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抗病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代文 毛湘冰 +5 位作者 余冰 何军 吴德 张克英 郑萍 虞洁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992-3002,共11页
抗病营养是研究营养与健康关系的交叉领域,以揭示动物健康的营养调控规律与机制,建立抗病营养原理和技术,提高动物对应激和疾病的抵抗力。抗病营养研究内容包括营养与免疫、营养与肠道健康、营养与抗病基因、营养与应激、营养与疾病、... 抗病营养是研究营养与健康关系的交叉领域,以揭示动物健康的营养调控规律与机制,建立抗病营养原理和技术,提高动物对应激和疾病的抵抗力。抗病营养研究内容包括营养与免疫、营养与肠道健康、营养与抗病基因、营养与应激、营养与疾病、营养与抗营养因子6个方面。本文在构建抗病营养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基础上,综述了四川农业大学近几年在猪抗病营养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显示,适宜的营养素、营养源和营养水平及其组合可以明显增强猪的抗病力,提高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增强动物抗病毒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冉智明 陈代文 +1 位作者 余冰 赵叶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842-4848,共7页
维生素A有增强动物抗病毒能力的作用,其代谢产物全反式视黄酸是增强抗病毒能力的主要活性形式。维生素A能通过提高视黄酸诱导基因Ⅰ受体介导的干扰素-Ⅰ表达以增强天然抗病毒能力,提高B淋巴细胞的免疫球蛋白A产生以增强适应性抗病毒能力... 维生素A有增强动物抗病毒能力的作用,其代谢产物全反式视黄酸是增强抗病毒能力的主要活性形式。维生素A能通过提高视黄酸诱导基因Ⅰ受体介导的干扰素-Ⅰ表达以增强天然抗病毒能力,提高B淋巴细胞的免疫球蛋白A产生以增强适应性抗病毒能力,以及调节肠道菌群增加具有抗病毒活性乳杆菌的数量等途径发挥抗病毒作用。本文就维生素A增强动物抗病毒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抗病毒能力 视黄酸诱导基因Ⅰ 免疫球蛋白A 乳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料补充料能量水平对早期断奶犊牦牛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俊 王之盛 +4 位作者 保善科 王威 薛白 张海波 邹华围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21-2027,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精料补充料能量水平对早期断奶犊牦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56.27±4.70)kg的3月龄犊牦牛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 本试验旨在研究精料补充料能量水平对早期断奶犊牦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56.27±4.70)kg的3月龄犊牦牛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7.00%,增重净能分别为5.60、6.50、7.40 MJ/kg的3种精料补充料。试验共39 d,其中预试期7 d,饲养试验28 d,消化试验4 d。结果表明:1)6.50、7.40 MJ/kg组犊牦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5.60 MJ/kg组(P<0.05);5.60 MJ/kg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2)6.50 MJ/kg组犊牦牛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5.60 MJ/kg组(P<0.05),与7.40 MJ/kg组差异不显著(P>0.05)。3)6.50 MJ/kg组犊牦牛干物质、有机物、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5.60 MJ/kg组(P<0.05)。随能量水平升高,钙(P=0.06)、磷(P=0.10)表观消化率有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牦牛可在3月龄断奶舍饲饲养,精料补充料增重净能为6.50 MJ/kg时,更有利于舍饲的3月龄断奶犊牦牛的营养物质消化,促进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水平 犊牦牛 生产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腺苷甲基化调控脂肪生成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周锐 吴德 +3 位作者 车炼强 林燕 冯斌 方正锋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95-2003,共9页
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真核mRNA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动态可逆修饰,对脂肪代谢调控具有重要作用。m6A修饰通过调节mRNA的稳定性、剪接、运输及翻译等过程,参与脂肪细胞分化、脂质合成和分解等生物学过程。本文系统地... 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真核mRNA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动态可逆修饰,对脂肪代谢调控具有重要作用。m6A修饰通过调节mRNA的稳定性、剪接、运输及翻译等过程,参与脂肪细胞分化、脂质合成和分解等生物学过程。本文系统地综述了m6A修饰调控脂肪细胞分化、脂质合成和分解的作用机制,旨在为调控动物脂质生成、提高肉品质、促进畜牧业发展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腺苷甲基化 脂代谢 脂质生成 棕色脂肪 脂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酚在肉禽体内的毒性和残留及其营养对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曾秋凤 柏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7-922,共6页
棉酚是棉籽饼粕含有的主要毒性物质,其对畜禽存在蓄积性毒性,在畜产品中残留量高,除了直接影响到动物生长性能外,也间接影响到人类健康。同时,棉酚也限制了棉籽饼粕在动物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因此,本文拟对棉酚的结构与分类,棉酚对肉禽... 棉酚是棉籽饼粕含有的主要毒性物质,其对畜禽存在蓄积性毒性,在畜产品中残留量高,除了直接影响到动物生长性能外,也间接影响到人类健康。同时,棉酚也限制了棉籽饼粕在动物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因此,本文拟对棉酚的结构与分类,棉酚对肉禽的毒性效应及其在禽体内的残留与消除规律、营养对策等作一简要综述,并进一步指出有待研究的问题,为后续开展棉酚对家禽健康及畜产品安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酚 残留 营养对策 肉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在骨骼肌发育中的功能及其表达的营养调控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志清 陈小玲 +2 位作者 余冰 毛湘冰 陈代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47-1650,共4页
