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的橙红光发射材料聚8-羟基喹啉镓的合成与光谱特性
1
作者 郭海波 郝玉英 +3 位作者 樊文浩 张志强 郭晓霞 许并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58-1361,共4页
合成了高分子金属配合物聚8-羟基喹啉镓(Gaqq3)n。利用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谱(XRD)研究了配合物的分子结构、物相结构;利用热重(TG)分析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研究了该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 合成了高分子金属配合物聚8-羟基喹啉镓(Gaqq3)n。利用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谱(XRD)研究了配合物的分子结构、物相结构;利用热重(TG)分析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研究了该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结果表明:(Gaqq3)n的热分解温度为443.6℃,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Gaqq3)n的紫外吸收带位于250~500nm,存在较强的带尾吸收,表明禁带中存在带隙缺陷态。(Gaqq3)n的荧光激发带位于380~456nm,荧光发射峰位于568nm,为橙红光发射。光学带隙2.49eV。与Gaq3相比,荧光强度有所减弱,这是由于次甲基相连的两个喹啉环的扭曲导致了(Gaqq3)n的刚性和共平面性不好;由于分子共轭体系的增大,使(Gaqq3)n分子的π电子更加离域化,导致了荧光发射峰发生了红移。(Gaqq3)n有望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有机光伏器件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8-羟基喹啉镓 合成 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下电池厂及车企研发创新模式与策略研究
2
作者 李江鑫 栗继祖 吴玉程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
绿色信贷对研发投入、创新效应的促进作用受车企及电池厂研发模式与策略的影响。本文分别构建了车企与电池厂单一主导研发和双方独立研发模式下的供应链博弈模型,通过研发投入、创新效应的分析,对不同模式及策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绿色信贷对研发投入、创新效应的促进作用受车企及电池厂研发模式与策略的影响。本文分别构建了车企与电池厂单一主导研发和双方独立研发模式下的供应链博弈模型,通过研发投入、创新效应的分析,对不同模式及策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不论是从社会效益还是创新效应看,电池厂主导的单一研发模式都不是最理想的策略,不能最大发挥绿色信贷的促进作用;绿色信贷下,合作对电池厂及车企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受电池成本比例、资金时间价值以及绿色信贷利率的影响;当单一方主导研发时,绿色信贷总能激励车企投入更大研发,而只有在合作状态下,才能提升电池厂的研发努力,而当双方独立研发时,绿色信贷下车企研发投入增加,而电池厂选择搭便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新能源汽车 研发模式 创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蓝光转换材料的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郝海涛 周禾丰 +2 位作者 梁建 刘旭光 许并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用稀土氧化物作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与反应烧结的方法,在1300℃合成了高纯度的铈激活和铈、钆共激活的钇铝石榴石蓝光转换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产物的晶体结构,采用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研究了基质中Ce^3+的发光特性以及Gd件对... 用稀土氧化物作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与反应烧结的方法,在1300℃合成了高纯度的铈激活和铈、钆共激活的钇铝石榴石蓝光转换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产物的晶体结构,采用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研究了基质中Ce^3+的发光特性以及Gd件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为立方晶系的钇铝石榴石晶体,可以被蓝光有效激发,通过调整掺杂离子的摩尔浓度,荧光粉的发射波长可覆盖530-560nm的黄绿光范围。利用荧光粉转换法制备了白光LED(1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在工作电流为20mA、工作电压为3.5V的条件下,所制备的白光LED色坐标x=0.310,y=0.323,光效26.131m·W^-1,显色指数81.8,色温6605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铝石榴石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铽配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型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洁 黄利峰 +1 位作者 李迎春 许并社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01-1605,共5页
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铕铽比例的稀土配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型聚合物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SEM图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光学带隙及发光性能。结果表明,铕铽稀土配合物/甲基丙烯... 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铕铽比例的稀土配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型聚合物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SEM图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光学带隙及发光性能。结果表明,铕铽稀土配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型聚合物复合材料在365nm紫外光激发下,均能产生发光峰在613nm附近的红光发射,发光亮度高,色纯度高,且发光强度与共聚物中MAA的含量有关;Tb3+对Eu3+荧光性能的影响与Tb3+所占比例有关,即当Tb3+比例较小时,对Eu3+产生荧光猝灭作用,当Tb3+比例较大时,对Eu3+产生荧光敏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复合材料 光致发光 原位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结构的煤基定向碳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旭光 蔺娴 +3 位作者 符冬菊 李天保 杨永珍 许并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992-1996,共5页
