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片机的钻机参数监测仪的研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焦阳 凌振宝 +1 位作者 王君 赵大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176,共5页
针对目前国内资源勘探钻机的钻进参数在实时显示等方面的不足,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MSP430单片机的集钻机的钻进深度、钻进速度、钻进功率、转速、提升/钻进力、扭矩、空压机风量和空气压力等参数的检测系统。实际实验结果:钻进深度... 针对目前国内资源勘探钻机的钻进参数在实时显示等方面的不足,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MSP430单片机的集钻机的钻进深度、钻进速度、钻进功率、转速、提升/钻进力、扭矩、空压机风量和空气压力等参数的检测系统。实际实验结果:钻进深度检测精度为1cm,压力检测精度为1%FS,转速检测范围为0~1000r/min,钻进/提升力为0~1000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机参数 传感器 MSP430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葫芦岛东部表层调查方法比对实验 被引量:3
2
作者 葛利华 姜弢 +2 位作者 徐学纯 贾海青 杨志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6-625,共10页
地震勘探中,近地表的不均匀性给激发、接收和静校正等工作带来较大困难。辽西葫芦岛东部地表地质条件复杂,浅表层速度及厚度差异大,表层调查工作直接影响到地下介质成像效果。为使该地区首次进行的地震勘探能够获取准确的静校正量数据... 地震勘探中,近地表的不均匀性给激发、接收和静校正等工作带来较大困难。辽西葫芦岛东部地表地质条件复杂,浅表层速度及厚度差异大,表层调查工作直接影响到地下介质成像效果。为使该地区首次进行的地震勘探能够获取准确的静校正量数据、给井深设计提供依据、研究适合该区域的表层调查方法,同时为满足国家深部探测项目对实验方法比对研究的需求,结合小折射、地面微测井和井中微测井三种表层调查方法的工作原理,在该工区分别应用三种方法做同点比对实验,分析了不同调查方法的适用性及精确度。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岩性录井结果一致,均能有效探测高速层埋深,指导井深设计,其中:小折射成本较低,适合地面较平坦区段,虽然不够精细,但能够准确找到高速层,可用于井深设计或作为微测井方法的补充;地面微测井适合山高无水或者造山破碎带造成钻井严重漏水的地区,需要井中检波器与大地良好耦合;井中微测井最为精确,探测层位更为精细,能分辨更多层位,与岩性录井结果最接近,在静校正量获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三种表层调查的比对,分析了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为该工区选择合适的表层调查方法及方法参数选取提供依据,同时为其他地表复杂区域进行表层调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测井 小折射 表层调查 地震勘探 比对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震源对地震信号信噪比的改善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姜弢 林君 +2 位作者 李桐林 陈祖斌 张林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19-1825,共7页
当测区噪声很强,采用组合震源工作仍然不能满足信噪比要求时,为进一步提高地震勘探信噪比,引入能形成定向地震波的相控震源.针对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对组合震源、相控震源地震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定量计算了采用4,8,15,20单元的组... 当测区噪声很强,采用组合震源工作仍然不能满足信噪比要求时,为进一步提高地震勘探信噪比,引入能形成定向地震波的相控震源.针对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对组合震源、相控震源地震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定量计算了采用4,8,15,20单元的组合与相控震源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同组合地震相比,相控地震使来自不同反射层的反射波信号的信噪比平均提高了1.54-9.90dB.结果表明,相控震源地震得到的反射波信号信噪比高于组合地震,并且随着激震器数目增加,相控震源合成地震记录中的反射波地震数据信噪比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组合 相控 信噪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震源定向地震波信号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姜弢 林君 +1 位作者 杨冬 陈祖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51-1556,共6页
