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电等离子烧结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新型NdFeB永磁材料 被引量:5
1
作者 岳明 曹爱利 +2 位作者 王公平 刘卫强 张久兴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4-317,共4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和传统烧结技术制备了烧结NdFeB永磁体,并研究了2种磁体的磁性能、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与传统烧结磁体相比,放电等离子烧结磁体具有与其相当的磁性能及更好的耐腐蚀和力学性能.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放电等离子烧...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和传统烧结技术制备了烧结NdFeB永磁体,并研究了2种磁体的磁性能、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与传统烧结磁体相比,放电等离子烧结磁体具有与其相当的磁性能及更好的耐腐蚀和力学性能.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放电等离子烧结磁体主相Nd_2Fe_(14)B的晶粒细小、均匀.边界富钕相仅有少量位于主相Nd_2Fe_(14)B颗粒周围,大部分以颗粒形式分布在主相三角晶界处.这种独特的显微组织特征对于晶间腐蚀过程及脆性沿晶断裂过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放电等离子烧结磁体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NDFEB永磁 富Nd相 力学性能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生命周期清单编制的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龚先政 聂祚仁 +1 位作者 王志宏 左铁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85-1689,共5页
清单分析通过对生命周期中能量和原材料的需求以及环境释放的量化分析,发现改善产品环境性能的环节和方法.通过清单分析步骤的明确及流程建模等关键技术的分析,建立了清单分析数据流的主流平衡算法;根据平衡计算结果,建立了基于递归分... 清单分析通过对生命周期中能量和原材料的需求以及环境释放的量化分析,发现改善产品环境性能的环节和方法.通过清单分析步骤的明确及流程建模等关键技术的分析,建立了清单分析数据流的主流平衡算法;根据平衡计算结果,建立了基于递归分析方法的各单元过程编目数据流的清单汇总算法;并以钢铁材料生产过程为例,开展了清单编制算法的验证和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 单元过程 清单分析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钼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久兴 刘科高 +2 位作者 王金淑 周美玲 左铁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96-800,共5页
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 (SPS)钼的致密化、组织和硬度。与其它烧结方法相比 ,SPS是一种时间短、温度低的先进快速烧结法。利用SPS在比CIP S和热压烧结 (HP)低 180~ 5 0 0℃下进行烧结 ,保温 3min ,得到钼的相对密度是 95 .2 %~ 97.9% ... 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 (SPS)钼的致密化、组织和硬度。与其它烧结方法相比 ,SPS是一种时间短、温度低的先进快速烧结法。利用SPS在比CIP S和热压烧结 (HP)低 180~ 5 0 0℃下进行烧结 ,保温 3min ,得到钼的相对密度是 95 .2 %~ 97.9% ,硬度比其它方法烧结的高出HV2 0~HV75。SPS烧结钼的密度呈现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 ,但是其硬度有所下降。SPS在较低温度下烧结的钼的硬度较高 ,原因是其晶粒较细。SPS烧结钼的断口呈沿晶断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致密化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K_(0.5)Bi_(0.5)TiO_3纳米陶瓷粉体 被引量:12
4
作者 侯磊 侯育冬 +3 位作者 宋雪梅 朱满康 汪浩 严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3-566,共4页
K0.5Bi0.5TiO3(KBT)nanocrystalline particles were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from Bi(NO3)3·5H2O, TiO2 and KOH. The crystal phas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XRF, Raman scatt... K0.5Bi0.5TiO3(KBT)nanocrystalline particles were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from Bi(NO3)3·5H2O, TiO2 and KOH. The crystal phas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XRF, Raman scattering spectroscopy and TEM.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ducts were pure perovskite structured K0.5Bi0.5TiO3 with chemical stoichiometry and perovskite structure. The TEM observation revealed that the particles possessed a feature of cubic shape and a nano-scale of about 40 nm. The KBT ceramics sintered at 1 040 ℃ from hydrothermal powders show higher density and better electric properties than that prepared by a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钛酸铋钾 无铅压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碳量对放电等离子烧结无粘结剂纳米WC硬质合金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国珍 王澈 +2 位作者 张久兴 周美玲 钟涛兴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15,共4页
