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与美国、日本、欧盟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关于禽类产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对比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晋元 贺兆源 +4 位作者 卢阳 谢恺舟 张跟喜 张涛 戴国俊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4-762,共9页
旨在对中国关于禽类产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的新旧标准进行对比并将新标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关于禽类产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国禽类产品中兽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新标准与旧标准相比,内容上已经... 旨在对中国关于禽类产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的新旧标准进行对比并将新标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关于禽类产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国禽类产品中兽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新标准与旧标准相比,内容上已经更为完善,与国外的差距逐渐缩小。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了中国标准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禽类产品中兽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 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禽类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貂感染禽流感病毒现状及对公共卫生安全的潜在威胁
2
作者 任乐瑶 刘开拓 +1 位作者 王晓泉 刘秀梵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5-220,共6页
为评估水貂在禽流感病毒(AIV)跨越种属障碍感染人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对水貂感染AIV的现状以及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探讨。研究表明:水貂感染AIV的事件愈发频繁且病毒亚型多样,中国为感染的高发地区;水貂... 为评估水貂在禽流感病毒(AIV)跨越种属障碍感染人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对水貂感染AIV的现状以及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探讨。研究表明:水貂感染AIV的事件愈发频繁且病毒亚型多样,中国为感染的高发地区;水貂感染AIV的途径繁多,尤其以人为因素为主,包括饲喂未经消毒的动物副产品以及病毒从人到动物的反向传播;水貂源AIV具备多个重要的哺乳动物分子标记,比禽源AIV更具感染人和在人体中复制的潜力;应通过完善水貂养殖的生物安全措施,如加强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等方法防止水貂感染AIV。以上研究表明水貂有可能是作为人流感病毒和AIV的混合器,成为AIV跨越种间障碍感染人的中间宿主,因此应在AIV的监测和防控中对水貂更加重视,进而封堵防控中的漏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跨种传播 水貂 公共卫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家禽饲料利用率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晨晓 耿丹丹 +3 位作者 毕瑜林 陈国宏 常国斌 白皓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60,共9页
饲料消耗是家禽养殖过程中的主要支出环节,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对提升家禽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肠道是家禽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不仅在消化吸收和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还可通过肠道微生物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进而调控采食,肠道... 饲料消耗是家禽养殖过程中的主要支出环节,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对提升家禽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肠道是家禽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不仅在消化吸收和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还可通过肠道微生物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进而调控采食,肠道微生物对家禽饲料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文章对家禽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分布进行了梳理,系统阐述了家禽肠道微生物的生理功能和在饲料利用率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家禽肠道微生物和宿主互作机制提供新思路,也为实现家禽营养精准配制、肠道健康精准调控、饲料利用率显著提升等促进家禽高效生产手段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肠道微生物 采食 饲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稻叶片基因组DNA简易提取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金素奎 国倩倩 +1 位作者 刘巧泉 高继平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4,共11页