应用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当环境噪声很强,采用组合震源工作仍不能满足信噪比要求时,引入能形成定向地震波的相控震源.由相控震源定向照明地震理论分析,主波束方向上3单元相控震源产生的反射地震波信号信噪比比单震源高6.53~9.54dB,比组... 应用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当环境噪声很强,采用组合震源工作仍不能满足信噪比要求时,引入能形成定向地震波的相控震源.由相控震源定向照明地震理论分析,主波束方向上3单元相控震源产生的反射地震波信号信噪比比单震源高6.53~9.54dB,比组合震源高1.76~4.77dB.为研究相控地震实际效果,在同一测区进行了三种震源地震对比实验.由单炮地震记录和水平叠加时间剖面可知,相控震源反射波信号信噪比明显高于单震源情况,略高于组合震源情况.进一步对反射波信号功率谱特性做定量分析,得到如下结果:与单震源情况相比,相控震源使各道反射波信号信噪比提高了0.75~8.15dB,平均提高3.65dB;与组合震源情况相比,各道信噪比提高了0.93~3.17dB,平均提高2.02dB,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综上所述可知,基于相控震源的定向照明地震技术是可行的,可以有效提高地震信号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震源 定向地震波 地震照明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收阵列的时域地震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姜弢 林君 +5 位作者 贾海青 徐学纯 葛利华 黄大年 陈祖斌 张林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277-4287,共11页
地震勘探中,针对目的层地震数据信噪比较低情况,为改善信噪比,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接收阵列的时域地震波束形成方法(TSBBRA).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波束形成原理,文中通过对相控震源激发定向地震波场的分析,提出在反射地震勘探中,在信号接收... 地震勘探中,针对目的层地震数据信噪比较低情况,为改善信噪比,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接收阵列的时域地震波束形成方法(TSBBRA).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波束形成原理,文中通过对相控震源激发定向地震波场的分析,提出在反射地震勘探中,在信号接收端同样能生成定向地震波的思路.具体地,论文给出在地震数据集上先对单炮记录分组,再对组内记录时域内延时、叠加,生成对应定向地震波场的地震记录的方法.TSBBRA方法适于杂波干扰强,且杂波与目的层反射波方向不一致的地震条件.本文先通过波场模拟,展示了TSBBRA方法具有形成定向地震波场的能力;而后通过对比相控震源与TSBBBRA时间剖面,说明了TSBBRA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在吉林某油页岩矿区,用TSBBRA方法,分别针对浅层目标与深层目标,生成定向地震波数据.与原始数据相比,目标层信噪比提高了3~35dB,在时间剖面上观测到的深部目标信号从200ms扩展到1000ms,TSBBRA剖面资料与测区附近区域的地质与地震资料一致.由此得出结论,TSBBRA方法有助于改善目的层地震资料信噪比,当关注深部目的层时,由于TSBBRA方法能有效压制噪声,因此可用于能够实现更大的勘探深度.实验中,我们给出了浅层勘探结果,由于本方法对震源及观测系统没有限制,实际应用中TSBBRA方法可作为深部资源勘探领域提高深部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 震源 波束形成 地震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震源在矿产勘探中应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葛利华 姜弢 +3 位作者 林君 徐学纯 黄大年 贾海青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266-4276,共11页
为满足深部矿区精细勘探的需求,研究适于矿区的震源技术至关重要.在便携式电磁驱动可控震源应用于矿区勘探过程中,单电磁驱动可控震源和组合震源分辨率不高.本文基于相控震源技术,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二维地下空间不同介质模型的波场传... 为满足深部矿区精细勘探的需求,研究适于矿区的震源技术至关重要.在便携式电磁驱动可控震源应用于矿区勘探过程中,单电磁驱动可控震源和组合震源分辨率不高.本文基于相控震源技术,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二维地下空间不同介质模型的波场传播及地面接收点的响应进行数值模拟.模拟中,震源分别使用单震源、延时时间为0ms及1.33ms的9单元相控源,介质模型采用均匀、水平层状、不规则矿区模型,得到如下结果:均匀介质下相控震源激励定向地震波,0ms、1.33ms延时参数下相控源激发固定方向地震波,方向分别为90°和70.4°;层状介质模型下,0ms参数下相控源产生的垂向地震波方向不随介质变化,1.33ms相控源激励的定向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仍然具有方向性,但随波速变化,地震波发生偏折,地震波主波束方向由70.4°,依次变为68.5°,66.0°,63.7°,61.1°;不规则矿区模型下,1.33ms相控源激发的地震波在首层介质内传播方向为70.4°,围岩内为65.4°,矿体内为63.1°.在水平层状矿区介质结构下,与单震源相比,1.33ms和0ms相控源令接收点信噪比分别提高了14.1dB和10.2dB;在不规则矿区模型下,1.33ms和0ms相控源较单震源令接收点信噪比提高了18.9dB和14.9dB.由此得到如下结论:相控源在复杂介质模型下仍具有激发定向地震波的能力,尽管波束方向在不同介质内会发生偏折;在多种延时参数下,相控源都具有改善接收数据信噪比的能力.综上所述,相控震源技术能有效提高矿集区的数据采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深度 相控 数值模拟 有限差分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时参数对地震信号信噪比的改善 被引量:12