microRNA(miRNA)是真核生物中一类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它通过翻译抑制和使靶mRNA降解,在基因表达中起着负调控作用,与骨骼肌发育、疾病等密切相关。营养可以调控mi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这将为更深层次诠释营养素的作用... microRNA(miRNA)是真核生物中一类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它通过翻译抑制和使靶mRNA降解,在基因表达中起着负调控作用,与骨骼肌发育、疾病等密切相关。营养可以调控mi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这将为更深层次诠释营养素的作用机理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miRNA的结构和作用机制、骨骼肌miRNA在不同动物中的表达谱、miRNA对骨骼肌发育的调控、miRNA与骨骼肌疾病的关系和miRNA表达的营养调控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骨骼肌发育 营养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缺乏诱导细胞自噬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C1信号通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柏雪 王建萍 +3 位作者 丁雪梅 白世平 曾秋凤 张克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9-754,共6页
自噬是机体维持自身稳态的一种重要生理活动,当体内氨基酸或葡萄糖等营养缺乏时,细胞会启动自噬。自噬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C1(m TORC1)信号通路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它可以使自噬相关基因13(Atg13)磷酸化... 自噬是机体维持自身稳态的一种重要生理活动,当体内氨基酸或葡萄糖等营养缺乏时,细胞会启动自噬。自噬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C1(m TORC1)信号通路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它可以使自噬相关基因13(Atg13)磷酸化,抑制自噬起始。本文将围绕近年来报道的氨基酸缺乏诱导细胞自噬的m TORC1信号通路,包括小G蛋白、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微小RNA(miRNA)、氨基酰-tRNA合成酶在其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自噬 mTORC1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与仔猪健康及其营养调控 被引量:2
8
作者 田刚 陈代文 +2 位作者 郑萍 王立志 余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58-61,共4页
随着我国畜牧业特别是现代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动物福利意识的增强,动物应激医学已成为动物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畜禽氧化应激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生产实践中,部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或过量、
关键词 氧化应激 营养调控 健康 仔猪 微量元素缺乏 动物医学 集约化程度 动物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水平对妊娠早期母猪免疫状况及胚胎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勇 吴德 +2 位作者 郭海燕 郑爱荣 张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6-854,共9页
选用63头长白×大白杂交初产母猪,研究营养水平对初产母猪妊娠早期血清免疫球蛋白、子宫和胚胎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β(IFN-β)、干扰素-γ(IFN-γ)、抗病毒蛋白(Mxl)、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 选用63头长白×大白杂交初产母猪,研究营养水平对初产母猪妊娠早期血清免疫球蛋白、子宫和胚胎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β(IFN-β)、干扰素-γ(IFN-γ)、抗病毒蛋白(Mxl)、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及胚胎存活的影响。将配种后的母猪随机分到高、中、低3个营养水平组(采食量水平分别为2.73、1.64和0.82 kg.d-1)。在妊娠第12、25和35天屠宰母猪收集血清、子宫组织及胚胎,利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目的基因在子宫和胚胎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①高、中营养水平组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低营养水平组(P<0.05),高、中水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②中水平组IFN-α、IFN-β、IFN-γ、Mxl、TLR4、IL-10在子宫和胚胎中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0.05),但低水平组TNF-α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中水平组(P<0.05),高、中水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③妊娠第12天,中水平组胚胎存活率显著高于高水平组(P<0.05),中、低水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第25和35天,中水平组胚胎存活率显著高于高、低水平组(P<0.05),高、低水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高、中营养水平有利于妊娠早期母体对胚胎的免疫保护,严重限饲则显著降低母猪体液免疫水平,并下调子宫和胚胎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从而减弱母体对胚胎的免疫保护作用,不利于胚胎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水平 初产母猪 胚胎存活 免疫相关基因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母猪窝内体重变异的营养调控 被引量:10
