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CCHP系统综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萨妮耶·麦合木提 王海云 +3 位作者 王维庆 姚磊 康智 张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9-136,共8页
为高效利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并同时满足用户多样化能源的需求,采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冷-热-电联供系统(renewable energy-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RE-CCHP)。当可再生能源作为电源或辅助冷热源时,能减少环境压力,但多种能源... 为高效利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并同时满足用户多样化能源的需求,采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冷-热-电联供系统(renewable energy-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RE-CCHP)。当可再生能源作为电源或辅助冷热源时,能减少环境压力,但多种能源形式会引起控制复杂及强不确定性、能源利用率降低且成本升高等问题,需要新的方法对RE-CCHP系统的优劣进行评估。首先,建立RE-CCHP系统指标体系,分别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uzzy-AHP)与反熵权法(anti-entropy weight,AEW)计算指标的主客观权重;之后依据矩阵论,计算指标的综合权重;最后,选取中国西部某建筑为研究对象,以传统的分供系统(separate power,SP)和冷-热-电联供系统(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为参考,采用多准则优化决策法(VIKOR)(Vi?e-Kriterijumska optimizacija I Kompromisno Re?enje)法对SP、CCHP以及RE-CCHP这3种系统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冷-热-电联供系统 层次分析法 反熵权法 VIK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场经VSC-HVDC并网系统的LVRT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建 张新燕 +2 位作者 王再闯 刘俊勇 张婷婷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80,共5页
双馈风力发电场经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VSC-HVDC)把风电大规模外送。针对电网交流侧输出端出现故障以及VSC-HVDC输出功率能力下降将导致直流侧功率过剩,直流侧电压上升等问题,提出一种能够维持传输功率平衡,并能够实现风电场低电压穿越... 双馈风力发电场经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VSC-HVDC)把风电大规模外送。针对电网交流侧输出端出现故障以及VSC-HVDC输出功率能力下降将导致直流侧功率过剩,直流侧电压上升等问题,提出一种能够维持传输功率平衡,并能够实现风电场低电压穿越(LVRT)的应用方法。该方法在直流侧加装卸荷装置,消耗VSC-HVDC两端不平衡引起的"功率差"能量,使风机组不脱网稳定运行。结合新疆某风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场 柔性高压直流输电 功率差 卸荷 低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度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接电流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樊艳芳 张占锋 +2 位作者 王一波 张雪 何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2-538,共7页
为实现光伏电站有功功率的平稳输出以及灵活调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型DDSRF-PLL锁相环的直接电流控制方案。该方案将广义二阶积分器(SOGI-QSG)与解耦双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DDSRFPLL)相结合,并应用于直接电流控制方案中。在Matlab... 为实现光伏电站有功功率的平稳输出以及灵活调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型DDSRF-PLL锁相环的直接电流控制方案。该方案将广义二阶积分器(SOGI-QSG)与解耦双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DDSRFPLL)相结合,并应用于直接电流控制方案中。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对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下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可以实现有功功率的平稳输出与灵活调度,动态性能优异,抗干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并网逆变器 直接电流控制 优化型DDSRF-SPLL 灵活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能源发电的直流电网组网外送拓扑结构及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梅永振 王海云 +4 位作者 柳爽 刘金曼 杨姝凡 李阳 潘悦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46,共8页