研究了配碳量对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无粘结剂纳米WC硬质合金的烧结行为、相组成、致密度、硬度及晶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纯纳米WC粉直接烧结,样品的晶粒度为300~400nm,致密度及硬度均较高,但主相变为缺碳相WC1-x和W2C;配碳量为0.05%... 研究了配碳量对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无粘结剂纳米WC硬质合金的烧结行为、相组成、致密度、硬度及晶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纯纳米WC粉直接烧结,样品的晶粒度为300~400nm,致密度及硬度均较高,但主相变为缺碳相WC1-x和W2C;配碳量为0.05%~0.25%时,样品中有少量缺碳相;配碳量为0.40%时,可以正确成相;配碳量为0.50%时,则出现游离碳;粉末配碳球磨后,因烧结过程提前到较低温度下完成,1800℃烧结时晶粒急剧长大且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配碳量 纳米硬质合金 无粘结剂硬质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钪扩散阴极用铝酸盐的制备及发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崔云涛 王金淑 +2 位作者 刘伟 王茜 王凯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0-484,共5页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和固相合成法分别制备411(4BaO:CaO:Al2O3)铝酸盐前驱粉末,在钨网氢气炉中高温烧结.采用喷雾干燥法结合两步氢气还原法制备出亚微米氧化钪掺杂钨粉.随后经过压制,烧结,浸渍,水洗,退火等工艺获得具有亚微米结构的含钪扩...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和固相合成法分别制备411(4BaO:CaO:Al2O3)铝酸盐前驱粉末,在钨网氢气炉中高温烧结.采用喷雾干燥法结合两步氢气还原法制备出亚微米氧化钪掺杂钨粉.随后经过压制,烧结,浸渍,水洗,退火等工艺获得具有亚微米结构的含钪扩散阴极,并研究含钪扩散阴极的电子发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的铝酸盐在1500℃烧结后,铝酸盐中Ba5CaAl4O12衍射峰最强,结晶程度最高.液相共沉淀法含钪扩散阴极,脉冲发射电流密度在850℃达到37.89 A/cm2.在激活过程中,阴极表面形成"Ba-Sc-O"发射活性层,"Ba-Sc-O"发射活性层存在提高了阴极热电子发射能力,降低了含钪扩散阴极的蒸发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盐 钪钨阴极 液相共沉淀 喷雾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控制金属醇盐水解制备纳米TiO_2粉体 被引量:5
7
作者 邢光建 姚望 +2 位作者 陈光华 李瀛 阎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4-358,共5页
为了在用钛盐进行水解制备TiO2时控制水解速度以尽量减少团聚,提出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分散和包覆作用来制备纳米级TiO2.以钛酸四丁酯(Ti(OBu)4)为原料,在其乙醇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然后滴加到沸水中进行水解... 为了在用钛盐进行水解制备TiO2时控制水解速度以尽量减少团聚,提出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分散和包覆作用来制备纳米级TiO2.以钛酸四丁酯(Ti(OBu)4)为原料,在其乙醇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然后滴加到沸水中进行水解制备纳米级TiO2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热分析技术(TG-DTA)对样品的晶粒大小、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加人是形成纳米级TiO2的关键因素,制备出的纳米TiO2颗粒不经过烧结就具备了锐钛矿结构,并且在沸水呈碱性的条件下制备出的TiO2颗粒的尺寸要比酸性条件下的小.另外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加入量以及pH对制备TiO2纳米颗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粉体 表面活性剂 水解 Ti(OBu)4 钛酸四丁酯 金属醇盐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协调性评价(LCA)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李贵奇 聂祚仁 左铁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10,共4页
