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P-1R结构和功能及小分子药物筛选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胡中平 程念 +1 位作者 杨帆 苏正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40,共11页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GLP-1R)作为2-型糖尿病(T2DM)药物研发和治疗的靶点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尽管通过结构生物学,蛋白质工程等方法和手段对于GLP-1R结构的研究有了较大突破。但是关于其全长结...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GLP-1R)作为2-型糖尿病(T2DM)药物研发和治疗的靶点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尽管通过结构生物学,蛋白质工程等方法和手段对于GLP-1R结构的研究有了较大突破。但是关于其全长结构解析,多肽结合受体的分子机理及受体激活的内在机制还不曾得到解决。近些年有关GLP-1R相关研究发展较快,简述了该受体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已有的小分子药物先导化合物,并讨论GLP-1受体分子结构作用机制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旨为进一步探寻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利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P-1R 分子结构 小分子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小麦粉为基质的地衣芽孢杆菌与酵母混酵氨基酸代谢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欣 黄石宽 +5 位作者 陈雄 姚娟 李志军 常旭 廖蓓 陈向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8-92,97,共6页
为阐明白酒酿造微生物液态纯种混合发酵的代谢特征,本研究以传统固态发酵中的常见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酵母(汉逊酵母、弗比恩毕赤酵母、酿酒酵母和鲁氏酵母)为研究对象,以小麦粉为发酵唯一基质,分析了在芽孢杆菌和不同单一酵母共酵条... 为阐明白酒酿造微生物液态纯种混合发酵的代谢特征,本研究以传统固态发酵中的常见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酵母(汉逊酵母、弗比恩毕赤酵母、酿酒酵母和鲁氏酵母)为研究对象,以小麦粉为发酵唯一基质,分析了在芽孢杆菌和不同单一酵母共酵条件下氨基酸代谢特征。结果显示,汉逊酵母是混酵下主要乙醇生成酵母,最高乙醇浓度达(93.33±4.71) mg/L,相应的还原糖水平最低,不超过1 g/L。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有11种氨基酸(甘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苯丙氨酸、组氨酸和酪氨酸)在四种混合发酵条件下都会被合成。对只在特定微生物组合下才出现的氨基酸,汉逊酵母比毕赤酵母更容易积累丝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和赖氨酸。丙氨酸是地衣芽孢杆菌与毕赤酵母混合发酵所特有。本研究结果揭示白酒酿造微生物混酵下氨基酸代谢特征,为深入研究氨基酸与风味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地衣芽孢杆菌 酵母 混合发酵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醋澄清工艺的探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丁城 刘璐 胡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实验目的是探究5种澄清剂对梨醋澄清的作用,结果表明:明胶与壳聚糖对梨醋的澄清效果最佳。通过明胶与壳聚糖复配,探究了比例、添加量、时间和温度对梨醋澄清的作用。通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澄清效果影响最大,明胶与壳聚糖总添加... 实验目的是探究5种澄清剂对梨醋澄清的作用,结果表明:明胶与壳聚糖对梨醋的澄清效果最佳。通过明胶与壳聚糖复配,探究了比例、添加量、时间和温度对梨醋澄清的作用。通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澄清效果影响最大,明胶与壳聚糖总添加量对澄清效果影响最弱;最佳澄清条件:明胶与壳聚糖添加量为1%,温度为30℃,时间为6h,明胶与壳聚糖混合比例为7∶3的条件下透光率可达到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醋 澄清剂 透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黄色素的精制及栀子蓝色素的转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景艳艳 李世杰 +2 位作者 陈茂彬 蒋威 方尚玲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12期68-71,共4页
栀子黄色素提取液经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洗脱精制后得到高纯度的栀子黄色素及含高浓度栀子苷的废液。从土壤及菌种保藏室中分别筛选到4株霉菌和2株杆菌,并将其应用于栀子黄废液发酵转栀子蓝色素实验。结果发现,霉菌中2#和4#菌株的... 栀子黄色素提取液经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洗脱精制后得到高纯度的栀子黄色素及含高浓度栀子苷的废液。从土壤及菌种保藏室中分别筛选到4株霉菌和2株杆菌,并将其应用于栀子黄废液发酵转栀子蓝色素实验。结果发现,霉菌中2#和4#菌株的转蓝效果较好,发酵液色价E11%cm(590nm)分别为129.0、171.5,达到了国际市场标准;杆菌中枯草芽孢杆菌的转蓝效果较好,发酵液色价E11%cm(590nm)为4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黄色素 精制 筛选 栀子蓝色素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辣椒提取液抗氧化性和亚硝酸盐清除率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城 刘璐 胡勇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2-89,共8页
辣椒包含丰富的活性物质并且对人体健康有益。本研究主要探究了辣椒提取液的抗氧化性和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干红辣椒被浓度为1%~10%的乳酸、草酸、柠檬酸、乙酸和酒石酸连续提取。辣椒提取液中辣椒碱、辣椒红素、多酚和类黄酮物质被测... 辣椒包含丰富的活性物质并且对人体健康有益。本研究主要探究了辣椒提取液的抗氧化性和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干红辣椒被浓度为1%~10%的乳酸、草酸、柠檬酸、乙酸和酒石酸连续提取。辣椒提取液中辣椒碱、辣椒红素、多酚和类黄酮物质被测定,以及抗氧化性和亚硝酸盐清除率被探究。在5种有机酸辣椒提取液中辣椒碱和辣椒红素含量分别为118.63~66.78μg/g和26.67~7.37μg/g,多酚和黄酮含量分别为357.03~182.53mg/L和20.34~3.11mg/L。草酸提取液的抗氧化性和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最高。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揭示活性成分与抗氧化性和亚硝酸盐清除率的关系,结果显示:辣椒红素和多酚物质与抗氧化性和亚硝酸盐清除率显著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物质 抗氧化性 亚硝酸盐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黄色素的制备及栀子红色素转化菌株的筛选
