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调焦胶囊内窥镜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鑫 张薇 +2 位作者 速晋辉 杨波 万新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9-183,共5页
为解决胶囊内窥镜分辨率与景深相互制约的问题,将一种单液体、电控、可变焦液体透镜应用到内窥镜光学系统中进行光学设计,在保证分辨率的同时,扩大了系统景深.采用CODEV软件进行设计,建立系统初始结构,构造液体透镜模型,基于液... 为解决胶囊内窥镜分辨率与景深相互制约的问题,将一种单液体、电控、可变焦液体透镜应用到内窥镜光学系统中进行光学设计,在保证分辨率的同时,扩大了系统景深.采用CODEV软件进行设计,建立系统初始结构,构造液体透镜模型,基于液体透镜中液体的体积不变,曲率、孔径和厚度可变的结构约束特点,在MATLAB中计算出不同物距下透镜的曲率、孔径和厚度数据,将其导入CODEV的系统模型中,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流程.设计并优化带有液体透镜的胶囊内窥镜系统,实现了系统在3~100mm景深范围内的清晰成像,视场角大于110°,全视场范围内调制传递函数在40lp/mm频率下均大于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透镜 变焦 光学设计 胶囊内窥镜 景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原理研究氧空位对BaTiO3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应杏娟 倪争技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29-1833,1861,共6页
根据密度泛函理论,采用模拟计算软件CASTEP计算了含有氧空位钛酸钡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氧空位的存在没有在禁带中引入缺陷能级,但氧空位的存在对晶体的光学性质产生显著的影响。并得到氧空位的存在将引起钛酸钡晶体出现... 根据密度泛函理论,采用模拟计算软件CASTEP计算了含有氧空位钛酸钡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氧空位的存在没有在禁带中引入缺陷能级,但氧空位的存在对晶体的光学性质产生显著的影响。并得到氧空位的存在将引起钛酸钡晶体出现440~450 nm吸收峰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钛酸钡 光学性质 氧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液体透镜变焦系统的高斯光学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潘逸君 李湘宁 +1 位作者 李强 黄浩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8-202,共5页
液体透镜是一种新的光学元件,它实现了无机械变焦,给变焦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使用一种比较少见的口径较大的液体透镜组成变焦系统。对液体透镜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对液体透镜变焦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可行性分析,给出了各种设计... 液体透镜是一种新的光学元件,它实现了无机械变焦,给变焦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使用一种比较少见的口径较大的液体透镜组成变焦系统。对液体透镜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对液体透镜变焦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可行性分析,给出了各种设计方案,使用Zemax对变焦系统进行仿真。针对大视场给出使用了前置透镜组的方案,得到了一个视场60°,变倍比6.2倍的变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透镜 变焦系统 成像光学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锡掺杂浓度变化的光学性能可调谐ITO薄膜制备研究
4
作者 南博洋 洪瑞金 +4 位作者 陶春先 王琦 林辉 韩朝霞 张大伟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17-1623,共7页
本文通过电子束蒸发技术制备了金属锡掺杂浓度不同的一系列ITO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四探针测电阻仪和Z扫描系统分别对ITO薄膜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光学吸收、方块电阻和非线性光学性... 本文通过电子束蒸发技术制备了金属锡掺杂浓度不同的一系列ITO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四探针测电阻仪和Z扫描系统分别对ITO薄膜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光学吸收、方块电阻和非线性光学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金属锡掺杂浓度由10%增加到30%:ITO薄膜的结晶质量增加;薄膜表面粗糙度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等离子体吸收增强,且吸收峰的位置发生红移,光学带隙变窄;薄膜的方块电阻不断减小;非线性吸收系数逐渐增加,绝对值最大可以增至2.59×10^(-7)cm/W。时域有限差分拟合结果表明金属锡掺杂浓度不同的ITO薄膜电场强度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锡 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非线性光学响应 Z扫描 增强电场 掺杂 电子束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安检系统人体图像边缘物体识别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林华 袁明辉 +1 位作者 黄慧 朱亦鸣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9-144,共6页
