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教育实践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运林 郭绍青 +4 位作者 刘繁华 徐福荫 陈庆贵 张学波 钟丽霞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17,共6页
从电化教育专业创建发展的实践中,回顾电化教育发展的历程,用系统科学协同论观点,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即政——事物的管理系统;产——事物的产业系统;学——事物的学科教学系统;研——事物的科研系统;用——事物的事业系统... 从电化教育专业创建发展的实践中,回顾电化教育发展的历程,用系统科学协同论观点,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即政——事物的管理系统;产——事物的产业系统;学——事物的学科教学系统;研——事物的科研系统;用——事物的事业系统。该机制可以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同时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有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教育实践 电化教育系统 “政产学研用” 协同发展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中国教育技术研究前沿与热点年度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雅瑄 陈昂轩 贾积有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67,共7页
2024年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紧密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这一战略方向,以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为核心动力,通过教师专业发展与数字化教学创新夯实实践基础,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提供平台支撑,推动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评价改革,致力于实现乡村教... 2024年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紧密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这一战略方向,以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为核心动力,通过教师专业发展与数字化教学创新夯实实践基础,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提供平台支撑,推动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评价改革,致力于实现乡村教育振兴与城乡均衡发展,深入思考数智时代的教育本质与价值,积极服务新质生产力建设。研究表明,教育技术创新正在从单一的技术应用转向更深层次的教育变革,既要发挥技术赋能作用,又要坚守教育本质,在智能时代中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展望未来,中国教育技术研究将继续以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根本方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理念、模式和体系的创新,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技术 中国电化教育 研究重点 研究脉络 未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大模型赋能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潜能、挑战与应用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志南 李根 郑娅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69,共10页
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科学教育仍面临数字化资源紧缺、科学探究过程缺乏支持与反馈,以及科学素养评价耗时耗力等难点问题,制约其快速高质量发展。多模态大模型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跨模... 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科学教育仍面临数字化资源紧缺、科学探究过程缺乏支持与反馈,以及科学素养评价耗时耗力等难点问题,制约其快速高质量发展。多模态大模型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跨模态学习能力,能够对科学教育的数字资源建设、实验探究过程和素养评价体系提供有效支持。基于此,该文通过对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特征的阐述,深入探讨其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潜能和问题挑战,并通过案例探索展示其应用场景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未来的实践建议,以期为技术融入下的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大模型 科学教育 潜能与挑战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图谱与大语言模型协同的教育资源内容审查 被引量:6
4
作者 刘佳 孙新 张宇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9,共13页
数字教育资源自动化内容审查是教育信息化时代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对教育资源是否超标的适用性审查,存在知识点难定位和难理解的问题.针对这一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教育知识图谱和大语言模型(简称“大模型”)协同的教育资源内容审查方法.... 数字教育资源自动化内容审查是教育信息化时代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对教育资源是否超标的适用性审查,存在知识点难定位和难理解的问题.针对这一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教育知识图谱和大语言模型(简称“大模型”)协同的教育资源内容审查方法.具体地,首先利用“本体”思想,设计并构建一个面向中小学教育的知识图谱;之后,利用大模型在文本生成和排序任务上的优势,设计基于教学内容生成和排序剪枝的知识定位方法;最后,通过教学内容核心知识子图与知识图谱教学路径的冲突检测,实现超标教学内容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应对教育资源内容的超标知识审查任务,为基于知识图谱及大语言模型协同的教育应用开辟新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大语言模型应用 教育资源内容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教学实践共同体关键要素和运行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穆肃 陈孝然 +2 位作者 杨捷 毛宗检 沈芸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52,68,共9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化教学实践共同体以推动数字技术教学深度融合创新为目标,在促进学校、区域教学与教研数字化实践与变革、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自2018-2023年接连五年开...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化教学实践共同体以推动数字技术教学深度融合创新为目标,在促进学校、区域教学与教研数字化实践与变革、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自2018-2023年接连五年开展基于实践共同体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形成和推广项目,力图找出支持实践共同体构成的关键要素,提炼出共同体能持续活动和发展的多样化机制。文章通过对G省三年培育后评选出的22个优秀信息化教学实践共同体进行剖析,综合使用扎根理论与共词聚类研究方法,找出优秀共同体构成的共有关键要素,归纳出他们各有特色的有效运行机制,包括三维多元的协同发展机制、共同体文化引领机制、系统的活动组织与参与机制、内外双驱的动力机制、多元评价机制等。提出的核心要素和运行机制将为以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各类教学实践共同体和各类教学教研团队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数字化转型 实践共同体 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要素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慧教育的实践进展与未来因应 被引量:3
6
作者 潘静文 任昌山 +2 位作者 彭楚风 刘德建 曾海军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56,共8页