【目的】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大规模遗传材料鉴定需求,急需建立一种快速、简易、高效、低成本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方法】根据水稻遗传鉴定的特点,对传统TPS法进行改进和简化。(1)将特制的钢珠加样条与全自动研磨仪结合使用,提高了研... 【目的】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大规模遗传材料鉴定需求,急需建立一种快速、简易、高效、低成本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方法】根据水稻遗传鉴定的特点,对传统TPS法进行改进和简化。(1)将特制的钢珠加样条与全自动研磨仪结合使用,提高了研磨水稻叶片组织的速度;(2)使用TPS缓冲液室温研磨裂解,无需液氮冷冻研磨;(3)研磨后的组织匀浆仅需75℃水浴20 min即可完成裂解;(4)室温静置5 min后吸取粗提液上清5μL至96孔PCR板内,使用排枪加入95μL灭菌的去离子水进行稀释,即完成基因组DNA的提取过程。【结果】简易TPS法提取基因组DNA的步骤减少至6步以内,省略了DNA沉淀、离心、洗涤、溶解等过程。提取过程简单、快速,可在30 min内完成96个样本的DNA提取。提取过程中使用的试剂种类较少且廉价易得、安全环保。通过优化DNA提取液的用量,用简易TPS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开展的各类常规分子遗传鉴定的效果与CTAB法及传统TPS法相当。【结论】简易TPS法提高了水稻基因组DNA提取的效率,适合高通量的遗传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叶片 基因组DNA CTAB法 传统TPS法 简易TP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对畜禽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豪杰 华添 +6 位作者 陈世豪 毕瑜林 江勇 王志秀 陈国宏 白皓 常国斌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98-3408,共11页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可识别清除病原体与异常细胞,肠道菌群则参与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调节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等。肠道菌群是由肠道内所有微生物构成的复杂群落,在长期共同进化过程中,肠道菌群与宿主免疫...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可识别清除病原体与异常细胞,肠道菌群则参与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调节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等。肠道菌群是由肠道内所有微生物构成的复杂群落,在长期共同进化过程中,肠道菌群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动态互作,影响宿主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宿主炎症反应和疾病发生。同时,肠道菌群能够代谢蛋白质、膳食纤维、初级胆汁酸、亚油酸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和吲哚等化合物,影响肠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互作,包括宿主代谢、肠道屏障和免疫功能等。现阶段对于畜禽肠道菌群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如对肠道菌群多样性认识不全面、功能和协作机制不明确、研究方法局限以及调控手段缺乏等问题。笔者系统综述了畜禽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和肠道菌群失调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旨在更好地理解畜禽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为制定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的新策略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免疫系统 代谢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德育渗透的高质量互动式教学在《动物保护概论》课程中的实践——以家禽保护教学为例
6
作者 胡增垒 陈玉 +3 位作者 刘丹丹 张成成 郇长超 胡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151,共6页
为了顺应新农科背景下培养综合型“大爱”兽医人才的时代要求,解决《动物保护概论》家禽保护教学课程思政乏味、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文章开展德育渗透的高质量互动式教学改革。结果显示:与传统灌输式模式相比,德育渗透的高质量... 为了顺应新农科背景下培养综合型“大爱”兽医人才的时代要求,解决《动物保护概论》家禽保护教学课程思政乏味、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文章开展德育渗透的高质量互动式教学改革。结果显示:与传统灌输式模式相比,德育渗透的高质量互动式教学显著提升学习效果。具体体现在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明显提高,平均成绩由75.4分增至78.8分,且低分数学生人数明显减少;作业完成度更高,比例由84.7%增至95.34%;作业正确率更高,比例由81.25%增至98.41%;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进一步提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与社会生活契合度”方面打分高达4.96分。研究表明,家禽保护教学环节中实施德育渗透的高质量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保护概论》 德育 互动式教学 家禽保护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SifA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7
作者 苗苏南 何嘉文 +5 位作者 王静 夏泽淼 廖宗杰 赵一丁 焦新安 耿士忠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71,共8页
研究旨在制备沙门氏菌Sif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析其亚类、腹水效价、亲和力和反应性,并初步应用于检测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分泌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通过构建重组表达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sifA和BL21(DE3)/pGEX-6P-1-sifA,... 研究旨在制备沙门氏菌Sif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析其亚类、腹水效价、亲和力和反应性,并初步应用于检测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分泌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通过构建重组表达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sifA和BL21(DE3)/pGEX-6P-1-sifA,表达和纯化得到rHis-SifA和rGST-SifA蛋白,以rHis-SifA作为免疫抗原,rGST-SifA作为检测抗原,采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SifA单克隆抗体,并使用鼠源亚类鉴定试剂盒确定其亚类,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其腹水效价和亲和力,Western blot分析其反应性、与肠杆菌科其他细菌交叉反应的特异性和巨噬细胞中沙门氏菌SifA的分泌特性,评价其效果或应用潜力。