专业素养与内核、家国情怀与担当为导向的教育家精神,依托自我反思、专业阅读的日读自省,听评课、课题研究与名师指导的研修培训,以及送教下乡、支教帮扶的跨区域实践交流等路径,能够有效融入教师日常专业学习活动。此外,区域与学校应健全教育家精神文化建设与荣誉机制、完善教师榜样示范与专业支持制度、鼓励教师自我研究与跨界实践创新,从而为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日常专业学习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师学习 专业素养 教师教育 荣誉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好的教育政策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大泉 卢晓中 +5 位作者 朱旭东 朱德全 邬大光 刘志军 刘善槐 范国睿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9-171,共3页
作为教育学与政策学的新兴交叉领域,教育政策研究包含着广泛且多元的主题对象、价值观念、范式方法和利益问题,具有融理解现实教育问题、制定教育政策与改进教育政策于一体的多维性、复杂性任务特征。要科学区分并论证何为好的教育政策... 作为教育学与政策学的新兴交叉领域,教育政策研究包含着广泛且多元的主题对象、价值观念、范式方法和利益问题,具有融理解现实教育问题、制定教育政策与改进教育政策于一体的多维性、复杂性任务特征。要科学区分并论证何为好的教育政策研究,其复杂性不亚于教育政策研究的主题与任务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研究 价值观念 利益问题 教育问题 任务特征 复杂性 政策学 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创建政府、大学与中小学的协同一体化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琼 裴丽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9-31,共3页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在于寻求政府、大学与中小学的协同合作,建立起政府、大学与中小学之间高度协同的一体化支持体系,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相互衔接、协同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政府、大学与中小学在教师教育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在于寻求政府、大学与中小学的协同合作,建立起政府、大学与中小学之间高度协同的一体化支持体系,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相互衔接、协同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政府、大学与中小学在教师教育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在教师教育的招生、培养、入职与培训等环节应建立一体化体系,打破政府、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隔阂和壁垒,协同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改革 政府 大学 中小学 协同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实证研究——湖北、甘肃、北京小学教师队伍状况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沈有禄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59,共5页
本研究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4》中提供的数据算出湖北、甘肃、北京三地在小学生师比、师校比、师班比等及其他各种比例。发现三地小学教师在女性教师比例,师校比、师班比,学历、职称方面,生师比,教职工在城市、县镇、农村间的分布... 本研究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4》中提供的数据算出湖北、甘肃、北京三地在小学生师比、师校比、师班比等及其他各种比例。发现三地小学教师在女性教师比例,师校比、师班比,学历、职称方面,生师比,教职工在城市、县镇、农村间的分布,代课教师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呈现出相当不均衡的配置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资源 配置 不均衡 状况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比较教育研究的跨学科性--比较教育亚学科群建构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旭东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53,共8页
跨学科性是比较教育学的基本属性,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存在着学科性质的争论,并出现了领域论、学科论、领域和学科双重论、跨学科论等观点。跨学科性是科学研究所具有的一种普适性,比较教育研究跨学科研究是由教育的复杂性因素决定的,体现... 跨学科性是比较教育学的基本属性,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存在着学科性质的争论,并出现了领域论、学科论、领域和学科双重论、跨学科论等观点。跨学科性是科学研究所具有的一种普适性,比较教育研究跨学科研究是由教育的复杂性因素决定的,体现出方法多元性、全面性、区域差异性等特征。比较教育研究的跨学科性的具体表现应该是比较教育亚学科群的建构,如比较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政治学、比较教育经济学、比较教育政治经济学、比较教育文化人类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教育研究 跨学科性 亚学科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专业设置的关键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钧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3,共5页
为保证教师培养的有效性,美国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专业设置的关键因素包括:以本州州政府的专业认定标准和教师标准为基本依据;大学的学术评价与奖励制度需要重新理解和重视教师教育;需要以积极的教学观和教师观统领整个教师培养过程;... 为保证教师培养的有效性,美国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专业设置的关键因素包括:以本州州政府的专业认定标准和教师标准为基本依据;大学的学术评价与奖励制度需要重新理解和重视教师教育;需要以积极的教学观和教师观统领整个教师培养过程;教师教育课程应该体现整合性与关联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师教育者应该重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培养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教师教育 专业设置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