以宏源精选煤为原料在微波等离子体条件下制备出一种新颖结构的碳材料,运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谱技术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形状似莴笋状,外层石墨化程度较好,其最大宽度约为170nm,长度则为4~5μm... 以宏源精选煤为原料在微波等离子体条件下制备出一种新颖结构的碳材料,运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谱技术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形状似莴笋状,外层石墨化程度较好,其最大宽度约为170nm,长度则为4~5μm,且呈定向排列.这种新颖结构的纳米碳材料有望在场发射、增强材料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定向碳薄膜 微波等离子法 精选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材料的一种简单制备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永强 杜高辉 +2 位作者 叶旭鲁 周永生 许并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49-151,共3页
采用简单的水浴加热法,在较低的温度下(90℃),以氯化锌(ZnCl2)溶液和氢氧化钠(NaOH)溶液为原料,仅通过简单的磁力搅拌制得了直径在80~120nm间的纳米ZnO花状产物,并应用SEM、XRD、TEM和PL分析手段,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能进行... 采用简单的水浴加热法,在较低的温度下(90℃),以氯化锌(ZnCl2)溶液和氢氧化钠(NaOH)溶液为原料,仅通过简单的磁力搅拌制得了直径在80~120nm间的纳米ZnO花状产物,并应用SEM、XRD、TEM和PL分析手段,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和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生长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搅拌 水浴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绿色磷光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晓霞 郝玉英 +3 位作者 雷俊峰 樊文浩 王华 许并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0-173,共4页
合成并表征了以2-苯基吡啶为第一配体,水杨酸及其衍生物为第二配体,以铱为内核的新型配合物(ppy)2Ir(LX)(ppy=2-苯基吡啶,LX=水杨酸Sal、4甲基水杨酸MSal、4-三氟甲基水杨酸FSal)。对其分子结构、光物理性能及热稳定性进行了... 合成并表征了以2-苯基吡啶为第一配体,水杨酸及其衍生物为第二配体,以铱为内核的新型配合物(ppy)2Ir(LX)(ppy=2-苯基吡啶,LX=水杨酸Sal、4甲基水杨酸MSal、4-三氟甲基水杨酸FSal)。对其分子结构、光物理性能及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 室温下在二氯甲烷溶液中(ppy)2Ir(LX)(LX= Sal, MSal, FSal)的吸收峰分别在270, 370, 450及484 nm附近,其中前2个吸收峰应归属于第一配体2-苯基吡啶的^1π—π^*跃迁和水杨酸配体到2-苯基吡啶的电荷转移跃迁,在450及484 nm附近的吸收峰,应该归属于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1MLCT和3MLCT)跃迁和配体^3π—π^*跃迁的混合;其PL发射峰最大波长分别为520,522,510 nm;(ppy)2Ir(Sal)和(ppy)2Ir(MSal)的发射主要来源于三重态3MLCT的辐射跃迁,而(ppy)2Ir(FSal)的发射主要来源于水杨酸到2-苯基吡啶的电荷转移态的辐射跃迁,也有单重态^1MLCT和三重态3MLCT的辐射跃迁的贡献。其量子效率分别为0.37,0.33,0.29,热分解温度为306~328 ℃。(ppy)2Ir(LX)是一组热稳定性较好的高效有机磷光材料,可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铱配合物 磷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交互穿插界面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8
作者 张志强 郝玉英 +3 位作者 孟维欣 樊文浩 王华 许并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32-3235,共4页
报道了一种具有交互穿插界面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ELD: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devices),器件以双层结构ITO/NPB/Alq3/Al为基础,通过改变NPB与Alq3、Alq3与Al的界面接触形状,在这两个界面处构造了交互穿插层,从而改变了界面处的... 报道了一种具有交互穿插界面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ELD: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devices),器件以双层结构ITO/NPB/Alq3/Al为基础,通过改变NPB与Alq3、Alq3与Al的界面接触形状,在这两个界面处构造了交互穿插层,从而改变了界面处的电荷分布和有机层中的电场分布,提高了阴极电子注入,平衡了空穴和电子在界面处的数量,增加了激子的形成和复合概率,减小了漏电流。与传统双层结构器件相比,交互穿插界面结构有效地降低了启亮电压,提高了发光效率,而且随着凸凹穿插数量的增加,呈现启亮电压降低,发光效率提高的趋势,同时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交互穿插界面结构器件表现出更稳定的光电性能。利用三缝模板制备的器件e,启亮电压为3V,在电流密度为54mA.cm-2下,流明效率达到最大值,较传统结构器件a提高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ELD) 交互穿插界面 驱动电压 发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积收缩率对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收缩应力的数值模拟
