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交实验优选干姜微波炮制工艺
1
作者 王航宇 李国玉 +2 位作者 张珂 赵文彬 王金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0-772,共3页
目的研究微波炮制对干姜主要化学成分6-姜酚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6-姜酚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筛选炮制工艺参数。结果干姜微波炮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50%微波火力,操作时间3 min。结论优选的干姜微波炮制... 目的研究微波炮制对干姜主要化学成分6-姜酚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6-姜酚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筛选炮制工艺参数。结果干姜微波炮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50%微波火力,操作时间3 min。结论优选的干姜微波炮制工艺稳定,质量可控,为干姜微波炮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 6-姜酚 微波炮制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菊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马婧怡 张万鑫 +3 位作者 陈虹 姜勇 屠鹏飞 丁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8-642,共5页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间隔3 d分2次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法制备血管性痴呆(VD)模型;给药后,采用生化方法测定皮层及海马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含量,谷胱甘肽过氧...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间隔3 d分2次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法制备血管性痴呆(VD)模型;给药后,采用生化方法测定皮层及海马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力;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A1区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皮层及海马组织中的GSH含量以及GSH-Px的活力明显下降(P<0.01),NO含量及NOS的活力明显升高(P<0.05,P<0.01),海马CA1区细胞数目减少,细胞排列紊乱稀疏,细胞形态不完整,结构不正常,胞质稀少,胞核与胞质界限模糊,细胞核深染、固缩,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核仁不明显,并出现增生胶质细胞;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皮层及海马组织中的GSH含量以及GSH-Px的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P<0.01),NOS的活力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P<0.01),同时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较为整齐,结构相对正常,核固缩现象减少,深染程度降低;与阳性药组以及假手术组比较,ECH高剂量组的皮层及海马组织中GSH、NO含量,GSH-Px、NOS的活力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且ECH高剂量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程度低,更接近于假手术组。结论松果菊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氧化应激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苷 血管性痴呆 大鼠 氧化应激 活性氧自由 活性氮自由基 HE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菊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氧自由基以及胆碱能神经递质代谢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春丽 陈虹 +1 位作者 姜勇 屠鹏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35-1036,共2页
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是从新疆特色植物药肉苁蓉中分离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主要成分,研究表明,ECH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获得性智能损害和认知障碍综合征,... 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是从新疆特色植物药肉苁蓉中分离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主要成分,研究表明,ECH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获得性智能损害和认知障碍综合征,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本文通过考察ECH对VD大鼠行为学、氧自由基以及胆碱能神经递质代澍速率的影响,初步探讨ECH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苷 血管性痴呆 MORRIS水迷宫 氧自由基 碱乙酰转移酶 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菊苷对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及海马细胞外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万鑫 马婧怡 +3 位作者 陈虹 姜勇 屠鹏飞 丁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31-1136,共6页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纹状体及海马细胞外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以探讨ECH对脑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双点注射6-羟基多巴胺损毁术制作PD模型,各组大鼠腹腔注...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纹状体及海马细胞外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以探讨ECH对脑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双点注射6-羟基多巴胺损毁术制作PD模型,各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应的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4周,进行双靶点微透析程序,将透析液注入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HPLC-ECD),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及海马细胞外液中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去甲肾上腺素(NE)及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纹状体及海马细胞外液中NE、DA、DOPAC、HVA、5-HT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的纹状体及海马细胞外液中5种物质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ECH高剂量组与阳性药MD组相差不大。