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助力中小学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专访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教师发展处处长杨金勇 被引量:2
1
作者 仲玉维 杨金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9期21-23,共3页
2022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整合中小学、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大资源平台。一年多来,经过7次迭代升级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访客量超过11亿人次,用户覆盖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对推进教... 2022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整合中小学、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大资源平台。一年多来,经过7次迭代升级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访客量超过11亿人次,用户覆盖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对推进教育数字化、提升我国数字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中小学教师 高等教育 智慧教育平台 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数字化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浮”成“嵌”:GenAI赋能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技术困境与纾解方略
2
作者 管佳 孔新宇 +1 位作者 徐国兴 姜浩哲 《现代教育技术》 2025年第4期25-34,共10页
强化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议题,虽然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为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赋能思路,但当前GenAI赋能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实践缺位、应用错位、工... 强化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议题,虽然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为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赋能思路,但当前GenAI赋能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实践缺位、应用错位、工具越位等技术困境,两者的深层次融合方式亟待进一步研究。为此,文章基于嵌入理论,构建了GenAI赋能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常见的三类“技术脱嵌”困境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纾解方略,以期为有效发挥GenAI赋能作用切实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效果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AI 大学生 数字素养教育 技术困境 纾解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智能化时空中培养健康高效的教育创新人才
3
作者 陈晓清 钱逸舟 +2 位作者 杨金勇 王珏 桑新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5年第4期5-17,共13页
教育人工智能热潮中的冷思考,桑新民:当前人工智能出现了爆发性进展,特别是中国DeekSeep在激烈竞争的世界舞台上异军突起,并且在各领域应用中展现出强大的潜力。面对国内外迅速升温的人工智能热潮,教育领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但却不可... 教育人工智能热潮中的冷思考,桑新民:当前人工智能出现了爆发性进展,特别是中国DeekSeep在激烈竞争的世界舞台上异军突起,并且在各领域应用中展现出强大的潜力。面对国内外迅速升温的人工智能热潮,教育领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但却不可盲目跟风,而应进行理智冷静的解读和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创新 教育人工智能 健康高效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德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技术创新及价值内化
4
作者 洪文秋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第11期5-7,共3页
数字技术正加速向社会各个方面融合,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工作方式,也对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变革。数字技术赋能德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加速了德育工作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使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形成新的形态和新的模式... 数字技术正加速向社会各个方面融合,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工作方式,也对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变革。数字技术赋能德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加速了德育工作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使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形成新的形态和新的模式。本文通过对当前德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现状和需求分析,从德育资源形态、应用场景、评价过程和教学服务四个方面,提炼了数字技术赋能德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路径,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在德育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效能等多维度实现价值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德育资源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道德教育实践模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丹丹 黄志南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2年第7期101-108,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高校道德教育受到了海量数据、精准细分、云端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影响。以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主导力、说服力和吸引力为落脚点,文章构建了人工智能时代高校道德教育实践模型。为验证此模型的应用效果,文章以“大学... 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高校道德教育受到了海量数据、精准细分、云端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影响。以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主导力、说服力和吸引力为落脚点,文章构建了人工智能时代高校道德教育实践模型。为验证此模型的应用效果,文章以“大学生党史教育”为高校道德教育的主题内容,开展了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显著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水平;模型对说服力、吸引力两个维度的道德教育效果影响显著,而对主导力的提升幅度较小;模型对道德教育初始水平较低的大学生影响更大。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为教师开展智能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精准化道德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并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道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道德教育 高校 党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雷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第8期91-93,共3页