9
作者 王永祯 王爱玲 +1 位作者 许并社 贾海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9期3624-3627,共4页
依据SiC晶须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光固化实验结果,运用材料的温度应力原理,利用降温等效体积应变与光固化体积收缩率关系的假设,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研究并分析了树脂基体中组分配比、光固化层厚和晶须增强体对成型件收缩应力的影响... 依据SiC晶须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光固化实验结果,运用材料的温度应力原理,利用降温等效体积应变与光固化体积收缩率关系的假设,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研究并分析了树脂基体中组分配比、光固化层厚和晶须增强体对成型件收缩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基体中组分配比和晶须增强体对收缩应力的影响很大,而光固化层厚对收缩应力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 树脂基复合材料 收缩应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SiO_2界面的原子分辨率三维重构
10
作者 刘培植 许并社 郭俊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71-376,共6页
碳化硅(Si C)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高功率半导体器件中。目前的Si C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沟道电子迁移率低。Si C/Si O2界面处的过渡层被认为是造成沟道电子迁移率低的主要原因,但是该过渡层的... 碳化硅(Si C)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高功率半导体器件中。目前的Si C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沟道电子迁移率低。Si C/Si O2界面处的过渡层被认为是造成沟道电子迁移率低的主要原因,但是该过渡层的原子结构尚不清楚。本文利用球差矫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深入研究了Si C/Si O2的界面。以变聚焦序列技术得到了界面过渡层不同深度的原子分辨率断层扫描图像,用变聚焦序列图像重构了界面的原子分辨率三维结构。精确的界面原子结构表明Si C/Si O2界面处的过渡区是由于邻晶界面上台阶突起和微刻面构成的。它是界面原子尺度的粗糙度的反映。邻晶界面上的台阶突起和微刻面增加了电子在界面传输过程中的散射几率,造成了沟道电子迁移率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透射显微镜 变聚焦图像序列 三维重构 界面 沟道电子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苯基吡唑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建宁 郝玉英 +3 位作者 郭晓霞 雷利平 许慧侠 许并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24-2427,共4页
合成了4种新型铱配合物(ppz)2Ir(LX)(ppz=1-苯基吡唑,LX=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BTZ),2-(3’-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3-MeBTZ),2-(4’-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4-MeBTZ),2-(4’-三氟甲基-2’-羟基苯基)... 合成了4种新型铱配合物(ppz)2Ir(LX)(ppz=1-苯基吡唑,LX=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BTZ),2-(3’-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3-MeBTZ),2-(4’-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4-MeBTZ),2-(4’-三氟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4-TfmBTZ)),并对其分子结构和光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种配合物的最大发光峰分布在583~615 nm,并都在400 nm左右出现一个弱发射带。400 nm的弱发射被认为是金属离子微扰的辅助配体BTZ的单重态激子的辐射跃迁,长波段的光发射被认为是Ir(BTZ)的3MLCT三重态激子的辐射跃迁。而Ir(ppz)2的3MLCT的三重态激子在室温下被猝灭。最强激发带位于250~310 nm,表明这些配合物的发射主要源于ppz和BTZ配体的跃迁,而不是3MLCT跃迁。与Ir(ppz)3相比,不仅实现了室温磷光,也通过第二配体的修饰实现了对发光颜色的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物 1-苯基吡唑 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D/PBD界面电致激基复合物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的理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雷俊峰 郝玉英 +2 位作者 樊文浩 房晓红 许并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0-595,共6页
利用第一性原理对由TPD+和PBD-形成的电致激基复合物(TPD+PBD-)进行基于密度泛函的能量、轨道等性质的计算。结果表明:界面处离子态的TPD+和PBD-更易形成处于更低能量状态的电致激基复合物。几何结构的数据分析表明:电致激基复合物(TPD+... 利用第一性原理对由TPD+和PBD-形成的电致激基复合物(TPD+PBD-)进行基于密度泛函的能量、轨道等性质的计算。结果表明:界面处离子态的TPD+和PBD-更易形成处于更低能量状态的电致激基复合物。几何结构的数据分析表明:电致激基复合物(TPD+PBD-)是电子从PBD-转移至TPD+形成的电荷转移态;电致激基复合物的最低空轨道(LUMO)定域在电致激基复合物PBD-的一侧;它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定域在电致激基复合物TPD+的一侧;且前线分子轨道无重叠。电致激基复合物的能隙为1.3eV,与PBD的LUMO到TPD的HOMO的能级差1.6eV相近。在理论上说明了电致激基复合物的发光是从PBD的LUMO到TPD的HOMO的电子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电致激基复合物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下新能源车企动力电池获取方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江鑫 栗继祖 吴玉程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3-149,共7页