结论 ECH对PD大鼠纹状体及海马细胞外液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减少具有改善作用,对于PD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这是ECH对PD大鼠脑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苷 帕金森病 纹状体 海马 微透析 单胺类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菊苷对阿尔采末病大鼠海马、皮质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丁慧 陈虹 +3 位作者 姜勇 屠鹏飞 马婧怡 张万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64-1569,共6页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阿尔采末病(AD)模型大鼠海马、大脑皮质细胞外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为ECH改善学习记忆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ECH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石杉碱甲组以及假手术组。采用腹...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阿尔采末病(AD)模型大鼠海马、大脑皮质细胞外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为ECH改善学习记忆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ECH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石杉碱甲组以及假手术组。采用腹腔内注射D-半乳糖,并在右侧海马内注射Aβ25-35复制AD模型。Morris水迷宫评价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应用脑双位点双通道同步微透析采样技术,联合运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大鼠海马和皮质细胞外液中NA、DA、5-HT的含量。结果水迷宫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停留在原平台象限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模型组相比,ECH低、中、高剂量组均使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ECH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停留在原平台象限时间明显延长(P<0.05)。同时,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大脑皮质、海马中的NA、DA、5-HT明显降低(P<0.05);ECH组较模型组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ECH可以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力,并且明显升高海马、皮质细胞外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具有一定的抗AD作用。并且ECH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石杉碱甲组在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方面作用优于ECH低剂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苷 阿尔采末病 水迷宫 微透析 单胺类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菊苷对阿尔采末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丁慧 陈虹 +3 位作者 姜勇 屠鹏飞 马婧怡 张万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02-1305,共4页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Aβ25-35引起的阿尔采末病(AD)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改善和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体质量(300±1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ECH高、中、低剂量组(40、20、10 mg·kg-1·d-1)...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Aβ25-35引起的阿尔采末病(AD)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改善和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体质量(300±1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ECH高、中、低剂量组(40、20、10 mg·kg-1·d-1)、阳性药石杉碱甲组(Hup-A,0.02 mg·kg-1·d-1)。水迷宫实验评价其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检测大脑皮质和海马中丙二醛(MDA)、一氧化碳(NO)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结果 Aβ25-35能够严重损害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模型组大鼠相比,ECH不同剂量治疗组均能够减少其对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P<0.01,P<0.05)。ECH治疗组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的MDA含量明显下降,SOD的活性明显升高,明显减少NO、NOS的释放(P<0.01,P<0.05)。结论 ECH可以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加快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降低大鼠脑内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苷 阿尔采末病 水迷宫 AΒ25-35 氧自由基 海马组织 大脑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菊苷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钟明 陈虹 +5 位作者 姜勇 屠鹏飞 刘春丽 张万鑫 马静怡 丁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1-365,共5页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4种氨基酸水平和脑梗死率的影响,以探讨ECH对脑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川芎嗪组(CXQ,40 mg.kg-1)、ECH高剂量(ECH 40 mg.kg-1...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4种氨基酸水平和脑梗死率的影响,以探讨ECH对脑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川芎嗪组(CXQ,40 mg.kg-1)、ECH高剂量(ECH 40 mg.kg-1)组、ECH低剂量(ECH 20mg.kg-1)组和ECH配伍冰片(ECH 40 mg.kg-1,冰片400mg.kg-1)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的药物或者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7 d。在给药d 3,脑纹状体埋置探针套管,末次给药1 h后,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模型成功后立刻进行微透析。将透析液注入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HPLC-RF),此方法较氨基酸分析仪相比较,具有最低检测限低等特点,检测各组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Asp、Glu、Gly、GABA水平均明显升高;ECH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ECH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Asp、Glu的水平,而ECH低剂量组与ECH配伍冰片组Asp、Glu降低均不明显;ECH高、低组与配伍冰片组对Gly、GABA的影响均不明显;与模型组相比,ECH高、低剂量组能明显地缩小脑梗死面积。结论 ECH对脑神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对抗脑缺血后兴奋性氨基酸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苷 脑缺血 微透析 HPLC-RF 氨基酸类 脑梗死率 MC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方法制备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表现 被引量:9