作为一种系统的环境管理工具,环境协调性评价(LCA)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介绍了目前常用LCA的方法,并对我国LCA方法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环境协调性评价 环境负荷 经济性能 环境管理 生态环境材料 L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Co复合粉的喷雾造粒及松装密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海滨 宋晓艳 +3 位作者 刘雪梅 付军 魏崇斌 高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241-3248,共8页
利用短流程原位反应合成技术制备超细WC-Co复合粉,其平均粒径为300 nm,对此复合粉进行喷雾造粒以制备具有超细结构的热喷涂粉末。采用标准漏斗法测量造粒粉末的松装密度,并利用SEM观察其形貌与结构,结合实验测定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研究... 利用短流程原位反应合成技术制备超细WC-Co复合粉,其平均粒径为300 nm,对此复合粉进行喷雾造粒以制备具有超细结构的热喷涂粉末。采用标准漏斗法测量造粒粉末的松装密度,并利用SEM观察其形貌与结构,结合实验测定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研究料浆成分、喷雾干燥温度及初始粉末粒径对造粒粉末松装密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料浆固含量最高可达70%(质量分数),此时造粒粉末松装密度达到2.31 g/cm3;随粘结剂含量的增高,造粒粉末松装密度先增高后降低,最佳含量为2.5%(质量分数);分散剂最佳含量为1%~2%(质量分数);干燥温度显著影响造粒粉末形貌结构及松装密度,最佳温度为150℃;喷雾造粒粉末的最高密度实质上取决于初始粉末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WC-Co复合粉 原位合成 喷雾造粒 松装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Ba_2TiSi_2O_8铁电薄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满康 代伍坤 +3 位作者 侯育冬 严辉 邵明明 陈晓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3-287,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Si(100)衬底上制备了Ba2TiSi2O8(BTS)薄膜。通过XRD衍射、傅立叶红外(FT-IR)、拉曼(Raman)散射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薄膜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AFM分析显示,BTS薄膜表面光滑,晶粒尺寸在0.30~0.50μm。薄...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Si(100)衬底上制备了Ba2TiSi2O8(BTS)薄膜。通过XRD衍射、傅立叶红外(FT-IR)、拉曼(Raman)散射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薄膜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AFM分析显示,BTS薄膜表面光滑,晶粒尺寸在0.30~0.50μm。薄膜结构分析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BTS薄膜的结晶度增加,薄膜结构变得更加致密。同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晶胞尺寸出现了收缩,导致了BTS薄膜的四方比c/a从0.613上升到0.618,将对薄膜的压电性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薄膜 Ba2TiSi2O8 钡钛硅石 溶胶-凝胶法 制备方法 热释电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氧化物对Ba_2TiSi_2O_8极性玻璃陶瓷析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鹏 朱满康 +2 位作者 代伍坤 王波 丁振亚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7,共5页
采用恒温场晶粒定向晶化工艺制备了Ba2TiSi2O8极性玻璃陶瓷.在组成1.2BaO-1.0TiO2-2.6SiO2的基础玻璃中,分别加入O.2CaO和0.1ZrO2,研究了添加不同的氧化物对Ba2TiSi2O8极性玻璃陶瓷析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CaO和ZrO2都会影响... 采用恒温场晶粒定向晶化工艺制备了Ba2TiSi2O8极性玻璃陶瓷.在组成1.2BaO-1.0TiO2-2.6SiO2的基础玻璃中,分别加入O.2CaO和0.1ZrO2,研究了添加不同的氧化物对Ba2TiSi2O8极性玻璃陶瓷析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CaO和ZrO2都会影响主晶相的析出过程,特别是加入ZrO2造成玻璃陶瓷中产生BaZrSi3O9第二相.此外,压电性能测试显示,加入0.2CaO有利于BTS晶体的定向析晶;加入ZrO2不利于BTS晶体的定向析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Ba2TiSi2O8 析晶性能 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基底织构和表面状况对YBCO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敏 董杰 +2 位作者 赵跃 刘丹敏 周美玲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57-1262,共6页