10
作者 原培强 车炼强 +5 位作者 冯斌 李健 林燕 徐盛玉 吴德 方正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37-2244,共8页
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母猪的产仔数不断提高,然而,初生仔猪窝内体重变异也随之增大,导致断奶前死亡率增加,断奶后体重差异大,成为现代养猪生产中影响营养精准供给、管理效率提高和生产效益增加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综述了初生仔猪窝... 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母猪的产仔数不断提高,然而,初生仔猪窝内体重变异也随之增大,导致断奶前死亡率增加,断奶后体重差异大,成为现代养猪生产中影响营养精准供给、管理效率提高和生产效益增加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综述了初生仔猪窝内体重变异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能量来源、蛋白质与氨基酸水平以及功能性添加物对降低初生仔猪窝内体重变异的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为通过营养途径提高窝内整齐度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生仔猪 窝内体重变异 营养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胺对动物肠道稳态的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方婷婷 刘光芒 +4 位作者 贾刚 赵华 陈小玲 吴彩梅 蔡景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00-3407,共8页
多胺(腐胺、亚精胺、精胺等)是动物体内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质量脂肪族化合物。多胺能调控动物肠道稳态,参与动物肠道的生长发育、肠道黏膜屏障、抗氧化和代谢等生理过程。但目前多胺调节肠道稳态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晰。本文就多胺... 多胺(腐胺、亚精胺、精胺等)是动物体内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质量脂肪族化合物。多胺能调控动物肠道稳态,参与动物肠道的生长发育、肠道黏膜屏障、抗氧化和代谢等生理过程。但目前多胺调节肠道稳态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晰。本文就多胺对肠道稳态的调节作用做一综述,分析了多胺作用的可能机理,旨在为多胺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 肠道稳态 调控作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调控方式对牦牛僵牛体尺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以鑫 胡瑞 +10 位作者 王鸿泽 尉小强 景小平 薛白 曹兵海 王之盛 保善科 赵索南 孔祥颖 张文华 牛全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90-1697,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营养调控方式对牦牛僵牛体尺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择1周岁、平均体重(54.24±9.24)kg(较同龄同品种牦牛群体平均体重低1.5倍标准差)的青海高原型牦牛僵牛20头,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设为屠宰对照组、精料组(补饲精料... 为了研究不同营养调控方式对牦牛僵牛体尺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择1周岁、平均体重(54.24±9.24)kg(较同龄同品种牦牛群体平均体重低1.5倍标准差)的青海高原型牦牛僵牛20头,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设为屠宰对照组、精料组(补饲精料)、舔砖组(补饲精料+舔砖)、半胱胺组(补饲精料+半胱胺),另选取5头1周岁、平均体重(75.34±2.43)kg的同品种正常牦牛为正常对照组(补饲精料)。预饲14 d后对屠宰对照组牦牛屠宰取样,正式试验84 d后对其余各组屠宰取样。结果表明:1)各组牦牛的精料、粗料和干物质的采食量及营养物质摄入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与屠宰对照组相比,84 d的饲养均促进牦牛体尺增加。舔砖组、半胱胺组体高与正常牦牛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牦牛僵牛的体斜长、胸深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半胱胺组高于正常对照组。3)营养调控能促进牦牛僵牛各胃室发育。试验组网胃和皱胃重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半胱胺组瘤胃重量最高,占复胃总重比例最高,并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营养调控促进了牦牛僵牛肠道各段的发育,其中舔砖组和半胱胺组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补饲精料促进了牦牛僵牛生长及胃肠道发育,此基础上补饲舔砖和半胱胺使牦牛僵牛上述指标接近或超过正常牦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僵牛 营养调控 舔砖 半胱胺 体尺 胃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的营养生理作用及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朋 林森 +1 位作者 吴德 方正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02-2011,共10页
胆汁酸(BA)是由胆固醇在肝脏代谢产生的具有两性分子结构的化合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和动物健康均有重要作用。一方面,BA通过其洗涤特性促进食物中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同时,BA还可以激活法尼醇X受体(FXR)、G蛋白偶联B... 胆汁酸(BA)是由胆固醇在肝脏代谢产生的具有两性分子结构的化合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和动物健康均有重要作用。一方面,BA通过其洗涤特性促进食物中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同时,BA还可以激活法尼醇X受体(FXR)、G蛋白偶联BA受体1(GPBAR1)和维生素D受体(VDR),从而在糖代谢、脂类代谢、免疫调节和BA稳态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高浓度的BA特别是疏水性强的BA表现出细胞毒性,妊娠期肝脏内胆汁淤积被认为是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宫内窘迫症、早产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介绍了BA的分类、BA的营养生理功能、BA稳态及营养对BA稳态的调节,以期为动物营养研究及动物生产调控提供新的视觉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糖代谢 脂代谢 胎儿存活 胆汁酸稳态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雏育成期饲粮添加益生菌对蛋鸡生长性能、血清指标、肠道健康及后续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铁 齐梦迪 +7 位作者 张克英 王建萍 白世平 曾秋凤 彭焕伟 玄月 吕莉 丁雪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2-1076,共15页