建立4种面向新能源发电的直流电网组网外送的拓扑结构,通过连于受端弱交流系统,研究4种拓扑结构的暂态运行特性,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仿真分析故障状态下4种拓扑结构的运行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含VSC-HVDC的输电结构有效地改善了新... 建立4种面向新能源发电的直流电网组网外送的拓扑结构,通过连于受端弱交流系统,研究4种拓扑结构的暂态运行特性,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仿真分析故障状态下4种拓扑结构的运行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含VSC-HVDC的输电结构有效地改善了新能源发电组网外送输电系统的运行特性;含H-HVDC的拓扑结构结合了LCC-HVDC和VSC-HVDC的两者优势;含VSC-LCC HVDC拓扑结构在抑制暂态过电压、抵御换相失败、改善故障恢复特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指出随着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快速发展,VSC制造成本的逐渐降低及其控制策略的逐步成熟,含VSC-LCC HVDC的拓扑结构将成为新能源发电的直流电网组网外送的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 直流电网 组网外送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不同控制策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代志强 王维庆 +3 位作者 何山 谢永流 樊小朝 高龙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20,共7页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采用并网电流反馈PI控制,虽然在理想电网条件下能够实现逆变器控制系统高功率因数、低稳态误差的性能,但存在电网谐波干扰情况时,系统的动稳态跟踪性能变差;此外,PI控制器可以直流信号实现零稳态误差,但无法...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采用并网电流反馈PI控制,虽然在理想电网条件下能够实现逆变器控制系统高功率因数、低稳态误差的性能,但存在电网谐波干扰情况时,系统的动稳态跟踪性能变差;此外,PI控制器可以直流信号实现零稳态误差,但无法消除交流信号的谐波分量,且需要多次的复杂坐标变换和解耦控制。由此,提出一种基于并网电流反馈、电容电流反馈的多谐振PR控制,提高了系统控制精度;引入低次谐波补偿项后,能够有效抑制并网电流波形畸变。仿真结果证明了提出的控制策略不仅能实现对交流信号无静差控制和具有良好的动稳态跟踪性能,而且系统并网电流的谐波含量较少,满足电网对风力发电系统并网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 并网逆变器 电网谐波 多谐振PR控制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微网中永磁风力发电系统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鑫 王维庆 +3 位作者 王海云 高龙 谢永流 樊小朝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4-19,30,共7页
在低压微网中,以永磁风力发电并网系统的逆变器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风力发电系统在并网和离网两种模式下系统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对于系统处于并网和离网情况下,逆变器电流内环采用瞬时电容反馈电流控制,有效解决了因LCL滤波器引起的... 在低压微网中,以永磁风力发电并网系统的逆变器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风力发电系统在并网和离网两种模式下系统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对于系统处于并网和离网情况下,逆变器电流内环采用瞬时电容反馈电流控制,有效解决了因LCL滤波器引起的系统不稳定控制问题。针对两种不同模式下,对并网模式下系统的逆变器控制采用瞬时功率外环、瞬时电容电流PIR内环控制;离网模式下采用负载电压为外环、瞬时电容电流PIR控制为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经过仿真分析,外环瞬时功率控制实现了风力发电并网系统逆变器给定功率控制,在系统输出功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电流具有快速精确的动态跟踪性能,实现了系统功率解耦控制,保证了系统输出高质量电能,有效验证了文中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微网 风力发电系统 瞬时功率 电容电流 功率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能装置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提高大规模风电系统稳定运行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饶成诚 王海云 +2 位作者 王维庆 夏哲辉 吴寒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共7页
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电网对直流输电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了基于储能装置的柔性直流输电并网传输系统拓扑结构。根据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VSC-HVDC(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HVDC)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相应的换流器直接电流... 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电网对直流输电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了基于储能装置的柔性直流输电并网传输系统拓扑结构。根据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VSC-HVDC(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HVDC)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相应的换流器直接电流控制策略。其中送端换流站解耦控制器实现了风电场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受端换流站采用将储能装置充放电功率偏差值作为直流电压控制器附加信号的控制策略。最后,以配备双馈风电机组的风电场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接入电网进行仿真分析,针对风电场在噪声风引起的输电功率波动、受端换流站侧交流系统短路故障等情况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直接电流控制 双馈风电机组 储能装置 附加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在风火打捆并网中的应用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8