在绿色信贷支持下,车企面临着如何获取动力电池才能更好发挥绿色金融促进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的问题。本文分别在无竞争及引入竞争情形时构建了车企采取不同动力电池获取模式下的供应链博弈模型,从供应链角度揭示了积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 在绿色信贷支持下,车企面临着如何获取动力电池才能更好发挥绿色金融促进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的问题。本文分别在无竞争及引入竞争情形时构建了车企采取不同动力电池获取模式下的供应链博弈模型,从供应链角度揭示了积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在补贴退坡、积分售价偏低等情形下对电池获取方式的选择给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支持不仅能提高研发主体研发投入,增强不同模式创新效应,而且能够有效缓解补贴退坡及积分售价偏低带来的负效应;竞争使得创新效应及供应链收益均有显著增长;无竞争时的单一入股策略、竞争时的外购策略不仅可以最大化自身收益,还可以有效应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和积分售价偏低等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获取 研发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铁矿掺杂对压裂支撑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高峰 吴尧鹏 +3 位作者 刘军 何宏伟 康利涛 梁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9-1024,共6页
以低品位CLK6-62型铝矾土为主要原料,采用无压煅烧技术制备了铬铁矿掺杂的铝矾土基石油压裂支撑剂,并系统考察了铬铁矿添加量对试样物相、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铬铁矿掺杂有效促进了铬刚玉相和棒状莫来石相的发育,从而获得了... 以低品位CLK6-62型铝矾土为主要原料,采用无压煅烧技术制备了铬铁矿掺杂的铝矾土基石油压裂支撑剂,并系统考察了铬铁矿添加量对试样物相、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铬铁矿掺杂有效促进了铬刚玉相和棒状莫来石相的发育,从而获得了具有双重增强机制的高强度试样。其中,铬铁矿添加量为2wt%时,试样烧结温度可降低60℃(从1480℃到1420℃),并且其在69 MPa闭合压力下的破碎率仅为1.8%(未掺杂试样:5.1%)。该工艺采用低品位矿物原料及现有设备,所制备支撑剂性能高于相应标准要求,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矾土 铬铁矿 石油压裂支撑剂 破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5Al-0.8Ca-0.2La-xSr合金的显微组织及高温力学性能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社斌 李晓斌 +2 位作者 范晋平 王帅 许并社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6-832,共7页
采用真空熔化、精炼和无氧化重力铸造工艺,制备了不同Sr含量的Mg-5Al-0.8Ca-0.2La镁合金试样。研究了Sr对该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室温与150~200℃温度区间内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合金组织除含α-Mg相外,主要由骨骼状和条状... 采用真空熔化、精炼和无氧化重力铸造工艺,制备了不同Sr含量的Mg-5Al-0.8Ca-0.2La镁合金试样。研究了Sr对该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室温与150~200℃温度区间内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合金组织除含α-Mg相外,主要由骨骼状和条状的Al2Ca相、点状的Al11La3颗粒相以及少量的β-Mg17Al12相组成;Sr的加入显著细化了基体合金的显微组织,抑制β-Mg17Al12相的析出,并在晶界上析出Mg-Al-Sr三元耐热相,提高了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随着Sr含量的增加,虽然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呈下降趋势,但合金的高温抗拉强度(σb)和屈服强度(σ0.2)得到明显提高;当Sr含量在0.5%时,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镁合金 Mg—Al—Sr三元相 高温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石掺杂制备高强度压裂支撑剂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军 高峰 +4 位作者 吴尧鹏 王琨 何宏伟 康利涛 梁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6期138-141,148,共5页
以氧化铝(Al2O3)含量67%(质量分数)的铝矾土为主要原料,白云石为烧结助剂制备了高强度压裂支撑剂;并通过烧结制度优化、物相分析与微结构表征,初步探讨了支撑剂强度提升机理。研究表明,白云石可以促进煅烧过程中液相的生成,从而起到以... 以氧化铝(Al2O3)含量67%(质量分数)的铝矾土为主要原料,白云石为烧结助剂制备了高强度压裂支撑剂;并通过烧结制度优化、物相分析与微结构表征,初步探讨了支撑剂强度提升机理。研究表明,白云石可以促进煅烧过程中液相的生成,从而起到以下作用:(1)降低制品烧成温度;(2)促进棒状莫来石晶相的发育;(3)填充孔隙,强化晶粒间的粘结作用。对比实验发现,液相对晶粒的粘结作用以及交错棒状莫来石结构是样品机械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当白云石添加量为3%(质量分数)时,样品性能最佳,在1290~1400℃温度范围内处理的样品破碎率<6%;1350℃煅烧样品破碎率降至2.9%,样品体积密度为1.75g/cm3,视密度为3.12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剂 铝矾土 白云石 破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钕对AM60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俊远 王社斌 +2 位作者 王帅 李晓斌 许并社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31,100,共5页