8
作者 马婧怡 张万鑫 +3 位作者 陈虹 丁慧 刘春丽 金晓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方法制备的血管性痴呆(VD)模型的成模可信程度。方法采用间隔3 d分2次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法(改良2-VO)与左侧切口、不分离翼腭动脉的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再灌注法(改良MCAO/R)制备VD模型,Morris水迷宫分别进行定位航行实... 目的探讨改良方法制备的血管性痴呆(VD)模型的成模可信程度。方法采用间隔3 d分2次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法(改良2-VO)与左侧切口、不分离翼腭动脉的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再灌注法(改良MCAO/R)制备VD模型,Morris水迷宫分别进行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探索实验,通过逃避潜伏期、目标区域穿越次数及搜索策略测定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海马组织CA1区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术后20 d,与假手术组比较,两模型组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延长(P<0.05),尤以改良2-VO组的逃避潜伏期最长;至术后41 d时改良MCAO/R组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改良2-VO组与假手术组始终具显著性差异(P<0.01),且此时两模型组间比较差异也显著(P<0.01)。空间探索实验,与假手术组比较,两模型组分别穿越平台次数均减少,尤以改良2-VO组最为突出;至术后第42天改良MCAO/R组与假手术组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改良MCAO/R组术后第20天与第41天的潜伏期及术后第21天与第42天的穿越平台次数比较,也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搜索策略结果显示,改良2-VO组游泳轨迹多为边缘式和随机式,改良MCAO/R组通过训练的增多搜索策略大部分改变为趋向式与直线式。两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组织结构均出现细胞数目减少,细胞排列紊乱稀疏,细胞形态不完整,结构不正常,胞浆稀少,胞核与胞浆界限模糊,细胞核深染,固缩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核仁不明显,并出现增生胶质细胞的现象。其中改良2-VO组最为严重,改良MCAO/R组较轻。结论两种改良方法制作的VD模型均可导致大鼠出现行为学及病理学的改变,其中改良2-VO模型更适用于较长时期的药物疗效研究,操作简便,且模型稳定。而改良MCAO/R模型是较为理想的短期药效研究或预防药物疗效研究的造模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漪沦 邓峰美 +5 位作者 刘卫华 罗永慧 赵宁宁 刘海荣 刘月明 王航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66-1570,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以终浓度为0,20,40,80μmol·L-1的大黄素处理HSFs,以MTS法检测细胞活力,以Annexin V、碘化丙啶双染法行流式细胞仪检测,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以终浓度为0,20,40,80μmol·L-1的大黄素处理HSFs,以MTS法检测细胞活力,以Annexin V、碘化丙啶双染法行流式细胞仪检测,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及其磷酸化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的表达。结果大黄素对HSFs的增殖活力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HSFs在终浓度为40,80μmol·L-1大黄素作用48 h后死亡率分别为28.6%,68.0%(P<0.01),以泛caspase抑制药Z-VAD-FMK预处理能够部分降低大黄素所致细胞死亡率(P<0.05);大黄素能够抑制ERK磷酸化、Mcl-1和RIP1的表达。结论大黄素能够抑制HSFs的增殖活力、诱导细胞死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ERK1/2磷酸化及Mcl-1、RIP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瘢痕 增生性 成纤维细胞 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菇多糖对荷瘤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巩平 杨琳 +2 位作者 王冬慧 黄伟 王金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82-2484,共3页
目的:从免疫学角度探讨阿魏菇多糖抑制肿瘤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昆明小鼠宫颈癌U14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顺铂作为阳性对照组,阿魏菇多糖组,阿魏菇多糖+顺铂组4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干预10天后,检测抑瘤率,同时观察阿... 目的:从免疫学角度探讨阿魏菇多糖抑制肿瘤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昆明小鼠宫颈癌U14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顺铂作为阳性对照组,阿魏菇多糖组,阿魏菇多糖+顺铂组4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干预10天后,检测抑瘤率,同时观察阿魏菇多糖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鸡红细胞半体内法观察阿魏菇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MTT法测定阿魏菇多糖对小鼠脾脏中NK细胞影响;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检测阿魏菇多糖对小鼠脾脏T、B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阿魏菇多糖对小鼠宫颈癌U14移植瘤有抑制作用,抑瘤率达39%,可明显促进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脾中NK细胞的免疫活性,增加脾指数,提高脾脏T、B淋巴细胞转化率,与顺铂联用时可提高顺铂对荷瘤鼠免疫功能的抑制。结论:阿魏菇多糖可通过提高小鼠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小鼠宫颈癌U14移植瘤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菇多糖 小鼠宫颈癌U14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吸附异甘草苷的热力学研究
11
作者 韩博 陈文 +3 位作者 王新春 李乐 严欢 李文新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8,共4页
多壁碳纳米管可选择性地吸附结构相似的两种黄酮类化合物甘草苷和异甘草苷,研究了异甘草苷被多壁碳纳米管吸附的吸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吸附异甘草苷的量随着异甘草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异甘草苷的... 多壁碳纳米管可选择性地吸附结构相似的两种黄酮类化合物甘草苷和异甘草苷,研究了异甘草苷被多壁碳纳米管吸附的吸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吸附异甘草苷的量随着异甘草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异甘草苷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其ΔH0和ΔG0值表明该吸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异甘草苷 吸附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