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做社会之社会研究 寻三农之三农之路——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雷明教授访谈 被引量:2
1
作者 雷明 王钰晴 刘晴晴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197,共7页
访谈中,雷明教授主要围绕贫困治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话题讲述了三农问题学术研究之路和要旨。在他看来,人才问题是乡村振兴的元问题,应当塑造乡村人才的可持续能力,实现造血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和美乡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访谈中,雷明教授主要围绕贫困治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话题讲述了三农问题学术研究之路和要旨。在他看来,人才问题是乡村振兴的元问题,应当塑造乡村人才的可持续能力,实现造血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和美乡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坚持“两山”理念,既要“百姓富”也要“生态美”,既要美丽经济也要美丽生态。共同富裕战略下,亟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应加快构建以初次分配为基础、以再分配为重要补充、充分发挥三次和四次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同时也要打造城乡联合共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治理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二元结构 连体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辰祭奠中的“文化记忆”与“遗民执念”——以孙雄《名贤生日诗》为中心的讨论
2
作者 罗时进 陈玉婷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152,F0002,178,共11页
清廷覆灭后,一批不愿进入新政的士人形成了生存环境与文化空间迥异于过去的遗民群体。而民初因受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传统旧学进一步衰颓。道统凌夷、人心恣肆的社会现状煎烤燔燎着文化遗老的精神根柢,孙雄以清遗民自居纂辑《名贤生日诗... 清廷覆灭后,一批不愿进入新政的士人形成了生存环境与文化空间迥异于过去的遗民群体。而民初因受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传统旧学进一步衰颓。道统凌夷、人心恣肆的社会现状煎烤燔燎着文化遗老的精神根柢,孙雄以清遗民自居纂辑《名贤生日诗》,一批遗民参与了名贤生日追祀活动,用文化祭奠的方式树立先正典范,体现出所持的历史观念,以及承续道统、挽救风教的遗民执念。事实上,追慕前贤,在过渡时代回望旧学存在的星光,不失为遗老们匡拯失序社会的一种方式。他们在这一旗帜下集合,也在被社会边缘化乃至弃置的痛楚与孤寂中寻找到精神依托。社会救赎与自我救赎,具有了某种同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雄 《名贤生日诗》 文化祭奠 遗民执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释的限度与有效性问题——赫施解释学思想的中国回声 被引量:2
3
作者 曹顺庆 黄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44,F0002,共6页
“强制阐释”这一话题紧扣“边界”与“有效性”,如何回归界限、实现有效性的问题则紧随其后。张江教授提出重建中国当代文论的路径是由“强制阐释”到“本体阐释”。根据张江教授的提法,本体阐释包含核心、本源、效应这三个层次,核心... “强制阐释”这一话题紧扣“边界”与“有效性”,如何回归界限、实现有效性的问题则紧随其后。张江教授提出重建中国当代文论的路径是由“强制阐释”到“本体阐释”。根据张江教授的提法,本体阐释包含核心、本源、效应这三个层次,核心阐释是对原生话语的阐释,其中包含着文本与作者所能传递与表达的所有信息。本体阐释的根本是回归文本与作者,同时正确处理次生话语和衍生话语。这种路径与赫施的解释学思想不谋而合,赫施理论以“保卫作者”为核心旨归,对作者意图的有效性验定又在于对文本“言说主体”的想象性重建。作为对强制阐释的修正,本体阐释强调阐释的边界性和有效性,本体阐释的“本体”是指对文学、文本以及作者的回归,赫施理论在回归作者意图与重建文本言说主体这两个方面与其有一定契合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的限度与有效性 强制阐释 本体阐释 赫施解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