旨在研究育雏育成期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EF)和枯草芽孢杆菌(BS)对蛋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及育雏育成期饲喂效果对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528只1日龄罗曼粉蛋鸡,采用2×2试验设计,BS包括两个添加量即0或200 ... 旨在研究育雏育成期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EF)和枯草芽孢杆菌(BS)对蛋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及育雏育成期饲喂效果对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528只1日龄罗曼粉蛋鸡,采用2×2试验设计,BS包括两个添加量即0或200 mg·kg^(-1)(BS活菌数为:3×10^(10)CFU·g^(-1)),EF包括两个添加量,即0或200 mg·kg^(-1)(EF活菌数为:2×10^(9)CFU·g^(-1)),共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鸡。试验期共30周,在育雏育成期1~20周进行试验处理,产蛋期21~30周所有组饲喂基础饲粮,不进行益生菌处理。结果表明:1)添加BS和EF对蛋鸡1~20周料肉比(F/G)存在显著交互作用,表现为两种益生菌联合添加提高了F/G(P<0.05)。2)添加BS有降低20周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的趋势(P=0.067)。BS和EF对蛋鸡20周血清生化存在交互效应,表现为两种菌联合添加降低了血清总蛋白、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的含量(P<0.05)。3)添加EF有提高20周血清生长激素的趋势(P=0.078)。4)添加BS和EF均提高了回肠的相对长度(P<0.05);添加BS有提高空肠绒毛高度(P=0.051)和提高隐窝深(P=0.069)的趋势;添加EF显著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P<0.05),有提高空肠隐窝深度的趋势(P=0.072)。5)添加BS显著提高了空肠黏膜Occlud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有提高Claudin-1 mRNA相对表达量的趋势(P=0.081)。6)添加BS有提高平均蛋重的趋势(P=0.077)。综上,饲粮添加BS可以提高蛋鸡育雏育成期生长性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及促进肠道健康,并且育雏育成期添加效果可以提高产蛋期生产性能,其效果优于EF和两种益生菌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枯草芽孢杆菌 屎肠球菌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发酵豆粕生产工艺参数的优化及酶菌联合发酵对豆粕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5
15
作者 胡瑞 陈艳 +5 位作者 王之盛 周安国 蔡景义 康坤 姜均 姜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96-1903,共8页
本试验旨在优化复合益生菌(酿酒酵母∶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5∶1∶2)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参数,并考察外源添加蛋白酶对发酵豆粕品质的影响。通过模拟工厂化规模生产,测定4个料水比水平(1∶0.3、1∶0.4、1∶0.5、1∶0.6)在发酵0、24、48... 本试验旨在优化复合益生菌(酿酒酵母∶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5∶1∶2)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参数,并考察外源添加蛋白酶对发酵豆粕品质的影响。通过模拟工厂化规模生产,测定4个料水比水平(1∶0.3、1∶0.4、1∶0.5、1∶0.6)在发酵0、24、48、72 h时的发酵温度、pH以及初水分、粗蛋白质、真蛋白质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选择复合益生菌发酵的最优生产参数,而后在该最优参数下设计加酶试验组和无酶对照组,比较添加外源蛋白酶对发酵豆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料水比条件下发酵72 h,底物温度先升高后下降,pH缓慢下降,初水分含量逐渐提高,粗蛋白质含量在1∶0.6料水比发酵48 h时有最高值47.29%,真蛋白质含量在1∶0.4料水比发酵48 h时有最高值43.34%,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在1∶0.6料水比发酵48 h时有最高值38.10×10-2mg/g。2)加入蛋白酶后发酵豆粕真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59和4.11个百分点(P<0.05),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0.36个百分点(P<0.05),豆粕大分子蛋白质降解程度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知,复合益生菌可实现对豆粕低料水比发酵,添加蛋白酶可进一步改善发酵豆粕的品质。推荐发酵参数为复合益生菌(酿酒酵母∶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5∶1∶2)总添加量0.5%,蛋白酶添加量为0.01%,料水比1∶0.4,发酵48 h。酶菌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发酵豆粕中可利用氮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发酵 蛋白酶 工艺参数 豆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卵母细胞质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延忠 吴德 +3 位作者 徐盛玉 周东胜 周平 谭现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71-1678,共8页