结果显示:成功制备10株单克隆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10G6亚型为IgG1,其效价达1.0×10^(6)以上,亲和常数为3.66×10^(9)/M,能特异性结合rHis-SifA和rGST-SifA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8种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并能确定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的分泌特性。研究表明,成功制备10株单克隆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10G6具有良好的特性,为沙门氏菌的研究和检测提供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SifA蛋白 单克隆抗体 应用 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调控畜禽饲料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丁一凡 娄姬英 +5 位作者 江勇 王志秀 陈世豪 陈国宏 常国斌 白皓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2,共6页
饲料利用率性状是畜禽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直接影响畜禽的养殖成本和经济效益。畜禽饲料利用率性状的遗传基础复杂多样,涉及多基因表达、网络调控和信号转导等方面。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 饲料利用率性状是畜禽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直接影响畜禽的养殖成本和经济效益。畜禽饲料利用率性状的遗传基础复杂多样,涉及多基因表达、网络调控和信号转导等方面。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RNA分子,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动物的采食、能量代谢、肌肉发育和脂质代谢等过程密切相关,对畜禽的饲料利用率性状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文章对近年来畜禽饲料利用率性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有助于揭示畜禽饲料利用率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为畜禽饲料利用率的改良与生产效益的提高提供新角度,也为优质畜禽的分子选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饲料利用率 lncRNA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萌发期和苗期主要形态指标的耐旱小麦种质筛选与评价
9
作者 黄钰 翁雪莲 +5 位作者 Indrila Dey Traye 王康君 周桂生 朱广龙 郭小倩 徐云姬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6-116,共11页
干旱胁迫是限制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开展小麦萌发期和幼苗期耐旱种质的筛选研究,对于促进耐旱小麦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以29份不同小麦种质为材料,利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小麦萌发期和幼苗期的主要形态指标,并... 干旱胁迫是限制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开展小麦萌发期和幼苗期耐旱种质的筛选研究,对于促进耐旱小麦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以29份不同小麦种质为材料,利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小麦萌发期和幼苗期的主要形态指标,并通过聚类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小麦耐旱性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小麦种质的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能力各有差异。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大部分小麦种质的萌发能力和幼苗生长势均有所下降。根据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及其综合耐旱系数和指数,初步筛选出10份耐旱小麦种质。根据苗期主要形态指标及其综合耐旱系数和指数,进一步筛选出连麦10号、连麦21137、连麦1738、济麦262和连麦1936这5份强耐旱小麦种质,其中幼苗生物量被认为是评价耐旱性的关键指标。最后,5个强耐旱种质的耐旱能力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连麦1738和连麦10号是极耐旱种质,其次为连麦21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萌发期 幼苗期 耐旱性 筛选 干旱胁迫 形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与栽培技术研究与实践
10
作者 韦还和 孟天瑶 +6 位作者 陈英龙 左文刚 姚荣江 高平磊 许轲 张洪程 戴其根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0,共8页
我国正积极推进滨海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水稻生产。鉴于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高产栽培技术不够明晰,存在产量不高且不稳定等实际问题,我们系统总结了本团队在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与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及实践工作。滨海盐碱地水... 我国正积极推进滨海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水稻生产。鉴于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高产栽培技术不够明晰,存在产量不高且不稳定等实际问题,我们系统总结了本团队在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与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及实践工作。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的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需确保群体穗数充足且穗型较大,以此协同实现足够的群体库容量,并保持较高的库容充实度;(2)要稳定水稻前期生长量,合理增加中期光合生长量,显著增强后期干物质积累能力;(3)凭借良好的株型和群体支撑力,保障群体库容能够充分结实。