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和纳米SiO2颗粒协同稳定的双重响应型O/W乳状液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佩 潘婷 +4 位作者 裴晓梅 宋冰蕾 蒋建中 崔正刚 Bernard P.Binks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合成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智能表面活性剂,通过pH-响应可以在非离子型CH_(3)O(EO)_(5)-R_(11)-COOH(pHpKa)之间转换。单独使用时,非离子型和Bola型分别表现为不良乳化剂和优良乳化剂。与纳米SiO_(2)颗粒复配使用时,非离子型能与SiO... 合成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智能表面活性剂,通过pH-响应可以在非离子型CH_(3)O(EO)_(5)-R_(11)-COOH(pHpKa)之间转换。单独使用时,非离子型和Bola型分别表现为不良乳化剂和优良乳化剂。与纳米SiO_(2)颗粒复配使用时,非离子型能与SiO_(2)颗粒协同稳定O/W(正癸烷)型Pickering乳状液,其中表面活性剂通过氢键作用吸附到颗粒表面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提高了颗粒的表面活性,并且这种Pickering乳状液具有pH-和温度-双重响应性,能够通过改变pH或者温度使乳状液在稳定和破乳之间实现多次转换。另一方面,Bola型CH_(3)O(EO)5-R_(11)-COONa能够与纳米SiO_(2)颗粒协同稳定分散液包油(oil-in-dispersion)乳状液,该乳状液具有良好的耐温性,但对调节pH时产生的盐较为敏感。然而与破乳后能完全返回水相便于回收再利用的同系物CH_(3)O(EO)7-R_(11)-COOH相比,具有较短EO链的CH_(3)O(EO)_(5)-R_(11)-COOH无论处于非离子型还是Bola型状态仍具有相当的油溶性,破乳后不能完全返回水相,表明EO数大小对这类新型智能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 纳米SIO2颗粒 Pickering乳状液 pH-响应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姜黄素/紫草素混合色素的PVA-PAA薄膜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董嘉蕾 夏碧华 +6 位作者 张玉菲 包敏贤 方永康 段艺倩 李家豪 胡安 李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12-319,331,共9页
每年有数十亿吨的食物被浪费,其中20%的食物属于过期而浪费,因此包装材料对于食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智能包装材料可实时跟踪食品新鲜度,由于姜黄素/紫草素混合色素对pH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将其作为交联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膜的酸碱指示剂,... 每年有数十亿吨的食物被浪费,其中20%的食物属于过期而浪费,因此包装材料对于食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智能包装材料可实时跟踪食品新鲜度,由于姜黄素/紫草素混合色素对pH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将其作为交联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膜的酸碱指示剂,从而获得了具有卓越气敏性和显色能力的薄膜。还比较分析了膜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气敏性。结果表明:半互穿网络的成功构建,使交联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膜热稳定性提高、溶胀性能提升、拉伸强度增加而断裂伸长率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色素的加入使膜的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将负载姜黄素和紫草素的指示膜用于猪肉和虾的新鲜度检测,结果表明,在25℃环境下,随着时间延长猪肉和虾的pH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不断上升,18h后均超过可接受限值,表明猪肉和虾开始腐败,指示膜呈现肉眼可见的颜色变化。该研究有望应用于多种食品的新鲜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紫草素 交联聚乙烯醇-聚丙烯酸 新鲜度指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和N_(2)电还原中缺陷及界面工程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瑶 陈存 +3 位作者 曹雪松 王震宇 张楠 刘天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6-70,共15页
实现碳氮循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催化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在可再生能源的推动下,电催化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且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电压获得不同的目标产品。基于此,电催化技术被认为是缓解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 实现碳氮循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催化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在可再生能源的推动下,电催化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且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电压获得不同的目标产品。基于此,电催化技术被认为是缓解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策略,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电催化CO_(2)还原反应(CO_(2)RR)和N_(2)还原反应(N_(2)RR)是一种有前途的小分子转化策略。然而,CO_(2)和N_(2)均为线性分子,其中C=O和N≡N键的高解离能导致了它们高的化学惰性。此外,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之间的巨大能量间隙使它们具有高的化学稳定性;且CO_(2)和N_(2)的低质子亲和力使它们难以被直接质子化。另一方面,由于CO_(2)RR和N_(2)RR与析氢反应(HER)具有相近的氧化还原电位,造成其与HER之间存在竞争性关系,这也是致使催化剂在CO_(2)RR和N_(2)RR转化效率低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CO_(2)RR和N_(2)RR仍然面临着过电位高及法拉第效率低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瓶颈,人们为提升CO_(2)RR和N_(2)RR电催化剂性能做出了很多努力。众所周知,电催化过程发生在催化剂表面,主要涉及质量传递和电子转移等过程。由此可见,催化剂的性能与其质量和电子传输能力密切相关,而调控催化剂表面结构可以优化活性点的质量和电子转移行为。电催化剂的缺陷和界面工程可通过表面原子工程来实现电子结构调控,对于提高气体吸附能力、抑制HER、富集气体及稳定中间产物等具有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所报道的各种缺陷和复合电催化剂在提高CO_(2)RR和N_(2)RR催化性能等方面均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在此,我们综述了CO_(2)RR和N_(2)RR中催化剂缺陷工程及界面工程的最新进展;首先讨论了四种不同的缺陷(空位、高指数晶面、晶格应变和晶格无序)对CO_(2)RR和N_(2)RR性能的影响;然后,总结了界面工程在聚合物-无机复合材料催化剂中的重要作用,并给出了典型实例;最后,展望了原子级电催化剂工程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开发和设计高效CO_(2)RR和N_(2)RR电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 界面 纳米复合材料 二氧化碳还原反应 氮气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平加对三氯乙烯废气的吸收处理研究
4
作者 路璐璐 王婵 宋启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20,共5页
三氯乙烯尾气排放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选择高效、经济的处理方法迫在眉睫。文中选择平平加O-25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三氯乙烯的吸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三氯乙烯进口质量浓度为5.36 g/m3,平平加O-25吸收液质量浓度为0.07 mg/mL(5... 三氯乙烯尾气排放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选择高效、经济的处理方法迫在眉睫。文中选择平平加O-25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三氯乙烯的吸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三氯乙烯进口质量浓度为5.36 g/m3,平平加O-25吸收液质量浓度为0.07 mg/mL(5CMC),温度为25℃,用量为50 mL时,对三氯乙烯的吸收效率达到80%。进一步研究了吸收液的质量浓度、温度、用量以及进口三氯乙烯的质量浓度对三氯乙烯处理效率的影响,表明增加吸收液的用量是增加三氯乙烯处理效率的有效手段,当吸收液用量为70 mL时,对5.36 g/m3三氯乙烯气体的吸收效率达90%以上。最后,对吸收液进行饱和吸收研究,采用50 mL 0.07 mg/mL(5CMC)的平平加O-25吸收液,吸收处理气体流量为300 mL/min,质量浓度为5.36 g/m3的三氯乙烯,吸收率保持在80%,稳定运行46 h,这对工业推广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吸收 平平加O-25 增溶 临界胶束浓度C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