本文调查发现,超六成被调查学校开展了一定形式的研学实践教育。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以就近研学为主,研学课程种类较为丰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研学实践的主要类型,但存在研学师资不足、经费欠缺、保障制度不完... 本文调查发现,超六成被调查学校开展了一定形式的研学实践教育。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以就近研学为主,研学课程种类较为丰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研学实践的主要类型,但存在研学师资不足、经费欠缺、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打造研学实践教育支撑组合拳、完善保障机制等多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实践教育 现状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智能教育政策十年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9
7
作者 孙聘 蒋宇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2年第12期68-75,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已成为趋势,虽然我国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支持智能教育的发展,然而由于政策相对分散,仍缺乏从信息化发展视角的整体理解。为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智能教育内涵以及当前智能教育政策研究的...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已成为趋势,虽然我国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支持智能教育的发展,然而由于政策相对分散,仍缺乏从信息化发展视角的整体理解。为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智能教育内涵以及当前智能教育政策研究的视角与不足;然后整合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框架与创新技术应用特点,构建了智能教育政策理论框架,并根据该框架对我国十年来的政策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文章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智能教育政策应明确智能教育的定位、加强政策执行与效果评估、完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要求等建议。文章通过研究,期望为促进智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 教育政策 数字化转型 智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创客教育中的项目学习模式研究
8
作者 寇思佳 任一豪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3年第2期84-90,共7页
在智慧教育体系下,创客教育逐渐兴起,同时偏远薄弱地区(乡村)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乡村创客教育中的项目学习模式是当地传统教学的补充。创客教育把学生作为中心,注重处理困难的过程,着力于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思维水准和系统逻辑思维水... 在智慧教育体系下,创客教育逐渐兴起,同时偏远薄弱地区(乡村)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乡村创客教育中的项目学习模式是当地传统教学的补充。创客教育把学生作为中心,注重处理困难的过程,着力于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思维水准和系统逻辑思维水平等核心素养。创客教育主要通过项目学习模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创客教育也有利于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有助于实现乡村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实现教育公平。通过分析创客教育中的项目学习模式的核心理念,结合乡村教育现状确定了研究方向;对于偏远地区实施创客教育中的项目学习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从乡村教师、学生及乡村课程改革的角度设计了3个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创客教育在偏远薄弱地区的发展模型;提出了创客教育中的项目学习模式在偏远薄弱地区推广的策略,尝试为偏远薄弱地区的创客教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远薄地区乡村 创客教育 项目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青海省教育装备工作思考
9
作者 杨雪 岳盼 《青海教育》 2023年第7期90-91,共2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充分认识和审视教育装备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探索构建教育装备数字化管理模式,融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不断提升教育治理水平。本文立足青海省教育装备工作现状,提出了若干思考。
关键词 新时代 青海省 教育装备工作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智能精准教研的需求调研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清堂 郑欣欣 +3 位作者 李阳 曾祥翊 苗恩慧 吴林静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3年第2期22-27,共6页
智能技术与教师教育的融合促使教师研修向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方向转变。推动中小学加快实现这一转变,必须充分了解各地开展智能精准教研的需求。然而,当前研修活动的开展并未考虑教师的实际需求,导致研修活动难以真正做到精准性、... 智能技术与教师教育的融合促使教师研修向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方向转变。推动中小学加快实现这一转变,必须充分了解各地开展智能精准教研的需求。然而,当前研修活动的开展并未考虑教师的实际需求,导致研修活动难以真正做到精准性、个性化。依托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基于活动理论,从研修环境、研修目标、研修活动、研修资源、组织机制等五个方面,对26省47个区县和179所中小学开展了智能精准教研大规模需求调研,并提出四条发展策略:完善智能精准教研技术环境,建设智能精准教研大数据体系;创新智能精准教研模式,探索智能精准教研发展路径;建立智能精准教研支持服务体系,保障智能精准教研常态化发展;形成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企业-高校-中小学校多方协同的合作机制,构建智能精准教研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教师教育 智能精准教研 教研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动行为能表征科学知识建构吗?--基于论证视角的多维数据分析