选择初始体质量(59±4.2)kg的长白×大白杂交母猪54头,采用3×2试验设计,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以及排卵前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COCs)中生长分化因子-9(GDF-9)、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 选择初始体质量(59±4.2)kg的长白×大白杂交母猪54头,采用3×2试验设计,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以及排卵前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COCs)中生长分化因子-9(GDF-9)、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促黄体素受体(LHR)、促卵泡素受体(FSHR)mRNA表达的影响。3个能量水平分别为NRC推荐能量需要的87.5%、100%和112.5%;每个能量水平分别以淀粉和油脂为主要能量来源。试验母猪在第2个发情期的第19天屠宰。结果表明:随能量水平升高,大卵泡数增多(P<0.05),能量来源对卵泡数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高能量水平下卵丘扩散程度(P<0.05)和卵母细胞成熟的比例最高(P<0.01),能量来源对卵丘扩散程度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淀粉组卵母细胞成熟的比例高于油脂组(P<0.05);基因分析表明,饲喂低能量水平组的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量最高(P<0.05),淀粉组上调GDF-9 mRNA的表达(P<0.05),能量来源对BMP-15 mRNA表达影响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小卵泡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中GDF-9和BMP-15 mRNA表达量高于大卵泡(P<0.01);高能量水平组的LHR和FSHR mRNA表达量最高(P<0.05),能量来源对大卵泡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中FSHR 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淀粉组上调LHR mRNA表达(P<0.05)。研究表明,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增加母猪排卵前大卵泡数量和卵母细胞成熟的比例,以淀粉为能量来源对卵泡数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提高了卵母细胞成熟的比例;能量影响卵泡数量和卵母细胞成熟可能与GDF-9、BMP-15和LHRF、SHR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水平 能量来源 后备母猪 卵母细胞质量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血液代谢产物、激素分泌及卵泡液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周东胜 吴德 +3 位作者 卓勇 王延忠 谭现义 周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3-690,共8页
选取54头体质量(59±4.2)kg的长白×大白杂交母猪,采用3×2因子设计,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和来源对血液代谢产物、激素分泌及卵泡液成分的影响。3个能量水平分别为NRC推荐能量需要的87.5%、100%和112.5%;各能量水平下分别添加... 选取54头体质量(59±4.2)kg的长白×大白杂交母猪,采用3×2因子设计,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和来源对血液代谢产物、激素分泌及卵泡液成分的影响。3个能量水平分别为NRC推荐能量需要的87.5%、100%和112.5%;各能量水平下分别添加淀粉和油脂。第2个发情期开始后的第18和19天分别收集血样和卵泡液。结果表明,能量水平对血液中葡萄糖、甘油三酯等代谢产物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能量来源对血液中葡萄糖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但日粮中添加脂肪极显著提高了血液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浓度(P<0.01)。高能组血液中食后胰岛素浓度曲线下面积(Ins AU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瘦素(Leptin)浓度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淀粉和脂肪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提高能量水平显著增加促黄体素(LH)的脉冲分泌(P<0.05),日粮中添加脂肪显著提高血液中雌二醇(E2)浓度(P<0.05)。随能量水平提高,显著增加大卵泡数和卵泡液中IGF-Ⅰ、E2浓度(P<0.05),能量来源对大卵泡数和卵泡液成分影响不显著(P>0.05)。由结果分析可知,日粮提高能量水平促进血液中代谢激素IGF-Ⅰ、LH的分泌并增加大卵泡数及卵泡液中IGF-Ⅰ和E2浓度,日粮中添加脂肪提高血液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浓度并促进雌激素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水平和来源 后备母猪 代谢产物 激素分泌 卵泡液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精粗比对南江黄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建勋 刘江波 +3 位作者 薛白 阎天海 王之盛 王立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70-877,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精粗比对南江黄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以3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南江黄羊[平均体重为(25.48±1.48)kg]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饲粮精粗比分别为10∶90(10C组)、30∶70(30C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精粗比对南江黄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以3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南江黄羊[平均体重为(25.48±1.48)kg]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饲粮精粗比分别为10∶90(10C组)、30∶70(30C组)、50∶50(50C组)、70∶30(70C组)、90∶10(90C组)。