作者 武家辉 王海云 +1 位作者 王维庆 张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5,共7页
针对大规模风电外送可靠性问题,提出风火打捆经混合三端直流输电并网系统拓扑结构并设计各换流器的控制策略。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发电端由两个自然换相(LCC)整流器组成,受端由一个电压源型逆变器(VSC)与外电网相连。风电场群侧LCC1... 针对大规模风电外送可靠性问题,提出风火打捆经混合三端直流输电并网系统拓扑结构并设计各换流器的控制策略。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发电端由两个自然换相(LCC)整流器组成,受端由一个电压源型逆变器(VSC)与外电网相连。风电场群侧LCC1换流器采用定有功功率的控制策略,可以追踪最大功率;火电厂侧LCC2换流器采用定直流电流控制策略,可以平抑风功率波动。受端换流站控制器VSC采用定直流电压和定无功功率控制策略,能有效应对换流站侧交流系统短路故障和负荷突变等工况。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这种输电模式能够综合利用常规直流输电和轻型直流输电各自的优点,有效扩展常规风火打捆直流输电系统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 直流输电 混合多端直流系统 换流站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QPI-R的风力机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闫学勤 王维庆 王海云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9-235,共7页
为减小风轮不平衡载荷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科尔曼坐标变换的改进型准比例积分谐振(IQPI-R)独立变桨距控制算法。控制器利用比例积分控制来降低旋转部分不平衡载荷的低频分量,用准谐振部分来降低高频部分。通过对比仿真曲线和实验结果表明... 为减小风轮不平衡载荷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科尔曼坐标变换的改进型准比例积分谐振(IQPI-R)独立变桨距控制算法。控制器利用比例积分控制来降低旋转部分不平衡载荷的低频分量,用准谐振部分来降低高频部分。通过对比仿真曲线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控制策略的IQPI-R独立变桨距控制器虽然增加了桨距角的调整次数,但却可进一步降低风力机桨叶所承受的不平衡载荷,而且对机组的输出有功功率无形成冲击影响,风轮转速也更加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风力机 独立变桨控制 载荷控制 不平衡载荷 改进型准PI-R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经混合直流并网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亮 王海云 +3 位作者 刘中原 李永钦 邓王博 齐方方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57,共7页
海上风电经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并网,能有效融合传统高压直流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优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分析整个系统的拓扑结构、推导相关数学模型,提出改进的协调控制策略.在PSCAD/EMTDC软件中构建相应模型,分析风速波动条件下风... 海上风电经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并网,能有效融合传统高压直流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优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分析整个系统的拓扑结构、推导相关数学模型,提出改进的协调控制策略.在PSCAD/EMTDC软件中构建相应模型,分析风速波动条件下风电场的风速跟踪性能、逆变侧故障状态下采用不同控制策略时系统的暂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风电场输出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能随风速的波动而变化,系统具有良好的风速跟踪能力;改进的控制策略能有效提升系统直流电压的稳定性、抑制有功功率的波动、降低故障带来的冲击、加快恢复系统的稳定状态,适用于海上风电并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混合直流 电压源换流器 电网换相换流器 暂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LVRT能力的风机并网点多段式电压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银萍 王维庆 +1 位作者 张新燕 王海云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4-48,共5页
当具有LVRT能力的风机投入运行时,将会导致传统的电压保护误动,扩大事故发生率,要求新的保护与之相配合。针对电网发生故障或波动引起的电压跌落,配合风电场LVRT的要求,提出在风机并网点采用多段式电压保护代替常规的电压保护,根据电压... 当具有LVRT能力的风机投入运行时,将会导致传统的电压保护误动,扩大事故发生率,要求新的保护与之相配合。针对电网发生故障或波动引起的电压跌落,配合风电场LVRT的要求,提出在风机并网点采用多段式电压保护代替常规的电压保护,根据电压跌落程度,算出满足风电场LVRT要求时故障持续的最长时间。基于PSCAD软件,验证了多段式电压保护在不同故障类型、不同故障时间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VRT能力 电压跌落 多段式电压保护 PSCAD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大规模新能源的现代电力系统动态经济调度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孙凯 张新燕 +2 位作者 周登钰 王志浩 赵晓悦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1-777,共7页