11
作者 张琪 黄志南 蒲圻彬 《现代教育技术》 2025年第5期62-70,共9页
通过细粒度数据探索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机制,是教育学科亟待突破的课题。对此,文章构建了知识建构编码体系,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科学学习过程中眼动指标与知识建构的关系,并对关键注视点进行多维数据(包括注视时间、注视频次、皮肤电唤... 通过细粒度数据探索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机制,是教育学科亟待突破的课题。对此,文章构建了知识建构编码体系,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科学学习过程中眼动指标与知识建构的关系,并对关键注视点进行多维数据(包括注视时间、注视频次、皮肤电唤醒水平和眼动热图)分析。研究发现,眼动行为与知识建构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平均注视时间正向预测知识建构水平,其中第2个、第3个、第7个注视点的持续时间最具预测效能,且对应更高的唤醒水平。文章的研究验证了眼动行为表征知识建构的可行性,揭示了多媒体材料“关键区域”的价值,为信息设计与自适应系统开发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行为 知识建构 唤醒水平 科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分层教学给学生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效果? 被引量:6
12
作者 方圆媛 刘美凤 刘研竹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3年第8期48-57,共10页
多年来,分层教学作为现代学校班级授课制度下实施差异化教学的一种途径,其有关学生成长发展的效果饱受争议,导致人们对其应用和推广的态度存在分歧。为此,文章针对中小学分层教学对学生发展产生的效果,以及影响分层教学效果的因素开展... 多年来,分层教学作为现代学校班级授课制度下实施差异化教学的一种途径,其有关学生成长发展的效果饱受争议,导致人们对其应用和推广的态度存在分歧。为此,文章针对中小学分层教学对学生发展产生的效果,以及影响分层教学效果的因素开展了研究,首先基于国内外已有的实证研究进行分析,系统梳理了中小学分层教学对学生学业和非学业发展的影响;然后文章探究了学校、班级和学生三个层面影响分层教学效果的有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学校文化、学生分组、课程教学等方面提出中小学应用分层教学的建议,以期为中小学校全面认识分层教学的多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科学的选择、使用和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分层教学 学业发展 非学业发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开课,站在信息科技课程发展新起点
13
作者 梁森山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第6期1-1,共1页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共包含16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其中,信息科技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中独立出来单独开课,正式作为国家课程,掀开了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再到信息科...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共包含16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其中,信息科技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中独立出来单独开课,正式作为国家课程,掀开了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再到信息科技课程的新篇章。整体来看,新修订课程方案及16门学科课程标准的调整改革力度很大、布局深远。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进行了系统性设计,在课程内容结构、学业质量标准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特别注重学段衔接,突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课程协同育人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新课标还要求各科积极探索新技术背景下学习环境与方式的变革,突出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课程 学科课程标准 协同育人 主题学习 信息科技课程 课程方案 信息技术教育 计算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觉视阈下信息茧房破解策略研究
14
作者 朱红涛 王帅翔 +1 位作者 王思源 程琳 《管理工程师》 2024年第2期53-58,共6页
从文化自觉视角探索信息茧房规律,拓宽研究思路的同时为多角度破解信息茧房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在简述文化自觉和信息茧房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二者在公众主体意识层面的矛盾关系,通过归纳在文化自觉中主体意识形成途径,提出三维信息茧房破... 从文化自觉视角探索信息茧房规律,拓宽研究思路的同时为多角度破解信息茧房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在简述文化自觉和信息茧房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二者在公众主体意识层面的矛盾关系,通过归纳在文化自觉中主体意识形成途径,提出三维信息茧房破解策略:包括从课程文化自觉维度提出增设多元文化课程、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共享教育信息资源策略;从娱乐文化自觉维度提出拓展多元娱乐文化渠道、多维共筑娱乐文化主体意识、提供多元娱乐文化阅读服务策略;从文化创新维度提出文化内容创新、文化场域创新、文化形式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茧房 文化自觉 课程文化 娱乐文化 文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的应用现状与优化路径
15
作者 周雯 康海洋 《江苏教育》 2022年第92期70-72,共3页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总体部署和“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迭代升级,成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平台应该在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强化应用指导;丰富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可利用性...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总体部署和“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迭代升级,成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平台应该在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强化应用指导;丰富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可利用性;加快教育新基建,增强资源的动态交互;联通国家与地方,构建双向协同新系统等方面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育 中小学 教育资源平台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