围绕上述规律,我们针对性开展了一系列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涵盖土壤脱盐关键技术、土壤培肥关键技术、耐盐水稻品种筛选与鉴定、适宜的密肥组合与微咸水灌溉技术,以及外源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整合并形成了“耕、晒、泡、旋、排”多次循环与增施有机肥相结合的快速高效脱盐培肥技术,以及以应用耐盐优质品种和“早播、勤灌、壮秧、密植、足肥”为特征的机插综合栽培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集成应用,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滨海盐碱地机插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在滨海盐碱地取得了显著的改良土壤与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水稻 产量形成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鸡DMRT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与进化分析
11
作者 李泽宇 李国辉 +2 位作者 靳锴 孙红艳 李碧春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3期31-44,共14页
为了研究原鸡DMRT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物种间遗传进化和密码子偏好关系,试验选取了原鸡以及另外15个代表性物种的DMRT1基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odon W软件和EMBOSS在线网站,系统分析这些基因密码子偏好性相关的7个关键指... 为了研究原鸡DMRT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物种间遗传进化和密码子偏好关系,试验选取了原鸡以及另外15个代表性物种的DMRT1基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odon W软件和EMBOSS在线网站,系统分析这些基因密码子偏好性相关的7个关键指标。使用ENC-plot和PR2-plot等方法对碱基突变等潜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基于各物种DMRT1基因的CDS序列信息构建了系统发育树;通过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构建了不同物种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热图,以直观展示各物种间密码子使用的差异和相似性。结果显示,DMRT1基因偏好使用以G/C结尾的密码子,而碱基突变是导致DMRT1基因偏好性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发育树和热图表明,虽然密码子使用具有种属特异性,但由于受其他因素影响,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间密码子使用模式也会有差异。该文发现原鸡DMRT1基因的偏好性弱,其密码子在使用度上也与近缘物种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鸡 DMRT1基因 密码子偏好性 遗传进化 碱基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旱复合胁迫下粳稻品种南粳9108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韦还和 汪璐璐 +10 位作者 马唯一 张翔 左博源 耿孝宇 朱旺 朱济邹 孟天瑶 陈英龙 高平磊 许轲 戴其根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3-386,共14页
【目的】明确盐−旱复合胁迫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方法】以江苏滨海盐碱地主栽的粳稻品种南粳9108为试材,设置盐胁迫与干旱胁迫组合处理,盐胁迫设置无盐(Non-salinity,NS,盐浓度0%)和高盐(High-salinity str... 【目的】明确盐−旱复合胁迫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方法】以江苏滨海盐碱地主栽的粳稻品种南粳9108为试材,设置盐胁迫与干旱胁迫组合处理,盐胁迫设置无盐(Non-salinity,NS,盐浓度0%)和高盐(High-salinity stress,HS,盐浓度0.3%)处理;干旱胁迫于拔节期至抽穗期设置浅水层灌溉(Well-watered,WW)、中度干旱(Moderate drought,MD)和重度干旱(Severe drought,SD)。【结果】与无胁迫相比,1)单一盐胁迫、单一干旱胁迫和盐−旱复合胁迫后产量分别下降36.8%、13.7%~30.0%和60.3%~107.1%(两年平均值)。2)单一盐、单一干旱和盐−旱复合胁迫下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较低,且以盐−旱复合胁迫下的降幅更大;水稻穗长、穗部强、弱势粒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亦呈类似趋势。3)单一盐、单一干旱和盐−旱复合胁迫显著降低了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量及抽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抽穗后20 d和40 d叶片光合速率和SPAD值,盐−旱复合胁迫下的降幅高于单一盐和单一干旱胁迫。4)单一盐、单一干旱和盐−旱复合胁迫下强、弱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均较低,强势粒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和有效灌浆天数则呈增加趋势,弱势粒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和有效灌浆天数差异则较小。单一盐、单一干旱和盐−旱复合胁迫下灌浆前、中、后期的天数较高,灌浆速率和灌浆量则较低。5)单一盐、单一干旱和盐−旱复合胁迫处理降低了籽粒中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尤其是AGPase和GBSS酶活性。【结论】本研究表明,单一盐、单一干旱胁迫和盐−旱复合胁迫下水稻强、弱势粒灌浆速率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显著下降,弱化强、弱势粒充实性状,且以盐−旱复合胁迫下降幅更大。盐−旱复合胁迫对籽粒强、弱势粒灌浆速率和灌浆量以及产量的抑制效应高于单一盐和单一干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旱复合胁迫 籽粒灌浆特性 产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13
作者 朱蔡红 杨旭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6,共7页