采用MOD方法在三种不同织构和表面状态的Ag基底上制备了YBCO薄膜,研究了Ag基底的织构和表面状态对YBCO超导薄膜的影响.在真空中退火的Ag基底上沉积的YBCO薄膜仅有c轴取向,且薄膜表面有很多平行条纹,薄膜的连接性不好,Jc不高;在氩气气氛... 采用MOD方法在三种不同织构和表面状态的Ag基底上制备了YBCO薄膜,研究了Ag基底的织构和表面状态对YBCO超导薄膜的影响.在真空中退火的Ag基底上沉积的YBCO薄膜仅有c轴取向,且薄膜表面有很多平行条纹,薄膜的连接性不好,Jc不高;在氩气气氛中退火的Ag基底上沉积的YBCO薄膜,具有很强的c轴取向和良好的面内织构,Jc相对较高为1.2×104A/cm2;冷轧Ag基底沉积的YBCO薄膜织构没有氩气退火的Ag基底上的强,但薄膜的表面平整,连接性好,临界电流密度最高为1.5×104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 AG YBCO 涂层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SmCo_7合金的相失稳及伴随的晶粒长大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哲旭 宋晓艳 +1 位作者 李定朋 刘雪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559-2564,共6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出致密的纳米晶单相SmCo7合金块体。以此纳米晶合金为初始材料,通过系列退火实验系统研究其晶格参数、物相组成和显微组织随晶粒长大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纳米晶SmCo7相(1:7H)从室温至600℃都能保持很...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出致密的纳米晶单相SmCo7合金块体。以此纳米晶合金为初始材料,通过系列退火实验系统研究其晶格参数、物相组成和显微组织随晶粒长大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纳米晶SmCo7相(1:7H)从室温至600℃都能保持很好的相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通过XRD分析和TEM观察证实,纳米晶SmCo7相的失稳分解和晶粒的突发长大是伴随发生的,即在较高温度(高于600℃)条件下纳米化稳定的SmCo7相会分解为Sm2Co17相(2:17R)和SmCo5相(1:5H),同时晶粒组织会急剧粗化;其中SmCo5相会以圆形析出物的形式均匀分布于晶界处和晶粒内部;随着晶粒的长大,六方结构的纳米晶SmCo7相的晶格参数a和单胞体积均线性减小,而轴比c/a则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Co7合金 相稳定性 纳米晶 晶格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盐的组成对钡钨阴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凯风 刘伟 王金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54-1358,共5页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612铝酸盐(n(BaO):n(CaO):n(Al2O3)=6:1:2)前驱粉末,在不同气氛(H2、CO2、N2)、不同温度(1300℃、1400℃、1500℃)焙烧制备铝酸盐,系统研究了不同工艺制备的铝酸盐对钡钨阴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粉末的最...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612铝酸盐(n(BaO):n(CaO):n(Al2O3)=6:1:2)前驱粉末,在不同气氛(H2、CO2、N2)、不同温度(1300℃、1400℃、1500℃)焙烧制备铝酸盐,系统研究了不同工艺制备的铝酸盐对钡钨阴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粉末的最佳焙烧工艺为:H2气氛、1500℃,可获得主相为Ba5CaAl4O12的铝酸盐,用其制备的钡钨阴极发射电流密度可达12.2 A/cm2,蒸发速率仅为1.09×10-8g/(cm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盐 Ba5CaAl4O12 共沉淀法 钡钨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方氮化硼(c-BN)薄膜的光学带隙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贞健 于春娜 陈光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用两步射频溅射法在n型Si(111)片和熔融石英片上沉积出不同体积分数的立方氮化硼(c-BN)薄膜,薄膜的成分由傅里叶红外吸收谱标识;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了沉积在石英片上的BN薄膜的透射光谱T_e(λ)和反射光谱R_e(λ),薄膜的厚度用台... 用两步射频溅射法在n型Si(111)片和熔融石英片上沉积出不同体积分数的立方氮化硼(c-BN)薄膜,薄膜的成分由傅里叶红外吸收谱标识;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了沉积在石英片上的BN薄膜的透射光谱T_e(λ)和反射光谱R_e(λ),薄膜的厚度用台阶仪测得。由透射、反射光谱计算了薄膜的光吸收系数a,进而采用有效的中间形式,确定了氮化硼薄膜的光学带隙。结果表明:随着c-BN体积分数的增加,光学带隙随之增大。确定出的光学带隙和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氮化硼薄膜 射频溅射 光学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微米级压制型钪钨阴极粉末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云涛 王金淑 刘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20-1424,共5页
偏钨酸铵、硝酸钪、硝酸钡、硝酸钙和硝酸铝液液混合,采用喷雾干燥法结合两步氢气还原成功制备出含有"411"铝酸盐的亚微米尺寸钪钨阴极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还原前后粉末... 偏钨酸铵、硝酸钪、硝酸钡、硝酸钙和硝酸铝液液混合,采用喷雾干燥法结合两步氢气还原成功制备出含有"411"铝酸盐的亚微米尺寸钪钨阴极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还原前后粉末的物相组成﹑形貌﹑粒度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还原后的压制型钪钨阴极粉末呈亚微米准球形结构,粉末粒度分布集中,平均粒径在400 nm左右,且各种元素分布均匀.采用程序升温还原(TPR)对掺杂粉末的还原机理进行了研究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粉末 喷雾干燥法 两步氢气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气压对制备立方氮化硼薄膜的影响