提出一种自动识别人体边缘物体的算法,用于太赫兹人体安检系统的人体边缘物体成像的识别。原始图像经过二值化、滤波除噪、填充、形态学腐蚀膨胀等预处理算法后,利用顺时针搜寻轮廓追踪算法标记图像轮廓坐标,对轮廓上各坐标点使用圆形... 提出一种自动识别人体边缘物体的算法,用于太赫兹人体安检系统的人体边缘物体成像的识别。原始图像经过二值化、滤波除噪、填充、形态学腐蚀膨胀等预处理算法后,利用顺时针搜寻轮廓追踪算法标记图像轮廓坐标,对轮廓上各坐标点使用圆形模板占空比检测以及非极小、非极大值抑制算法筛选出所有的凸点和凹点,并根据相邻凸点和凹点组合特征及其横向距离约束实现边缘物体的识别。500幅测试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边缘物体可实现快速识别,误判率在2%以下;通过调整算法参数,可良好匹配安检系统的识别精度,从而达到匹配于系统的分辨极限;具有抗噪声能力强,识别速度快,识别精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图像 边缘识别 圆形模板 腐蚀膨胀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变倍比液体透镜变焦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鸿鹤 李湘宁 +1 位作者 潘文强 黄浩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54,共7页
分析了电润湿液体变焦透镜的光学特性和变焦系统设计理论,将各组元焦距作为变量,列出了该液体透镜变焦系统的变焦方程.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求解变焦方程,得到符合条件的初始结构;再利用优化设计软件进行像差平衡,设计了一个具有4片液体透... 分析了电润湿液体变焦透镜的光学特性和变焦系统设计理论,将各组元焦距作为变量,列出了该液体透镜变焦系统的变焦方程.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求解变焦方程,得到符合条件的初始结构;再利用优化设计软件进行像差平衡,设计了一个具有4片液体透镜,焦距为20~120mm的大变倍比液体透镜变焦系统.系统各焦距处光学传递函数在66lp/mm处均大于0.3,畸变小于2%,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变焦系统 初始结构 光焦度分配 液体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模共振效应光子晶体滤波器光谱检测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陶春先 王琦 +3 位作者 李业 王振云 卢忠荣 张大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73-1176,共4页
由于光子晶体滤波器带宽窄和高灵敏度的特点,检测抗体含量极限可以达到ng·mL-1。可以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监测生物大分子内部反应过程。一维光子晶体滤波器作为生物传感器换能元件将生物信息转化为可检测的光电信号信息,主要反应在光... 由于光子晶体滤波器带宽窄和高灵敏度的特点,检测抗体含量极限可以达到ng·mL-1。可以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监测生物大分子内部反应过程。一维光子晶体滤波器作为生物传感器换能元件将生物信息转化为可检测的光电信号信息,主要反应在光谱仪测得共振波峰所在波长的变化。精确测试时,检测传感系统的稳定性是首要考虑的关键因素。稳定性决定实验数据的有效性。该工作对所制备的基于导模共振效应的一维光子晶体滤波器结构进行形貌和光谱测试,介绍了实验室所搭建的实时检测传感系统。由于系统集成度、耦合损耗等因素的影响,光谱信息出现一定的噪声信号。因此,重点提出利用Lab VIEW编程实时监控光子晶体滤波器共振波峰值随时间的变化,由光谱变化情况来反应本套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测试数据的有效性。同时这种实时监控程序也可用来监控其他基于导模共振生物传感系统的稳定度。该检测系统由于震动,光源抖动等问题产生的共振峰值漂移为0.25nm,通过与模拟计算结果比较可以判定系统稳定性可以达到试剂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滤波器 导模共振效应 实时传感 光谱分析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栅刻划机直线度误差补偿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元申 董成成 +5 位作者 黄运柏 盛斌 周红艳 孙乐 杨海马 张大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46-951,共6页
中阶梯光栅是一种特殊的衍射光栅,它以高的衍射级次和大的衍射角来工作,具有高分辨率、全波闪耀等特性。已广泛应用于高端光谱仪器之中,极大地促进了航天航空、天文、医疗、军事、环境等尖端科技的发展。但是专业的刻划系统需要定制,价... 中阶梯光栅是一种特殊的衍射光栅,它以高的衍射级次和大的衍射角来工作,具有高分辨率、全波闪耀等特性。已广泛应用于高端光谱仪器之中,极大地促进了航天航空、天文、医疗、军事、环境等尖端科技的发展。但是专业的刻划系统需要定制,价格昂贵。使用已成熟的超精密加工设备来加工中阶梯光栅,可以大大降低中阶梯光栅母版的制备成本。超精密单点金刚石车床制备中阶梯光栅时,系统直线度不好,存在较大的累积误差,导致中阶梯光栅衍射波前较差,达不到制备要求。为了减小超精密单点金刚石车床固有的直线度误差,对超精密单点金刚石车床进行了误差补偿。首先,以累积误差曲线为依据进行第一次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当补偿系数为0.75~0.85时,此时衍射波前的PV(峰谷值)值在约400 nm,一次直线度补偿效果到达极限。然后,以闪耀级的衍射波前曲线为依据进行第二次直线度补偿,二次补偿后的衍射波前PV值为约83 nm。补偿后的结果表明衍射波前得到大幅改善,有利于提高所制备光栅的质量,在光栅实际刻划中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阶梯光栅 超精密单点金刚石车床 直线度 衍射波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激光投影显示照明系统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牛磊 李湘宁 隋峰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7-82,共6页