随着化石燃料大量消耗,环境污染严重。虽然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持续提升,但出现了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文章通过分析风、光、火打捆发电系统,引入弃风、弃光分段惩罚因子,在不影响电网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消纳新能源。文章提... 随着化石燃料大量消耗,环境污染严重。虽然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持续提升,但出现了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文章通过分析风、光、火打捆发电系统,引入弃风、弃光分段惩罚因子,在不影响电网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消纳新能源。文章提出了以发电成本作为目标函数,分析新能源弃电量、火电机组的燃烧成本与启停费用,研究新能源日时序发电量,稳定充裕完成供电,使其经济最大化。文章采用SA-ABC算法对风、光、火打捆系统的经济调度优化做出深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多电源系统的动态经济调度对新能源的消纳有促进作用,有效提高了新能源利用率并降低了风、光、火打捆发电的总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消纳 风光火打捆 经济调度 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MPC-PID的风力机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多睿 王维庆 蔡鑫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20-2526,共7页
针对独立变桨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承受的不平衡载荷,尤其是随机性载荷问题,通过对其桨距角控制原理以及桨叶载荷数学模型的分析研究,提出结合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控制和自适应PID(NMPC-PID)的复合控制策略。采用Coleman坐标变换将叶片不平... 针对独立变桨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承受的不平衡载荷,尤其是随机性载荷问题,通过对其桨距角控制原理以及桨叶载荷数学模型的分析研究,提出结合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控制和自适应PID(NMPC-PID)的复合控制策略。采用Coleman坐标变换将叶片不平衡载荷分解为俯仰载荷和偏航载荷,跟据桨叶载荷的变化,对桨叶桨距角进行实时控制,以达到减小风电机组桨叶不平衡载荷的目的。以某2 MW风力发电机作为验证对象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当风速达到额定值以上时,该控制策略能降低桨叶所受不平衡载荷,减小转矩波动,提高风力机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独立变桨距控制 神经网络 模型预测控制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S型光伏直流升压外送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广林 樊艳芳 +2 位作者 王一波 高文森 常喜强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6-176,共11页
当光伏直流升压外送系统启动时升压侧和逆变侧均存在过电流问题,同时有源钳位Boost全桥升压变换器(BFBIC)模块开关频率高,使系统损耗严重及工作可靠性降低。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输入并联输出串联(IPOS)型光伏直流升压外送系统,通... 当光伏直流升压外送系统启动时升压侧和逆变侧均存在过电流问题,同时有源钳位Boost全桥升压变换器(BFBIC)模块开关频率高,使系统损耗严重及工作可靠性降低。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输入并联输出串联(IPOS)型光伏直流升压外送系统,通过分析系统启动过电流原理,提出该系统的软启动控制策略。同时对有源钳位BFBIC开关管提出一种零电压开关(ZVS)型软开关控制策略,并对其约束条件进行理论推导。通过2种控制策略的协调配合,实现了系统的软启动和有源钳位BFBIC的软开关,确保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一个1 MW/±30 kV的IPOS型光伏直流升压外送系统模型,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启动过电流 零电压开关 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直流升压 有源钳位Boost全桥升压变换器 软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的直流电压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寅章 王海云 +2 位作者 南东亮 肖超 杨帅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6期128-134,共7页
直流电压是衡量真双极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指标。针对传统换流站直流电压下垂系数固定而未考虑实际运行工况导致的直流电压偏差较大这一问题,文中以传统直流电压下垂控制为基础,提出一种考虑功率裕度与电... 直流电压是衡量真双极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指标。针对传统换流站直流电压下垂系数固定而未考虑实际运行工况导致的直流电压偏差较大这一问题,文中以传统直流电压下垂控制为基础,提出一种考虑功率裕度与电压运行参考点的自适应直流电压下垂控制方法。通过构建功率裕度系数HP来实现下垂系数的实时变化;通过分析HP大小对下垂控制的影响,引入直流电压影响权重μ调整下垂控制参考电压运行工作点,保障HP过小时直流电压偏差不越限。基于PSCAD/EMTDC搭建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四端真双极VSC-MTDC系统,在稳态、风电场功率波动、换流器单极闭锁运行工况下进行仿真,验证直流电压的稳定性和功率分配的合理性。文中研究可为进一步提高真双极VSC-MTDC系统控制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直流电压 功率外环控制器 电压下垂控制 功率裕度 电压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A算法的光伏发电系统MPPT优化控制