17
作者 邓金祥 陈光华 +2 位作者 严辉 王波 宋雪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8-380,共3页
用射频溅射法将立方氮化硼(C-BN)薄膜沉积在p型Si(100)衬底上,薄膜的成分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谱和X射线衍射谱标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工作气压对制备立方氮化硼薄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气压是影响c-BN薄膜生长的... 用射频溅射法将立方氮化硼(C-BN)薄膜沉积在p型Si(100)衬底上,薄膜的成分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谱和X射线衍射谱标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工作气压对制备立方氮化硼薄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气压是影响c-BN薄膜生长的重要参数,要得到一定立方相体积分数的氮化硼薄膜,必须要有合适的工作气压.工作气压等于或高于2.00Pa时,立方相不能形成;工作气压为 0.67Pa时,得到了立方相体积分数为92%的立方氮化硼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立方氮化硼薄膜 射频溅射 工作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薄膜在退火相变中的应力研究
18
作者 张晓康 邓金祥 +4 位作者 王瑶 陈光华 郝伟 侯碧辉 贺德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10期3901-3903,共3页
利用射频溅射系统在P型Si(100)衬底上制备氮化硼薄膜。对其进行600~1000℃的常压下N2保护退火。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谱(FTIR)分析,发现hBN-cBN-hBN的可逆相变。通过不同温度退火后立方相横光学振动模式峰位的移动,计算了氮化硼薄... 利用射频溅射系统在P型Si(100)衬底上制备氮化硼薄膜。对其进行600~1000℃的常压下N2保护退火。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谱(FTIR)分析,发现hBN-cBN-hBN的可逆相变。通过不同温度退火后立方相横光学振动模式峰位的移动,计算了氮化硼薄膜中残余应力的变化。发现沉积后退火很好地解决了高立方相氮化硼薄膜应力释放的问题,可提高立方氮化硼薄膜在硅衬底上的粘附性。并且探索性地讨论在退火过程中c-BN成核、生长与薄膜中应力变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薄膜 退火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c_2O_3靶材的SPS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喜珠 王金淑 +1 位作者 刘伟 崔云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61-1565,共5页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加二段还原,制备出晶粒直径500~1100nm的亚微米W—Sc2O3粉末,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制备了W—Sc2O3靶材.对不同粉末处理条件下的W—Sc2O3烧结体的密度、硬度、表面形貌进行测试研...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加二段还原,制备出晶粒直径500~1100nm的亚微米W—Sc2O3粉末,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制备了W—Sc2O3靶材.对不同粉末处理条件下的W—Sc2O3烧结体的密度、硬度、表面形貌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亚微米尺度的W粉在1300℃即可烧结,远低于常规W粉烧结温度,获得的烧结体相对密度达96.4%、硬度为86.4HRC且Sc元素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米钨粉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 相对密度 洛氏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非晶硅薄膜的红外光谱分析和桥键氢扩散假设(英文)
20
作者 周怀恩 朱秀红 +4 位作者 胡跃辉 马占杰 张文理 李 瀛 陈光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0-944,共5页
通过红外透射光谱研究了在光诱导退火中退火条件对氢化非晶硅薄膜的结构和光电特性的影响,实验所用样品采用热丝辅助微波电子回旋共振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我们用桥键氢扩散模型来解释退火中的不同现象。样品的红外光谱在630和2000cm-... 通过红外透射光谱研究了在光诱导退火中退火条件对氢化非晶硅薄膜的结构和光电特性的影响,实验所用样品采用热丝辅助微波电子回旋共振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我们用桥键氢扩散模型来解释退火中的不同现象。样品的红外光谱在630和2000cm-1处的吸收系数有所增加,说明了原先的成键氢发生了移动和溢出,我们认为通过光诱导产生载流子的非辐射复合以及桥键氢和深俘获氢原子的交换,产生了大量的桥键氢原子,它们相互结合形成分子氢,氢溢出要优于氢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非晶硅薄膜 氢间隙扩散 微波电子回旋共振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