激光投影显示技术是显示技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针对激光光源的照明系统,它由激光器阵列作为光源、改进的卡塞格林汇聚系统、光纤导光棒、激光散射器及4f中继系统组成。改进的卡塞格林汇聚系统收集激光器阵列发出的光... 激光投影显示技术是显示技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针对激光光源的照明系统,它由激光器阵列作为光源、改进的卡塞格林汇聚系统、光纤导光棒、激光散射器及4f中继系统组成。改进的卡塞格林汇聚系统收集激光器阵列发出的光能耦合进光纤,激光在光纤中传输,使光束混合均匀,激光散射器对光束匀光及整形,通过4f中继系统照射在0.61英寸(1英寸=2.54 cm)LCOS芯片上,形成高效均匀的照明光束,光纤可弯曲可合束能实现超高亮度照明。用光学扩展量评价了系统的光能利用率。最后通过软件模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明系统 光学扩展量 光纤导管棒 激光散射器 激光投影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光材料光谱灵敏度测定曝光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乐 黄元申 +3 位作者 盛斌 董成成 周红艳 张大伟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2-78,共7页
为了测定感光材料的光谱灵敏度,通过Code V、Solid Works软件优化设计了一套感光材料光谱灵敏度测定曝光系统。分析比较了在不同入射角、不同光栅线数情况下系统光路结构的差异,确定入射角25°、光栅线数为350 L/mm是系统的最优设... 为了测定感光材料的光谱灵敏度,通过Code V、Solid Works软件优化设计了一套感光材料光谱灵敏度测定曝光系统。分析比较了在不同入射角、不同光栅线数情况下系统光路结构的差异,确定入射角25°、光栅线数为350 L/mm是系统的最优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曝光系统能够产生一个宽201.5 mm,高80 mm,覆盖360nm?900 nm光波长的矩形光谱,经过一个18等级台阶的灰度片使得光谱功率能在0.52 m W?10.65 m W之间进行调节,光谱分辨率能够达到0.021 nm,满足曝光系统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测量 光谱灵敏度 光栅 光谱功率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化多目标距离矩阵聚类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丛 邬春学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8-1302,共5页
聚类分析在科学研究和现实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当前的聚类算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自动确定最佳聚类数目和复杂分布数据聚类是最主要的两种,自动确定复杂分布数据的聚类数目并对其正确聚类是两者的结合.提出一种基于进化多目标的... 聚类分析在科学研究和现实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当前的聚类算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自动确定最佳聚类数目和复杂分布数据聚类是最主要的两种,自动确定复杂分布数据的聚类数目并对其正确聚类是两者的结合.提出一种基于进化多目标的距离矩阵聚类算法(Multi-objective Distance Matrix Evolutionary Clustering,MODMEC).首先使用一种实数-标签的编码方式表示染色体,该染色体可两次解码成聚类候选解.其次使用聚类代表点代替聚类中心点设计聚类算法,通过类内紧凑度和类间离散性自动确定最佳聚类数目.最后使用进化多目标框架并行优化.将MODMEC在不同分布的五种人工测试集和两种UCI测试集上与四种常用的聚类算法做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M ODM EC在检测最佳聚类数目和聚类精度上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最佳聚类数目 进化多目标算法 进化多目标距离矩阵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交通信号灯光学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晓东 李湘宁 孙惠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67-870,共4页
设计了一款在规定角度范围内光强均匀分布且直观无明显的颗粒感的LED交通信号灯。将高亮度LED的出射光用菲涅耳透镜进行准直,利用斯涅尔定律,设计了枕型透镜来实现指定方向上的照明,并将之排成阵列,以获得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光强均匀分布... 设计了一款在规定角度范围内光强均匀分布且直观无明显的颗粒感的LED交通信号灯。将高亮度LED的出射光用菲涅耳透镜进行准直,利用斯涅尔定律,设计了枕型透镜来实现指定方向上的照明,并将之排成阵列,以获得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光强均匀分布。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模拟,分别给出了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角度光强均匀分布的结果。通过仿真人眼对信号灯的成像,呈现人眼的观察效果,结果表明该设计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交通信号灯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共焦并行探测显微成像系统设计及实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青青 郑继红 +4 位作者 桂坤 王康妮 李道萍 王雅楠 高正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0-104,共5页