茄子作为全球重要蔬菜作物,其营养价值高,含维生素E、生物碱等成分,兼具保健功能。然而,栽培茄遗传基础狭窄,抗病基因多存在于野生茄及半栽培种中,连作障碍、黄萎病等问题频发。因此,通过远缘杂交整合野生茄抗病、抗逆基因成为育种关键... 茄子作为全球重要蔬菜作物,其营养价值高,含维生素E、生物碱等成分,兼具保健功能。然而,栽培茄遗传基础狭窄,抗病基因多存在于野生茄及半栽培种中,连作障碍、黄萎病等问题频发。因此,通过远缘杂交整合野生茄抗病、抗逆基因成为育种关键。研究显示,野生茄对黄萎病、低温及高温胁迫表现出高抗性,但与栽培茄存在生殖隔离现象。远缘杂交面临受精前障碍、受精后障碍及F_(1)不育等挑战。通过亲本选择、授粉技术优化等方式可部分克服障碍。未来需系统收集野生茄资源,拓展抗性研究至营养与品质性状,并融合基因组学、基因编辑与传统育种,以创制抗病抗逆、高产优质的新品种。远缘杂交技术的创新与多学科交叉应用将是提升茄子育种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远缘杂交 种间杂交障碍 克服途径 杂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标签淀粉的加工工艺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孙超慧 冯朵 +2 位作者 王梓晗 李恩鹏 李松南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简述了清洁标签淀粉的概念,综述了物理法(超声处理、水热处理、高压处理、电场处理和挤压处理)和生物酶法在清洁标签淀粉加工工艺中的研究现状,并概述了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清洁标签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 简述了清洁标签淀粉的概念,综述了物理法(超声处理、水热处理、高压处理、电场处理和挤压处理)和生物酶法在清洁标签淀粉加工工艺中的研究现状,并概述了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清洁标签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标签 淀粉加工 水热处理 生物酶法 食品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与缓释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及土壤碳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5
作者 徐昊 周吉鑫 +5 位作者 唐滢柯 李春燕 丁锦峰 朱敏 郭文善 朱新开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2-671,共10页
为探寻最佳有机肥替代缓释肥比例,依照等施氮量原则,以扬麦34为供试材料,设置有机肥+缓释肥全部基施(M1)和有机肥基施+缓释肥基施60%+返青期追施40%(M2)两种施肥模式,以及4种配施类型[40%有机肥+60%缓释肥(4/6MN)、30%有机肥+70%缓释肥(... 为探寻最佳有机肥替代缓释肥比例,依照等施氮量原则,以扬麦34为供试材料,设置有机肥+缓释肥全部基施(M1)和有机肥基施+缓释肥基施60%+返青期追施40%(M2)两种施肥模式,以及4种配施类型[40%有机肥+60%缓释肥(4/6MN)、30%有机肥+70%缓释肥(3/7MN)、20%有机肥+80%缓释肥(2/8MN)、100%缓释肥(0/10N)],同时设置5∶1∶2∶2(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施用常规尿素处理(CK)和有机肥100%基施处理(10/0M)处理,分析相同施氮水平下有机肥与缓释肥不同配施比例及氮肥运筹模式对小麦产量、土壤生化性质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模式下小麦产量表现为M2>CK>M1>10/0M,以M2模式的3/7MN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在相同施肥模式下,随有机肥配施比例的提高,土壤有机质、总碳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土壤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呈先减后增趋势,其中M2模式下3/7MN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提高效果显著。缓释肥二次施用条件下3/7MN处理的土壤蔗糖酶、脲酶活性、微生物碳氮含量均最高,2/8MN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表现为10/0M>M1>M2>CK,N_(2)O累积排放量表现为M1>CK>10/0M>M2。与CK相比,缓释肥二次施用能有效降低全球增温潜势,降幅为4.22%。小麦收获后土壤有机碳储量较播前增加9.88%~30.17%,其中缓释肥分施处理较缓释肥一次性基施处理对土壤固碳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在缓释肥二次施用模式基础上配施20%~30%有机肥,可提升土壤生化性能,促进土壤碳库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小麦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有机肥与缓释肥配施比例 土壤养分 籽粒产量 CO_(2)、N_(2)O排放 增温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害和干旱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及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16
作者 马唯一 朱济邹 +9 位作者 朱旺 耿孝宇 张翔 刁刘云 汪璐璐 孟天瑶 高平磊 陈英龙 戴其根 韦还和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70,共15页
我国正大力开发利用滨海盐碱地发展水稻生产。然而,受限于淡水资源和水利基础设施,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过程中极易遭受盐-旱复合胁迫,导致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显著下降,严重制约了滨海盐碱地水稻丰产提质目标的实现。本文系统综述了盐害... 我国正大力开发利用滨海盐碱地发展水稻生产。然而,受限于淡水资源和水利基础设施,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过程中极易遭受盐-旱复合胁迫,导致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显著下降,严重制约了滨海盐碱地水稻丰产提质目标的实现。本文系统综述了盐害、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水稻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并从渗透胁迫、离子平衡、光合作用、抗氧化保护、内源激素、碳氮代谢、代谢物及基因调控等方面阐明了其影响稻米品质形成的作用机制。此外,本文还从耐盐耐旱品种选育和栽培调控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减轻水稻盐/干旱胁迫的调控措施,对下一步深入开展盐-旱复合胁迫影响稻米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旱复合胁迫 盐胁迫 干旱胁迫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碳点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17