结果表明:随着饲粮精粗比的提高,培养液中pH逐渐下降,发酵后70C、90C组均显著低于10C、30C组(P<0.05);精粗比对氨态氮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微生物蛋白浓度随着精粗比的提高逐渐升高,其中90C组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有机物发酵率随着精粗比的提高显著提高(P<0.05);乙酸与丙酸的比值随着精粗比的提高逐渐下降。由此可知,本试验条件下,高精料饲粮对南江黄羊体外发酵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精料比例的升高,微生物蛋白合成量增加,瘤胃发酵的能量利用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粗比 瘤胃发酵 体外培养 南江黄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锌和高铜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消化生理和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梅绍锋 余冰 +2 位作者 鞠翠芳 祝丹 陈代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3-909,共7页
本试验旨在考察高锌(Zn)和高铜(Cu)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消化生理和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105头(25±1)日龄断奶的D×L×Y仔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仔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2 500 mg/kg... 本试验旨在考察高锌(Zn)和高铜(Cu)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消化生理和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105头(25±1)日龄断奶的D×L×Y仔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仔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2 500 mg/kg锌(氧化锌)和基础日粮+250 mg/kg铜(硫酸铜)。试验期28 d。于试验的第3周末时,每个重复选1头仔猪屠宰,考察消化道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日粮添加高锌和高铜使仔猪全期(1~4周)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提高19.92%(P<0.05)和23.24%(P<0.01),料重比(F/G)分别降低6.67%(P>0.05)和12.78%(P<0.01)。高锌和高铜均能使Ca和P的消化率提高(P<0.01或P<0.05)。高锌和高铜均能提高仔猪胃蛋白酶和胰淀粉酶活性(P<0.05),改善回肠、空肠和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及3肠段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之比,其中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增加(P<0.05),且高铜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高锌组(P<0.05)。高锌和高铜有降低盲肠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高铜高锌能改善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及消化酶活性,且高铜促生长效应优于高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锌 高铜 仔猪 肠道形态 盲肠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2对28日龄断奶仔猪肠上皮细胞的保护及修复效应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贾刚 蒋荣川 +2 位作者 晏家友 黄兰 王康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78-1486,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like peptide-2,GLP-2)对28日龄断奶仔猪的肠黏膜上皮细胞(IEC)损伤后增殖、代谢、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理。试验首先采用单因子设计,分别用1.2和2.4 mg.mL-1的β-伴球蛋白对原代培养的断... 本研究旨在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like peptide-2,GLP-2)对28日龄断奶仔猪的肠黏膜上皮细胞(IEC)损伤后增殖、代谢、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理。试验首先采用单因子设计,分别用1.2和2.4 mg.mL-1的β-伴球蛋白对原代培养的断奶仔猪肠上皮细胞进行攻毒,通过测定细胞增殖、代谢及凋亡的变化而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然后再采用2×3因子设计,考察添加不同浓度的GLP-2(1×10-9、1×10-8、1×10-7mol.L-1)对致敏的肠上皮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β-伴球蛋白攻毒,细胞MTT OD值显著降低(P<0.05),细胞蛋白质沉积量和细胞总蛋白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胞外LDH活力极显著增加(P<0.01),Na+-K+-ATP酶活力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降低,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酶活力极显著(P<0.01)升高;使用β-伴球蛋白攻毒的同时添加不同浓度的GLP-2,细胞MTT OD值、细胞蛋白质沉积量、细胞总蛋白含量和Na+-K+-ATP酶活力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升高,且随着GLP-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而胞外LDH活力则随着GLP-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或P<0.01),caspase-3酶活力极显著(P<0.01)降低。提示β-伴球蛋白对断奶仔猪小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完整性有不利影响,而GLP-2能够减轻或者避免β-伴球蛋白对断奶仔猪小肠上皮细胞的不利影响,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Na+-K+-ATP酶、caspase-3等的活力变化并影响细胞代谢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2 β-伴球蛋白 断奶仔猪 肠上皮细胞 增殖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