6
作者 景艳艳 蒋威 +2 位作者 刘洁 陈茂彬 方尚玲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8期112-116,共5页
对栀子黄色素的制备进行了研究,栀子黄色素以60%vol乙醇作提取剂时的提取效果较好,吸光度值A440nm是水提的3倍左右,具体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h;经AB-8型大孔树脂精制后的栀子黄色素与粗品相比,色价提高了7倍左右... 对栀子黄色素的制备进行了研究,栀子黄色素以60%vol乙醇作提取剂时的提取效果较好,吸光度值A440nm是水提的3倍左右,具体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h;经AB-8型大孔树脂精制后的栀子黄色素与粗品相比,色价提高了7倍左右;以预处理后的栀子黄色素废液为原料,筛选得到栀子红色素转化菌黑曲-5,其转化液最大吸收波长为535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黄色素 提取 栀子红色素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于中国民间传统酿造食品的鲁氏酵母耐温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翠翠 杨华 +4 位作者 陈雄 姚娟 李志军 李沛 李欣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5,共5页
鲁氏酵母是一种重要的传统酿造应用微生物。分析了1株从中国民间传统酿造食品中筛选到的鲁氏酵母CCTCC M2013310对温度逆境的耐受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在简单营养条件如YEPD下培养的鲁氏酵母耐高温能力低,且温度越高,对鲁氏酵母的致死作... 鲁氏酵母是一种重要的传统酿造应用微生物。分析了1株从中国民间传统酿造食品中筛选到的鲁氏酵母CCTCC M2013310对温度逆境的耐受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在简单营养条件如YEPD下培养的鲁氏酵母耐高温能力低,且温度越高,对鲁氏酵母的致死作用越大。然而,增加胞内海藻糖浓度后,鲁氏酵母细胞耐高温能力显著提高,但对细胞耐冷温无明显贡献,却有助于提高细胞耐冷冻水平。鲁氏酵母细胞内海藻糖积累与碳源有明显关系。甘油和果糖能较好地促进细胞积累海藻糖,葡萄糖效果最差。而且葡萄糖条件下的酵母细胞的耐热能力很弱,远低于果糖条件下。可见,营养条件、生长周期和胞内海藻糖浓度对鲁氏酵母细胞的耐逆境能力均有影响,但绝非简单的正或负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氏酵母 致死率 碳源 温度逆境 海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M2与MDMX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一帆 杨文思 +4 位作者 徐威 饶建军 徐剑豪 胡中平 宫春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11期57-62,共6页
癌细胞中肿瘤抑制因子p53经常会因为基因的突变或者负调控因子(如鼠双微体蛋白MDM2与MDMX)的过表达失去活性。MDM2与MDMX的抑制剂可重新激活p53活性,进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繁殖。因此,MDM2与MDMX抑制剂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研... 癌细胞中肿瘤抑制因子p53经常会因为基因的突变或者负调控因子(如鼠双微体蛋白MDM2与MDMX)的过表达失去活性。MDM2与MDMX的抑制剂可重新激活p53活性,进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繁殖。因此,MDM2与MDMX抑制剂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对MDM2与MDMX抑制剂以及双效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M2 MDMX P53 抑制剂 抗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4-乙烯基愈创木酚细菌的筛选及酚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6
9
作者 巩园园 毛豪 +3 位作者 晋湘宜 冯向东 陈茂彬 方尚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0-164,共5页
采用传统筛菌方法从发酵醅中筛选产4-乙烯基愈创木酚(4-VG)的细菌,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对其酚酸脱羧酶基因进行克隆与异源表达。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产4-VG的菌株NF1,其4-VG产量为0.30 m... 采用传统筛菌方法从发酵醅中筛选产4-乙烯基愈创木酚(4-VG)的细菌,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对其酚酸脱羧酶基因进行克隆与异源表达。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产4-VG的菌株NF1,其4-VG产量为0.30 mg/g,并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从该菌株中成功克隆得到酚酸脱羧酶基因,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系统中进行诱导表达,以50 mmol/L的阿魏酸为底物,酚酸脱羧酶酶活力为66.74 IU/mL,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该酶的分子质量约为20 k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乙烯基愈创木酚 筛选 鉴定 酚酸脱羧酶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多胺代谢调控网络的小分子药物及抗肿瘤应用
10
作者 马红艳 刘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0-377,共8页
多胺代谢调控网络包括多胺的生物合成、分解代谢和膜转运,作为生物体重要而复杂的生化单元,广泛参与机体细胞的生长、增殖、凋亡和基因表达等活动。多胺代谢调控网络的失衡与多种疾病相关,例如肿瘤、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等。2018年全球癌... 多胺代谢调控网络包括多胺的生物合成、分解代谢和膜转运,作为生物体重要而复杂的生化单元,广泛参与机体细胞的生长、增殖、凋亡和基因表达等活动。多胺代谢调控网络的失衡与多种疾病相关,例如肿瘤、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等。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预计,癌症将成为21世纪几乎每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将越来越重要。鉴于多胺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围绕多胺代谢调控网络,总结了该调控网络作为抗肿瘤治疗靶位的研究现状,同时列举几种代谢酶和转运蛋白质的小分子调节剂,并阐述其靶点作用方式和在肿瘤预防与治疗方面的应用,以期能为靶向多胺代谢调控网络的药物研发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 小分子药物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