7
作者 姜弢 林君 陈祖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51-1656,共6页
当测区噪声很强,采用组合震源工作仍然不能得到高质量地震数据,为进一步提高地震信号的信噪比,引入能形成定向地震波的相控震源.相控震源产生的地震波方向可由延时参数控制,因此延时参数是影响相控地震效果的重要参数.理论分析表明,定... 当测区噪声很强,采用组合震源工作仍然不能得到高质量地震数据,为进一步提高地震信号的信噪比,引入能形成定向地震波的相控震源.相控震源产生的地震波方向可由延时参数控制,因此延时参数是影响相控地震效果的重要参数.理论分析表明,定向地震波技术可提高反射波信号信噪比,以含3个激震器的相控震源为例,信噪比可提高6.53~9.54 dB.针对延时参数分别为0,0.802,0.384,0.241,0.1 74,0.123 ms的情况,完成了野外地震实验.根据原始地震记录,得到了反射波信号功率谱,在此基础上定量地计算了不同延时参数下目标层反射信号的信噪比.结果表明,与单震源情况相比,在6种延时参数下,反射波信噪比分别提高了3.3150,8.0150,6.0547,5.0278,4.5383,4.0364 dB;与组合震源情况相比,信噪比分别提高了0,4.7000,2.7397,1.7128,1.2233,0.7214 dB.综合理论分析及野外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定向地震波技术能够提高反射波信号信噪比,延时参数变化对信噪比有很大影响,采用合理的延时参数能得到更高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噪比 震源 相控 延时 地震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兴城地区深反射地震剖面初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姜弢 徐学纯 +1 位作者 贾海青 葛利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833-2845,共13页
为了分析和研究辽西兴城地区深部地下结构,深部探测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在辽西进行了深反射地震实验研究.本文报告了在辽西东部进行的一次二维近垂直深反射地震实验结果,测线西起葫芦岛市西老爷庙村,东至兴城市区外首山附近的郭家店... 为了分析和研究辽西兴城地区深部地下结构,深部探测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在辽西进行了深反射地震实验研究.本文报告了在辽西东部进行的一次二维近垂直深反射地震实验结果,测线西起葫芦岛市西老爷庙村,东至兴城市区外首山附近的郭家店,方向约为北偏西33°,剖面全长21.93 km.在共中心点叠加剖面发现了5个主要反射波组,分别出现在双程走时6 s,6.5 s,7.5 s,8 s,10.4 s左右.论文对主要反射波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并结合邻区深部地震资料研究成果,得出三点认识:一是研究区域地壳可分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地壳内无明显反射层位,下地壳呈现"凹陷"特征;二是观测到来自莫霍面反射信号(10.4 s TWT),对应莫霍面深度约为30 km左右(速度按地壳平均速度6 km/s折算),莫霍面西深东浅,东部较西部约抬升600 m;三是本区域莫霍面可能由一组横向速度、厚度不一致的多个薄层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 地震 反射 莫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综合小波变换的心电信号消噪算法 被引量:32
9
作者 李肃义 林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9-693,共5页
针对心电信号中混有的基线漂移、工频干扰、肌电干扰等噪声,比较了适于心电信号的4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心电信号消噪算法,结合消噪后的信噪比和信号失真度,提出一种综合小波变换的心电信号消噪算法。该算法先使用小波分解法消除心电信号中... 针对心电信号中混有的基线漂移、工频干扰、肌电干扰等噪声,比较了适于心电信号的4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心电信号消噪算法,结合消噪后的信噪比和信号失真度,提出一种综合小波变换的心电信号消噪算法。该算法先使用小波分解法消除心电信号中的基线漂移,再利用模极大值法消除工频干扰、肌电干扰等噪声。并且运用该算法对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中的含有多种噪声的心电数据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噪声被有效地消除并且失真度较小,可满足临床分析与诊断对心电波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 小波变换 消噪算法 小波模极大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