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在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实践活动,旨在探索智慧教育的新理念、新战略和新经验。为系统梳理和分析我国智慧教育实践现状、发展特点和可推广经验,研究以智慧教育的十大特征为分析框架,对2022年至2024年间的987个优秀智慧教育... 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在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实践活动,旨在探索智慧教育的新理念、新战略和新经验。为系统梳理和分析我国智慧教育实践现状、发展特点和可推广经验,研究以智慧教育的十大特征为分析框架,对2022年至2024年间的987个优秀智慧教育案例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最受关注的三个主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泛在智慧学习环境和教师发展的优先支持计划;较少关注的三个主题是教育包容与公平的坚守、积极性学生社交社群建构和合乎科技伦理的技术应用。值得注意的是,东、中、西部地区案例主题的关注趋势与全国整体趋势呈现出一致表现。未来,智慧教育实践应强化资源倾斜和政策支持,积极应对技术伦理挑战,注重培育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能力,并推动可持续改进的教育文化和多元协同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教育数字化 实践进展 未来因应 内容分析法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中国教育技术研究前沿与热点年度报告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雅瑄 陈昂轩 贾积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6,共6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教育技术领域全力思考和回答“教育强国、技术何为”的时代命题。中国教育技术研究脉络清晰,紧紧锚定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牢牢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这一根本指针,从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汲取发...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教育技术领域全力思考和回答“教育强国、技术何为”的时代命题。中国教育技术研究脉络清晰,紧紧锚定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牢牢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这一根本指针,从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汲取发展动力,以新课标实施与教育评价改革为研究的关键着力点,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探索出了现实研究路径,并突出了振兴乡村教育、助推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责任。2024年,中国教育技术研究将继续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理论引导,坚持深化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坚持推动终身学习的中国方案,助力教育改革的深水突围,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技术 中国电化教育 研究重点 研究脉络 未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成效、方向与策略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又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0-134,共5页
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就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数字化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按照党和国家推进教育数字化总体要求,在新时代教育数字化发展变革取得显著成... 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就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数字化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按照党和国家推进教育数字化总体要求,在新时代教育数字化发展变革取得显著成效基础上,还不同程度存在优质教育技术与资源供给不足、局部地区低水平重复建设缺少统筹、教师数字化应用推动激励不够充分等问题。该文通过研究比较、梳理归纳国内外教育数字化有关政策、宝贵经验,深入研究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与策略,坚持办学方向、育人目标、问题导向,更加关注重构、关注生态、关注应用。为更好地服务教育均衡、师生发展、教育治理,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增强联通融合、拓展分析应用、提升能力素养、把握比较优势等建议举措,以期对推进教育数字化系统集成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数据整合共享和规模应用、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有力促进薄弱地区和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使教育数字化成为助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和有力支撑,不断深化以数字化牵引教育现代化产生有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教育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 方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我国高等教育拔尖人才培养 被引量:28
9
作者 管佳 韩婷芷 徐国兴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7-101,共5页
拔尖人才培养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我国高等院校历经长期探索,旨在通过个性化的拔尖教育,为社会培养一批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内生文化力的高素质人才。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拔尖人才的个性化培育... 拔尖人才培养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我国高等院校历经长期探索,旨在通过个性化的拔尖教育,为社会培养一批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内生文化力的高素质人才。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拔尖人才的个性化培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该文立足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拔尖人才培养的逻辑理路,回顾我国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对拔尖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开展理论探讨,并最终勾勒出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我国高等院校拔尖人才甄别与选拔、培养与指导、监测与管理等全过程的未来发展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高等教育 拔尖人才培养 个性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数字资源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康晓宇 艾伦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9-124,133,共7页
我国义务教育的强迫性特点决定了它具有教育资源配备标准的要求,而义务教育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教育资源配备的均衡性要求。该文从这两点出发,并根据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特点,提出义务教育数字资源标准化的意义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数字教... 我国义务教育的强迫性特点决定了它具有教育资源配备标准的要求,而义务教育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教育资源配备的均衡性要求。该文从这两点出发,并根据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特点,提出义务教育数字资源标准化的意义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数字教育资源标准化不同于传统教育资源标准,在标准制订时除了关注不同标准的类型及其限定对象,同时必须对智能化教育资源的准入给出标准化的规定。该文讨论了义务教育数字资源标准化的意义、目的、研究的必要性、标准体系的架构、标准建立的方法,为义务教育数字资源标准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 数字资源 标准体系 配备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的基础教育数字化:发展动因、基本特征和实践进路 被引量:49
11
作者 邢西深 胡佳怡 管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7-113,共7页