用OM、SEM、EDS、XRD和拉伸试验机等分析了添加稀土钕对AM60镁合金显微组织、断口形貌、析出相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稀土钕能有效细化AM60镁合金的显微组织,使Mg17Al12相变少、变细;适量的稀土钕元素优先与合金中的铝元素反... 用OM、SEM、EDS、XRD和拉伸试验机等分析了添加稀土钕对AM60镁合金显微组织、断口形貌、析出相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稀土钕能有效细化AM60镁合金的显微组织,使Mg17Al12相变少、变细;适量的稀土钕元素优先与合金中的铝元素反应生成颗粒状(小针状)的Al11Nd3相,能有效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过量的稀土钕则会消耗合金中更多的铝元素并导致针状Al11Nd3相粗化,使合金的力学性能下降;试验条件下,添加质量分数为0.9%钕的合金力学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为230 MPa,屈服强度为127 MPa,伸长率为14%,分别比AM60合金提高了28%,48%和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60镁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3钢氮化前后表面磁控溅射CrAlN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0
18
作者 尹小定 王社斌 +2 位作者 余春燕 田林海 许并社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9-63,共5页
为了提高H13钢的表面耐磨性能,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氮化与未氮化的H13钢表面沉积CrAlN薄膜,并对处理前后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比较;用扫描电镜观察薄膜形貌,并测其厚度;测量了随炉硅片的薄膜显微硬度;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在室温... 为了提高H13钢的表面耐磨性能,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氮化与未氮化的H13钢表面沉积CrAlN薄膜,并对处理前后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比较;用扫描电镜观察薄膜形貌,并测其厚度;测量了随炉硅片的薄膜显微硬度;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在室温和600℃条件下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薄膜平均厚度为4.8μm,硬度为23.7GPa;室温条件下材料的表面摩擦因数为0.60~0.65,600℃条件下摩擦因数为0.61~0.96;CrAlN/氮化H13钢和CrAlN/H13钢在室温摩擦时的耐磨性分别是H13钢的1.9倍和1.7倍,在600℃条件下耐磨性分别是H13钢的1.25倍和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磁控溅射 CrAlN薄膜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纳米片/微棒复合体的制备、结构及光学性能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永强 杜高辉 +3 位作者 丁伟 李洁 李天宝 许并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0-304,共5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以氯化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在低温水热条件下制备出具有纳米片状接枝结构的ZnO微棒。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光致发光(PL)和拉曼光谱(Raman)对产物的形貌、晶体...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以氯化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在低温水热条件下制备出具有纳米片状接枝结构的ZnO微棒。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光致发光(PL)和拉曼光谱(Raman)对产物的形貌、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CTAB对产物最终形貌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微棒表面所接枝的薄片为多晶结构;产物光致发光峰是较少见的弱蓝光发射与强红光发射;同时对这种ZnO微棒的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表面接枝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铽共掺稀土聚合物的光谱分析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洁 许并社 +1 位作者 李迎春 谢江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1-895,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稀土配合物Eu0.5Tb0.5(TTA)3Phen,并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进一步制备了Eu0.5Tb0.5(TTA)3Phen/PMMA稀土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仪(IR)、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仪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EM)、荧光光谱仪(...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稀土配合物Eu0.5Tb0.5(TTA)3Phen,并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进一步制备了Eu0.5Tb0.5(TTA)3Phen/PMMA稀土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仪(IR)、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仪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EM)、荧光光谱仪(FS)等研究了其微观形貌,并探讨了其发光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中PMMA与稀土部分Eu0.5Tb0.5(TTA)3Phen通过键合的方式结合,仍保持Eu0.5Tb0.5(TTA)3Phen原有的发光特性;在365nm紫外光的激发下,产生发光峰在611.8nm附近、谱线带宽为10.4nm的红光发射,发光亮度高,色纯度高;Eu0.5Tb0.5(TTA)3Phen/PMMA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其发光强度与MMA加入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聚合物 光致发光 原位聚合 红光发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