将数字微镜器件加入到荧光显微成像系统中,代替传统共焦显微系统中的照明针孔,利用其调制特性,通过在数字微镜器件上加载不同图片,实现对光束的分割.对马铃薯细胞分别进行四通道、六通道、九通道的荧光细胞探测,同时采用平面反射镜作为... 将数字微镜器件加入到荧光显微成像系统中,代替传统共焦显微系统中的照明针孔,利用其调制特性,通过在数字微镜器件上加载不同图片,实现对光束的分割.对马铃薯细胞分别进行四通道、六通道、九通道的荧光细胞探测,同时采用平面反射镜作为样品,测试得到系统的深度响应曲线,分析了系统的分辨率.实验结果表明,数字微镜器件的加入实现了从点对点共焦成像变为多点并行共焦显微成像,提高了显微成像的探测速度,同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系统 共焦 数字微镜器件 荧光细胞 并行探测 成像 深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溶液法快速制备Cu_2ZnSnS_4纳米晶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进 陈勤妙 +3 位作者 王婷婷 贾震 周芳芳 窦晓鸣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64-2670,2676,共8页
采用一种简易溶液法成功快速制备出低成本薄膜太阳能电池用Cu2ZnSnS4(CZTS)纳米晶。探讨合成温度和时间对CZTS纳米晶的结构、形貌、元素比例及光学特性的影响,实现可控的CZTS纳米晶合成。以上特性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 采用一种简易溶液法成功快速制备出低成本薄膜太阳能电池用Cu2ZnSnS4(CZTS)纳米晶。探讨合成温度和时间对CZTS纳米晶的结构、形貌、元素比例及光学特性的影响,实现可控的CZTS纳米晶合成。以上特性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X)、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温度为250℃,时间为1 h时可获得锌黄锡矿结构,团聚颗粒约为200-500 nm,化学计量比约为Cu∶Zn∶Sn∶S=2.17∶1∶1.23∶4.69,禁带宽度为1.5 eV的纳米晶,适合印刷法制备CZTS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溶液法 Cu2ZnSnS4纳米晶 印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平视显示中全息光栅的光学性能全自动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洪少欣 张梦华 郑继红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0-44,65,共6页
针对在平视显示技术中对高性能全息光栅快速检测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全自动测量及记录系统。该系统基于步进电机精密旋转台及labview编程控制技术。运用该系统对采用卤化银制备的全息透射位相型光栅的多种光学性能全自动检测。通过对不... 针对在平视显示技术中对高性能全息光栅快速检测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全自动测量及记录系统。该系统基于步进电机精密旋转台及labview编程控制技术。运用该系统对采用卤化银制备的全息透射位相型光栅的多种光学性能全自动检测。通过对不同波段360°全方位入射条件下光栅的透射率变化,分析光栅的衍射特性,并得到优化光栅衍射效率的制备方法。全息光栅360°检测装置能够在平视显示技术中为全息光栅的放置位置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全息光栅 透射测量 衍射效率 平视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刻蚀后清洗导致AlSiCu互连线空洞问题的研究和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尤美琳 朱亦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6-181,共6页
集成电路制造中,AlSiCu互连线一般使用干法刻蚀来制造,刻蚀后需经清洗工艺将残留物去除掉。而在清洗时,合金表面会出现空洞。我们在对空洞形成原理分析后发现,AlSiCu合金是由α相铝铜和富含Cu的θ相铝铜合金组成,在清洗过程中会发生电... 集成电路制造中,AlSiCu互连线一般使用干法刻蚀来制造,刻蚀后需经清洗工艺将残留物去除掉。而在清洗时,合金表面会出现空洞。我们在对空洞形成原理分析后发现,AlSiCu合金是由α相铝铜和富含Cu的θ相铝铜合金组成,在清洗过程中会发生电偶腐蚀而腐蚀Al。并且清洗使用的化学试剂由于含有胺根,水解后加剧了对Al的腐蚀。我们通过降低AlSiCu合金溅射时的衬底温度,将AlSiCu合金表面氧化,去离子水清洗时通入CO2这三种方案来防止AlSiCu合金在清洗时被腐蚀,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u互连 刻蚀后残留物 清洗 空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钛薄膜调控金属铜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桑小舟 张大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27-203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氧化钛薄膜对金属铜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调制的想法。实验中首先使用电子束蒸发制备一批同等厚度的氧化钛薄膜,再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氧化钛薄膜上沉积厚度为5~80 nm不等的金属铜薄膜。测试结果表明,氧化钛膜层对不... 提出了一种利用氧化钛薄膜对金属铜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调制的想法。