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RF-PECVD制备硼掺杂氢化非晶硅氧(a-SiO_x∶H)薄膜及其光电特性研究
1
作者
刘小娇
施光辉
+3 位作者
殷俊传
刘虹霞
涂晔
胡志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46-1650,共5页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方法,在不同CO2与硅烷气体流量比(RC=[CO2]/[SiH4]=0.0、0.5、1.0、2.0)、衬底温度(TS=200℃)、乙硼烷掺杂浓度(RB=[B2H6]/[SiH4]=1.5%)、高氢稀释比(RH=[H2]/[SiH4]=200)、高气压...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方法,在不同CO2与硅烷气体流量比(RC=[CO2]/[SiH4]=0.0、0.5、1.0、2.0)、衬底温度(TS=200℃)、乙硼烷掺杂浓度(RB=[B2H6]/[SiH4]=1.5%)、高氢稀释比(RH=[H2]/[SiH4]=200)、高气压(220 Pa)和高功率密度(1 W·cm^-2)条件下制备一系列氢化非晶硅氧(a-SiOx∶H)薄膜。通过分光光度计(UV-VIS)透射谱分析薄膜折射率n、光学带隙Eg与RC的关系;采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变温暗电导测试,分析讨论暗电导σd、激活能Ea与RC的关系;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薄膜的键合模式及薄膜中氧、氢含量进行分析表征。结果显示,随RC增加,薄膜光学带隙展宽,折射率减小,激活能Ea增大,费米能级向导带底移动,薄膜缺陷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非晶硅氧
硼掺杂
激活能
傅里叶红外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O2/SiH4气体流量比对氢化硅氧(SiOx:H)薄膜微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刘小娇
施光辉
+3 位作者
涂晔
刘洁青
王书荣
胡志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9-153,共5页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以不同的二氧化碳与硅烷气体流量比(R℃C=[CO℃2]/[Si H℃4]=0、0.5、1、2)和不同的衬底温度(200和250℃)在高气压(220 Pa)和高功率密度(1 W/cm^2)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的氢化硅氧(Si...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以不同的二氧化碳与硅烷气体流量比(R℃C=[CO℃2]/[Si H℃4]=0、0.5、1、2)和不同的衬底温度(200和250℃)在高气压(220 Pa)和高功率密度(1 W/cm^2)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的氢化硅氧(SiO℃x∶H)薄膜。运用Raman谱、XRD和紫外-可见光透射谱(UV-VIS)对材料的微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测试与分析。实验发现,薄膜沉积速率高达0.60 nm/s;同时,随着掺入气体CO℃2流量增加,薄膜由微晶+非晶两相结构逐渐转化为非晶相;在500~750 nm波长范围内,氧的掺入使薄膜折射率下降(从3.67到2.65)、光学带隙增大(从1.52~2.26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非晶硅氧
光学带隙
二氧化碳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RF-PECVD制备硼掺杂氢化非晶硅氧(a-SiO_x∶H)薄膜及其光电特性研究
1
作者
刘小娇
施光辉
殷俊传
刘虹霞
涂晔
胡志华
机构
教育部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重点实验室太阳能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46-1650,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S2012ZR0054)
文摘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方法,在不同CO2与硅烷气体流量比(RC=[CO2]/[SiH4]=0.0、0.5、1.0、2.0)、衬底温度(TS=200℃)、乙硼烷掺杂浓度(RB=[B2H6]/[SiH4]=1.5%)、高氢稀释比(RH=[H2]/[SiH4]=200)、高气压(220 Pa)和高功率密度(1 W·cm^-2)条件下制备一系列氢化非晶硅氧(a-SiOx∶H)薄膜。通过分光光度计(UV-VIS)透射谱分析薄膜折射率n、光学带隙Eg与RC的关系;采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变温暗电导测试,分析讨论暗电导σd、激活能Ea与RC的关系;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薄膜的键合模式及薄膜中氧、氢含量进行分析表征。结果显示,随RC增加,薄膜光学带隙展宽,折射率减小,激活能Ea增大,费米能级向导带底移动,薄膜缺陷增多。
关键词
氢化非晶硅氧
硼掺杂
激活能
傅里叶红外谱
Keywords
amorphous silicon oxygen
boron doping
activation energ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
分类号
O484.1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2/SiH4气体流量比对氢化硅氧(SiOx:H)薄膜微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刘小娇
施光辉
涂晔
刘洁青
王书荣
胡志华
机构
教育部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重点实验室太阳能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9-153,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S2012ZR0054)
文摘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以不同的二氧化碳与硅烷气体流量比(R℃C=[CO℃2]/[Si H℃4]=0、0.5、1、2)和不同的衬底温度(200和250℃)在高气压(220 Pa)和高功率密度(1 W/cm^2)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的氢化硅氧(SiO℃x∶H)薄膜。运用Raman谱、XRD和紫外-可见光透射谱(UV-VIS)对材料的微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测试与分析。实验发现,薄膜沉积速率高达0.60 nm/s;同时,随着掺入气体CO℃2流量增加,薄膜由微晶+非晶两相结构逐渐转化为非晶相;在500~750 nm波长范围内,氧的掺入使薄膜折射率下降(从3.67到2.65)、光学带隙增大(从1.52~2.26 eV)。
关键词
氢化非晶硅氧
光学带隙
二氧化碳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
Keywords
hydrogenated si!icon oxide
optical band gap
carbon dioxide
PECVD
分类号
TB38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RF-PECVD制备硼掺杂氢化非晶硅氧(a-SiO_x∶H)薄膜及其光电特性研究
刘小娇
施光辉
殷俊传
刘虹霞
涂晔
胡志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O2/SiH4气体流量比对氢化硅氧(SiOx:H)薄膜微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影响
刘小娇
施光辉
涂晔
刘洁青
王书荣
胡志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