进入新世纪,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并在各行各业得到深入广泛应用。在数字技术赋能和数字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进入了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由于数字技术的加持和赋能... 进入新世纪,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并在各行各业得到深入广泛应用。在数字技术赋能和数字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进入了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由于数字技术的加持和赋能,新时代的基础教育数字化具有了数据化、智能化、个性化和泛在化这样的新特征,实现了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了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基础教育数字化需要采用新的发展策略。未来的基础教育数字化需要健全相关标准规范、建设应用智慧教育平台、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保障网络与信息数据的安全、构建数字教育新生态,从而发挥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优势,构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推动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助力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基础教育 数字化教育 教育数字化战略 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与关键启示 被引量:57
12
作者 张海南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65,共6页
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重塑社会形态,驱动教育场域深刻变革,影响并重构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育人模式。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步入快车道,业务数字化、技术融合化、数据价值化等特征在教育场域逐渐深化。文... 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重塑社会形态,驱动教育场域深刻变革,影响并重构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育人模式。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步入快车道,业务数字化、技术融合化、数据价值化等特征在教育场域逐渐深化。文章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为切入点,以教育事业与数字技术的交织演进为主线,分析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从协同融合、制度保障、创新涌现、育人本质和应用提升五个维度,探讨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启示,以期探求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场域的发展路径,为驱动数字化变革与教育事业同频共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育场域 信息技术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洪文秋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6-82,100,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大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将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建设缺少系统规划,存在优质资源短缺,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大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将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建设缺少系统规划,存在优质资源短缺,资源建设与应用脱节,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该研究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升级迭代需求,研制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与应用模型,构建德育板块中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的顶层设计,搭建资源应用场景,总结课程资源应用方法,确保资源专业化、精品化、体系化建设,有助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建设,构建开放的资源建设体系,服务各类用户的学习需求,推动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供给的良好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资源建设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与应用——以“新疆模式”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付涛 刘玉武 杨英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113,共3页
一、引言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人才需求、高质量发展倒逼教育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和理念更新。另一方面,大数据促使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变革教育模式... 一、引言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人才需求、高质量发展倒逼教育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和理念更新。另一方面,大数据促使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变革教育模式,创新供给渠道。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势必带来理论的重大进步。各地各校在发挥技术优势,适应时代发展,建构专业化、个性化的智慧教育云平台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一些新理念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更新 大数据 教育改革创新 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 供给渠道 转型升级 云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历史进程、向度与路径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卫民 付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7-134,共8页
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该文梳理了教育信息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视听电教、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网络整合、“人工智能+智慧教育”四个发展阶段,经过梳理提出,在历史演进中信息技术发挥... 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该文梳理了教育信息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视听电教、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网络整合、“人工智能+智慧教育”四个发展阶段,经过梳理提出,在历史演进中信息技术发挥了丰富和升级教育手段、提升教育效能和改变教学主体生命形态、影响和转变课堂组织方式,不断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效的重要作用。通过探析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活动“七要素”的嬗变与未来向度,提出了教育信息化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的路径: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主体的信息化素养;搭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评”一体化平台;建构基于网络互联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空间;建构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档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教学活动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情况、典型模式与赋能策略 被引量:37
16