实验中首先使用电子束蒸发制备一批同等厚度的氧化钛薄膜,再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氧化钛薄膜上沉积厚度为5~80 nm不等的金属铜薄膜。测试结果表明,氧化钛膜层对不同厚度的金属铜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具有不同调制效果,金属铜薄膜厚度小于20 m时,底层的氧化钛薄膜对Cu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效果显著,且随着金属Xu膜层厚度增加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发生蓝移,而当金属铜膜层的厚度超过20nm时,共振增强效果因金属Cu薄膜消光能力的上升而开始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氧化钛 吸收光谱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场成像原理和混沌系统的多图像加密方法 被引量:16
18
作者 韩思敏 张薇 +2 位作者 张翔 韦晓孝 万新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3-202,共10页
针对现有光学加密方法对加密系统要求高、受器件性能限制、加密效率低、解密图像易失真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光场成像原理和混沌系统的多图像加密方法.该方法利用混沌系统随机生成光场成像系统的个数与系统参数,并在计算机中构造出相... 针对现有光学加密方法对加密系统要求高、受器件性能限制、加密效率低、解密图像易失真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光场成像原理和混沌系统的多图像加密方法.该方法利用混沌系统随机生成光场成像系统的个数与系统参数,并在计算机中构造出相应的多个光场成像系统;将多幅待加密图像拼接后置于光场成像系统中依次计算得到光场图像,通过提取光场图像的多幅子孔径图像并进行拼接,实现多幅图像的快速加密.解密过程为加密过程的逆过程.该方法将计算成像的方式引入加密过程,使加密不受硬件条件的限制,易于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密钥复杂度低,易于传输;对噪声有较好的鲁棒性,密钥空间大,密钥敏感度高,安全性好;加密效率高,解密图像无损失.在需要大量图像进行安全传输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计算成像 光场成像 混沌系统 多图像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传感器紫外敏化膜层的厚度优化及其光电性能测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琼 马守宝 +3 位作者 钱晓晨 阮俊 卢忠荣 陶春先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5-230,共6页
采用真空热阻蒸方式在CMOS图像传感器感光面上镀制不同厚度性比价高的Lumogen薄膜.研究发现不同Lumogen薄膜厚度的CMOS传感器的暗电流噪声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真空热蒸发方式对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本身未造成热损伤;光响应非均匀... 采用真空热阻蒸方式在CMOS图像传感器感光面上镀制不同厚度性比价高的Lumogen薄膜.研究发现不同Lumogen薄膜厚度的CMOS传感器的暗电流噪声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真空热蒸发方式对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本身未造成热损伤;光响应非均匀度随膜厚增加而增大;动态范围却随膜厚增加而减小;量子效率随膜厚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同时,研究发现敏化膜层最佳厚度为389nm,此时CMOS传感器的量子效率提高了10%,且光响应非均匀度,动态范围均在相对较好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薄膜技术 紫外敏化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 荧光材料 量子效率 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曼光谱的改进投影算法快速鉴别药品 被引量:5
20
作者 贾南南 季江 +5 位作者 高鹏飞 阮斌 陶振强 李龙潭 李骁 郭汉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71-1275,共5页
投影算法常用于混合物分析中确定灰色体系是否存在未知干扰,而在用于药品鉴别时,由于其判定标准不充分,故不能同时准确鉴别不同药品和相似药品。提出将投影算法的判定标准(待测物质光谱的量测误差大小是否在限定水平)改进为待测物质光... 投影算法常用于混合物分析中确定灰色体系是否存在未知干扰,而在用于药品鉴别时,由于其判定标准不充分,故不能同时准确鉴别不同药品和相似药品。提出将投影算法的判定标准(待测物质光谱的量测误差大小是否在限定水平)改进为待测物质光谱与标准物质光谱的量测误差大小水平是否相当、量测误差分布是否相近。将改进投影算法与未经改进投影算法用于六种(拜耳阿司匹林肠溶片、泰诺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拜耳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Ⅱ、华中复合维生素C片、华中维生素B片、吗丁啉多潘立酮片)不同药品的鉴别以及三种相似药品(拜耳阿司匹林肠溶片、上海信宜药阿司匹林肠溶片、巴米尔阿司匹林泡腾片)的区分,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投影算法实现了不同药品的准确鉴别及相似药品的准确区分,准确率均高达100%,有望发展成为普适,可靠的自动化药品识别算法,并为基于拉曼光谱的物质识别算法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投影算法 药品鉴别 p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