16
作者 刘杨 王维庆 王海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6-209,共4页
为优化光伏阵列在部分遮蔽情况下的多峰值MPPT控制,保证光伏发电系统实时功率的最大输出,提出了基于改进BA算法的最大功率追踪控制方法,即在基本BA算法的基础上,融入了小生境技术的共享机制与排挤策略,减少相似个体数量,从而增加了BA算... 为优化光伏阵列在部分遮蔽情况下的多峰值MPPT控制,保证光伏发电系统实时功率的最大输出,提出了基于改进BA算法的最大功率追踪控制方法,即在基本BA算法的基础上,融入了小生境技术的共享机制与排挤策略,减少相似个体数量,从而增加了BA算法在迭代过程中的种群多样性,提高了BA算法在MPPT控制中的全局搜索能力,增强了最大功率追踪的稳定性,并将该算法与PSO、P&O算法在不同光照及温度条件下的MPPT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改进的BA算法具有更好的追踪效果,不仅避免了光伏系统在遮蔽情况下输出功率陷入局部最大值的问题,且提高了发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BA算法 光伏系统 MPPT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FEC的智能电网光纤通信技术研究
17
作者 程续涛 王海云 +2 位作者 王维庆 乔欣欣 刘刚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共4页
针对智能电网光纤通信系统,分析并建立了光纤通信系统的信道模型,阐述了级联码的原理,针对大容量、长距离、高速率光纤通信对高编码增益FEC的需求,提出了一种RS码与BCH码级联的FEC方案。仿真分析表明,该级联码FEC方案良好的低误码率特... 针对智能电网光纤通信系统,分析并建立了光纤通信系统的信道模型,阐述了级联码的原理,针对大容量、长距离、高速率光纤通信对高编码增益FEC的需求,提出了一种RS码与BCH码级联的FEC方案。仿真分析表明,该级联码FEC方案良好的低误码率特性和高编码增益非常适用于智能电网光纤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光纤通信 FEC 级联码 误码率 编码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T接高压配电网电流差动保护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婷 刘渊 +3 位作者 李凤婷 贾言争 何世恩 李育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60-65,共6页
分析了光伏电站故障电流的特性,研究了两个目前常用电流差动保护判据应用在光伏T接线路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传统T接线路差动保护判据不能同时满足内部故障的灵敏性和外部故障的可靠性。结合光伏电源故障电流特点,提出了适合于光... 分析了光伏电站故障电流的特性,研究了两个目前常用电流差动保护判据应用在光伏T接线路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传统T接线路差动保护判据不能同时满足内部故障的灵敏性和外部故障的可靠性。结合光伏电源故障电流特点,提出了适合于光伏T接线路电流差动保护的综合判据。对改进后的判据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判据能满足区内故障时的灵敏性和区外故障时的可靠性,并且具有很强的抗过渡电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T接线路 电流差动保护:综合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火打捆交直流外送的运行切换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阳 王海云 +2 位作者 武家辉 常鹏 梅永振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4-201,共8页
在风火打捆交直流输送过程中,当交流线路因故障而退出运行时其运行方式将变为纯直流外送,若不及时切换控制策略则送端将会有功率剩余,这将使得电压的幅值和送端系统的频率持续上升,同时功角也会失去稳定,影响系统运行。为了解决该问题,... 在风火打捆交直流输送过程中,当交流线路因故障而退出运行时其运行方式将变为纯直流外送,若不及时切换控制策略则送端将会有功率剩余,这将使得电压的幅值和送端系统的频率持续上升,同时功角也会失去稳定,影响系统运行。为了解决该问题,文中首先对交直流混合输送和纯直流输送的控制策略分别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论述,然后根据故障后电气量的变化,提出了一种检测频率和电压的变化而进行运行方式切换的策略,并在仿真平台上搭建模型。研究表明,该策略能快速检测到相位偏移并及时检测频率变化以此为据进行控制策略的切换,同时切换后能维护系统频率和交流系统电压的稳定,最后当交流线路故障清除,电气量恢复至原水平,则将运行方式转换为原先的交直流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 纯直流 频率 控制策略 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U数据频谱辨识次同步振荡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自明 姚秀萍 +3 位作者 王海云 王维庆 常喜强 郭小龙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3-179,共7页
为解决风电场与电网间发生的次同步振荡现象,保证风电场与电网的稳定运行,经研究发现,利用现有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监测次同步谐波是解决次同步振荡问题的有效途径。文中以新疆哈密某风电场为例,首先通过PM... 为解决风电场与电网间发生的次同步振荡现象,保证风电场与电网的稳定运行,经研究发现,利用现有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监测次同步谐波是解决次同步振荡问题的有效途径。文中以新疆哈密某风电场为例,首先通过PMU记录的电流幅值数据频谱分析次同步振荡产生的主要频段,接着对次同步谐波分量产生机理进行分析以及锁相环节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PMU数据频谱分析得出的振荡频段与锁相环节仿真验证结果相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结果可为风电场次同步振荡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 次同步振荡 电流幅值 数据频谱分析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