作者 曾媛 黄志南 +1 位作者 薛瑾 黄旭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8-104,共7页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是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内容,建好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对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意义深远。应用模式是对应用行为的深度凝练,该研究从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是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内容,建好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对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意义深远。应用模式是对应用行为的深度凝练,该研究从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实践的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厘清国家平台应用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平台应用模式具有多主体参与、多环节融入、全方位服务和全过程评价的四个特征,深入剖析了双师课堂和自主学习两种典型应用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聚焦一线教育教学优化应用模式、加强优质数字资源整合满足不同需求、优化国家平台功能结构促进提质增效、加大培训推广力度提供典型示范四方面赋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智慧教育平台 应用模式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框架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敏 王世杰 +2 位作者 李贺 刘加彬 刘俊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237,共5页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设施,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是决定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关键。构建专业能力框架是加强高水平技术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从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创新应用和研究品质4个维度构建了高校大型仪...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设施,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是决定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关键。构建专业能力框架是加强高水平技术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从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创新应用和研究品质4个维度构建了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框架,对技术人员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进行了全面、科学的描述,对指导技术人员明确职业发展目标、规划专业发展路径有重要指导作用,对学校加强技术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 技术人员 专业能力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课堂技术应用观测框架、现状诊断及改善路径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云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109,共8页
发展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而赋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该文聚焦教师数字素养发展与提升,立足教师数字素养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视阈,通过建立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与课堂行为的观测对应关系,构建了教师数字素养的课... 发展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而赋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该文聚焦教师数字素养发展与提升,立足教师数字素养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视阈,通过建立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与课堂行为的观测对应关系,构建了教师数字素养的课堂技术应用观测框架。研究结合文献调研和相关课堂实例的深度剖析结果发现下述问题:目前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存在数字化意识薄弱,数字意愿和数字意志仍需加强;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缺乏,深层次技术应用设计亟待完善;数字化应用高水平创新应用有待深化;数字化专业发展滞后,专业化成长路径亟需拓宽;数字社会责任意识相对薄弱,课堂实践规约性需要加强等。基于对现存问题的分析,研究针对性提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关键实践路径:加强教师数字素养的整体统筹设计,助力教师数字素养培养的连贯性;强化教师数字素养的跨学科思维,以融合视角规划技术服务教学设计;完善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目标体系,构筑教师数字素养的协同文化基底;推动教师数字素养的全方位规约,深化教师数字素养的社会责任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数字素养 技术应用 TPACK 教育数字化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中小学图书馆期刊的价值取向
19
作者 郑冬琦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129,共4页
该文聚焦教育数字化发展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期刊的独特价值与深远作用,通过分析数字化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剖析图书馆的教育价值取向,强调了图书馆期刊在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创新思维、人文关怀和信息素养方面的重要... 该文聚焦教育数字化发展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期刊的独特价值与深远作用,通过分析数字化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剖析图书馆的教育价值取向,强调了图书馆期刊在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创新思维、人文关怀和信息素养方面的重要性,并探究了中小学图书馆期刊教育价值的实践方略,提出应深入挖掘中小学图书馆期刊的潜在教育价值,创新提升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图书馆期刊 数字化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TR:教研新范式
20
作者 孙发勤 曾祥翊 冯锐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3,48,共10页
该研究聚焦于智能精准教研(IPTR)范式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基于2021—2024年覆盖全国28个省108个区县和276所学校的大规模试点实践,系统阐述了智能精准教研的理论框架,将其定位为一种以数据循证为基础、人机协同为核心机制、精准赋能... 该研究聚焦于智能精准教研(IPTR)范式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基于2021—2024年覆盖全国28个省108个区县和276所学校的大规模试点实践,系统阐述了智能精准教研的理论框架,将其定位为一种以数据循证为基础、人机协同为核心机制、精准赋能教师个性化与规模化专业发展为价值旨归的教研新形态;揭示了智能精准教研的五大特征:数据化、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和规模化,并分析了教研主体、证据、情境、模式和生态等核心要素的转型;技术层面,构建了多模态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技术基座,包括课堂教学行为数据、教学质量评价数据和课堂话语文本数据;实践层面,提炼了系统化的教学诊断方法、动态发展的教师画像体系及创新的教研活动模式;生态层面,提出了包含政府、教研机构、企业、高校和学校的GEBUS多元协同生态系统模型,并探讨了教研文化重塑的必要性。研究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区域教研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精准教研 教师专业发展 人机协同 教研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