作者 朱淇 刘洋 +3 位作者 崔茂亚 高平磊 陈英龙 戴其根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3-832,共10页
碳点(CD)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低成本、易合成、低毒性且可生物降解、高量子产率、小尺寸和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在农业领域日益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CD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从种子萌发、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矿质元素... 碳点(CD)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低成本、易合成、低毒性且可生物降解、高量子产率、小尺寸和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在农业领域日益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CD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从种子萌发、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矿质元素吸收、光反应、碳同化、抗氧化和抗逆性等方面阐述其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安全、可持续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理论参考。最后,讨论了CD在农业系统中的潜在应用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生长发育 光合作用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知识图谱在农业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佳云 徐向英 +3 位作者 章永龙 周烨 汪红江 谭昌伟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年第3期126-134,共9页
多模态知识图谱在传统知识图谱基础上,构建多种模态的实体,以及多模态实体之间的语义关系,能够提供重要的文本、图像以及声音知识,在消除歧义、补充视觉知识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知... 多模态知识图谱在传统知识图谱基础上,构建多种模态的实体,以及多模态实体之间的语义关系,能够提供重要的文本、图像以及声音知识,在消除歧义、补充视觉知识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知识图谱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详细介绍了知识图谱和多模态的含义,从图谱构建层面详细叙述了多模态表示学习等技术方法。针对多模态知识图谱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重点总结知识图谱在农业智能问答、病虫害识别、农产品推荐等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农业多模态知识图谱构建面临的挑战以及多模态知识图谱在农业领域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知识图谱 问答 病虫害识别 农业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国外牛、羊肉及其产品兽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卢阳 陈晋元 +3 位作者 贺兆源 郭亚文 王波 谢恺舟 《中国兽药杂志》 2020年第11期57-64,共8页
兽药残留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人们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在2019年9月发布了GB 31650-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于2020年4月1日正式实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既有优势所在,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对牛、羊肉、... 兽药残留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人们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在2019年9月发布了GB 31650-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于2020年4月1日正式实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既有优势所在,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对牛、羊肉、奶的兽药最大残留标准进行研究,对比我国与日本、美国、CAC的兽药最大残留标准的相同之处和差异所在,一方面为我国畜产品的进口提供基础数据,以保障我国人民饮食安全;另一方面为我国畜产品的出口提供参考,保证我国养殖业平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残留 限量标准 牛、羊肉及其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小麦若叶产品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国利 刘虹丹 +6 位作者 徐俊 姚远 李春燕 丁锦峰 朱敏 郭文善 朱新开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17期87-91,95,共6页
从产业化角度讨论了发展大麦小麦若叶产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收集的19个国内外品牌大麦若叶产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变异系数等统计分析,评价不同品牌大麦若叶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并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讨论小麦... 从产业化角度讨论了发展大麦小麦若叶产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收集的19个国内外品牌大麦若叶产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变异系数等统计分析,评价不同品牌大麦若叶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并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讨论小麦苗生产若叶苗粉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大麦小麦若叶产品质量与效益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小麦若叶产品 生产现状 营养分析 质量评价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